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曾国藩教育思想的特点及其局限性
2011-08-15许丽英
◆许丽英
(湖南人文科技学院)
论曾国藩教育思想的特点及其局限性
◆许丽英
(湖南人文科技学院)
曾国藩教育思想的特点主要体现为鲜明的时代性、独特的启发性及显著的实效性,其教育思想的局限性主要具有明显的保守性、一定的片面性及突出的矛盾性。
曾国藩 教育思想 特点 局限性
曾国藩的教育思想与实践十分丰富,大到经帮治国,小到家庭生计,事无巨细,均有涉及。许多名人都称颂他在教育上的成就。梁启超认为,曾国藩为“立德、立功、立言,三并不朽。”杨昌济称曾国藩是办事兼传教之人;毛泽东称颂曾国藩是“大本大源”之人,等等。可见,曾国藩教育思想和实践在中国近代教育思想史上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其特点和局限性值得总结和借鉴。
一、曾国藩教育思想的特点
1.鲜明的时代性
一是对封建教育的继承和舍弃。曾国藩是地主阶级的政治代表,也是封建教育的卫道士。但他对传统教育的继承,是有取舍的。例如,他非常褒赞封建教育对推行“德治”的重要作用,主张维护封建“礼治”中有利于挽救时局,医治人心的部分。他根据自己的科举和从政的经验,教育子女不要沉湎于八股文,认为“实无益也”。
二是曾国藩倡导的教育具有开放性。曾国藩是一个具有经世致用眼光的地主阶级政治家。他根据社会需要,致力于国富民强,力主学西方,“使彼之长,我皆有之”。办洋务,不能只靠智巧洋人,关键在培养自己的人才,这才是百年大计。因而,他以厂矿企业为依托,创办技校,致力培养新型科技知识分子。学堂不是以科举取人才,也主要不是用孔孟之学教育学生,毕业后又不是做官。这一改革,先声夺人,实际上已向几千年科举取士制度提出了挑战,为近代中国的科学教育起了奠基作用。
2.独特的启发性
曾国藩在实际生活中对家人进行启发性教育的方法有很多,其中最独特的方法有“书信授教”和“本色教育”。
曾国藩的家庭施教方法主要是通过“书信授教”这一特殊方式进行的。读过曾氏家书的人都有这样的感觉,曾国藩身为高官,写家书从不马虎草率,精细认真得近乎惊人。从他书信的手迹的影印件中可以看到书写齐整,极少涂抹痕迹。仔细读他的每一封信,几乎都是言之有物,有感而发,极少简单报平安之作。真可谓国事,家事,天下事,事事入信;治学,齐家,养生道,处处着笔。特别是他与四弟曾国荃治军之见和教长子曾纪泽书中读史学文赋诗作字论,多是言之成理,出而有据,令人信服。通过这些书信,曾国藩将平生经验,所学到的人生智慧和学识悉数传授给子弟。通过家书,父子相互学习,共同切磋,既达到了教授的目的,又加深了父子的感情,这是曾国藩教子成功的一个很重要的原因。
曾国藩出身士庶,家中以农为本,后来家产不断积累成为湘乡(现双峰)的一户土财主,但从其曾祖至其子孙,从未脱离农业劳动。曾国藩在家书中念念不忘这个本,处处对子弟进行本色教育。“四体不勤,五谷不分”可谓当时大多数官宦子弟的真实写照。象曾国藩这样的人家,其子弟当然不必以劳动为生,可是曾国藩却很重视对子弟的劳动教育,以劳约奢,以劳促勤,以劳医逸,以劳立德。他说:“子侄读书之外,教子以扫屋,抹桌凳,收粪,锄草,是极好之事,切不可以有损架子而不为也。”要求子弟都熟悉治家本事,他归纳出治家八事为“早扫考宝,书蔬鱼猪。”他还告诫家人说:“内间妯娌,不可多讲铺张。后辈诸儿,须走路,不可坐轿骑马。诸女莫太懒,宜学烧茶煮饭;书蔬鱼猪,一家之生气,少睡多做,一人之生气。”他一生都以心力劳苦自任,从不放纵逸豫。甚至在遗嘱中以“习劳则神钦”一则教导子弟要不忘“劳”字。他教育子弟不忘农家本色,守本勿移。他认为居官只不过是偶然之事,居家乃是长久之计,告诉家人盛时常作衰时想,上场当念下场时。如果能从耕读上做出成绩,即使“一旦罢官,尚不失为兴旺之象。”他的这种忧虑,表现了一个大理学家对传统文化的某种彻悟和无可奈何。但也确实透露了他较为高明的教子思想。
3.明显的实效性
曾国藩走上仕途后,“以美化教育人才为己任,而尤以知人名天下”在他的教育思想与实践的影响下,他的几个兄弟,如曾国荃、曾国葆等为清王朝创功立业。曾国藩之子曾纪泽是清末爱国外交家,为维护国家利益,与沙俄、法国谈判时,他反复折冲、辩论,始终不挠;他的另一个儿子曾纪鸿精通算学。曾氏孙辈则有曾广钧,其在甲午之战时曾带5千人号“刚武军”出国援朝,后曾出知广西武鸣府,喜书法、算学,是一位很有才华的诗文;曾广銮,曾候补京堂都察院左副都御史、御前散秩大臣;曾广诠,先后任兵部主事、出使朝鲜大臣、福建兴泉永道。曾孙辈则有曾宝荪、曾约农这样的教育家、学者。而至今分散于国内外的曾氏后人,据有关部门调查统计,多为科技、文化教育人才。尤其是他策划组织学童留美,在中国教育史上破天开荒。他虽未亲睹其结果。但在120名留学生中,后来出了不少杰出人物,主要有詹天佑,第一位得到国际承认和高度评价的中国工程师。吴仰曾,中国第一位著名矿治工程师,他为建设开滦煤矿作出了卓越贡献。蔡延韩,薛友福,蔡绍基,张广仁,梁敦彦,唐绍仪,吴应科等都是在各行各业作出突出贡献的人。曾国藩绘制的留学蓝图,被付诸实施了。所选送的第一批留学生,是一批先驱者。他们破除了旧有的迷信恐惧,为世纪末的留学风潮铺上了路基。
二、曾国藩教育思想的局限性
1.明显的保守性
曾国藩的教育思想所服务的政权是一个行将就木的腐朽政权,他对此也有一定的认识,但他仍然全心为其服务。他是腐败的清王朝统治秩序和封建思想的忠实捍卫者,这带有鲜明的阶级局限性。其次,在曾国藩的政治观中,“礼”被看作统治权术不可须臾离开的法宝。他明确指出:“其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则一秉乎礼。自内焉者言之,舍礼无所谓道德;自外焉者言之,舍礼无所谓政事。”与此相适应,他在教育思想中,把“隆礼”作为培养人才的出发点和归宿。他认为,在农民起义席卷中华大地,封建礼教日趋淡化,晚清政治腐朽,世态炎凉的现实状况下,应当把推行“礼治”作为挽救时局,医治人心的根本之方。他说:“将欲黜慝而反经,果操何道哉?夫亦曰:隆礼而已矣。”他通过追溯总结中国古代教育的基本过程和效果之后,特别强调最根本的办法就是通过教育去维护中国传统文化,即所以“隆礼”——使人人养成一种善良的习惯。而养成善良的习惯之后,既可以“辅世长民”,为众人之表率,之楷模。他主张“天下郡县牧民之吏”,应把“日教民以孝悌仁义之经”作为首要任务。如果全社会都按照三纲五常立身行事,遵“礼”守“法”,那么封建统治危机自然可以消弥,封建宗法秩序就会安然无恙。即使他加工的“隆礼”在当时取得了一定成效,但当近代转型趋势加快之际,礼的向后短视与历史狭隘便日益明显而落伍。
2.一定的片面性
曾国藩在教育内容上重视既成经验和已有传统的继承,忽视社会制度与文化的拓新和人类自身创造性的发挥等。在曾国藩的家庭教育思想中,以恪守祖父星冈公遗留下来的“治家四法”和“三不信”为准则,把自己的“八本、三致祥”的经验作为主要内容等来教育子弟。在阅读内容上,他认为以理学为根本这一点是不可动摇的。在教学内容上主要为读古文、作古文,把古人作为学习的楷模,把古文作为学习的最高境界,这会窒息青年的思维能力、想象能力和革新创造精神。让人不敢突破旧有的藩篱,创造新规范,使人裹足不前,只在原有的规范中因循下去,缺乏棱角。一些因循守旧的观念又导致社会上一些不良习气的产生。如等级观念、上下尊卑、论资排辈、徇私舞弊、意气用事等。在人生的态度上,曾国藩教育人要忍让,要顺从,说话不要大声,走路脚步要轻声等,这样就养成盲从权威,依赖认命的苟安思想,缺乏创造性等,这种顺应性反映在行为上,优点是在太平盛世,人们可以扩建事业,创造新的文化活动,对后世的发展,有很大的促进。但在历史转折时期,人们大多数默默地顺从、谦恭和忍耐,缺乏抗争与进取。
在教育对象上重视男性的教育,忽视女性的学习和提高。曾国藩对儿子不仅要求他们精通古籍,而且还要求他们懂天文、地理、数学、外交等,而对女儿们却要求黎明即起,洒扫庭除,纺绩烹饪,日日不惰。他说:妇女纵不能精于烹调,必须常到厨房,必须讲求作酒醯醢小菜换茶之类。尔等亦须留心于莳蔬养鱼。又说:“吾家妇女须讲究作小菜,如腐乳、酱油、酱菜、好醋、倒笋之类,常常做些我吃。”曾国藩尽管重视对女性的教育,但却强调的是内务的整理。这种思想实际上是封建社会男尊女卑的观念在曾国藩教育思想上的体现,在客观上维护了等级森严的封建统治秩序。
3.呈现突出的矛盾性
曾国藩教育思想呈现出的矛盾性主要体现在“中体西用”教育思想上。在曾国藩的“中体西用”教育思想指导下的教育改革,其根本目的是为了维护清王朝统治服务的,固守“中体”,绝对地“忠君、尊孔”,学习“西学”必须在不损害“中体”的前提下,因此影响了西学的学习。正如鲁迅揭露“中体西用”的本质时指出的那样,“学了外国本领,保存中国旧习;本领要新,思想要旧”,“上午‘声光化电’,下午‘子日诗云’。”这种矛盾思想阻碍了社会进步,“要想进步,要想太平,总得连根的拨去了‘二重思想’才好。”
曾国藩的教育内容上还体现了矛盾性。例如,他追求明强却三次欲图自杀,他自言拙浑却不惜直谏议事,讲究坚韧却常常怄气思退,讲求敬恕却又杀人如麻,毫不手软,他恪守道学却又托词纳妾。这些都反映了曾国藩教育思想矛盾性的另一面。
曾国藩教育思想的局限性,与新时期中国“三个面向”的根本要求是绝对不适应的。我们在教育工作中必须有针对性地防止和克服曾国藩教育思想的不良影响,不断提高教育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的水平。
[1]张辉.曾国藩之谜[M].北京:经济日报出版社,1995.2.9.41.
[2]曾国藩.曾国藩家书(上中下)[M].北京:中央民族大学出版社,1999.464.695.1674.
[3]曾国藩.曾国藩全集·诗文[M].长沙:岳麓出版社,1994.358.337.175.
[4]钟叔河.曾国藩教子书[M].长沙:岳麓书社,2002.128.
湖南省社科基金项目(07JD30);教育部基金项目(07JD880005);国家社科基金项目(09BTQ0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