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德育视域下校漂现象的成因与对策思考

2011-08-15◆方

中国校外教育 2011年7期
关键词:德育心理大学生

◆方 平

(浙江理工大学)

德育视域下校漂现象的成因与对策思考

◆方 平

(浙江理工大学)

校漂现象作为高等教育大发展背景下部分高校毕业生的一种临时生存状态,正以其特有的方式影响着社会和民众,其发展特点折射出我国高等教育、社会管理的一些问题。从德育视角对校漂现象的成因进行理性分析和思考,有利于更深层次地探究校漂族的社会化成长需求和困境,进而有的放矢地构建立足德育本源的教育管理对策。

德育 校漂 成因

近年来,不少经济发达地区的大学生在毕业后仍大量聚居于高校或其周围,利用高校资源进行学习和生活,这一现象被人们称为高校“校漂”现象,这一学生群体也被人们称为“校漂族”。尤其是伴随着就业形势的日益严峻,校漂现象呈现了逐年增加之势,同时这一群体成员的失范行为也不时引发一些社会恶性事件,使得校漂现象已成为政府、社会和高校共同关注的焦点。

一、校漂现象的不良影响

校漂现象的行为主体是高校毕业生,对于他们而言,校漂阶段也是他们走出校门开始社会化的重要阶段。而所谓社会化,其不单是一个“生物人”转向“社会人”转变的过程,而且是内化社会价值标准、学习角色技能、适应社会生活的过程。“校漂”生活尽管在一个时期为校漂族社会化进程创造了蓄势发展的条件,但其更大程度上是一种扭曲的社会化阶段,势必会产生一系列不良影响。

1.失常异化心态延误生涯发展黄金时期

对于校漂族而言,其“漂”的阶段恰恰是其融入社会、发展职业的黄金阶段,但“漂”的经历无疑是不利于个人职业的发展和独立经济地位的确立,尤其是在心理方面,作为显性的知识性失业者,校漂族在医疗保险、社会福利、再教育等方面都与其他同年龄层次的人有所区别,是属于得到社会保障较少的一个群体,这使得他们更容易滋生“过客心理”,从而不断降低对社会的认同感和归属感。此外,作为待业群体,多数校漂族人际关系相对狭窄,由此可能引发的困境会在他们心理上形成自卑和压抑情绪,易于形成心理疾病。

2.校漂文化蔓延增加高校教育管理压力

校漂族穿梭在高校校园,在占用各类资源的同时,也将校漂文化带入到了校园内。特别是在考研不录取、工作不满意等同一经历的共鸣下,一部分青年学生会轻易作出“漂”的决定,从而使得“校漂文化”越来越被大学生认同。笔者对所在学校的2011届毕业生中进行了抽样调查,数据显示,一半以上的学生认为可以接受“校漂”现象,并认为“校漂”现象对学校、社会和个人的发展没有太大影响,甚至于还有个别学生已打算成为校漂族。由此可见,一旦现实不如意,又将有数量不小的毕业生将进入“校漂”群体,无形中增加了高校教育管理的压力。

3.多种行为失范快速累积社会稳定隐患

校漂族异于其他青年群体,有着较为独特的心理特征、思想观念和处事方式,在这些因素的影响下,该群体更易于产生过度的焦虑、愤怒、沮丧等情绪,如果不对这些情绪进行有效管理,就会引发个体极端和失范行为。比如,一些以求职为目的校漂族,因求职与舆论压力,容易在心理上产生波动,又因涉世不深,年轻气盛,极易被一些不法分子利用,走上犯罪道路。此外,校漂族独特的生活方式也存在一定的隐患。为了尽可能地节约生活成本,很多校漂族选择租住一些老旧房子或拼租在面积较小的公寓中,消防安全保障缺乏,同时鱼目混杂的居住环境也极易诱发一些治安和刑事案件,2009年8月发生在浙江金华市区某小区的入室抢劫杀人案就是当地一校漂族所为。

二、从德育视角析校漂现象成因

德育的根本目的在于发展人的精神独立与自持,培养人成为具有自主性、能动性、创造性等素质的德性主体。相对其他未就业群体而言,校漂族在知识结构和文化层次等表征上拥有明显优势,但他们忽视或主动放弃自身优势,与他们思想观念和发展认知的形成和当前高校德育成效不无关系。立足把握大学生群体的生命律动,我们可以在德育目标、内容、方法及体制的角度反思中探寻高校“校漂”现象的成因。

1.德育目标遭受多元价值观冲击,人生追求偏离应有方向

德育作为高等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对青年学生进行价值引导的重要途径。而随着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深入发展,价值观的多元化已成为这个时代的特定产物,青年学生强烈的自我意识被激发和唤醒,思维的独立性、批判性、创造性显著增强,尤其表现在人生价值取向上,他们越来越强调个性发展,注重以自我的方式来实现和衡量价值标准并强烈期望能得到社会认可。事实上,校漂族作为青年学生,也并不是完全放弃了自己的理想,一定程度上,只是他们更愿意用自己独有的方式来寻求理想与现实之间的平衡。此外,校漂族背离多数人对大学生就业的观念而选择校漂生活,除了一定的被动因素外,与他们只注重做事的直观利益和行为的直接效果存在密切联系。正如多数校漂族选择校漂生活只是为了在一段时间里,满足自身逃避现实、享受自由的心理需求,对于社会责任和家庭责任的考虑则相对淡化。

2.德育内容尚欠关注学生发展需求,就业择业缺乏合理目标

道德的深层本质应该是发于内心、出于自愿的行为,因而德育的根本任务在于通过充分开发人的潜能,创造人的发展条件获得人的心灵认同。但就高校德育的现状而言,其在新内容的充实、新知识的延伸、新问题的阐述等方面缺乏吸引力、感召力和影响力,对于解决实际问题也未能有立竿见影的效果,使得目前高校德育高预期与低实效之间的极大反差成为不争事实。源于这一现实,也使得目前处于高等教育大众化形势下的众多青年学生未能合理定位,在就业择业过程中,形成了好比虚荣观、依赖等待观、逃避退缩观等不良观念,最终成为了暂时性的失业群体,而校漂族便是其中的典型代表。

3.德育方式忽视现代社会发展特点,心理困惑无法适时解决

塑造人的现代特性和均衡发展的“完全人格”是新形势下高校德育的必然要求。心理辅导及援助则能引导学生正确地审视自己,客观地评价他人,对于提升学生的自我完善能力和自律能力具有重要意义。但当前,不少高校没有紧密结合现代社会的发展特点和变化趋势,心理健康教育的相关配套机构建设力度不足,人员配备不齐,或仍停留于重咨询、轻拓展的初级模式中,多着眼突发性问题解决,缺少全程化跟踪辅导,心理援助活动成效不佳,使得不少心理脆弱的大学生在面对现实困难时很容易出现依赖、逃避心理,这恰恰是校漂族身上最典型的心理特征。

4.德育体制运行缺乏整体平衡,实践环节未能得到充分重视

德育回归社会生活是改善个体社会智慧、社会情感和社会能力的必然要求,当前高校德育体制仍然过于僵化,学校、社会及家庭的合作教育体系不够健全,社会德育载体建设匮乏,诸多环节脱节,特别是在实践环节上,多数高校未能给予充分重视,鼓励学生参加素质锻炼的力度尚显不足,导致了部分大学生囿于课堂学习,缺乏洞悉社会的能力与意识,到真正走向社会时就出现了对社会认知不足、自信心不够、应对能力不强等弊处,更不能树立个体价值与社会价值统一实现的信念和愿景,自然无法快速融入社会。

三、以德育视角解校漂难题

现代德育将人的生存、发展、幸福、自由作为出发点和归宿,校漂现象作为部分大学毕业生缺乏自信及抗压能力、逃避社会现实的临时生存状态,显示了高校德育体制和机制的诸多症结。我们要立足德育本源,坚持个体价值与社会价值相统一的大学生生命价值理想,有针对性地提升德育实效,全面构建破解校漂难题的思路。

1.推进社会角色教育,以责任意识淡化校漂意愿

现实中,每一个人都是多种社会角色的集合体,由于社会角色的形式存在多样性和多变性,部分社会角色容易被人忽略,与之对应的社会责任也就相应缺失。校漂族正是由于没有对大学毕业生这一社会角色进行全面的认知,才模糊了自身的责任。为此,高校要在实施德育的过程中,着力于拓宽大学生的社会视野,引导大学生认识和领悟自身社会角色特点,正确认识个人利益与社会利益、眼前利益与长远利益的内在联系,以进一步认清并认同自身的社会角色。在此基础上,高校还要根据社会发展和专业需要,通过搭建各类社会角色教育和社会实践平台,帮助大学生将自身角色责任感的领悟转化为责任感的诠释,使大学生充分认识和体验作为学生、子女和未来建设者等各种社会角色所应担负的责任,从而在主观意识上将承担社会责任转化自觉行动,最终淡化“漂”的意愿。

2.强化职业生涯指导,以科学规划明晰发展方向

职业生涯发展规划理论告诉我们,职业选择不是个人面临就业时的某个单独事件,而是贯穿于个体生命的全过程。对于青年学生而言,职业规划能力不仅是其自身能力素质的重要方面,也是构成其完整人格的重要组成部分。正如校漂族之所以选择“漂”,很大程度上就源于他们在对职业发展的迷茫。因此,高校在推进职业生涯指导时,要注重将其贯穿高低年级、新老学生、课堂内外全过程,并做到有侧重点和连续性。如对低年级学生,要把帮助其完成中学到大学的角色转换作为重点指导内容,引导学生树立正确职业与择业意识;对二、三年级学生,则主要是指导学生进一步修订、细化就业与职业目标,明确自身的择业方向和可行性;对于毕业生,则更多地从国家政策、求职技能、职业发展空间、自主创业等方面进行教育引导,重在理性就业择业观念的培养,促使学生以健康的心理和健全的人格融入社会。

3.完善心理援助体系,以过硬心理素质抗压耐挫

不同的个体对挫折所表现出的反应存在较大差异,大部分心理素质过硬的大学生能积极正确地面对挫折,从而解决了自身需求与现实要求之间的矛盾,促进了个体的发展。而校漂现象则凸显出目前一部分青年学生心理承受能力弱、对挫折的承受力不强的个性心理。对此,高校要把挫折教育作为大学生进入社会之前的重要一课来实施。一方面,要引导学生正确看待挫折。通过借助专业的心理辅导服务、心理健康教育、思想政治理论课等理论教育平台,引导学生辩证看待挫折与自身的成长之间的紧密联系,塑造乐观、向上、豁达、自信的个性特点,增强心理承受能力;另一方面,具备认知人生逆境的能力且能有效防范挫折是青年学生适应社会发展的必备素质,也是克服校漂心理的有效途径。为此,高校要把挫折教育贯穿于人才培养的各个阶段,尤其是要在高年级学生中,通过社会实践、专业实习、创业计划体验等实践平台,使他们合理调整个人发展的预期目标,从而有效应对离开校园进入社会时可能会出现的挫折。

4.注重竞争意识培养,以综合发展实力积极融入社会

现代心理学认为,竞争的目的在于每一个人通过自由的全面的发展使人的潜在能量得到进一步的发挥和挖掘,是人为满足自身需要的一种手段之一。当代大学生其实并不缺乏参与竞争的意识和行为,但大多带有强烈的利己主义色彩,或局限于校园内的竞争,缺乏对社会竞争内涵的认识,许多校漂族选择校漂就是缺乏竞争意识、逃避社会竞争的典型表现。为此,高校要在德育教育中,强化对竞争目标、竞争观念的教育和引导,一方面,通过课堂内的理论教育,拓宽大学生的竞争视野,改变利己、为私的竞争观念,引导学生正确处理个人与个人、个人与团体、团体与团体的竞争;另一方面,则要加强竞争的实践教育平台建设,让大学生在走出校门前接触与体验青年社会化过程中的环节,在增强竞争能力的同时,培养出乐观、包容的竞争意识,为毕业后尽快融入竞争激烈的社会奠定基础。

5.建立德育合作机制,以全方位联动促进社会化进程

立足人本价值与社会价值的统一,确立开放德育理念,舍弃“将学生送去校门就是德育工作终结点”的观点,进一步优化配置相关德育资源,延伸高校德育阵地。特别是对于目前已处于校漂阶段的毕业生,可借助政府、社会和家庭的力量,建立健全合作教育机制,通过社区建档、流动监控,开展相关管理、培训及服务工作,出台分类扶植政策,合力促进校漂族向良性的社会化方向发展。

[1]何昭红,覃干超.心理健康与成功人生[M].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6.45.

[2]吴新颖.当代青年价值观的构建[M].长沙:湖南人民出版社,2007.33.

[3]赵绍成,黄宗凯.社会学[M].成都:西南交通大学出版社,2006.76.

[4]朱力.当代中国社会问题[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8.89.

[5]曹有光.当前高校德育问题及其对策思考[J].江苏高教,2011,(1).

[6]安身健.开展全程化就业教育帮助大学生顺利就业[J].中国高等教育,2009,(9).

[7]丁建凤,张澍军.胡锦涛“6.14”讲话对的思想政治教育的启示[J].思想教育研究,2008,(9).

本文系浙江省教育厅2009年度高校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和研究课题成果,课题编号Y200908008.

猜你喜欢

德育心理大学生
德育要在“善”处留白
《中国德育》
心理“感冒”怎样早早设防?
Distress management in cancer patients:Guideline adaption based on CAN-IMPLEMENT
高中英语教学中德育的渗透
心理小测试
心理感受
微型演讲:一种德育的新形式
带父求学的大学生
大学生之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