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我国物流业的发展概况及趋势分析

2011-08-15淄博职业学院王珂

中国商论 2011年33期
关键词:物流业物流企业

淄博职业学院 王珂

物流(Logistics)是指物品由供应地向接受地的实体流动过程。根据实际需要,其将运输、储存、装卸、搬运、配送和信息处理等基本功能有机结合起来。物流最早出现于20世纪初期的美国,当初被称为“Physical Distribution”,真正形成于第二次世界大战之中。在20世纪80年代末,人们逐渐用“Logistics”替代“Physical Distribution”作为物流的概念,一直沿用至今。

我国直到20世纪80年代初,才首次接触“物流”一词。然而到20世纪90年代中期,在建设具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大浪潮中,物流受到政府的高度关注,更伴随着我国经济社会的迅猛发展,特别是电子商务的出现,已经把我国物流业的发展推向了一个崭新的阶段。20世纪90年代末海尔物流的诞生,打响了我国第一方物流发展的第一枪。进入21世纪,我国各级政府加大对物流业发展的支持力度,使得我国物流出现了欣欣向荣的大好局面。

1 我国物流业的发展阶段

物流概念从20世纪80年代初引入我国,已经有近30年的时间了。这段时期,物流基本理论和社会实践活动已经取得了飞跃性的发展,其已经成为政府和企业的重要职能,社会整体物流水平明显提高。纵观我国物流发展过程,从1949年新中国建立以来,我国物流业大体经历了四个阶段。

1.1 萌芽阶段(1949年至1978年)

新中国成立初期,我国经济社会基础一穷二白,各项事业百废待兴。在党和政府的大力支持下,国民经济出现了恢复性的发展。但是当时由于工农业生产的技术水平还比较落后,经济社会基础又比较薄弱,受传统观念影响社会各界出现了“轻流通、重生产”的倾向。物流业的发展只是一种萌芽的形态,如一些生产和流通部门开始逐步建立相应的储存运输企业和功能相对单一的仓库,物流的功能远远不能满足经济社会发展和人民生活的需要。特别是从1966年开始的“文化大革命”,使得我国经济走到了崩溃的边缘。物流业刚刚从新中国建立起开始发出的嫩芽,也进入了十年的休眠期。

1.2 引进和摸索阶段(1979年至1990年)

改革开放之后,1979年我国物资工作者代表团到日本进行考察,在考察报告中首次引用了“物流”一词。随后我国学者又不断引入了日本和欧洲的相关物流理论,使得物流一词渐渐为我国国民所认识。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我国经济社会得到了迅速的发展,作为经济社会的血管—物流业得到了党和国家的高度重视,取得了骄人的成绩。截止到1990年年底,我国水陆空全方位立体运输网线有很大增长,尤其是已经建成的高速公路和汽车专用公路达4000多公里。整体来看,由于我国经济体制处于转型之中,真正意义上的现代物流尚未形成。

1.3 现代物流起步阶段(1991年至2000年)

“八五”期间国民经济高速发展,对物流业现代化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在我国“八五”规划中明确把发展第三产业中物流业作为重点,在国家兴建的10项特大工程项目中,物流业就占据了半壁江山。“九五”期间,我国货运总量持续快速增长,物流业的发展面临巨大挑战并且任务极为艰巨。面对严峻局势,我国引入了大量的跨国集团,其中不乏世界发达国家的物流巨头。这些物流巨头给我国物流业带来了先进的物流理念,为我国现代物流业的发展做出了巨大的贡献。

1.4 高速纵向发展阶段(2001年至今)

进入21世纪,由于经济全球化不乏不断加快,世界发达国家的政治、经济、科学技术和管理方式对我国经济社会产生了重大的影响,进一步促进了我国现代物流业的不断发展。同时,伴随着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不断建设完善,为现代物流业的发展提供了客观需求和市场环境的坚定基础。目前,我国物流业正在进行高速纵向发展,部门和地区的界限不断被打破,使其越来越具有明显的社会化、现代化和专业化特征。

2 我国物流业的发展现状

2010年,我国社会物流总额为125万亿元,物流业增加值为2.7万亿元;社会物流总费用占GDP的比率约为18%,相当于新增经济效益1000多亿元;物流业增加值占GDP的比重为7%,占第三产业增加值的比重为16%,强有力地支撑了我国经济社会的又好又快发展和发展方式的转变。具体来看,我国物流业的发展现状可以概括为以下四个方面:

2.1 物流基础设施建设步伐加快,产业的地位明显提高

2008年以来,为应对全球经济危机,我国物流基础设施建设速度明显加快。截止2010年年底,我国公路总里程达398.4万公里,高速公路达7.4万公里,“五纵七横”12条国道主干线全部建成;铁路增加9万公里以上,高速铁路达8358公里;内河通航达12.4万公里,沿海港口深水泊位1774个;定期航班机场达176个。与此同时,“十一五”规划纲要突出强调要“大力发展现代物流业”,物流产业地位第一次在国家规划层面得到确立。2009年国务院发布了我国第一个全国性物流业专项规划——《物流业调整和振兴规划》,其发布实施提升了业内人士的信心,全面提高了物流业的地位。

2.2 物流企业呈现加速成长趋势,市场的规模迅速扩张

物流企业加速成长主要表现为:一是兼并重组,如中中邮速递与中邮物流、铁行包与中铁快运等;二是企业核心群体形成,2009年50强物流企业主营业务收入达4506亿元,2010年年底全国A级物流企业达到1061家;三是重大事件中表现不俗,如北京奥运物流和四川汶川救灾活动中,物流企业发挥了重要作用。于此同时,物流市场规模迅速扩张,2010年我国物流市场总规模达到4.9万亿元,实现同2005年的翻番。

2.3 物流基础工作体系基本形成,不断取得技术创新

我国物流基础工作体系基本形成,统计工作不断创新和完善,标准化工作有序推进,物流教育和培训工作成效显著,物流学术研究和科技创新成果丰硕,行业评选表彰制度相继建立和行业协会工作得到加强,如2006年起社会物流统计核算试行制度转为正式制度。同时,各项技术创新不断涌现,如企业资源计划软件、供应链管理软件和RFID物联网技术等。另外,目前物流企业已有70.5%建立了管理信息系统。

2.4 物流发展政策环境大大改善,对外开放迈出新步伐

《物流业调整和振兴规划》颁布后,政府对物流业发展高度重视。目前我国有超过半数的省份出台了《规划》的实施细则,大部分省市还建立了现代物流工作的协调机制,一些省市政府部门成立了主管物流事务的常设机构,这些都大大改善了物流发展的政策环境。同时,物流业对外开放迈出新步伐,如外商外资的全面进入、物流企业开始“走出去”和扩大区域物流交流与合作。2010年,大陆与台湾《两岸经济合作框架协议》开始实施,两岸四地的物流合作进入具体实施阶段。

3 我国物流业的发展趋势

物流也已经成为我国经济社会的重要组成部分,随着国际分工的不断转变,我国正逐步成为世界的制造加工中心。这就对我国物流业的发展提出了新的要求,未来我国物流业要走向何方就成为必须要解决的问题。笔者认为,我国物流业的发展具有以下明显趋势。

3.1 进一步降低物流业的成本

我国物流业成本占国内生产总值的比重居高不下,2010年占到18%左右,已经成为物流发展的制约瓶颈。然而,企业物流管理的目标是物流系统的最优化,在财务成本管理上表现我实现物流总成本最小化,这是体现物流业水平的重要标志。目前的现实情况说明我国经济运行依然处于转型期,由于传统商业运作模式根深蒂固,也使得我国物流业的总体水平让然偏低。如2011年5月,部分菜农的洋白菜在地头只有0.01元/公斤,而在城镇的超市至少也要0.40元/公斤,其中有很大一部分是物流成本。

3.2 加快应用和推广信息技术

现代企业的各种生产资源和经营活动分布地域非常广泛,市场形势又是瞬息万变,这就要求提高企业物流的快速反应能力,因此加快加快应用和推广信息技术就成为物流企业发展的必然趋势。物流企业可以通过建立信息管理系统,采用企业资源计划、仓库管理系统、条码印制系统和无线终端识别系统等软件,来实现物流企业的信息化。物流信息技术的应用和推广,可以推进物流活动的横向和纵向集成,提高现代物流运行的质量和水平。

3.3 建立和完善物流标准体系

目前我国物流企业多采用的标准体系是国家标准,有的物流企业甚至采用行业标准和地方标准,而国际上通常采用的国际标准化组织制定的国际标准,这不仅使得我国国内物流标准体系混乱,而且这些标准还无法很好的与国际标准接轨。物流标准体系的混乱和不完善,严重制约了我国物流业的发展。针对这种情况,我国政府和物流相关组织应该承担起责任,根据国际物流标准,制定出适合我国国情的并且可以和世界接轨的物流标准,这才是大势所趋。

3.4 搭建物流业公共信息平台

物流公共信息平台是物流横向集成化发展的最终落脚点。其可以整合区域内的各种信息资源,完成各个系统间的数据交换和信息共享,加强物流企业与其他企业间的合作,形成优化供应链。这有利于提高社会物流资源的利用率,可以更大的发挥物流企业的重要作用。另外,物流公共信息平台还可以作为政府和企业间的信息服务平台,作为现代服务业发展的重要组成,能够极大地提高政府和企业间的协作,普遍家底我国现代物流的社会成本,进而提高我国物流业的国际竞争力。

3.5 实施物流与供应链一体化

物流与供应链一体化体系建设是物流纵向集成化发展的现实需要。其是将供应物流和生产物流、销售物流等有机进行结合,以相对较低的成本满足消费者的配货和信息需求。实施物流与供应链一体化的关键是重大共性核心技术的研究和开发,因此要集中各方面力量对其核心技术进行研究,形成自主知识产权的产品,降低技术使用成本和提高国家信息安全。

[1]鲁楠,张继肖.企业物流管理[M].大连:大连理工大学出版社,2008.

[2]戴军,吴玉贤.物流管理基础[M].天津:南开大学出版社,2010.

[3]网 址http://www.examw.com/wuliu/zixun/hangye/116388/index.html.

猜你喜欢

物流业物流企业
企业
企业
企业
敢为人先的企业——超惠投不动产
本刊重点关注的物流展会
“智”造更长物流生态链
物 流 业
我国物流业的供给侧改革的突破口
基于低碳物流的公路运输优化
决战“最后一公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