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诗歌教学“索味”
——《短歌行》教学例谈

2011-08-15康素娟

中学语文 2011年36期
关键词:短歌行无疆课文

康素娟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学习鉴赏中外文学作品,具有积极的鉴赏态度,注重审美体验,陶冶性情,涵养心灵。能感受形象,品味语言,领悟作品的丰富内涵,体会其艺术表现力,有自己的情感体验和思考。努力探索作品中蕴涵的民族心理和时代精神,了解人类丰富的社会生活和情感世界。”诗歌味道,是非常中国化的一种东西,如果语文教师能带领学生体会出那种难以言传的味道,学生定会感到如饮甘霖,酣畅无比,从而让语文学习快乐进而幸福。优秀的语文教师,会积极的利用语言艺术和语言信息,使课堂变成诗意的课堂,使学生在语文课堂中如坐春风,如沐春雨,使学生听起课来舒服悦耳,精神饱满,兴趣盎然,津津有味,使学生心情舒畅,进而能够解决学习中遇到的疑难困惑。

一、涵咏以品

语文是情韵悠长、广博优雅、诗意盎然的。故语文需要在诵读中涵咏体味,在诵读中味其意境,味其情致,“琅琅书声”就是语文课的标识,诗歌尤其如此。本课教学可以听音频、自由读、一人读,齐读。读有许多层次:译读课文,把握文意;思读课文,理清思路;品读课文,赏析美点;悟读课文,体验反思。可以在教学中运用始终,引导学生诵读、沉吟、玩味,读出抒情主人公的情绪,读出曹操真正的生命状态,进而凝成思考,传达出来。

二、美谈以悟

语文是诗意的、激情的、顾盼的、联想的,语文是励志、交锋,感悟、体验,畅谈、浅吟,是抑扬顿挫、回肠荡气、余音绕梁。故语文需要情感和美的震撼。《短歌行》气韵沉雄,质朴简洁,其美自不待言,则教学语言的审美打造就势在必行了。应该在逻辑语言、科学语言的基础上加以提炼升华,让教学语言经浓烈的感情浸透,如茶一样慢慢舒展,变成形象化的韵律和谐而又优美动听的语言,从而使教学中经常出现循循善诱、娓娓动听、声情并茂、回味无穷的美学效应。

三、语如珍珠

苏霍姆林斯基说:“教师的语言修养在极大的程度上决定着学生在课堂上的脑力劳动的效率。”在诗歌教学中,教学主导者美感的传达是极其重要的。

比如,导入语可以煸情造境,如远镜头徐徐拉近,如绚烂烟火层层绽放。“曹操是三国时期著名的政治家、军事家,也是一个杰出的诗人”,直白如历史语言,可否先以史诗类大气磅礴的语言由三国引入——“风云变幻,沧海横流,那是一个呼唤巨人而产生了巨人的时代”“三国乱世,那是阳光灼烈的世界。文治武功,大略雄才,纵使英雄辈出,仍无人可以遮蔽他的光芒,他就是……”

诱思语应理趣兼备,激发动情点,叩动思维键。“是否每个人都觉得自己人生短,每天都很难过?”浅淡如政治语言,可否将形象思维和情感体验与抽象思维有机结合,使学生在激荡的情感中受到感染、熏陶和激励,使他们在高昂的情绪中产生想象和顿悟,从而产生和谐共振的“增力效应”,取得最佳的教学效果。

评述语宜精当深刻,激励得体,点拨得法。“你提到曹操的用人观,他的确是个了不起的人才,他用人啊……他是唯才是举,这好还是不好?人才应该是德才兼备。”陈述句单调平板,可以饱醮情感热力,采用排比句、感叹句,甚至拓展至中央台《道德的力量》栏目语“大爱无疆,大善无疆,大度无疆,大信无疆,道德力量传递无疆”引导正确的成才观,涵养学生的文明气质,提升学生的人格品位。提问语宜简洁明快,指向明确。可多用严谨洗练的书面语表述,更要避免出现 “零问题”“伪问题”“浅问题”。

如果教师自觉地铸炼教学语言,语文课堂除了解读文本美,还会充溢着更多的文学美、文化美、人文美,教学流光溢彩,就有了更美的语文味。当学生思维活跃、才情摇曳时,教师必须做好引导、升华、拓展,这里要特别注意教学预设与生成的关系,教学要预设,更要时刻关注学生的思维动向,偏颇的要校正,芜杂的要简化,肤浅的要“挖潜增效”,教师必须具备教学敏感和教学机智。

四、层层深入

教师厚重的文史积淀是教学纵深拓展的前提,挖掘到位,学生的理解更上层楼,教学也会进入佳境。《短歌行》传诵至今,很多句子意蕴丰厚。如“青青子矜,悠悠我心”,决不像“非常思慕,如念情人”这么简单。作家安意如在《人生若只如初见》中这样分析:“他说‘青青子衿,悠悠我心’,固然是直接比喻了心里对‘贤才’的思念,更值得注意的是他所省掉的两句话:‘纵我不往,子宁不嗣音?’(《诗经·郑风·子衿》中‘青青子矜,悠悠我心’后的两句话)他用一种委婉含蓄的方法来提醒那些‘贤才’:我纵然求才若渴,然而事实上天下之大,我不可能一个一个地去找你们;就算我没有去找你们,你们为什么不主动来投奔我呢?”由这一层含而不露的意思可以看出,他那“求才”的用心极深极细,的确具有感人的力量,这感人力量正体现了文艺创作的政治性与艺术性的结合。而解读文本的潜台词,是语文的应有之义,它能引爆的思维能量决不可小觑,倘有此句为例,则后边“明明如月”“山不厌高”等的解读顺理成章,学生积累自然也就丰富了许多。

五、简而有章

语言学科教学易流于散碎,章法尤为重要。本课探讨“忧”“喜”与“是否言当及时行乐”其实密切相关,若能紧扣文本显示文脉,则问题迎刃而解。可设第一问:找诗眼(抒何情,有哪些原句为证),则可找到“慨当以慷,忧思难忘”“何以解忧,唯有杜康”“忧从中来,不可断绝”;第二问:忧何事(原句)?第三问:言何志(原句)?其志既知,则“言及时行乐”必错。那么在回答沈德潜这一问时教师就不会草草一言带过了。

去芜存菁,删繁就简,方能让诗意之花绚烂开放,老子说,五色令人目盲,五音让人耳聋,优秀的教师,还会力求课堂简单纯净,拨云见日,培养学生敏锐的心灵感悟,悟出诗歌味道。

猜你喜欢

短歌行无疆课文
短歌行
细读课文,让思路清晰起来
短歌行(组诗)
天下英才,尽入彀中——评《短歌行》中典故的运用
大道无疆
背课文的小偷
逆风而行,大爱无疆
怡善青岛 大爱无疆
背课文
《短歌行》涵咏品赏式教学设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