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护理技能大赛对卫生职业教育的启示

2011-08-15江苏缪金萍

职业技术 2011年6期
关键词:职业院校卫生大赛

江苏 缪金萍

护理技能大赛对卫生职业教育的启示

江苏 缪金萍

举办全国职业院校技能大赛,目的是引导职业院校加强校企合怍,深化工学结合、强化技能训练,创新培养模式,给职业教育提供了许多有益的启示,对卫生职业教育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卫生职业教育工作者要不断探索新的教学方法,引导学生学会独立思考,培养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和创新意识,促进学生职业的素质的全面提高。

职业院校;护理技能大赛;卫生职业教育;启示

教育部周济部长在2008年全国职业院校技能大赛开幕式讲话中指出,要定期举办职业院校技能大赛,形成“普通教育有高考,职业教育有技能大赛”的局面。这是对我国职业教育的一次重大设计和创新,也是新时期职业教育改革与发展的重要推进器。为此,江苏省卫生厅于2009年开始在卫生职业学校中举办了第一届护理技能大赛,至今已举办了三届。在护理技能大赛中提高了老师和学生的专业技能,锤炼了心理素质。笔者通过亲身参加大赛以及带教参赛学生的经历,领悟在以往教学中对学生综合能力的培养尚有许多值得注意和改进的方面,需要在今后的教学中不断加以完善。

1 参赛选手在大赛中存在的问题

1.1 理论学习过于呆板

大赛在理论考核时不划定范围,只是提示与大赛项目相关的知识。这就要求参赛选手除了要掌握扎实的理论基础外还要有较强的应变能力。在比赛之前,选手需要复习大量的理论知识,并能将所学内容融会贯通。大赛理论考核之后,参赛选手普遍认为考核内容虽容易,但答不好,答不全,考核结果心里没底。如大赛中有一道题,是一个外科疾病案例,生化报告提示有低钾血症,医生开医嘱补钾,问在补液过程中需注意哪些问题。题目实质是要求掌握“补钾的注意事项”,但许多参赛选手认为是外科护理学内容,导致答题不全甚至答不出。表明护生在学习时不能将所学的各科知识联系,而是孤立地学习,没有注意到各课程之间知识的相关性。如考核静脉输液的注意事项,属护理学基础内容,但实际工作中静脉输液不仅是输生理盐水与葡萄糖水,在静脉输液时还要加入一些其他药物,如升压药、强心药、氯化钾等,这就涉及到内科护理、外科护理等其他课程内容,考前孤立的复习,不能将知识点融会贯通,难以取得好成绩。

1.2 参赛心理素质较差

护生在大赛之前都已经历过多次预考,对大赛考核项目的每个步骤都已经烂熟于心,但在进入大赛区域后,许多参赛选手面对现场气氛,常常表现为不知所措,操作时手忙脚乱,影响了比赛结果。

1.3 比赛时过于注重细节

虽然平常经常说“细节决定成败”,但是在大赛中如果不能纵贯全局,不注意轻重缓急,而一味注重细节,如在操作时拘泥于胶布怎样贴,问题怎样答,常会分散注意力,削弱大赛中最重要的操作过程。

1.4 人文关怀流于形式

大赛过程不仅要考察选手的操作能力,还要检验选手的整体素质。面对一个有情感的病人,医护人员要与他们进行有效的沟通,给他们以关怀,理解他们的感受,给予适当的照护和相应的健康教育。大赛中,许多选手为了人文关怀而人文关怀,面对不同的病人说的话语千篇一律,似乎人文关怀内容适用于每个病人,没有真正理解人文关怀对病人所发挥的作用。

1.5 缺乏评判性思维能力

参赛选手在长时间的练习中逐渐形成了定向思维,如在练习过程中使用的床号、姓名,输液时使用的液体、练习时操作的方向等形成了习惯。一旦比赛场景与练习时有所不同就不能很快适应,易出差错。如有一选手在静脉输液时犯了个低级错误,大赛用的是0.9%氯化钠,标签正过来和倒过去都有浓度和名称的显示,与平时练习用的标签不相同,该选手在核对时出现了6.0%的氯化钠250ML的结果。

这些问题的存在与学校课堂教学拘泥于传统、人文关怀意识培育缺乏、应变和创新能力培养薄弱有关,据此,对卫生职业教育有着重要的启示。

2 护理技能大赛对卫生职业教育的启示

2.1 卫生职业教育要明确教学目标,培养适合职业岗位的高素质人才

职业院校举办技能大赛,就是引导学校要加强校企合怍,深化工学结合、强化技能训练,创新培养模式,技能大赛清晰地传达出这一改革理念。因此,职业学校教师必须明确教学目标,要以培养高素质技能型人才为目标,坚持“以服务为宗旨,以就业为导向”,把教育由培养“知识人”变为培养“职业人”的职业能力摆在突出位置,即在教学中要突出职业特点,除培养学生必须掌握必备的专业知识和技能外,更应重视职业索质的培养。

2.2 卫生职业教育要不断深化教学改革,促进教学质量的提高

教师应该通过教学改革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在教学中注重启迪学生的智慧,指导学生学会探究,帮助学生正确掌握专业知识、技能和探究问题的习惯,培养学生终生不断追求学习的意识;在教学中积极发挥学生的积极性、创造性,应用讨论法、实践锻炼法、案例教学法等方法促使学生养成自主学习的习惯。

2.3 卫生职业教育要充分发挥学生的主动能动性,提高综合分析能力

技能大赛给予职业学校学生展示知识与技能的舞台,激发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同时,技能大赛也促使职业学校的教师要提高教学效果,通过对技能大赛题目的解析,不难发现教师要精心设计每一次教学和每一次训练。在教学中,教师要深入研究教学内容,应用不同的方法去吸引、调动和激发学生的兴趣,努力达到“新、引、精”三者的统一。“新”是指教学设计要有新意,采取不同的教学形式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使教学气氛活泼生动、有吸引力:“引”是指在教学中要正确引导学生,从不同的角度设计问题,让学生通过所学知识去解决问题,将各课程之间的知识点有机联系、融会贯通,起到举一反三的效果;“精”是教学内容要精炼,授学生以渔,着重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培养创新意识。

2.4 卫生职业教育要改变技能考核形式,提高学生的应变能力

改革传统的技能考核形式,在考核中加入模拟病例,即在确定考核项目后,由学生抽病例签,确定为某一个具体病人进行输液、注射、导尿等操作。如导尿术,可以是为尿失禁、尿潴留、术前留置导尿管病人的导尿;铺床可以是为带有胸腔引流管、带有留置导尿管、骨牵引病人的铺床;病人的身份有干部、工人、农民、学生等;年龄大小不一;针对不同“病人”,称呼、解释、嘱咐甚至操作手法都不尽相同,由于每个学生遇到的“病人”附带条件不同,这种迥然各异的情境促使护生在面对具体病人时要进行思考,如何为病人提供最佳的护理服务,从而提高学生的应变能力。

总之,全国职业院校技能大赛已成为我国新时期的一项教育制度,给职业教育提供了许多有益的启示,对高职教育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技能大赛促进了职业院校对职业教育的研究,激励教育工作者要不断探索新的教学方法,引导学生学会独立思考,培养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和创新意识,促进学生职业的素质的全面提高,成为受用人单位欢迎的实用型技能型人才。

[1]刘增辉.技能大赛的启示[J].中国远程教育(综合版),2008,(7):12.

(作者单位:常州卫生高等职业技术学校)

(编辑 李艳华)

猜你喜欢

职业院校卫生大赛
“鸟人”大赛
插秧大赛
卫生与健康
如何加强职业院校学生的德育教育
浅谈职业院校中的美术教育
卫生歌
办好卫生 让人民满意
说谎大赛
支持水利职业院校发展
职业院校不能仅培养一线普通工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