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论“大声为孩子读书”与“讲故事”“孩子看书”的不同
2011-08-15夏代英
◆夏代英
(四川烹饪高等专科学校)
试论“大声为孩子读书”与“讲故事”“孩子看书”的不同
◆夏代英
(四川烹饪高等专科学校)
孩子爱上阅读,将受益终身,这是毋庸置疑的。而早期阅读的开展对引导孩子爱上阅读、终生热爱学习具有深远的影响。早期阅读不仅仅是幼儿园老师的工作,而是与家庭中的早期阅读的开展息息相关。目前,国内传统的家庭早期阅读活动常常采取“给孩子讲故事”或者“孩子自己看书”的方式,而在国外,“大声为孩子读书”已经较普遍地开展。笔者将探讨“大声为孩子读书”与家长“给孩子讲故事”以及“孩子自己看书”的不同及其优势所在,倡导多采取“大声为孩子读书”的方式进行家庭亲子阅读,从而引导孩子爱上阅读。
一、“读书”与“讲故事”的不同
本文中所提及的“读书”是指家长为孩子大声朗读书本,“讲故事”是指家长给孩子讲故事。“读书”与“讲故事”是不一样的,两者的区别,可以写得上一本书了。简单而言,有以下不同:
1.读书简单易操作,而讲故事却相对较难
读书是声情并茂地大声朗读书本,只要会识字、会普通话和有一定的时间就可以操作了,对家长自身的知识水平和文化素养要求不高。而讲故事就不同了,讲故事是“讲述”,要求讲故事的人将所看到的故事进行讲述,这既要求实施者要事前熟悉这个故事,还要理解、记忆并能用自己的话再讲述出来。
2.读书可以体会到不同的文学色彩和语言的美,而讲故事不行
不同的文学作品,不同的作者都有着不同的风格,如有的简洁有力,有的擅长描写铺陈……如果是读给孩子听,那就会让孩子感受不同的风格不同的色彩,而讲故事却不能。
3.读书可以做到内容海纳百川,可讲故事却很难
读书就是对书本进行有感情色彩的朗读,只要会识字会普通话就可以操作了。所以,家长可以选择各种各样的书本读给孩子听,可以让孩子在体会不同的语言风格、文学色彩的同时接触到广博的知识。可是,讲故事却很难做到这一点,很难做到讲述的内容广博。
4.读书的目的是欣赏、感受,而讲故事却不是
爸爸妈妈读书的时候,孩子可以坐在面前听,也可以是随意放松地做其他事情,这是很享受很愉快的过程,是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欣赏所读的内容。而通过讲故事,孩子接收到的更多是故事的发生、发展,而少了许多欣赏美的成分。
总之,“大声为孩子读书”不同于为孩子“讲故事”,在家庭中开展亲子阅读,二者可以相互补充。但是,由于上述“读书”之于“讲故事”的优势,“读书”是普通家庭开展亲子阅读,引导孩子爱上阅读的更具操作性、更有效的方式。
二、“读书”与“孩子看书”的不同
“孩子看书”,说的是孩子自行阅读书本,与“读书”一样,也是一种阅读方式,各有不同、各具优势,但是,对于早期阅读而言,“读书”比“孩子看书”更加顺应孩子成长的规律,更有利于家长引导孩子真正爱上阅读。
1.“读书”可以长时间进行,是“解放孩子”,而“孩子看书”却不然
读书是家长在进行,所以,孩子有了很多自由。而且,如果家长读书的话,只要孩子还愿意听,可以讲很久很久,不会担心孩子的眼睛因为看太久的书而受损、不会担心孩子看久了姿势不正确影响身体发育、也不用担心孩子因为看太久书而丢失了孩子爱玩爱动的可贵的天性。
2.“读书”较之“孩子看书”可以帮助孩子更快更好地理解字词句及文章
读书时,爸爸妈妈可以通过你读书的语音语调和表情,让孩子无意识地很快掌握字词句地用法。比如,在朗读“突然”的时候,一般都会在语音语调或者是表情上发生变化,这些变化使孩子很容易就理解了“突然”的意思,家长根本用不着去解释。可是,如果是孩子看书,他要花上比这更多的时间才能理解这个词的意思。
3.“读书”传达的信息是“孩子看书”完全无法比拟的
由于家长识字量大、阅历多及理解力更强的原因,因此,可以发挥其引导者的作用,在孩子不反对的情况下,可以为孩子选择内容包罗万象的书籍进行朗读,在愉快地亲子氛围中,利用优秀的文字作品更大地开阔孩子的视野,让孩子在感受文字美的同时可以更充分、更全面地认识和了解这个世界。而“孩子”看书却很难做到,而家长为孩子大声读书就可以轻松解决这个难题。
4.“读书”架起家长与孩子沟通的桥梁,助家长成长为教育者
“读书”让家长在为孩子大声朗读、引导孩子走上热爱阅读之路的同时,自身的知识也不断得到丰富,更重要的是,由于受到所朗读的优秀作品的熏陶,受到教益,会因而更好地了解、尊重、理解儿童,这有助于家长与孩子更好地沟通与交流。比如,读了《淘气包埃米尔》,会令家长重新认识孩子的“淘气”,做妈妈的会变得更加慈爱;读了《长袜子皮皮》,令家长看到与平日的乖娃娃不一样但却是真实、善良、可爱的皮皮,会对孩子的所谓的“不一般”的举动更加的宽容。家长对孩子的了解、理解,是家长与孩子进行有效的沟通与交流的基础。可以说,大声为孩子读书的过程也是家长与孩子共同成长的过程,在书本的引导下,家长逐渐成长为了解儿童、理解儿童、尊重儿童、热爱儿童的教育者。这些,是“孩子自己看书”做不到的。
可见,“为孩子读书”和“孩子自己看书”也是有很大区别的。在家庭中,“为孩子读书”和“孩子自己看书”是并行不悖的,只是特点和意义各不相同,比较而言,“为孩子读书”对引导孩子爱上阅读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和突出的优势。
总之,读书是一种享受,是一种愉快的体验,没有任何附加条件。
家长长期坚持大声为孩子读书,可以让孩子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在温暖亲密的亲子关系中感受到文学作品的美,体会到文字的美,参与作品中不同人和物的情感体验,在优秀的作品中认识、感受真善美,让书本与美好的东西紧密相连,从而从心底里爱上书本、喜欢阅读,使阅读成为生命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另外,通过家长长期坚持大声为孩子读书,在阅读中不知不觉逐日扩展孩子的认知面,通过广博的阅读,提升孩子的理解能力,为孩子进一步探知世界、进一步更广泛的阅读打下坚实的基础,使孩子最终成为一名成功的阅读者成为可能;在大声为孩子读书中,家长始终坚持“遵循孩子的意愿和兴趣爱好”的原则,遵循孩子的身心发展规律,使孩子在长期的亲子阅读过程中,逐渐成为一名会思考、有主见的自主阅读者,使阅读与生活、与兴趣喜好相联系,促使孩子逐渐明白阅读与现实生活的联系,从而明白阅读的有用性和重要性,真心爱上阅读。
[1]周兢.早期阅读,让孩子终生热爱学习[J].幼儿教育,2005,(2).
[2]教育部.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 (试行)[M].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
[3]周兢.论早期阅读教育的几个基本理论问题——兼谈当前国际早期阅读教育的走向[J].学前教育研究,2005,(1).
[4][美 ]吉姆·崔利斯著.沙永玲,麦奇美,麦倩宜译.朗读手册——大声为孩子读书吧[M].天津:天津教育出版社,20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