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论多媒体在物理课堂教学中的应用
2011-08-15◆卓嘎
◆卓 嘎
(拉萨师范高等专科学校)
浅论多媒体在物理课堂教学中的应用
◆卓 嘎
(拉萨师范高等专科学校)
物理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自然学科,教师课堂讲授与学生学习物理,离不开实验。多媒体技术的出现为课堂教学的改革和发展产生了巨大的影响。一些原来由于时间、空间、资金限制而无法在课堂上呈现的事物、实验,如今可以通过多媒体技术获得最佳直观感受。这对于传统课堂教学结构和模式,可谓一次重大的弥补和优化的过程。
一、多媒体课件在物理教学中的作用
1.运用多媒体课件可以刺激学生的多种感官,激发学生学习物理积极性
在物理课堂教学中,多媒体课件的最大特点是集文字、图形、图像、声音、动画、影视等各种信息传输手段为一体,以绘声绘色、栩栩如生的形象反映出客观事物,呈现教学内容。其所具有的极强的真实感和表现力,不仅可以使教学内容直观化,满足学生视听感官的需求,刺激学生的听觉和视觉,同时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注重引导学生对画面内容进行细致观察、思考,启发学生思维,激发学习物理知识的积极性,增强学习的主动性,提高学习效率。
2.运用多媒体可以演示物理教学中难以呈现的微观世界,使抽象的物理内容形象化
由于时间、观察条件、器材等因素的限制,很多实验无法实现或难以观察,诸如许多微观现象,既看不见,又摸不着,讲述时枯燥无味,抽象空洞,仅仅通过教师口头描述、黑板上大概演示,无从真正解决学生对教学难点的透彻理解,借助多媒体技术,能够获得较好的教学效果。例如,分子运动论中讲述布朗运动一文时,仅仅借助教师口头描述,不可能使学生对分子与分子之间的这种独特的运动获得深刻领会,而运用多媒体技术,通过制作的课件向学生展示微观粒子惟妙惟肖的动画过程,使肉眼观察不到的微观粒子(原子、分子等粒子)运动过程形象直观地模拟出来,并配以适当的声音来描述教学信息,不仅可以充实学生的感知,而且可以让学生从心理上自然而然地接受分子与分子之间这种永不停息运动的科学原理,实现了从微观到宏观的思维突破,教学难点也能迎刃而解。可以说,采用多媒体教学,可以把学生感受不到的抽象概念形象化、具体化、直观化,给学生提供过去从未涉及的事物环境和自然现象,使学生有一个身临其境的感觉,不但可以满足学生的好奇心,还可以激发学生学习物理知识探究自然现象的兴趣。
3.运用多媒体课件可模拟需反复观察的实验,加深感性认识
物理是建立在实验上的一门学科,学习物理离不开实验。很多实验,学生并非一次就能获得深刻的印象,还需反复观察、认真思考,才能真正获得知识,特别是一些稍纵即逝的物理现象,是一般教学实验无法完成的,多媒体技术可在这一领域显示其极大的优势。如在平抛运动中,由于实验演示过程瞬间完成,学生无法对物体的运动分解观察清楚。若通过多媒体课件将其运动过程以时间控制一步步模拟出来,学生能够非常清晰地观察到现象。整个过程学生既能体会出平抛运动的一些内在问题,又能通过动画模拟理清思绪,从而将抽象的问题形象化、将难的问题简单化、将认识感观化、理解系统化,为后来的教学扫除了障碍,奠定了良好的基础。还有部分学生实验,虽然现象明显,但由于操作的步骤比较复杂,学生一下子不容易全面观察清楚,也可利用多媒体反复模拟演示,并采用局部放大、停留、慢动作等方式,为学生提供鲜明的视觉信息,使这些物理现象的存在、发生、发展和变化的过程更加具体、形象,便于学生理解和掌握。同样讲解“超重与失重”、“电磁感应现象”等教学内容,都可做成 Flash动画,让学生全面观察后再反复观看各个步骤,这样也可以取得良好的教学效果。
4.运用多媒体课件可演示常见的自然现象
利用多媒体课件进行演示日食、月食、海市蜃楼、彩虹等自然现象。在具体的教学中,可以先通过设定问题情景,如学习光的折射原理,吸引学生的注意力,使学生带着急于想探索原因的心情,进入学习的最佳状态,然后生动演示彩虹、日食或月食等的形成过程,并配以声音对现象进行科学描述,充分利用学生眼、耳、脑等感官去领会自然现象的奥妙,正确认识各种自然现象。再如:学习电学中短路、断路、触电等日常生活常见知识时,用多媒体课件形象演示短路、“单线触电”、“双线触电”、“高压触电”状态及后果,不但直观、生动有趣,而且使学生也认识到安全用电的重要性,激发学生主动学习安全用电常识的积极性,从而也为学生进行探究性学习提供了丰富而直观的感性材料。
二、多媒体课件的局限性
我们认为,多媒体课件辅助教学技术尽管在当今教育教学领域发挥着重要作用,但它并不能解决一切,更不能取代传统教育教学方法。
第一,物理是一门以实验为主的基础学科,其概念的建立和规律的获取大都是以实验为基础的。特别是作为中学物理教学,更不能脱离真实的实验。学生只有借助真实的实验才能观察到真实的现象进而总结出规律,而这一点是多媒体技术无可替代的。多媒体课件演示的实验毕竟只是虚拟的实验,难以替代置身于真实实验空间的器物实验,更不能替代学生的动手过程和思考过程,同时经地使用多媒体课件模拟物理实验还可能会扼制学生的思维能力和想象能力,进而影响学生的创新思维与探究能力。基于此,我们必须认识到课件演示仅仅是为了形象描述基本原理或拓展教学实验空间、时间等的局限性,它不能与实物操作相比。在具体的教学过程中,要依据课程内容选择适宜的教学手段与方法。特别是在物理课程等自然科学教学中,作为实验科学是虚拟的多媒体技术无法真正实现的。如课堂讲授中演示现象等抽象内容较多时,采用多媒体效果要好一些;如果内容主要以文字和公式推导为主,利用传统的粉笔加黑板的教学方式可能更好一些。
第二,物理教学过程、教学活动应体现学生对科学问题的探索性、师生共同讨论的合作性和学生思维的自主性,这个过程不只是传授知识,更主要的是方法的指导和能力的培养,还有师生情感的交融、学生道德情操的陶冶等,这绝不是可以依赖哪一种现代教育手段所能“包办”的。因此,使用多媒体教学应注意留给学生积极参与的空间,同样要求教师时刻保持与学生的交流,以创造活跃的课堂气氛,有效地对学生实施全面教育。
第三,教学过多的使用多媒体课件,可以节约教师绘图、板书、画表的时间,提高教学效率,不过我们也要认识到,学生接受信息和掌握知识需要有一定的时间跨度,课件在短时内展示的大量的信息,过快地更换屏幕内容,将使学生丢失教学信息,不利于学生记忆知识,提高认知水平。
三、结语
总之,在现代物理教学中,我们既要加强多媒体和课程之间的整合,同时也要重视在具体的教学情境中采取适宜的教学方法,重视两者交替使用,以利于吸引学生的注意,提高教学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