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参差”:平面之美抑或立体之美?

2011-08-15吴世英

中学语文 2011年31期
关键词:楼阁参差数词

吴世英

[作者通联:武汉市新洲四中语文组]

柳永的《望海潮》(东南形胜)入选人教版语文教材已有好几年了,课下对“参差十万人家”中的“参差”是这样注释的:“形容楼阁、房屋高低不齐。”近读吴小如先生的《释“参差”》一文(见《皓首学术随笔·吴小如卷》),发现他对此有不同看法。吴文中写道:“柳词盖谓钱塘城中大抵有十万户人家也,此‘参差’正差不多之意。”笔者查阅了手头的几种词选及专著,仔细比较了各家说法,虽不能赞同吴先生的意见,却也不敢自专,特提出来供大家参考,也许对于领会此词的写景艺术,多少有一点帮助。

吴文主要针对胡云翼《宋词选》而发,胡著认为:“参差:这里用来形容房屋高低不齐。关汉卿《南吕一枝花》(杭州景)‘万余家楼阁参差’,用此意。”吴文对此提出了三条意见:“一、关曲未必用柳词为出典;二、即令用柳词,关去北宋已久,亦未必解‘参差’词义;三、柳词用‘参差’在数词前,乃状语;关曲用‘参差’在主语后,乃谓语。两句句例本自不同,未宜牵合。”这当中,最重要的证据是第三条。吴文中并举了南宋时吴自牧《梦粱录》中的一段记载作为自己的佐证:“柳永咏钱塘词曰:‘参差十万人家。’此元丰前语也。自高庙车驾由建康幸杭,驻跸几近二百馀年,户口蕃息,近百万余家。”认为这里的“所谓‘近’,正柳词‘参差’之同义语”。

那么,是否可以由此得出结论:“参差”既在数词“十万”之前,则必为“十万”之状语,因而就是“近似、差不多”的意思呢?似乎未必。理由有三:一、诗歌中数词前即使不用状语,其数词也未必就是实指。如大家所熟悉的“霜皮溜雨四十围,黛色参天二千尺”(杜甫),以及“千里莺啼绿映红,水村山郭酒旗风”(杜牧)中的数词,今人该不会再像沈括、杨慎那样,来给它们算一笔精确的“科学账”吧?如此说来,“十万”本非确数,倘若再加表示“近似”之意的“参差”一词来作形容,岂非画蛇添足?二、“参差”虽在数词“十万”之前,也未必就能据此认定是“十万”的状语。盖“诗家语”中“改变词性、颠倒词序”(袁行霈《中国诗歌艺术研究·自序》)之例比比皆是,“参差”完全可能因倒装而前置。三、吴文引《梦粱录》为证,但后者为散文,语本质实;而柳词为诗歌,语言灵活,这也可以说二句“句例本自不同,未宜牵合”。因此,笔者觉得,吴先生的观点虽新,但还未能动摇旧说。

反过来,倘若将“参差”理解为“高低不齐、繁密纷纭”,(此义《辞海》、《辞源》俱失收,见‘百度词典’)则此句不但贴合当日杭州的特点,亦更增加了诗歌的意境之美。试就此意申论之。首先,杭州的特点,本是“青山四围,中涵绿水,金碧楼台相间,全似著色山水。独东偏无山,乃有鳞鳞万瓦,屋宇充满,此天生地设好处也”(周密《癸辛杂识·续集下·西湖好处》),城外有山有水,城内另有吴山,景色优美无比。但由于天赋空间逼仄,人烟格外稠密,所以楼阁、房屋不能尽情在平面上展开,而只能向纵深处发展——房屋依山而建,楼阁拔地而起;其次,中国古人在欣赏风景时往往采取“仰观俯察”的方式,用宗白华先生的话说,是“诗人虽不必直用俯仰字样,而他的意境是俯仰自得,游目骋怀的”。(《中国诗画中所表现的空间意识》)证之以作者写杭州的同类词作,如《瑞鹧鸪》(吴会风流)中的“人烟好,高下水际山头。瑶台绛阕,依约蓬丘。万井千闾富庶,雄压十三州”,以及《早梅芳》(海霞红)中的“谯门画戟,下临万井,金碧楼台相倚”(均见薛瑞生著《柳永词选》),都深具空间意识,符合“仰观俯察”之理。杭州之景既如彼,观察之眼又如此,则词人在精心描绘之际,又焉能不心追手摹,力求穷形尽相呢?这样,将“参差十万人家”中的“参差”解作“高低不齐、繁密纷纭”,就更能“立体地”刻画出杭州城的繁密富庶之美,而又兼收“言简意赅”之效。在这一点上,笔者所见资料中以柏桦先生的赏析最为精彩,他说:“‘参差’二字最为丰富传神,让人感受到杭州城各式各样的楼宇,真是建筑高低起伏,接栋连檐,寸尺无空,千家万户都掩映在翠微之间。而‘烟柳画桥,风帘翠幕’又轻轻一笔写出杭城温柔安详又兼热闹富贵的一面,此虽八字,但也包罗万象,尤其是街巷河桥中埋伏的风流蕴藉之美呼之欲出。”(《〈望海潮〉里梦杭州》,见《名作欣赏》2006.2)反之,若将“参差”解作“近似、差不多”,则此“十万人家”如何分布、呈何气势,就都隐而不显、词意淡薄了;况且,就繁避简,花六字表达四字足以表达的内容,意味反损,作为填词高手的柳永似不应出此——而作为文史研究大家的吴小如先生,似也未虑及于此。当然,认识往往是逐渐加深的,这只是大醇小疵,实不足以掩先生之美。

猜你喜欢

楼阁参差数词
紫檀木边嵌玉 石楼阁图挂屏
参差多态而功不唐捐
他用筷子搭起心中的楼阁
硬性角膜接触镜在矫正屈光参差中的应用
屈光参差的配镜原则
亭台楼阁知多少
参差是一种乐器
对联中数词的艺术运用(下)
对联中数词的艺术运用(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