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视野下的农村学校体育教育研究
2011-08-15徐飞杜卫提花家涛
徐飞,杜卫提,花家涛
(1.安徽建筑工业学院 体育部,安徽 合肥 230022;2.安徽师范大学 体育学院,安徽 芜湖 241000)
0 引言
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加强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的意见》(国办发[2005]18号)在关于“逐步形成有中国特色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制度”的条款中明确指出“建立科学有效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机制,通过社会教育和学校教育,使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的传承后继有人”.而现状是学校教育与民族民间优秀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之间存在着很大的断层.因此,合理利用非物质文化遗产资源,促进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和发展,积极推进非物质文化遗产进课堂、进教材、进校园,使非物质文化遗产成为对青少年进行传统文化教育和爱国主义教育的重要载体[1].民族传统体育涉及到养生、健身、竞技、搏击、休闲、娱乐等方面,也是祖国重要的、宝贵的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一部分.本文基于农村学校体育教育在传承非物质文化遗产方面的比较优势,探讨如何将民族传统体育引入农村学校体育教育,形成农村学校体育教育的民族传统体育教育体系,更为有效地通过教育传承存活民族传统体育文化.
1 举步维艰的农村学校体育教育改革
1.1 农村学校体育管理体制的有效性缺失
农村学校体育教育主要指县级以下由乡镇政府直接管理的乡村中、小学校体育教育.我国现有普通中、小学校86.6万多所,农村学校约占89%.我国农村学校体育教育现状堪忧,主要表现在体育课开课率、课间两操率、实施体育教学大纲率、依据教案教学率等方面都普遍较低[2].在农村学校“重主科、轻副科”的“应试教育”思想依然根深蒂固,普遍存在,农村学校体育工作受到冷落.学校领导、家长只关心学生的文化学习成绩、关心学校有多少学生能够在中考和高考中升入上一级学校,素质教育并不能很好地贯彻.这表明各地教育部门在改善农村学校体育方面虽然加强了力度,有所发展,但还不是非常重视,农村学校体育随意教学现象还十分严重.农村学校体育规范化教学水平低,教学随意性较大也说明现行大纲脱离农村学校的实际.
1.2 多元化体育教育价值观念缺失
随着以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建立为目标的改革向纵深发展,中国社会的急剧转型,人们的思维方式、价值观念正在发生着激烈而深刻的变化,在体育教育领域也是如此.由于体育教育的话语权、决策权集中在城市阶层,使体育教育政策和体育主流话语更多的带有“城市价值取向”,从而造成农村学校体育教育向城市学校体育教育看齐的现状:培养目标错位,课程内容主流化,管理方式封闭化等,使农村学校与生动的社会生活实际相隔离,使学生脱离其赖以成长的农村地域传统文化背景,缺少生活体验和意义建构.学生的自由、天性、创造力和对体育课的兴趣在教学中逐渐丧失.“城市让生活更美好”,但是,在农村一味强调城市文化所代表的时代文化对农村的导向和表率作用,如果长期奉行整齐划一的学校体育教育思维模式,体育教育多元化的价值观念缺失,势必造成农村学校体育教育前景更加不容乐观.
1.3 本土体育文化教育的缺失
多元化体育教育价值观念得不到体现和以城市价值为取向的单一化体育教育模式,造成农村学校本土体育文化教育缺失.农村学校主动或被迫放弃了对本土传统体育文化的有益继承,对我国传统体育人文精神遗产的淡薄追求,取而代之的是大量现代外来体育的广泛侵入.在现代项目管理体制下,这些发源于西方的体育项目有着科学的技术体系和竞赛制度,有着较强的竞争性,加之人们价值观念的偏执,使其在农村学校体育教育中占据了主导地位.而仍活在民间乡土的“活态人文遗产”,能够反映本区域历史文化特点的民族传统体育体育活动,面对体育全球化的挑战,部分民族传统体育文化没有学校体育教育的系统继承而逐渐被边缘化.
2 农村学校传承民族传统体育文化的比较优势
《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加强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的意见》指出:“随着全球化趋势的加强和现代化进程的加快,我国的文化生态发生了巨大变化,非物质文化遗产受到越来越大的冲击.”从农耕社会、工业社会,到如今的信息社会,我国“文化生态”发生剧烈变化,这就使得存在于社会环境中的传统文化必将随社会环境的变化而变化,也致使部分传统文化因“文化生态”变化而变质.国家“十一五”期间文化发展规划纲要明确提出设立国家级民族民间文化生态保护区,旨在通过保持文化多样性、文化生态空间完整性、文化资源丰富性来抢救保护传承民族文化.文化生态保护区的设立,对于优化文化生态环境,保护文化遗产,激活传统文化和民族文化的生命力,推动文化旅游产业发展,传承中华文化,增强中华民族文化一体的认识,进而巩固和提升中华民族文化在世界民族文化之林的价值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和深远的历史意义.目前全国共有闽南、徽州、热贡、羌族、客家、武陵山区(湘西)土家族苗族、海洋渔文化、晋中等8个文化生态保护实验区.而这些文化生态保护区大多是以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原发地——农村为中心的,因此,在农村不仅有许多非物质文化遗产的表现形式,还有各种非物质文化遗存在的文化空间,如庙会、歌会、庆典等还存在.而这些文化生态环境正在受到国家方针、政策,甚至是法律的保护.所以,目前在农村学校开展民族传统体育教育传承有诸多的比较优势.
3 农村学校体育传承民族传统体育的对策
3.1 加强农村学校体育管理体制建设
《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新时期体育工作的意见》指出:统筹农村的经济社会发展,建立农村体育发展的长效机制,必须建立和健全农村体育管理体制.因此,对省、市、县、乡镇分管体育的领导人要建立农村体育发展业绩考核体系,如农村的体育制度建立与实行、人均体育经费投入、人均体育场地面积增长率、体育比赛举办次数和参与人数,都可作为考核的硬指标[3].农村学校体育教育不仅属于教育部门,也属于农村体育工作范围.而农村学校体育管理体制建设是农村学校体育课程健康、顺利开展的前提和保证.没有合理、有效的管理体制,农村学校体育课程就不会有“合法”的生存空间,体育教师的积极性也得不到激励,还要回到那种给主科让道的尴尬境地.因此,在农村学校体育教育中传承民族传统体育文化,首先就是要保证农村学校体育课程能够正常开展.虽然对民族传统体育活动内容的发掘、整理、研究和教育不仅能培养学生终身体育意识,有效促进学生全面自由和谐发展,达到身心完善和综合素质能力的全面实现等作用,但是,皮之不存毛将焉附?
3.2 非物质文化遗产中的民族传统体育资源与传承方式
在体育课能够正常开展的情况下,要结合体育《课标》与当地实际情况,充分开发和利用民族传统体育资源,使其通过改造融入到农村学校体育教育来实现其传承.为此,我们首先要了解民族传统体育的现有资源和传承方式.根据民族传统体育的身体运动形态和活动空间,非物质文化遗产中的民族传统体育资源可大致概括为民间武术、保健养生体育、民俗体育以及民间游戏等.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大体有四种方式:群体传承、家族传承、社会传承和神授传承等[4].而民族传统体育的传承方式则主要为群体、家族、社会传承.
3.2.1 民间传统武术——以技击、修身养性为主要目的
民间传统武术是以中国传统文化为理论基础,以内外兼修、术道并重为鲜明特点的人体文化.历史上,它曾经是防身卫国、进身入世、修身练性的人生修为的重要内容之一,所谓习文备武、君子之业也.现在它是正在走向世界的中国民族传统体育的一个运动项目和民族精神独特载体[5].民间传统武术拳种繁多、门派林立,传承特征表现为脆弱性、师承性、长期性和非标准性[6],其传承方式是以有血缘关系的人们中间进行传授和修习的家族传承和辅以师徒相传的社会传承.
3.2.2 保健养生体育——以健身为主要目的
保健养生体育深受中国传统文化思想的浸润,大多通过圆润舒缓的身体运动,达到强身健体、祛病延年的目的,如太极拳、导引、气功、功法等.它是以家族传承和以师徒相传的社会传承为其主要方式.
3.2.3 民俗体育——以庆典为主要目的
民俗体育与各民族民俗风情有关,并且都是在固定的节庆日举行,如达瓦孜、那达慕、抛绣球、花炮节、斗牛节、登高、龙舟竞渡、舞龙灯、划龙船、放风筝等.它是以群体传承为主的综合性传承方式,即在一个文化圈范围内,众多的社会成员共同参与传承的一种非物质文化遗产类别,受社会环境变迁的影响较大,对它的保护重点在于保持特定文化空间的完整,不单单是技艺的传承,同时也是民俗惯习的传承.
3.2.4 民间游戏——以娱悦为主要目的
民间游戏是以直接参与为目的并具有竞技性、愉悦性、自由性并以口头形式传授的群体活动,体现了中华民族欢乐祥和的生活气氛,大多是民众消遣放松的活动,如拔河、跳绳、秋千、溜冰、木球、珍珠球、斗鸡、跳房子、跳皮筋、打陀螺、踢毽子等.传承方式主要是通过耳闻目睹自通而习得的社会传承.
3.3 民族传统体育项目引入农村学校体育教育的因地制宜原则
3.3.1 根据地域文化特点选择民族传统体育项目
地域文化具有强烈的乡土文化气息,是人们生活在特定的地理环境和历史条件下世代耕耘、创造、演变的结果.我国地域辽阔,各地传统文化特色鲜明,形成了不同特点的民族传统体育项目,每个学校必须要根据本地区本民族的实际情况去选择.冰雪项目适宜在东北寒冷地区的学校选择,水上项目适合南方水乡的学校选择而,射箭类项目适合在蒙古大草原这些牧区学校选择.对那些对地理环境没用限制的众多项目,如朝鲜族的跳板和秋千、黎族的跳竹竿、很多民族都流行的摔跤等都可以在全国范围内推广.每个学校在选择时要以本地域本民族的传统项目为主,把本族的项目传承发展好了再向全国推广.
3.3.2 根据教育原理选择民族传统体育项目
学校教育,内容要符合教育原理,被选中的运动项目不仅必须有利于实现培养全面发展的人的教育理想和办学宗旨,反映社会的发展需要和进步方向,还要符合学生身心发展的特点,满足学生的兴趣爱好和发展需求,如保健健身项目比较适合一些特殊群体的学生;而竞争性较强的项目则比较适合一些运动素养较高的学生;一些民俗和游戏类项目则比较适合那些不爱动的学生.而且被选择的运动项目还要有利于教师实施教学,与教师的教育教学修养的现实水平相适应.
3.3.3 根据学校师资实际选择民族传统体育项目
民俗体育项目在民族文化中占据非常重要的地位,但不都适合在学校中开展,如赛马就不适合在学校开展,因为在学校里很难喂养马匹,一些体弱的学生也不适合骑马.像这样的项目就必须靠民间教育系统来完成其传承和发展,条件差的学校要多选择那些对场地器材要求低的项目.另外,学校在选择项目时还要考虑本校的师资情况,如果引入民间传统武术进课程,而现在的体育教师大都是体育教育专业出身,自身的民间传统武术功底非常缺乏,就很难起到传承武术文化的效果,弄巧成拙,反而影响民间传统武术的传承.
3.4 民族传统体育项目引入农村学校体育教育的校本课程开发
选择出适合本校的民族传统体育项目后,进行校本课程开发时,还要进行具体的教材化操作.
3.4.1 运用教育原理分类改造民族传统体育项目
对于民族传统体育项目中的民俗体育和民间游戏,动作技能和运动场地器材都比较粗糙,进行教材化改造时要细化动作,规范场地、器材等教学手段.对于民间传统武术,在强调拳种教学的基础上删繁就简,重点在于传承该拳种的基本动作和方法.而保健养生类的体育,如气功,在学校教育中则不适合静功的传承,国家体育总局健身气功管理中心推广的“健身气功”则比较适合在学校体育中开展.不管是何项目,每个动作都要明确动作技术分解、动作要点、重点与难点、教学方法、易犯错误、纠正方法和注意事项七个组成部分的具体内容,不仅使学生在体育活动时获得愉快的情感体验,还要有一定的运动负荷.这样,经过科学化处理后的动作在教学时便于教师操作和学生学习.另外,对于一些有竞争性的项目,还要与具体实际情况相结合,制定出相应的规则,使其运动化、竞赛化.这样可以更为有效地传播此类项目.
3.4.2 保护引入项目所蕴含的文化特色
民族传统体育的产生、形成,都存在一定的社会文化背景,进行教材化操作时要尊重民族风俗习惯及项目动作原形,保持民族运动项目的原本风貌,使其特征鲜明、准确.经过改造后的项目还要得到原住民的绝对认可,才能在农村学校体育中进行传承,负责过度开发不利于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对民族传统体育的基本因素,不能凭空捏造,也不能抛弃.如竹竿舞具有特有的节拍,在教材化时就要充分利用它在音乐方面的优势;简易的舞龙舞狮是民俗中常见的表演项目,教材化时就要保留它的神秘性和娱乐性,不要扼杀掉它的趣味性.处理好保护与利用、继承与创新的关系.
3.4.3 “三进、四有”的普及与“竞赛、表演”的提高相结合
农村学校体育要形成民族传统体育文化教育体系,就一定要有“三进、四有”.所谓“三进”,即进计划、进课本、进课堂;所谓“四有”,即有教师、有教材、有器材,有场地.做好普及工作,就要精心构筑我国农村学校体育的民族传统体育文化教育的体系,夯实教育传承工作的基础.做好提高工作,就要对一些具有竞争性的民族传统体育项目建立、完善竞赛制度,制定好竞赛规则.规则可以规范运动形态的形成和展开,而竞赛制度则可以促进运动水平的提高,我国农村学校体育教育传承民族传统体育文化要取得突破性的进步,必须要在普及的基础上充分运用竞赛制度的杠杆作用.
3.5 农村学校体育和农村社会体育协调发展
随着农村经济水平的提高,农民生活方式也在悄然发生变化,对体育的需求也越来越强烈,追求精神上的享受已逐渐成为农民内心的向往.而且,农村体育建设也是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重要内容,不仅影响到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建设进程,也会影响到我国和谐社会的构建步伐[7].农村体育包括农村学校体育和农村社会体育,两者要协调发展,相互促进,共同提高.2006年9月颁布的《“十一五”文化发展纲要》也强调加强传统文化教育,“在社会教育中,广泛开展传习传统技艺等优秀传统文化普及活动”,为民族传统体育的教育功能提供了政策依据.根据民族传统体育的不同类别,如家族、师徒传承的民间传统武术和保健养生体育,则要通过向传承人拜师学艺或“培训班”、参加协会活动等手段,大力发展社会教育传承的方式来提高传承主体的水平和保证传承项目的本真性.而民俗体育和民间游戏则要通过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文化空间来使其存活.
4 结语
从农业社会向工业社会的转型中,现代化的生活方式确立,冲击着传统文化传承空间而造成的文化变迁与文化传承方式的变异.当下,教育是实现非物质文化遗产民族传统体育文化传承的主要途径,将教育原理与民族传统体育的文化特性相结合,形成民族传统体育的农村学校体育教育传承体系,实现民族传统体育文化的传承和发展.为此,我们不仅要为农村学校体育的开展创造更为有利的政策和资金方面的支持,满足农村学校更好地开设体育课的需要,还要研究农村学校体育教育在传承非物质文化遗产方面的优势;同时,政府还要协调农村学校体育教育与农村社会体育的发展,为学生的身心健康和身体素质的提高服务,为我国文化遗产的继承与发展服务.
[1]周和平.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实践与探索[J].求是杂志,2010,(4):44-46.
[2]周丽萍,田雨普.城乡体育统筹视域中的农村学校体育——关于农村学校体育异化、面临的挑战及在城乡体育统筹视域中应然抉择之研究[J].南京体育学院学报,2009,(2):62-65.
[3]王萍丽.新时期中国农村体育发展的思考[J].福州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0,(1):107-111.
[4]关昕.民俗类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特征和保护策略[J].重庆文理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1):1-6.
[5]刘俊骧.武术文化与修身[M].北京:中央编译出版社,2008,3.
[6]郭玉成.中国民间武术的传承特征、当代价值与发展方略[J].上海体育学院学报,2007(2):40-44.
[7]韩军,王斌,马红宇.我国农村体育发展思考[J].体育文化导刊,2009(6):16-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