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大学发展积累社会资本:张伯苓的经验
2011-08-15侯志军
侯志军
(中国地质大学高等教育研究所,湖北武汉430074)
为大学发展积累社会资本:张伯苓的经验
侯志军
(中国地质大学高等教育研究所,湖北武汉430074)
建设高等教育强国,我国大学发展不仅要重视积累自然资本和人力资本,还需要重视和积累丰富的社会资本。张伯苓通过确立彰显时代责任的大学使命和精神,建立契合中国社会发展要求的学术结构,联接资源、质量和信任的治校管理,既有效地拓展了办学资源、提高了办学质量,又赢得了社会的普遍尊重和广泛信任,为私立南开大学发展奠定了良好的社会资本基础。在建设高等教育强国的历史进程中,张伯苓的办学经验非常值得学习和借鉴。
社会资本;张伯苓;私立南开大学;大学发展
实现《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与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中提出的建设高等教育强国、建设若干所世界一流大学的目标,我国必须努力建设“中国的大学”,而不是“在中国的大学”。成功的大学之所以能够成为传播知识、创造思想、引领社会发展和影响人类文明进程的精神圣殿,关键在于这些大学建立起了良好的动态调整机制,使其能够在恪守大学精神、坚持大学传统的同时,不断地根据社会和时代的要求做出调整和变革,使自身始终处于社会和时代发展的前沿。然而,这种契合社会和时代的能力,以及发展的动态调整机制,是我国大学组织比较缺乏的。中国的大学是“嵌入”在中国社会的独特场域和文化背景中的学术组织,其发展必须从中国的社会场域和文化关系中汲取资源、获得信任、赢得生存和发展。因此,建设高等教育强国,我国大学不仅需要很高的自然资本和人力资本,还需要重视和发展丰富的社会资本。支撑我国实现高等教育强国的大学必须契合中国经济、文化、社会传统与现代环境的需要,必须赢得社会的广泛认同和信任,而且必须能够承担起引领中国社会发展的重要使命。那么,中国现在的大学能否承载这一使命?
回答这个问题,笔者总是难以忘记伯顿·克拉克所说,“历史的研究也就是要提供种种比较,帮助理解当前……关键的问题是:在哪些方面,如果有的话,高等教育总是同样的东西?当变化发生时,它们是直线发展,前进到新的存在形式,还是常常回归旧的形式,重新发明历史的车轮呢?历史的叙述帮助我们触及基础,接触系统的基本特性以及它们的前因和后果。历史成为与变革和稳定有关的事情,特别是那种不被人承认和未见到的事情。”[1](P8)因此,对这一问题的追问和回答不仅仅要从世界高等教育和现代大学发展的普遍规律中去找寻,而且要回眸历史,从中国近代高等教育发展的独特历史中找寻成功的经验。而且,在回眸历史的过程中,从新的视角出发常常带来不同的体会和收获。本文就是笔者尝试从社会资本的视角来解读张伯苓和私立南开大学。
张伯苓,原名寿春,字伯苓,1876年出生于天津。早年入北洋水师学堂习驾驶,不久离职回天津执教于家馆。1907年,在天津城区南部的开洼地,即民间所称“南开”,建成新校舍,即南开中学。1918年着手筹办私立南开大学,1919年秋正式开学。“七七”事变后,南开被日军飞机炸成废墟,大学部先迁长沙,继迁昆明,与北大、清华合组成西南联大,张伯苓任校委会常委。1951年在天津病逝。
作为一所私立学校,张伯苓和南开大学缺少很多办学资源,在其建校初期也缺乏社会的认可和尊重。但是在张伯苓的努力下,多方筹集办学资源,汇聚一大批知名学者,形成了南开从小学、中学到大学的完整教育体系,面向中国实际开展了卓有成效的教学和科研,培养出一批时代需要的人才。抗日战争期间,私立南开大学能够与国立北京大学、国立清华大学共同组成西南联合大学,充分体现出私立南开大学的办学成就。原华中理工大学校长朱九思先生曾说过:“20世纪上半叶的老一辈大学校长,我最钦佩三个人:一个是北京大学的蔡元培,二是南开大学的张伯苓,三是浙江大学的竺可桢……清华大学梅贻琦办学‘得天独厚’,办学条件优越、实力较强,办学资源丰富。当时连同在北京的北京大学,经费还远比不上清华,有时还拖欠教职员的月薪,更何况私立南开大学!当时其他私立大学之所以办得不如南开大学,就是缺少一个像张伯苓这样的校长。”[2](P134)“知道有中国的,便知道有个南开。这不吹,也不是谤,真的,天下谁人不知,南开有个张伯苓!”这是我国著名的文学家老舍和曹禺,在40年代于美国合写的一首诗中的几句[3]。一所私立大学,如何能够在当时特殊的政治、经济、社会和文化背景中生存和发展?为什么能够获得如此高的社会声誉?
大学的社会声誉和社会信任是大学社会资本的核心要素。基于社会资本的视角更能发现和揭示张伯苓和私立南开大学成功的真谛。社会资本与自然资本和人力资本具有很大的不同,社会资本是“嵌入”在社会关系网络之中的资源,拥有这些资源能够促进组织行动的有效和成功。对于大学而言,能够促进大学组织行动有效和成功的要素通常就是指大学组织内外部关系网络中遵守的共同规范、行动准则,大学组织拥有的信任、声誉以及大学组织的凝聚力、影响力等要素,这是大学和社会共同拥有的资源,这些资源嵌入在关系网络之中,在联系时发挥作用。这些要素和资源构成了大学的社会资本[4](P21-24)。社会之所以需要大学,就是期望大学能够承载人类保存、更新、传播和应用高深知识的需要。社会对大学的需要和期盼,是大学得以从社会关系网络中汲取资源,获得信任、谋求发展的基础,也是大学发展的社会资本基础。
重视社会资本的发展路径既不同于行政化的道路,也不同于市场化的道路,可以被称之为大学组织发展的“第三条道路”。从社会资本的视角来分析大学发展,突破了单纯从大学组织自身拥有的学科、大楼、大师、文化等软硬条件来解释大学发展的实体性思维框架,而是从大学组织及其代理人在组织内外部的关系网络互动与发展中寻求大学发展和成功的解释。社会资本的视角是结构化、关系性和行动式的。“结构化”的视角强调大学处于特殊的关系网络环境之中,其关系网络结构影响了大学组织的发展;“关系性”的视角,强调从大学内外部关系互动中来理解大学的发展;“行动式”的视角,强调大学作为社会活动的主体通过采取组织行动来获得资源谋求发展。在大学发展的过程中,大学组织不断地积累社会资本,又在不断地动员社会资本,在社会资本的积累和动员中提升了组织的信任水平,形成了有利于组织发展的内外部关系网络和社会环境,从而不断地扩大了大学的影响力、得到政府和社会更多的支持、能够筹措更多的优质办学资源,增强了大学的凝聚力、促进资源在大学组织内部有效而合理地分配和流动,有效地发展了大学组织的学术能力,完善大学职能,推动大学组织目标的顺利实现。
一、彰显时代责任的大学使命和精神
大学社会资本的起点是大学使命和大学精神。明确的大学使命和大学精神决定着国家、政府、社会和民众对学校的态度以及学校的发展方向,也就决定着社会对大学发展的信任基础。要想赢得社会的支持和信任,大学就不应该仅仅关注自身的发展,更应着眼于承担推动国家和社会发展的社会责任。大学要想赢得社会认同,就必须确立得到校内外广泛认同、能够担当社会责任、适应和引领时代发展的大学使命和大学精神。私立南开大学崇高的大学使命和大学精神彰显时代责任、引领人心,得到了社会的广泛信任和支持。
张伯苓认为“办学校须有宗旨,亦犹盖房者,心中须有草图,用何器具,得何成效”,而且,“教育宗旨不可仿效,当本其国情而定”[5](P66)。1897年,当时的张伯苓毕业于北洋水师学堂,在通济轮上服务,张伯苓亲眼目睹三易国旗,悲愤填膺、深受刺激。他认为,“念国家积弱至此,苟不自强,难以图存,而自强之道,端在教育。创办新教育,造就新人才,及苓将终身从事教育之救国志愿,即肇始于此时。”[2](P51)于是第二年,张伯苓离开通济轮,接受严修先生的聘任,主持严氏家塾。二人共发教育救国的宏愿,于六年后将严氏家塾扩充为中学,自此创立了南开中学。张伯苓认为“中国之将来希望,纯在人才的多寡”,因此,他明确提出“本校办学之初衷,即以造就人才为目的”。张伯苓自己曾说过:“我是学海军的,并不是学习教育的。为什么我要办教育呢?原因是在晚清时代,政治黑暗,外侮日亟,其故在教育不兴,人才缺乏,所以立定志向,终身办教育造成新人才。我可以说个人创办南开学校的目的在于救国,在救整个的中国。”[2](P76)南开学校办学的爱国性、民族性品格,使得南开学校在积贫积弱的晚清时期具有了很大的影响力,也得到了政府和社会的信任和支持。1937年7月,日军武装进攻天津,首先轰炸南开大学,使张伯苓惨淡经营近二十年的一所高等学府,化为灰烬。对此,张伯苓说:“教育救国,苓之夙愿,此生未死,此志不泯。敌人所能毁者,南开之物质;敌人所不能毁者,南开之精神,南开同仁将因此而愈益勤奋。”[6](P89)蒋介石曾安慰张伯苓说:“南开为中国而牺牲,有中国即有南开。”[2](P64)
一所大学要想持续得到社会的认同和信任,就必须具有独特的精神。张伯苓提出“允公允能”、“日新月异”的口号,并将其作为校训,加以宣传推广。“允公允能”、“日新月异”的教育理念经过不断发展,被认为是“南开精神”的体现。大学仅有口号还不够,还要在办学实践中汇聚人心、凝聚力量。张伯苓坚持开放办学、民主办学,“南开是私立学校,不是私有学校”,“学校不是校长的学校,是大家的学校”[7](P213)。因此,他设立师生校务研究会,提出“校务公开,师生合作”的民主管理形式。师生参与管理的程度越高,越容易形成以校为家的归宿感和与校同呼吸、共命运的责任感,学校的向心力、凝聚力越强,学校的各项事业就会更快发展。正是这种广泛认同的“南开精神”使南开人紧紧团结在一起,齐心协力、奋发向上,使得南开大学从无到有、从小到大地发展起来,使其成为世界闻名、我国一流的高等学府。张伯苓执著的教育理念和南开精神得到社会广泛认同,“南开精神”的发展和传承促进了南开大学发展的凝聚力,增强了南开大学发展的创造力,扩大了南开大学的影响力。
二、契合中国社会发展要求的学术结构
大学的社会资本“嵌入”在大学组织的社会关系网络之中。能够获得社会的高度信任,仅凭使命和精神还不够,大学还需要努力形成符合大学使命和发展方向要求的社会关系网络。大学组织的社会关系网络与其学术特征紧密相关。学术、学科、学者、学生等构成了大学研究高深学问的基础,也决定了大学组织的关系网络环境。从根本上讲,大学组织的社会关系网络是由其学科和专业特征决定的。大学有什么样的学科和专业,就决定了大学能够在社会哪个领域产生影响力;大学有什么水平的学科和专业,就决定了大学能够在多大层面和多高程度上适应和引领该领域的社会发展,也就决定了大学有多大的社会影响力。既然大学组织的社会关系网络与其学术特征紧密相关,那么大学要积累丰富的社会资本,就必须通过调整其学术发展方向和学术结构来建构大学与社会之间的合理关系网络。张伯苓和私立南开大学的成功,在很大程度上做到了这一点,从而积累了丰富的社会资本。
甲午战争之后,国内呈现出了东渡游学日本的风潮,严修与张伯苓自日本归后,参照日本模式构建南开学制。随后,南开的办学者们认识到“日本之方法来自西洋,仿效日本不若直师西洋”,于是南开又开始具有了欧美色彩。但是,南开办学者认为“中国自有其天然特别环境,与夫传统特别文明,适于彼者,未见适于此。外人之法能资吾人之借镜,不能当吾人之模范。革新运动必须‘土货’化,而后能有充分之贡献。此中国革新运动应有之精神,亦南开大学发展之根本方针也”[2](P26)。这一过程是南开大学“土货化”的过程,而这一过程又是紧密结合中国社会发展的实际需要来进行的。那么什么是土货的南开呢?南开的办学者是这样解释的[2](P27):
已往大学之教育,半“洋货”也。学制来自西洋,教授多数系西洋留学生,教科书非洋人原本即英文译本,最优者亦不过参合数洋文书而编辑之土造洋货。大学学术,恒以西洋历史和西洋社会为背景。全校精神,几以解决西洋问题为目标。就社会科学论之,此种弊端,可不言而知。社会科学,根本必以某具体社会为背景,无所谓古今通用之原则。倘以纯粹洋货的社会科学为中国大学之教材,无心求学者,徒奉行故事,凑积学分,图毕业而已;有心求学者,则往往为抽象的定义或原则所迷,而置中国之历史与社会之不顾。自然科学稍异,然而不能谓洋货均能适用,更不宜谓中国应永久仰给于洋货。地理、地质、气候、生物诸学无不对环境而立。中国人欲利用中国之天然环境,非有土产的科学不为功。此就科学之实用而言。但实用科学,倘无锐进的理论科学为后盾,其结果不异堵源而求流,且今日国人思想之急需,莫过于科学精神与方法,故吾人可断定,中国大学教育,目前之要务是“土货化”。吾人更可断定,土货化必须从学术之独立入手。是故“土货化”者,非所谓东方精神文化,乃关于中国问题之科学知识,乃至中国问题之科学人才。吾人为新南开所抱之志愿,不外“知中国”、“服务中国”二语。吾人所谓土货的南开,以中国历史、中国社会为学术背景,以解决中国问题为教育目标的大学。
南开学校的“土货”化发展有效地提升了自身的社会资本。“知中国、服务中国”,南开学校的“土货”化发展,就是坚持学校发展与社会环境、文化教育传统相结合的方针,就是坚持从中国国情国力和学校实际出发办学的原则。但是,在当时的社会背景下,南开却遇到很多阻力。虽然“五四”运动开始的中国新文化运动宣传科学,但是强调的是为学问而学问、为研究而研究。就大学研究高深学问的特性而言,大学是需要“纯粹的研究”的,而且在中国始终有推进纯粹研究的必要。但是在当时的社会背景下,对于旧中国积贫积弱的大学组织而言,过分强调和注重纯粹的研究反而显得脱离社会实际,大学教育因而变得不着边际,学校发展因而难以与社会发展相联系,因而难以得到社会的认同和理解,甚至在学校内部也难以得到认同。当时,“已往大学之教育,半洋货也。最优者亦不过参合数洋文书而编辑之土造洋货。大学学术,恒以西洋历史和西洋社会为背景。全校精神,几以解决西洋问题为目标,就社会科学论之,此种弊端,可不言而知,自然科学稍异,但地理、地质、气候、生物诸学无不对环境而立。中国人欲利用中国之天然环境,非有土产的科学不为功”。1924年南开学生宁恩承发表《轮回教育》一文,批评中国教育弊端,引起了南开大学具有海外背景教师的不满,南开险些发生人事危机。此次事件后经低调处理而化解,但却促成了南开放弃机械照搬欧美教育模式,进而走上适应中国社会发展的土货化道路。南开的办学者经过认真思考,提出“中国大学教育,目前之要务是土货化,土货化必须从学术之独立入手,是故土货化者,非所谓东方精神文化,乃关于中国问题之科学知识,乃至中国问题之科学人才”,因此,南开大学确立了“知中国”、“服务中国”的办学目标,并且立志成为以中国历史、中国社会为学术背景,以解决中国问题为教育目标的大学。
土货化的办学目标既具有说服力,又较好地契合了大学所处的时代背景和社会环境,因而逐渐得到了校内外的广泛认同,大学组织的学术结构调整得到了及时有效的推进。南开大学主要是通过调整学科、专业和课程体系,确定应用性研究标准来实现学术结构调整。南开大学开设了与当时工业发展有密切联系的系科,如电机工程系与化学工程系,前者在天津电灯电车公司建立实习基地,后者为应时势之急需而培养结合中国环境的化工实用人才;设立了研究中国社会实际问题的研究机构如中国东北研究会、经济研究所等;开设了许多研究中国现实问题的课程如中国政治问题、中国经济问题,乡村社会学等;组织学生赴市内各大银行实习,开展商业调查等。同时,南开大学确立了三条标准强调应用性研究,以求研究实效:“(一)各种研究,必以一具体的问题为主;(二)此问题必须为现实社会所亟待解决者;(三)此问题必须适宜于南开之地位。”[2](P28)正因为南开采取了这些实在又具体的学术调整策略,形成了适合中国实际的学术结构,使得南开大学的发展进一步与当时中国社会经济文化背景相契合,使得大学具备了积累和动员社会资本的结构基础。这些调整战略,在今天看来,对我国当前大学以社会需求为导向进行学科专业改革,依然具有很强的指导性价值。
三、联接资源、质量和信任的治校管理
社会资本是在大学与社会各界的交往和联系中产生的,其“嵌入性”特征决定了大学社会资本的筹措与拓展必须通过行动才能实现,有效持续的交往和合作是大学与社会建立良好的信任关系、进而获得政府和社会广泛支持的关键。大学要想提高自身的影响力,要想持续获得社会的信任,要想获得大量持续的社会支持,就必须通过大学的治校管理和组织行为来拓展社会资本。在这个意义上说,大学组织的社会资本实际上体现为大学组织通过社会关系网络获得和整合资源谋求发展的能力,拥有这种能力的大学组织能够获得更大的发展。作为组织层面的社会资本,大学组织社会资本的筹措、运作和拓展通过其“代理人”来实现,校长就是大学组织社会资本的“代理人”。古今中外那些能够在高等教育领域具有突出影响力的大学,在其办学过程中必然拥有一位或多位出类拔萃的杰出校长。在极其困难的情况下,南开大学取得的出色成就与张伯苓出色的治校管理密不可分。
作为私立大学,办学资源始终是困扰学校发展的关键问题。南开大学的土货化策略,不仅是对当时学术研究弊端的反思和批判,还是由于当时办学环境和经济条件的局限。为了南开事业发展,张伯苓自称化缘的和尚,积极向社会各界筹款办学,除去学费收入以外,私立南开大学的每一笔资金都来自社会支持。但是在中国特殊文化背景下,筹款办学具有特殊的困难。南开大学办学贴近中国本土,不仅是从学术研究上着眼,也是综合考虑中国现实中的社会环境和经济条件后的慎重选择。司徒雷登曾说,“作为燕京大学校长,在美国我有一批潜在的赞助者。美国习惯于响应国内和国外在教育和宗教方面的呼吁。他们了解传教士呼吁的目的,他们有相当的财富。张伯苓没有这些优越条件。在中国,高等教育一向都是国家办理的。大学的经费是由中央政府或省政府提供的。办私立大学,张伯苓是一个拓荒者。经费来源仅有一部分是可靠的。如何能使预算收支相抵是一件令人忧虑的事。经过努力,从各方面募来了捐款,开创了私人捐资兴办大学的新范例。”[2](P125-126)南开大学借助社会力量办学,接受军阀、政客的捐助,曾有学生、校友提出批评,认为此举有辱大学的声誉。但张伯苓认为,“盗泉之水可以濯足”和“美丽的鲜花不妨是由大粪浇灌出来的”[2](P180-185),募捐来的钱是取之于“私”而用之于“公”,“为自己向人开口捐钱是无耻,为南开不肯向人开口捐钱是无勇”。为了得到捐赠和资助,他经常去国内外的校友会,发动校友求捐款,经常往来于社会各界名流和行政要人,以及政府机关,呈请获得捐款和资助。“盖私人经营之学校,其经济毫无来源,其事业也毫无凭借,非得教育同志之负责合作,在校或出校校友之热烈爱护,与夫政府及社会各方之赞助与支持,决不能奠定基础而日渐滋长也。”[2](P190)通过各种渠道进行的社会活动,张伯苓不断宣传他的教育主张,把募捐筹款的活动作为积累和动员社会资本的过程,既获得了社会经济支持,又进一步赢得了社会信任。
大学的社会声誉和影响力归根结底主要体现在高等学校的教育质量上。作为私立大学,能够赢得广泛尊重的关键还在于张伯苓办学并不以营利为目的,不断提高教育质量。虽然获得捐赠和支持极为不易,但张伯苓认为只要有利于教学、有利于学生的成长,有利于学校的发展,该用即用。张伯苓对学校经费运用的原则是“校无余钱”,所有的经费都拿来发展学校。该花的钱决不吝啬,不怕欠债,反对缺乏长远观点的投入滞后意识。他说:“一个教育机构的账上应该是赤字。任何学校当局如在年终银行账上还有结余,证明他是一个守财奴。因为他没有能利用这些钱办更多好事。”张伯苓的“欠债办学”妙论,正是鼓舞他想方设法筹谋用款的力量。因此,他批评“巧妇难为无米之炊”的论调。他说:“有米则人人可以炊,用不着巧妇;既名巧妇,不能做无米之炊,有何巧之可言?何巧之可贵?”张伯苓的确像个无米之炊的巧妇,总是不停地筹谋发展的新计划[8](P325)。对于私立学校而言,学生学费是一项最稳妥的大宗收入。因此,尽可能多招生,是一些私立学校获得经费和获得利润的最主要途径。但南开为了保证教学质量、培养优秀人才,并不急于扩大规模。不以营利为目的,着力培养救国建国之人才,以谋求全社会的进步,这是南开获得成功的关键。
卢沟桥事变后,国民政府将北大、清华、南开迁至长沙。以学校的历史、规模、师资阵容、在社会上的声望而言,南开实不能与北大、清华比拟。政府的重视南开,是由什么考虑呢?吴大猷认为,这是由于南开大学的教授和课程的高水准。南开在声望、规模、待遇不如其他大学的情形下,藉伯乐识才之能,聘得年轻学者,予以教学研究环境,使其继续成长,卒有大成,这是较一所学校藉已建立之声望,设备及高薪延聘已有声望的人为“难能可贵”得多了。前者是培育人才,后者是延揽现成的人才。“一个优良的大学,是必需条件之一,自然系优良的学者教师,但更高一层的理想,是能予有才能的人以适宜的学术环境,使其发展他的才能。从这一观点来看,南开大学实有极高的成就。南开大学的许多教师,聘来时多初由外返国,然不数年即以教导后学,或从事研究,蔚成大师者。”[2](P157-165)同时,张伯苓认为教育不仅教学生学习文化知识,更重要的是要学会做人,因此南开大学注重学生德智体美的全面发展,注重学生综合能力的培养。因此,南开大学的毕业生教育质量高,很受社会的欢迎。当时,由于社会动荡失业率相当高,就业相当困难,而“南大的毕业生,未离校园就被社会各方面争聘一空”[2](P187)。
通过出色的治校管理,张伯苓和私立南开大学实现了获得资源、提高质量和赢得信任的协调统一,从而把体现大学组织自身利益的行动与体现国家需要和社会利益的行动有机地结合起来,使个人理性、组织要求与社会理性、国家目标有机统一起来,促进了国家和社会与大学之间的有机合作,提高了社会资源的配置效率,不仅有效地促进了大学组织发展,而且促进了近代中国高等教育的发展和完善,也推动了近代中国社会的文明和进步。
如同陈平原所说,“在现代中国教育史上,南开的重要性不言而喻;可在教育逐渐成为热门话题的今日,历史上与现实中的南开,都未引起学界的足够重视。”[9](P235)概括起来,在张伯苓的办学历程中,远大的抱负和杰出的教育理念、彰显时代责任的大学使命和精神赢得了政府和社会的广泛信任,土货化的办学目标、契合中国社会发展要求的学术结构形成了校内外的广泛认同,联接资源、质量和信任的治校管理,拓展了学校办学资源、提高了办学质量,杰出的人格魅力、出色的办学成就得到了社会的普遍尊重,这些为私立南开大学的成功奠定了良好的社会资本基础。随着当前我国高等教育体制的改革和高等教育资源的紧张,无论是中国的私立大学还是公立大学,如何做到在努力筹措办学资源获得政府和社会支持的同时,始终保证教育质量,继续赢得政府、社会的理解、尊重和信任,真正提升大学的凝聚力、影响力和创造力,促进大学组织走上持续健康发展的轨道,承担起引领当代中国社会发展的使命和责任,尊重理解、挖掘借鉴和深入分析张伯苓和私立南开大学的办学经验不仅仅是必要的,而且是必须的。
[1][美]伯顿·克拉克.高等教育新论:多学科的研究[M].王承绪,徐辉,等,译.杭州:浙江教育出版社,2001.
[2]梁吉生.张伯苓的大学理念[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6.
[3]李新彦,傲腾,陈杰.允公允能日新月异——南开大学建校八十五周年[N].人民日报,2004-10-13(1).
[4]侯志军.社会资本与大学发展引论[J].江苏高教,2009,(1).
[5]王文俊.张伯苓教育言论集[Z].天津:南开大学出版社,1984.
[6]郑致光.张伯苓传[M].天津:天津人民出版社,1989.
[7]南开大学校长办公室.张伯苓纪念文集[C].天津:南开大学出版社,1986.
[8]章开沅,余子侠.允公允能、日新月异:南开大学校长张伯苓[M].济南:山东教育出版社,2003.
[9]陈平原.中国大学十讲[M].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02.
Accumulating Social Capital for the University Development:The Experience of ZHANG Bo-ling
HOU Zhi-jun
(Higher Education Research Institute,China University of Geosciences,Wuhan430074,China)
In building a powerful nation of higher education,China's universities should pay attention not only to natural capital and human capital,but also to accumulating social capital.As the president of private Nankai University,Zhang Boling laid a good social capital foundation for the development of Nankai University by establishing the ideal and mission of Nankai University,improving the disciplines that adapted to Chinese society and carrying out active and effective social actions.Due to his efforts,Nankai University not only expanded the educational resources efficiently and improved the education quality,but also won the universal respect and extensive trust.Today,we should learn from the experience of Zhang Boling and pay more attention to establishing social capital for achieving the aim of building a powerful nation of higher education.
social capital;Zhang Boling;private Nankai University;university development
G649.29
A
1671-0169(2011)01-0109-06
(责任编辑 燕 祥)
2010-11-11
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优秀青年教师特色学科团队项目 (CUG09119)
侯志军 (1975—),男,新疆奎屯市人,副教授,教育学博士,研究方向:高等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