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与经典对话

2011-08-15罗伏华

中学语文 2011年30期
关键词:书吧现代人读书

罗伏华

“爱读书、会读书、读好书”“读书可以改变人生。读书关系到一个人的思想境界和修养,关系到一个民族的素质,关系到一个国家的兴旺发达。一个不读书的人是没有前途的人,一个不读书的民族是没有希望的民族。”在网络盛行的时代,青年学生易形成偏于浮躁的心态;“快餐文化”的熏陶也容易使人局限在“视觉”时代,读书流于肤浅和功利。过浓的速读实用主义致使学生在选择图书的时候过于偏重实用,而忽略了开启智慧、升华涵养、承接传统、弘扬经典等方向的阅读,导致学生人文知识匮乏,其想象力、创造力和耐挫力明显不足。加之当今的图书市场品种繁复、书籍质量参差不齐,不少学生不知如何选择。

21世纪是一个阅读时代,信息爆炸导致知识骤增,对阅读水平的要求值越来越高。阅读是现代人必须掌握的第四本护照,是一个现代人必备的技能之一。然而,现代人的阅读障碍问题十分严重。据统计,小学3年级儿童中有17%的人没有达到阅读的最低要求;到了中学阶段,这个比例还有上升的趋势。

阅读是所有学习的基础,人的一生中要学的知识有三种:一种是自然知识;另一种是社会知识;第三种是自我的知识。这三种知识的学习都要涉及阅读。

阅读是建构文本的过程,是个人版本的意义建构。有专家认为,人的一生中,前14年是学习阅读的过程,上高中以后就不需要再学习阅读了,而是要通过阅读来学习。但我国的独生子女新生代面临着电视、电脑的冲击,比上一代更少接触书本了。在他们的阅读世界里,呈现的是:

说明文无趣,读不进去;文言文艰涩,读不进去;社科文深奥,读不进去。小说呢?小说总可以读进去吧?然而,非也,小说也读不进去。

喜欢的书,还是有的!金庸,过时了!琼瑶,幼稚!你不知道魔幻小说?落伍!你不看动漫?跟不上时代!郭敬明你总知道吧?你不喜欢?代沟!

这就是今天高中生的阅读!

受“工具论”的影响,在目前商业潮流汹涌澎湃的世态风气下,一方面,我们的孩子们深陷在那些枯燥、乏味、狭窄、经典的语文课本里,拔不出脚来;另一方面,书店,书摊充斥的是凶杀、色情等庸俗低劣的出版物。我们的学生无法选择。

这时,作为语文老师,有责任扛起这一时代赋予我们的重任。于是,我就有了一个理想:想使语文回归到人文精神的耳濡目染和好的语感、好的读写能力共生的道路上来;想让孩子们一代代恒定地阅读人类进步文化迄今为止给我们留下的经典语文;想让孩子们在阅读中成为现代的大写的“人”,成为有思想,有知识,有开阔视野,有独立品格,文理交融,能读能写的“人”。

这个目标说起来也无所谓新,只是旧的因循势力太大了,不得不呐喊一声。

我觉得基本的语文材料是很重要的。看看毛泽东给儿子书单里的书吧,读读季羡林最喜爱的书吧,钱理群认为真正的书是《鲁迅全集》、《顾准全集》,张翼星也向青年朋友推荐了十本书。

如果你让你的学生从小就读这些经典。他们会了解一个怎样的世界?会循着一条什么样的路走他们的人生,并发出自己的声音?相信他们自会选择。

现在的问题是我们能否给孩子们创造一个无拘无束的自由读写,平等地与大师们进行心灵交流和语文“对话”的环境。

疯狂英语的精要在于开口,语文更要开口!提倡高声朗读、背诵、复述、转述经典课文,并不是强调背诵等传统方法中所包含的强制、灌输的因素,而是认为它们与沉浸在一个融会的境界里来体验语文的经验相吻合。

每个语文教师都要反省一下自己语文教学的得失,把个人化的阅读经验转化成你的教学现场,这也恰恰是学生为什么还需要语文教师来“教”的缘故。所以,提倡学生阅读经典,老师先也应该阅读经典,经典的生命力就在于其耐读。细读经典,在和名家的对话中成长应该说是教师进步和学生成长的必由之路。

很多的时候,作为教师的我们过于浮躁,急功近利,静不下心来,这样的阅读状态,如何体会经典的妙义精髓?北大教授叶朗先生曾这样说过:“读经典著作不能太性急,不能贪多求快,要静下心来读,要放慢速度,要充分消化,把书中有价值的东西充分地吸收到你自己的头脑中来。”

猜你喜欢

书吧现代人读书
现代人是怎样挖煤的
苏州市“从前慢”书吧室内设计
现代人的避难所
书吧里的故事
我爱读书
正是读书好时节
智珠
我们一起读书吧
读书为了什么
神数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