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性·悟性·德性
2011-08-15马群仁
马群仁
400多年前,法国著名作家蒙田在谈及教育时,说 过这样一句充满睿智的话:“我们只孜孜不倦地去充塞我们的记性,任我们的悟性和良心空虚。”他十分痛切地指出教育不应培养那种依赖性的和乞丐式的才能,而应在自我的融合、升华中带回一颗“丰盈的灵魂”。400多年过去了,反思当下的教育,特别是人文性很强的语文教育,我们依然从蒙田的论述中获得许多启示。学习语言,应充分发展我们的记性、悟性,养成良好的德性,以便能在未来社会中充满智慧、精神高尚地活着。
记性经典语言材料的记忆不是语文学习的辅助手段,而是主要途径,甚至可以说是目的之一。这是我国两千多年传统语文教育的最重要的经验。对中国文化有深入认识的瑞典汉学家高本汗先生说:“中国学生即使在低年级里,必须背诵几种大部的经典,并须熟记历代名家所作几百篇的文章和几百首的诗歌。这种学习的课程,采用了已经二千年,养成大家于古代文书具有特别的熟悉;结果,对古代的历史和文学,又发生了一种崇视敬爱的心理;这种实在是中国人的特色。这种聚集成功的大资产,以供中国著作家任意的使用,在文辞的修饰上,自然能得到有效的结果。”可惜的是,中国百年现代语文教育恰恰走了一条相反的路子,丢弃了宝贵的记诵传统,丢掉了对经典名家经典的“崇视敬爱”。过多过细的语言点的习题式训练、过滥过硬的思想灌输、过早过快地强调对内容的理解,给语文教学造成大量的冗余的信息,这些对语言学习没有多大意义的信息成了孩子们学习的负担,大大影响了孩子们语言素养的提高和语文生活幸福度的提升。其实,口诵心惟、整篇记忆是符合青少年心理特点和语言学习规律的,因为青少年的记忆力大于理解力,而整篇贮存在大脑里有利于在语境下慢慢消化吸收语言的细微之处。今天我们已经开始重视对名家名篇的记诵了,《九年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中关于优秀诗文背诵推荐篇目作了这样的建议:“1~6年级学生背诵古今优秀诗文160篇 (段),7~9年级学生背诵80篇 (段), 合计240篇(段)。此处仅推荐古诗文120篇(段),其余部分(也包括中国现当代和外国优秀诗文)可由教材编者和任课教师补充推荐。”《高中语文课程标准》明确规定了古诗文诵读篇目,其中古文10篇,诗词曲30篇,并指出 “白话诗文诵读篇目由教材编者和任课教师推荐。”这些从国家课程标准的层面对语文学习中经典名篇(段)的记忆积累提出了内容与数量的规定与要求,体现了语文教育理念对传统学习方法的认同和回归。但从实际的语文教学来看,课堂教学分析与应试的大路子还没有完全扭转过来,阅读与背诵的氛围还没有形成,再加上对新课程误读后的繁复的教学设计、各种非语文的干扰和教师自身语文素养的欠缺,导致语文教学的效果还不是很理想。当前,语文教学要“咬定青山不放松”,让朗朗书声重回校园,在“高诵恬吟”中发展记性,积累语言,积淀语言文化,传承经久弥新的诗学与史学精神,让青少年学生带着熟记的“几百篇的文章和几百首的诗歌”进入社会。我想这无论对中华文化的承传还是新生代语文素养的提升,都是大有裨益。
悟性与西方语言相比较,汉语的人文性尤为突出。汉民族把语言看作一个人参与其中、与人文环境互为观照、动态的、内容上自足的表达与阐释过程。正因为如此,在汉语的分析和理解中,人的主体意识有更多的积极参与。如果说西方语言是思维客体化的产物,那么汉语则是思维主体化的产物。著名文学评论家汪政先生说:“汉语本质上是一种诗性的语言,必须以诗的方式去对待,涵泳、意会、体悟。不能指望一堂课就解决教学问题,语文的习得与自我发现、自我提升是一个漫长的缓慢的渐变的过程,要让学生自己慢慢地去悟。”那么,究竟什么是语文学习中的悟性呢?我看是对作品中的主体意识、语言环境、事理逻辑、表达功能、语义内涵的一种直觉,一种体验。悟强调的是整体、自得、体验、沉思、融合,而不是知识的分割和堆积;悟并不是呈现为别人的给予,是我自己用心体味;悟是对记性的升华,是人生的智慧,是对精神的体悟,是生命的涌动与成长。可见不仅是语文教学,整个生命的成长都需要我们更多地关注悟性,培养悟性。当然,语文教育不排斥必要的细部分析,不排斥逻辑思考,但总的来讲,汉语言的学习因其自身的特点离不开感悟,离不开在大量积累的基础上自悟自得。这里老师的教育观念和自身的悟性很重要。语文就应按照它的规律来行事,硬塞给他东西,硬去肢解课文,硬去设计一道道习题,不利于提升学生的语文素养,更不利于培养直指内心、统观全篇、直觉感性的悟性思维。只有老师“自觉”,才能实现“觉他”(传递觉悟体验,同时也让他人觉悟)。
德性德国著名哲学家雅斯贝尔斯在论及语言与教育时告诫我们,“要成为人,须靠语言的传承方能达到,因为精神遗产只有通过语言才能传给我们”。他的意思是通过语言的学习,我们一方面吸取人类文化的优秀“基因”,体验德性,内化德性,最终成为一个精神丰盈的人,另一方面更是在语言的学习中认识自己,展开自己,因为我们是通过语言表现出生命的。美国卡内基教育基金会主席欧内斯特·博耶在他的那本著名的 《关于美国教育改革的演讲》中从语言交际的角度提示语文教育需要培育人的德性,“从本质上讲,语言教学是关于纯真的教学,任何语言课必须是伦理课,因为,没有诚实的交际是生话中最具危险性和破坏性的一种武器。现在,我们似乎非常关注词法和句法,却很少使学生对这样的事实牢记在心:语言必须时时处处求真求实,否则的话,我们就使这个人类最本质的功能沦为欺诈的工具。”在面临诚信缺失、德性沦落的当代社会,博耶的话振聋发聩,击中时弊。问题是语文课怎样进行人文教育,内化德性。我的看法是师生进行人格平等的富于爱心的交流,是师生对作品中美好情感的共同体验,是师生共同遵守语言交际的伦理规范,是师生共同富有德性地活着。如果在语文教育中,教师没有一颗对教育的虔诚之心,没有对语言的敬畏之心,没有对生命的呵护关爱之心,没有基于教学民主人格平等意义上的师生对话,你再去宣扬道德,甚至大声疾呼、痛心疾首都无济于事,那叫虚假。虚假滋生虚假,德性培育德性。德性的内容很丰富,但它以人类的美好情感作基础。每一篇优秀作品都有最美好的情感和最有力量的德性,它们不能被忽略,也不能被传授,而要精心挖掘,潜心体验。当然,读行结合,只有在实践中德性才能真正内化为品质。
“语言是最本质的、最重要的人类功能,不能不使人感到敬畏。”记性、悟性、德性是一个整体,它生成着语言,促成生命的成长、灵魂的丰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