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基础日语教学的问题点及对策
2011-08-15齐小宁
◆齐小宁
(大连海洋大学)
浅谈基础日语教学的问题点及对策
◆齐小宁
(大连海洋大学)
《基础日语》是日语专业的学科基础课,是培养学生具有扎实的日语语言基础和一定的语言综合能力的必修课。基础日语阶段的教学直接关系到整个大学日语教学的成败。由于今年来中学开设日语的地区越来越少,故中国的大学日语专业学生95%以上都是“零起点”,且通过短短的4年大学本科学习,要求学生在听·说·读·写方面都达到一定的程度,这无论对学生还是教师都是一个严重的挑战。本文从基础日语教学的实际经验出发,对基础日语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进行探讨。
一、问题点
1.教学目标不明确
《高等院校日语号业基础阶段教学大纲》对高校口语专业基础阶段的教学目的作了统一的具体规定。即“使学生树立良好的学风,掌握日语基础知识;训练听、说、读、写的基本技能;培养实际运用语言能力:丰富学生的社会文化知识并使其了解日本概况,为高年级学习打下坚实基础”。但实际的日语教学中存在教学不明确的现象。基础日语阶段教学往往是以“一个中心,两个基本点”为核心来进行。即以“考试”为中心,以“全国日语专业四级水平测试”和“日语国际能力测试1.2级”为基本点,过分地强调语法,紧紧围绕以语法为中心,加强词汇和听力。虽然这种做法看上去似乎迎合了社会对人才培养的需求,但这种盲目地过度追求过级率的教学目标导致教学的片面化,使学生在听说能力方面欠缺,虽然拿到了1级2级证,但实际听说能力远未达到该水平,从而影响就业。
2.教学评价体系不完善
当前由于社会经济的发展,就业压力增大,同时社会日语测评考试的兴起,使得原本就习惯于应试教育的中国社会,把日语人才的培养又推向了应试教育的方向。现如今社会对外语人才的需求可以说是“水涨船高”,尤其是对日语人才方面的要求“更上一层楼”。一方面要求日语毕业生有各种齐备的证件,这是一个刚性要求,首先看的就是国际日语能力测试1级证书,若没有的话有的公司连面试的机会都不给。在这种客观的形式下,很多学校对教学的考核评价均采用终结性评价为主,把“全国日语专业四级水平测试”或“日语国际能力测试1.2级”的过级率作为评判教学的重要手段。把它视为“双刃剑”,即用它来评价学生日语学习能力,同时又用它来评价教师教学水平。因此,无论是教师还是学生都非常重视“应试”。而这种“考试本位”的评价体系直接导致了现在基础日语教学中的种种弊端,可以说它是一根最根本的原因。
3.教材内容陈旧
目前,我国大多数开设日语专业的院校在基础日语阶段均在使用以下四种教材。由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出版的《新编日语》(1-4册)、由上海译文出版社出版的《新编基础日语》(1-4册)、由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出版的《基础日语教程》(1-4册)、由大连理工大学出版社出版的《新大学日本语》(1-4册)。以我校使用的《新编日语》(1-4册)为例,该教材第一版为1994年1月,于2008年6月再版,但其基本内容没有变化。单词比较老,有一些词汇已经退出了历史舞台但教材中还列为新单词,如第1册中的‘ワープロ’。课文内容更是没有与时俱进,很多的课文内容和会话内容还停留在八九十年代。如第4册第二课「余暇」的应用文「上海を訪れる」一文中有:「~、私の周りに人が集まってきた。一見して服装の違う人間を珍しいと思ったのだろうか。」,每当讲到这里总有说不出的感受,现在的中国看到外国人已经不是什么新鲜事,更何况在上海这样的大都市。所以作为教师在讲解这样的内容时感到很无奈。这样学生所学的日语无形中就与时代脱节,有人戏称通过这种教材的学习后只能和日本的老人交流。还有因其场景全都是以中国的上海一带为主,如旅行去苏杭、逛街去南京路·淮海路、观光去东方明珠等,时刻在给学生渗透着“中国文化”
4.教学方法单一
目前基础日语教学阶段仍然沿袭着传统的教学方法,即以词汇和语法讲授为主。一般都采用精讲词汇,分析语法,练习句型。在词汇教学时往往注重的是语义的扩展,片面地追求单词的广度。其实基础日语阶段最关键的是扎实,这也是大纲所要求的。而在语法教学方面,可能投入的时间是最多的,1年级的时候还能做到精讲多练,但是到了2年级的时候随着教材内容的增加,要讲授的知识点的增多,加上近年来各个高校都在缩减课时,故在讲课过程中为了把应试中的知识点尽量传授给学生,自然而然地会就会变成教师的“一言堂”。在这种教学模式下学生的听说能力可想而知。
二、对策
1.明确教学目标
初级阶段日语教学的目标是传授基础的日语语言知识和技能,帮助学生打好语言学习的基础,具备扎实的听说读写译的基本功,为3、4年级的高级日语课程打下坚实的基础。故基础日语阶段的教育最艰巨同时也最重要。在改变不了现有的评价体系的情况下,要把应试和提高应用能力有机地结合起来,强化模块教学方式,在低年级阶段要培养学生的学习外语的兴趣,激发学生自主学习的热情。
2.加强文化导入和新信息的补充
针对现有基础日语教材的特点,在教学内容上要打破教材格局。在讲解购物时可以把上海的“第一百货”换成“涩谷101”,加入这些潮流因素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要结合实际、逐渐地展现日本社会,日本的风土人情。在这个过程中同样可以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可以让学生对比中日社会文化的异同,并通过课前发表、小组讨论等多种形式,让他们不仅能从语言表面,更重要的是通过社会内在来了解这一语言的内涵。
3.改进教学方法
改变现有的单一的教学方法,利用传统的教学方法和多媒体教学相结合的手段。利用多媒体资源的优势去弥补教材内容上的不足,在传统的授课模式中融入直观的生动的教学模式,利用非言语的图片等辅助手段加强对日语单词,日本社会文化的了解,是学生摆脱枯燥无味地啃书本式的教学,激发学生的学习主动性和积极性。既可打牢学生的语言基础、优化知识结构、拓宽知识面、提高语言运用能力起到重要作用,又对提高教师的教学水平,规范课堂教学也有较大的推动作用。
[1]杨秋芬.基础日语课程教学改革方案探究[J].河北工业大学成人教育学院学报,2007,9(S1):29 -32.
[2]潘红娅.初级日语的教学现状与教学方法革新之探讨[J].湘潭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11).
[3]于春英.基础日语课堂教学方法的新探索[J].科技文汇,2008,(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