针灸、外敷奇正消痛贴膏等治疗膝关节炎疗效观察
2011-08-15陈利
陈利
针灸、外敷奇正消痛贴膏等治疗膝关节炎疗效观察
陈利
目的探索治疗膝关节炎有效、安全、简单价廉、便于推广的方案。方法对我科就诊的90例膝关节炎患者共118膝。随机分为治疗组60例,采用隔日针灸和外敷奇正消痛贴膏等综合治疗;对照组30例,口服仙灵骨葆胶囊,每次3粒,3次/d。两组疗程各为4周,最后评定疗效。结果两组均有效,无明显不良反应,但治疗组总有效率96.7%明显高于对照组80%(P<0.05)。结论针灸、外敷奇正消痛贴膏等综合疗法治疗膝关节炎不仅疗效确切,方法简单,无毒副反应,而且价格低廉,便于推广。
膝关节炎;针灸;膏药
膝关节炎为临床常见疾病,也是危害老年人健康的慢性进行性骨关节病。本病由于膝关节疼痛、肿胀、畸形、功能障碍等,严重影响人们的健康和生活质量。我科采用操作简便的针灸、外敷奇正消痛贴膏等综合治疗,取得满意的临床疗效,且与口服仙灵骨葆者做了比较,现报告如下。
1 临床资料
1.1 一般资料本组90例来自针灸科门诊,符合“骨关节炎”的诊断标准,并排除骨折、肿瘤、结核等病变。全组中男37例,女53例;年龄42~76岁,平均52.3岁;病程最短30 d,最长9年,平均4年;单膝病变62例,双膝28例,共118膝。按随机数字表分为治疗组60例和对照组30例。两组性别、年龄、患病情况等相互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有可比性。
1.2 诊断标准根据中华医学会骨科学分会2007年10月最新版骨关节炎诊治指南[1],膝关节骨关节炎的诊断标准:①近1个月内出现膝关节反复疼痛;②X线片示关节间隙变窄、膝关节骨端边缘有骨赘形成;③中老年患者≥40岁;④膝关节周围有肿胀;⑤晨僵≤30 min;⑥膝关节活动时有骨摩擦响音。综合临床、实验室及X线检查,符合(1)+(2)条或(1)+(3)+(5)+(6)条或(1)+(4)+(5)+(6)条,可诊断膝关节骨关节炎。
2 治疗方法
2.1 治疗组
2.1.1 针灸疗法取穴:主穴:内膝眼、外膝眼、梁丘、血海、阳陵泉、足三里、太冲、内庭。配穴:负重痛,加鹤顶;下肢无力,加解溪;肌肉萎缩,加丰隆。操作方法:用直径0.35 mm,长30 mm毫针在内膝眼、外膝眼两穴刺入关节腔,不施手法,其他穴位均采用平补平泻,待局部有酸、胀痛感为度,留针20 min,再用红外线神灯照射,出针用无菌棉球压迫5 min,疼痛重者可内、膝眼及鹤顶处加拔火罐15 min,隔日1次,总疗程为4周。
2.1.2 外敷膏药法拔罐后及时擦净患膝局部的瘀血,使用适量的奇正消痛贴膏,每日换药1次。4周为1个疗程。
2.2 对照组30例患者口服仙灵骨葆胶囊,每次3粒,3次/ d,4周为1个疗程。
3 疗效标准
本组疗效标准参照1994年国家中医药管理局颁布的《中医病证诊断疗效标准》[2]。临床治愈:膝关节临床症状消失,关节功能活动恢复正常;显效:关节疼痛明显减轻,肿胀基本消失,膝关节功能明显改善;有效:疼痛有所减轻,膝关节功能有所改善;无效:疼痛肿胀无减轻,膝关节功能无改善。
4 病案举例
患者,男,63岁。因左膝关节疼痛、肿胀、活动不利2周,拄拐杖来诊。其原有双膝骨关节炎史2年。查体:膝关节肿胀、髌骨内下缘压痛(+),半蹲痛(+),浮髌试验(-)。X线片示:膝关节内侧间隙狭窄,髌骨缘骨赘形成。诊断:膝关节骨性关节炎。即予针灸及外敷奇正消痛贴膏,共治疗7次,疼痛、肿胀消失,功能恢复正常,随访6个月无复发。
5 治疗结果
经4周治疗后,两组膝关节炎均有不同程度好转,治疗组3例患者叩刺时觉得局部疼痛;对照组服药后,5例患者觉得胃部不适、隐痛,经对症治疗而缓解。两组均完成规定疗程,但治疗组疗效优于对照组。
6 讨论
膝关节炎是由多种因素引起关节软骨纤维化,而导致膝关节疼痛的疾病。机械和生物学因素的影响是其发病原因[3]。膝关节面上的生物应用力平衡失调,导致膝骨软骨及关节囊、滑膜的进一步破坏,加重病情。而治疗的目的在于消除疼痛,矫正畸形,恢复关节功能,改善生活质量。目前,治疗本病的药物分为改善症状和改善病情两类,前者以乙酰氨基酚、非甾体类抗炎药为主;后者常用硫酸氨基葡萄糖和仙灵骨葆、抗骨质增生丸等。当然,这些药物对减轻症状、改善病情均有疗效,但药物的副反应和潜在的内科疾病,应引起高度重视。祖国医学对本病虽无专门论述,但可归属“骨痹”范畴。其发病以肝肾亏虚为内因,风寒湿邪侵袭及劳损为外因,瘀血及痰湿为病理产物。肝肾亏虚或气血不足,抵御无力,风寒湿邪乘虚而入,留于关节,痹而不通。或劳力伤损,气滞血瘀,络脉痹阻,关节失于濡养而发病。肾主骨、肝主筋,肝肾亏虚则不能荣筋、养骨,《素问·宣明五气论》:“久立伤骨、久行伤筋”,中医认为“诸筋皆属于节”,“膝乃筋之府”;认识到长期劳损及外伤可形成本病。笔者对本病治疗首先采用针灸:内、外膝眼为治疗膝关节病的经验效穴;梁丘、血海为局部腧穴,可加强气血流通,强健经筋;“筋会阳陵”,故取阳陵泉能治疗下肢痿痹之经验穴;足三里配内庭治疗膝关节及腿部诸症有实效;《指要赋》曰“且如步行难移,太冲最奇”,故取太冲以舒筋活络,疏通下肢气血,诸穴配伍,可通调膝部气血,滋养膝周经筋,使痹祛痛止[4]。再加用外敷奇正消痛贴膏,意在消肿止痛,活血通络,进一步减轻患者的病痛,改善膝关节活动能力。笔者对膝关节炎采用综合疗法,意在优势互补,内外结合,标本兼顾,疗效明显优于单一疗法,加之方法简单,无不良反应,而且价格低廉,便于临床推广。
[1]中华医学会骨科学分会.骨关节炎诊治指南,2007年版.中国临床医师杂志,2008,36(1):28-30.
[2]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中医病证诊断疗效标准.南京:南京大学出版社,1994,190.
[3]王梅,于长隆.老年骨性关节炎.中国临床康复,2002,6 (1):25.
[4]周光辉.针疗法缓解膝关节骨关节炎疼痛的疗效.中国临床康复,2004,8(20):4082.
[5]宋亚光.刺络拔罐法治疗老年性膝关节病120例.针灸临床杂志,1999,15(5):23-24.
450003河南中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