假如没有语文教材
2011-08-15明兴华
明兴华
众所周知,语文教材是语文教学的重要凭借,是语文课程的核心材料。试想,如果语文教学没有这个“重要凭借”,失去了这个“核心材料”,将会是怎样的一番景象呢?
假如没有语文教材,图书市场将没有围绕语文教材而编写的五花八门的教辅资料,学生不会有做不完的语文练习,教师也不再会有批改不完的作业。
假如没有语文教材,就不会出现大谈教学设计、教法选择和课文相关知识考证的语文教学论文。
假如没有语文教材,就没有这些年来语文教育工作者们紧紧围绕它而取得的一系列“教研成果”,也不会有当前繁荣的“语文市场”。
由此可见,语文教材在语文教学中“举足轻重”,如果没有它,语文教学就失去了“主心骨”:教师的教与学生的学失去了中心,教辅编写失去了轴心,考试命题失去了重心。
不可否认,语文教材之于语文教育功不可没。自新中国成立以来,语文教材的发展算得上是“突飞猛进”,尤其是开始于本世纪初的新课程改革,更使语文教材从“一纲一本”发展为“一纲多本”,语文教材出现了“多家争鸣”的局面。教材编者们用心良苦、别具匠心,从突显教材的人文性、工具性、时代性出发,无论是内容的选取、形式的编排,还是外表的装帧、使用的说明(各种培训),都给人耳目一新之感,激起了教师们教学的期待和学生们阅读的欲望。
然而,事与愿违。
教师们出于对教材的偏爱,潜心钻研语文教材,精心设计教学思路,虚心借鉴他人经验,可谓是乐此不疲。一时间围绕语文教材展开的集体备课“风起云涌”,教师们往往陶醉于教材本身,津津乐道于自身的教学设计,却忽视了借助教材培养学生的各种能力。无形间,语文教材喧宾夺主,成了语文教学的“中心”。
语文教材能否成为语文教学的中心呢?
叶圣陶先生曾说:“语文教材无非是例子。”
这句话告诫我们,无论教材内容如何深刻、结构如何完整、语言如何优美、形式如何新颖,都始终不能逾越这个“例子”的鸿沟。换句话说,语文教学的重点,是借助语文教材,教会学生学习语文的方法,而不是教会学生学会语文教材。因为学生学习的时间是有限的,而由一篇篇文章构成的语文教材知识是教不完的,因此,人们才说“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
笔者深知,没有语文教材是不行的:如果没有语文教材,语文教学就没有了“例子”和“凭借”,语文教学也就失去了“依存”。但是,语文教材绝不能成为语文教学的“中心”与“灵魂”。因为,语文教材仅仅是开展语文教学活动的“例子”而已,并非“神圣不可侵犯”。我们钻研这些“例子”无可非议,但更应该懂得取舍这些“例子”,明白为何要用这些“例子”。语文教学如果错将“例子”当“中心”,新一轮的语文课改,也必将沦为“改课”而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