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弘扬孝文化是语文教师义不容辞的责任

2011-08-15金方山陈卫东

中学语文 2011年30期
关键词:孝敬父母弘扬青少年

金方山 陈卫东

当今社会正处在一个转型时期,作为一名语文教育工作者,深感我们的教育对象缺少传统文化的滋养,做人没有根基,缺乏底蕴。笔者认为,在新一轮课程改革实践中,语文教师要抢抓机遇,把弘扬孝文化与语文学科教学以及青少年思想教育有机地结合起来,主动承担教学改革和文化建设的重担。

一、语文新课程旨在转变语文学科单一的功能定位

语文是最重要的交际工具,也是人类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是语文课程的基本特点。长期以来应试教育助长了人们的功利思想,语文学科沦为单纯的考试工具,分数成为成败的标准。这已经引起教育工作者和社会各界的深思。高中语文新课程顺应社会发展的需要,调整了课程的内容和结构。强调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养成良好的思想道德素质,造就时代所需要的多方面人才,已成为语文学科新的功能定位。

二、加强青少年思想教育工作刻不容缓

苏霍姆林斯基曾主张实行和谐教育,他说:“只关心种子而忘记了耕地,那等于撒下种子去喂麻雀”,“教育工作者不仅要考虑我们将要做什么,而首先应当考虑我们所做的一切,将如何在我们所教育的人们心灵里折射和反映出来。”近年来,社会经济迅猛发展,青少年成长的环境发生了重大变化,青少年的思想道德状况出现了新的问题。父母、学校和社会给予他们太多的爱和关注,他们太多以自我为中心,往往漠视宝贵的亲情、友情、师生情,从而表现出一定程度的精神“真空”,青少年犯罪率也不断上升。应试教育的背景下,关注青少年的健康成长,把“成人”教育摆到教育的头等位置,也越来越显得迫切。弘扬孝文化,对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加强青少年思想道德教育有着特殊而重大的意义。由此可见,弘扬孝文化无疑是对青少年思想教育工作有力的推动。

三、弘扬孝文化,语文教师大有作为

作为礼仪之邦的中华民族,孝敬父母,尊敬长辈,是做人的基本道德标准与要求。而这一传统的文化美德正在慢慢地被人践踏,究其根源,就在于“孝”的教育被我们扔在了一个让人遗忘的角落,甚至被认为是封建时代的糟粕,有悖于现代的教育理念。笔者以为,语文教学是母语教学,担负着弘扬传统文化,培育学生健全人格的重要责任。在语文教学中进行“孝”的教育,我们大有可为。

1.引导学生观察生活,认识现状

中国社会老龄化正在加速,老年人的生活状况如何,值得关注。让学生利用节假日去采访自己周围的老人,真实记录他们的情况,然后在作文课上自主发言。例如:

①老人省吃俭用所盖的楼房没份住,只能靠边住小屋。

②晚辈结婚时欠下的账,都推到老人身上。

③儿女们家用电器应有尽有,而老人们却很少有。

④虽然年老体弱,但仍然要靠自己劳动来生活。

⑤生病住院,儿女们不愿意出钱,或者互相推脱责任。

在此基础上,引导学生把自己的所见、所闻、所感写成作文,相互交流。这种方式,不但能培养学生观察生活的能力,提高他们的写作兴趣,更重要的是让他们懂得去关注生活,关注周围的人,并用一颗善良的心去辨别生活中的美丑,这无疑是语文教学的真意所在。

2.可以引导学生通过新教材认识孝的文化内涵

新课程《经典文化研读》模块为我们提供了大量学习素材。《孝经》里说﹕“夫孝,德之本也,教之所由生也。”一切做人之道的教育都是从孝来,孝是一切道德的中心。孝的文化内涵极为深刻,不仅仅是养活父母、敬重父母,还要把对父母的恩德推广到普天之下的老人。孔子说﹕“今之孝者,是谓能养。至于犬马,皆能有养。不敬,何以别乎?”可见赡养父母要抱着尊重的态度,既养且敬,使其终生愉悦,才是孝道的高层次要求。《论语》曰:“事父母几谏,见志不同,又敬不违,劳而不怨。”父母有什么不对的地方,子女要用婉转的语气加以劝说,以免陷父母于不义。《孟子》曰﹕“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儒家把孝的内涵开拓扩展,由敬爱自己的父母推展到敬爱所有长辈,再推展至整个国家民族。

3.利用各种载体引导学生理解孝道

用经典的孝道故事感化学生。让学生请父母讲述前辈孝敬的故事,从纯朴的语言中去领略孝敬的内涵。让学生去图书馆、阅览室,查阅前辈孝敬父母的感人事迹。让学生走上讲堂,把搜索来的故事与大家共享,并从这些故事中获取有益的启示。此外,还可用文章、诗句、古训熏陶学生。

4.引导学生孝敬父母从实际做起

鼓励学生坚持写周记,记下自己每周的言行,比如对父母讲话态度是否恭敬,语气是否亲切;听从父母的教导和正确的意见时,是否能做到不顶撞、不发脾气,能否帮助父母做些力所能及的家务等等,在对照的基础上,不断地反省自己,并加以完善。

勤奋学习,刻苦钻研。要想真正孝敬父母还必须有真才实学,掌握日后在工作岗位上建功立业的本领。有了这些本领,才能得到社会的承认。只有这样,才会使父母感到骄傲和自豪。

5.引导学生把孝敬父母的情感延伸到热爱社会上

组织学生参加一些公益活动,如到敬老院去为孤寡老人做一些力所能及之事,让老人感受一下家庭的温情。为贫困地区的失学儿童捐赠自己的课外读物、学习用品,为受灾地区捐出自己的零花钱,向他们表达一份爱心等。教育学生从尊敬父母开始去关心爱护其他人,从帮助相识的人开始去仁爱陌生的人。让学生培养爱心,让世界充满爱。

猜你喜欢

孝敬父母弘扬青少年
弘扬爱国精神
弘扬爱国精神
青少年发明家
什么是给父母最好的爱?
弘扬雷锋精神,既不左,也不右
激励青少年放飞心中梦
让雷锋精神点亮青少年的成长之路
他为青少年开展普法教育
家长要从小教育孩子懂得孝敬父母
弘扬雷锋精神 坚持与时俱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