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论大学生个体意识觉醒时代如何做好班导师工作

2011-08-15魏建文万海成

中国校外教育 2011年10期
关键词:班集体班干部导师

◆魏建文 万海成

(桂林理工大学环境科学与工程学院)

浅论大学生个体意识觉醒时代如何做好班导师工作

◆魏建文 万海成

(桂林理工大学环境科学与工程学院)

随着经济全球化的推进和价值取向多元化的发展,我们的社会已经进入一个暂新的时代。在这个时代背景下成长的“90后”青少年已经悄然成为高校大学生的主力军。他们基本都是独生子女,是父母的“掌上明珠”,是“小皇帝”或“小公主”,衣食无忧,呵护备至,甚至于被娇惯、溺爱。这样做的结果使得这个群体以个人和个性作为追求和推崇的目标,自我意识很强,个性张扬,极力表现地与众不同,比如奇装异服,头发五颜六色、发式千奇百怪。他们同时也具有依赖性强、缺乏爱心、心理承受能力脆弱、缺乏受挫能力锻炼的特点。班导师作为一个班集体的教育者和组织管理者,是学校教育工作的主要承担者和实施者。因此,班导师工作是十分重要的。那么针对“90后”大学生的新特点,高校教师,特别是他们的班导师,如何进行行之有效的教育工作,是一个关乎大学生能否健康成长,值得深入探讨的重要问题。

一、班导师要认真学习中央相关文件,充分认识班导师工作的重要性、增强班导师工作的使命感和责任感

班导师工作是神圣的,也是艰苦的,需要感情、时间、精力乃至全部心血的付出,这种付出是要以强烈的责任感、使命感为基础的。我觉得作为一个热爱班导师工作的人,是要把班导师工作当作事业,而不仅仅是职业。应当摒弃功利思想,强化长远意识、使命意识,把自己做为桂林理工大学的主人来工作。

2005年 1月,胡锦涛在全国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会议上强调指出,“办好高校,首先要解决好培养什么人、如何培养人这个根本问题”。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必须明确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根本目标要求,也就是为把大学生培养成为胡锦涛总书记所希望的——“理想远大、信念坚定的新一代;品德高尚、意志顽强的新一代;视野开阔、知识丰富的新一代;开拓进取、艰苦创业的新一代”。中央领导同志的殷切希望,时时鞭策着我们,使我们充分认识到了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重要性,进一步增强了从事班导师工作的荣誉感、责任感和历史使命感。

二、班导师要提高自身理论和工作水平,增强做好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信心

党中央在 2009年十七届四中全会时第三次提出建设学习型政党。政党是学习型的政党,那么作为教书育人的老师更应成为学习型老师。因为没有学习,就没有进步。此外,既便是一个在学术上有相当造诣的教师,却未必能真正做好班导师的工作,班导师不仅要具有让学生信服的专业知识、技能和德行,也要有良好的沟通能力、了解当代大学生的特点。所以,本人在积极学习有关教育理论的同时,积极参加学校定期组织的班导师培训学习活动。认真学习中央 16号文件和全国高校辅导员班主任队伍建设工作会议精神,听取了专题报告,增强理论水平和实际工作中水平。通过学习和讨论,认识到现在的“90后”大学生的特点。只有充分认识并把握好大学生的这些特点,班导师工作才能科学有效开展。做好班导师工作不仅需要专业知识、技能和德行,更需要深刻了解当今大学生的思想特点、心理特点和成长规律等,更需要处理突发事件、开展心理健康指导等多方面的工作能力。这样不但提高了自身理论和工作水平,也增强了做好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信心。

三、明确大学生的个人目标和班集体目标

大学一年级新生刚从中学“两耳不闻窗外事,一心只读圣贤书”的高考小圈中走出来,感觉革命好像已经结束,可以放松地渡过“我”的大学生活。大学生的这种想法是十分危险的,很容易使自己陷入电脑游戏、小说中,上瘾而无法自拔,最终被“挂”了多门课程导致留级,甚至缀学。另外,也会造成大学生班集体意识的的缺失,不能积极参加班集体的活动,不听从班干部的领导,甚至组成小集团对抗班集体。所以,本人结合自己实际经历,给大学新生的第一课就是帮助他们树立大学四年的个人目标,同时也给整个班集体树立一个集体目标。个人目标确立后,调动了大学生的积极性,做任何事情都有了动力。班集体目标的确立,使大家的目标一致,形成合力,从而自觉团结在班干部的周围。这样,班集体的凝聚力提高了,整个班级的良好风气也就形成了,更有利于大学生的健康成长。

作为班导师,本人结合本班学生的思想、学习、生活实际制定出本班的奋斗目标,包括近期目标和远期目标。特别是近期目标,制定时要切合实际,易于学生接近,易于实现,只有实现了一个又一个近期目标,才能引导学生实现其远大目标,并为实现这些目标而努力。为了实现整个班集体的目标,班集体中每个学生的积极性都需要发挥,从而促使其形成集体荣誉感和责任感。

四、培养和建设班干部队伍

“火车跑得快全凭车头带”,这句话形象而又恰当地表达出班干部队伍在班集体管理中所起到的作用。他们不仅起到班导师与学生间的纽带作用,更起到建设一个积极向上班集体的“发动机”的作用。得力的学生干部是建设优秀班集体的必备条件,也是创建优秀班班集体的推动力量。

由于班集体成员较多,而且层次不一,从而导致班集体管理难度大,工作任务繁重,由班导师一人来完成管理工作是不可能的,这就需要班干部来协助完成或替代班导师的某些工作。班导师的首要任务就是组织班干部和培养班干部。那么怎样培养班干部,让班干部在学生面前建立一种威信?由本人的实践经验,可以用二十个字来概括:“为人正直,态度端正,与人友爱,责任明确,纪律严明。”这样的班干部才能赢得学生信赖,才能完成好班导师交付的任务。

五、以“民主”形式管理班集体

大学学习生活与中学学习生活不同,大学生不必再天天面对班导师和辅导员,有着相对自由、自主的时间,大部分时间要由自己安排。大一新生有一种从父母与班导师的“严控”中解放出来的感觉,没有合理安排自己的时间,容易出现一个“真空”时间段,“不长庄稼就会长杂草”,最容易出现问题。此时,我们应该抓住时机,充分发挥大学生的独立自主意识,经过充分酝酿,民主选举班干部。这样民主选举出来的班干部在学生中自然具有较高的威信,会得到大多部学生的拥护。在班集体管理中,我们需要培育学生的责任感,要让学生懂得班集体是他们的家,参与管理班集体是每同学应尽的义务和责任,也是锻炼自己、提高自己的一个有效手段。在这种观念下,在参与班集体管理中,学生才会有一种取得成功后的喜悦和自豪,在一点一滴中,学生才会养成对任何事情都有一种负责任的习惯。这种责任感能促使学生自信,能锻造学生敢于担当的品格。同时让每位学生直接参与班集体管理,发扬每个学生的特长,这样的班集体管理才是主动的、互动的,使学生在参与班集体管理中得到各方面的提高,从而达到教育育人的目的。

六、以“爱心”带动班集体管理

爱能给人以无声的感染。只有真正关爱学生,以学生的根本利益为出发点,学生才会从内心发出共鸣。关爱学生,本人努力做到能爱,并且善爱。爱学生成长过程中的每一个微小“闪光点”,爱他们具有极大的可塑性。努力以爱动其心,以严导其行;以理解、尊重、信任为基础;一视同仁,持之以恒。我努力多给他们一份爱心,一声赞美,一个微笑,而少一些说教。“金凤凰”固然可爱,而“丑小鸭”更需要阳光。对于经济困难和心理异常的学生我给予了更多的关爱。在学生入校初期我就对班级的贫困学生做好摸排、登记备案,以便及时推荐他们到学校提供的勤工俭学岗位。关爱学生,不仅要真诚关心学生的学习和生活,而且还要深入开展调查研究,全面掌握学生思想动态,探索研究新形势下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规律。人非草木,孰能无情?学生原本就有一颗可爱的心,善良的心,只要我们加以雕琢、感化,他们很快就会散发光芒。然而,这种爱正如前面所说,不是一种轰轰烈烈的爱,而是一种涓涓细流,是一种诲人不倦,是一种细雨无声,是一种点点滴滴的爱。这种潜移默化的爱会使学生的内心感到温暖,他们自然也会心存爱。只要爱遍布每个学生的心,那么,整个班集体就会充满爱,整个校园就会充满爱,学生的生活也就会充满阳光,整个班集班也就搞活了。但这种爱恰恰是当前大学生最缺乏的,因为大部分“90后”大学生是独生子女,从小过着“饭来张口、衣来伸手”的生活,处处受到父母给于的关爱,而他们却从来没有想到去关爱父母,更不要说去关爱他人了。因此,班导师用潜移默化的爱去感染学生,去培养学生的爱心,从而带动整个班集体管理。

七、以“活动”凝聚班集体

幼儿最好的学习方法是游戏。在游戏过程中,他们可以认识很多事物,可以了解很多东西,可以让他们结识更多朋友。其实,这对大学生同样也是适用的。在管理班集体的过程中,我们应当有意识地经常搞些有益的活动,如辩论赛、关爱留守儿童、义务修车等,同样能使他们了解很多道理,锻炼自己,提高他们的素质,增强团结合作力意识和交际能力,提高自信心。学生积极参与课外有益活动时,能充分意识到自己是活动的参与者和组织者,增强他们在班集体中的主人翁意识,培养他们对班集体的归属感,提高班集体凝聚力,获得自信心。同时这些活动力求内容创新、充满时代气息,形式新颖、手法多样,能使学生留下较深刻印象,从而起到感染教育作用。通过以上形式多样的活动,可以使学生间的情感加深,可以使师生间的情感更浓,从而使整个班集体更具有凝聚力、更具有活力和归属感。

八、应拥有良好的班风

班风是班集体所有成员共同的精神面貌,是反映一个班级精神面貌和教育质量的重要标志。可以制约每个学生的心理,制约每个学生的行为。良好的班风在一个班集体建立后,可以在无形当中形成巨大的教育力量,对班级中的学生起着潜移默化的作用,有着强大的感染力。良好的班风应该是反映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反映新时代人才素质要求的,并且还应该具有本班的特色。培养一个团结友爱、奋发向上、纪律严明的良好班集体,是班导师班级管理工作的基础,也是班导师的责任,每一个负责任的班导师都期望本班拥有良好的班风。所以本人在大一新生刚入学时就非常注意抓好班级纪律,做好良好班风的建设,为他们的健康成长培养良好的氛围,目前本班取得的成绩也证明了这一措施是行之有效的。

总之,班导师工作千头万绪,工作方法千差万别,形式和任务又在千变万化,所以建设好一个积极向上的班集体不是简单的几句话能完全概括的。在大学生个体意识觉醒时代更需要每一位班导师和学生亲力亲为的去做,相互的理解和包容,才能让这一目标真正的始于足下,而不是海市蜃楼。班导师在实践中积极探索的同时,也应及时总结行之有效的方法和经验,使班级管理工作水平不断跃上新台阶。

[1]付占国,袁淑娟,尹树仁,马宝玲,王向东.“90后”大学生心理特征的辩证评判与教育策略[J].大家,2011,(4).

[2]李辉.浅析对“90”后大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的方式方法 [J].时代教育,2009,(5).

[3]梁丽营.“90”后大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初探[J].湖南第一师范学院学报,2008,(4).

[4]俞亚萍,郝永贞.“90”后大学生的思想特点与高校共青团工作创新[J].教育与职业,2009,(33).

[5]郭平.90后大学生个性特征下的80后辅导员工作探析[J].桂林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11,(1).

[6]刘雅文.如何当好班主任[J].涟钢科技与管理,2002,(6).

1.新世纪广西高等教育教学改革工程 2010年度立项项目“专业认证背景下的的环境类特色人才培养研究与实践”(2010Z014).

2.新世纪广西高等教育教学改革工程“十一五”第四批立项项目“广西给水排水工程专业建设研究与实践”(2008A014)。

3.新世纪广西高等教育教学改革工程“十一五”第五批立项项目“西部地方院校水污染控制实验教学中心建设的研究与实践”(2009A015)。

猜你喜欢

班集体班干部导师
从我们的班集体说起
执着创新 坚毅豁达——追忆我的导师郭景坤先生
我爱我的班集体
V eraW an g
导师榜
竞选班干部
竞选班干部
班干部制度:好经别念歪
用“爱心”创建和谐班集体
爱情导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