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不能让学生在作文源头就失去“话语权”——由一道作文题说开去

2011-08-15崔国明

中学语文 2011年25期
关键词:空话命制源头

崔国明

不能让学生在作文源头就失去“话语权”
——由一道作文题说开去

崔国明

日前,在一次高二语文考试的监考过程中,我看到了下面的这样一道作文题:

根据下面的材料作文。

杜甫曰“会当凌绝顶”,苏轼云“高处不胜寒”,林则徐说“山登绝顶我为峰”。关于“高峰”,历来众说纷纭,对此,你有何经历或看法?

请以“高峰”为题,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

尽管这道作文题不是出题教师的原创,而是借用了某地高三的统一模考作文题,但对此我还是有一些想法要说。

也许我们都见过太多类似的作文题,其中有我们平时的作文训练题,也有的是高考作文试题。但也正是这样的作文题从源头上就让学生失去了他们本来应有的“话语权”,无形中引导甚至鼓励学生去“矫情”。

将“感情真挚”作为作文考查的一项重要要求明明白白地写进《考试说明》,是早在2001年的事了,其目的是为了杜绝充斥高考作文的假话、空话、套话等的无病呻吟。尽管这样做确实有“纠偏”的作用,但我觉得这仅仅还只是“事后诸葛亮”。

那么,如何才能引导学生在作文中表达自己的真情实感,从根本上杜绝作文中大量存在的“满纸矫情言”的现象呢?我之管见,以为应该从命题的源头着手!而且我始终持有这样一个观点,那就是:作文命题是引导学生抒写真情实感的第一道、也是最重要的关口,命题质量的高下将直接影响到学生能不能抒写出自己的真情实感。因此,作文试题的命制应该是慎之又慎的事情,作文命制完毕,应该而且必须要作如下思考:这道作文题学生有没有话可说?能不能表露出他们的真情实感?但实事求是地说,我们有些作文题甚至是很多高考作文题,在拟制出来的那一刻,就已经限制甚至剥夺了学生抒写真情实感的权利,使学生在作文的源头上就失去了“话语权”,而这突出的表现在作文命题的“一重二避三空洞”上。

一重:主题沉重

近几年,从考前的作文模拟训练到高考作文真题,要学生谈道德、事业、人生甚至生命意义之类的话题,几乎是铺天盖地,而且动不动就要求学生做一点辩证分析或哲理阐释。这样的话题,对于一个几乎足不出家门、足不出校门、“两耳不闻窗外事”的中学生而言,是不是太大、太沉重了点?单调的生活,加之缺乏切身的体验,却要求学生在这方面做文章,学生何来“真情实感”?那么,作文中出现假话、空话、套话也就不足为奇了。

不由想起福建高考作文“三个人买饮料”。三个人所买的饮料各不相同,这本是件普通小事,但放在高考考题中,就不是普通小事,也就不仅仅是“饮料”的问题,而是上纲上线的“人生哲理”问题。三个人买饮料的态度,其实是三种对待生活的不同态度,这和“吃甘蔗”的材料异曲同工。所以,要做好这道题,首先要发现材料所隐含的哲理,而不能就事论事。材料中的饮料问题仅仅是一个引子,要我们谈的却是高深的人生哲理。

对于十七八岁的中学生,人生尚刚刚起步,人生之书也才刚刚打开,事业、家庭暂时还根本说不上,生活的阅历也非常贫乏,却要他们去谈“人生”这样话题,远远超出了他们的认知水平和现状,怎么会不让人感到沉重?除了无病呻吟,矫情地喊几句口号、表明一下自己的态度,我实在不知道他们还能再说些什么。

就如上题,我想,学生除了能够说一点勇攀“学习上的高峰”之外,实在也很难再让他们说什么其他如“事业的高峰”“人生的高峰”了。他们现在还正处于学习的“半山腰”,距离“高峰”还有相当长的路程,所以“学习上的高峰”也只能是一种理想,要学生来谈这个他们尚未深入体味到其中甘苦的问题也同样有点悬乎。

所以,以一个契合中学生认知水平的最佳角度切入,让学生有话可说,无论是现在还是将来,都应该是作文尤其是高考作文命制的原则和追求。

二避:回避现实

引导学生关注自己、关注身边的人和事、关注现实生活、感悟现实生活,这是在作文中抒写真情实感的基础和前提,也是作文命制时的一个原则。但是我们看到,有些作文似乎在有意无意地回避现实,将学生的视线拉向“过去”、转向“他人”,让学生去回忆,让学生去冷眼旁观。这种做法早在多年前就已经遭到了严肃的批判。而时至今日,这种“低幼化”“旁观者”的作文倾向仍然存在于我们今天的作文中,不能说不是一件怪事,因为它不仅不能引导学生去抒写真情实感,在一定程度上反而会鼓励学生去“矫情”。

曾经有很多人以为2008年江苏的考生拣了个大便宜,因为当年的作文题是“好奇心”。其实不然。我倒觉得,这道题如果给参加“小升初”或是“中考”的学生来写,倒可能是比较适合的,但给参加高考的高中生来写,是不够恰当的。也许下面这个有趣的现象能够很清楚地说明一些问题:

《扬子晚报》曾约请了5名小学到大学不同阶段的学生,请他们“下水”写高考作文,并邀请到有多年高考阅卷经验的金陵中学高三语文老师、语文学科带头人王奎礼老师为他们的作文打分并加以评析。让人意外的是,小学生的分数最高(66分)。

原因何在?我觉得可能还是命题的引导方向出了问题。实际情况是,学生作文中出现了两种极为普遍的现象:一是大量学生把眼光放到了别人身上,自己则完全是一个局外人和旁观者。于是在他们的作文中,充斥其中的不是牛顿被苹果砸了头而发现了万有引力,就是瓦特因水壶盖被蒸汽顶起而发明了蒸汽机,此外还有阿基米德、笛卡儿等等;二是有部分学生把眼光放到了童年或少年,去回忆曾经有过的好奇心。但是,无论是哪一种类型,学生都刻意回避了现实,也就很难抒写出真情实感。当然,造成这种情况的原因有很多,但如此大面积的学生作文出现了问题,我们似乎就不能简单地把矛头指向学生的写作能力了。这里有一点可能为我们的作文命题者所忽视了,那就是“好奇心”并不随年龄的增加而增加,而是有可能相反。那么,再让即将跨入社会的高中毕业生来写“好奇心”,是不是有点和学生生活的实际脱节呢?

引导学生关注自己、关注现实,“以我手写我心”,应该是作文命题的永恒追求。

三空:立意空洞

要求学生的作文要“言之有物”,那么,我们的命题是不是应该给学生“言之有物”的机会和可能呢?但是,大而无当、立意空洞的作文命题却在我们的高考中屡见不鲜。毛泽东早就指出,考试不要把学生当敌人,这句话在当今仍然有很强的借鉴意义。我们有些作文命题总喜欢弄一些故弄玄虚的空话、高深莫测的立意来吓唬学生,使学生如丈二的和尚摸不着头脑,他们拿到作文题,犹如面对斗大的馒头而无从下口。于是乎,学生也就只能在800字左右的文章里紧紧抓住命题中的关键词用大话、空话来应对。这样,从命题到写作,变成了名副其实的“空对空”,哪里还顾得上什么真情实感?

像本文开头所举的那道作文题,实事求是地说,我刚看到时就感到无从下手,有点说不出话的感觉。如果非要让我来写,那也无非是说一些要有勇攀高峰的信念、征服高峰的意志、战胜困难的毅力等等空泛的、不着边际的东西。因为尽管从立意上来说,杜甫的“会当凌绝顶”、苏轼的“高处不胜寒”和林则徐的“山登绝顶我为峰”代表了“高峰”的“①高的山峰;②比喻事物发展到最高点;③比喻领导人中的最高层”这样三个层面的不同含义,但无论是哪一个方面,对学生而言,都显得远、大而空,很难让他们真正有话可说。而事后的作文批阅的结果,也很好地证明了这点:大多数学生的作文泛泛而谈,缺乏“自我”,只是简单地罗列他们所熟悉的诸如司马迁、项羽、史铁生等人的事例,或者罗列要有勇于攀登的信念、意志以及战胜困难的勇气等等,无非是一些套话、空话,内容十分单薄、苍白无力。这种情况的出现,究竟是教师的作文教学出了问题,还是学生的作文能力出了问题,抑或是作文命题出了问题?

因此,为了达到“以我手写我心”的作文教学目的,希望我们能够从作文命制的源头做起,切切实实引导学生抒写真情实感,将作文的“话语权”实实在在地还给学生。

[作者通联:江苏华罗庚中学]

猜你喜欢

空话命制源头
五个好朋友
例谈不等式题的命制方法
某官常说五种话
向源头学诗艺
常回源头看看
莫使评价成“空话”
抓源头 技术改造关键环节
高中历史试题命制中需把握的相关要素
由命制唐朝使职选择题引发的思考
组织改造不了,互联网改造企业就是空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