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职英语教学中暗示教学法的应用分析
2011-08-15李世艳
李世艳
(江苏海安海陵中学)
暗示教学法是通过对左右大脑施加暗示以建立无意识心理倾向,进而激发个人心理上的潜力,从而帮助学生创造出强烈的学习动机,提高其想象力、记忆力和创造性解决问题的能力。暗示教学法在教学应用中主要遵循三个基本原则,即愉快而不紧张原则、无意识与有意识相统一原则和暗示相互作用原则,因此,在教学中,它能激发学生的自主学习意识,充分发掘学生个人潜力,从而大幅度提高教学的效果。笔者在此根据自身多年的中职英语教学实践,来谈谈暗示教学法在英语教学中的具体应用。
1.活动暗示
学生在学习中遇到的最大的障碍不是学习内容的深奥、晦涩,也不是自身学习能力较差等客观问题,而是学生自身的学习动机障碍。中职学生正处于活泼、好动的年龄段,如果为了教学而压迫学生成长中的天性,往往会适得其反。与之相反,如果以活动为载体来体现学习内容,则很容易激发学生的自主学习动机,调动其内需力,从而让学生轻松自如地通过形式多样、内容丰富的实践和生活体验来获取知识,促进其认知发展。因此,富于创造性的教师要积极把这种活动暗示引入到课堂教学中,通过教学方式的创新和灵活(如游戏、情境模拟、戏剧表演、分组比赛等),来满足学生的求知欲望。比如在学习How was your weekend?这一章时,就可以用击鼓传花的游戏来进行。这样有效地把游戏和学习结合在了一起,学生在游戏时体现出来的随机性、自发性和潜在性的无意识刺激,对其有意识的学习起到了奠基和补充作用,从而达到最佳的学习效果。
2.环境暗示
暗示教学法认为个人和环境是通过经常性的交流能够达到最为和谐、协调的境界。传统的课堂教学并不注重这种人与环境的交互作用,而暗示教学法则与之相反,它强调的是人与环境的“共振”。教师要为学生创造一种“共振”环境,它包括惬意轻松的物化环境和和谐愉悦的心理环境,在这些环境中,学生能够在无抗状态下,轻松愉快的接受舒适环境的暗示信息,从而自然地、超长地完成学习任务。因此,教师要学会对教室进行合理布置,保持教室的安静、整洁,给学生提供一个舒适的学习环境。此外,还可以在教室设置一块学习园地,可以给学生们介绍各种英语小知识、英语故事或者介绍英语电影和英文歌曲等,还可以展示学生的各种优秀作品等。
3.体态暗示
心理学研究表明,93%的交流是靠非语言(表情、声音、手势等)来表达的。非语言和语言结合在一起的时候,语言只起到规定性或者方向性的作用,而非语言行为才能准确表达出话语的真正意思和表达者的感情。因此,在英语教学中,教师再进行教学内容讲说时,还要注重进行“体态暗示”,用丰富的体态语言把自己的用以表达出来,使学生能明确教师的用意。例如,在教学中教师对学生们的积极表现竖起大拇指或者做“V”形手势来表示赞许,这样有利于提高学生的积极性,增加其成就感。此外,在具体教学中也可以根据教学内容进行体态暗示来取得积极效果。如在讲授May I come in?这一日常用语时,教师就可以进行情景再现。由一学生在门口问“May I come in?”,教师回答“Come in,please.”并配以“请进”的手势,这样可以让学生对这一短语的日常应用一目了然,而且会更加深刻。
4.自我暗示
每个人在都会在不知不觉中把自己的各种经历和感觉存储在大脑中,久而久之,自己对自己进行定位和评判,从而形成一种自我认知,而这种自我认知在形成之后又往往影响着个人的活动、心理和思维方式,这就是我们常说的自我暗示。这种自我暗示往往对人起着直接的操控作用。因此,在日常生活和学习中,我们要注意进行积极地自我暗示,采取名言警句、自我形象设计、教训启迪、榜样树立、自我激励等积极地方式来促进自己的发展。每个学生都有成功的心理需要和潜力,因此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善于运用各种手段来鼓励学生,通过长时间的对学生的积极的暗示,来增强学生的自信心,从而使学生的大脑和行为形成积极的条件反射,从而进行有意识的自我控制和自觉行动,使自己朝着良性的方向不断进步。
5.结语
苏霍姆林斯基曾经这样说过:“任何一种教育现象,孩子在其中越少感觉到教育的意图,它的教育效果也就越大。”暗示教学法便是这一论点的有力例证。暗示教学法通过多种形式的积极暗示,可以使学生在轻松愉快的学习氛围中不断地激发潜力,使之处于最佳的学习状态,从而取得良好的学习效果。我们要在实践教学中积极采用这一模式,引导学生在知识的天空中愉快地自由翱翔。
[1]杨艳芬.暗示教学法在中职英语教学中的应用研究[D].华中师范大学,2010.
[2]伍丹.对职业教育英语教学的反思和改革[J].产业与科技论坛,2008,(05):34-35.
[3]卢春凤.浅谈暗示教学法在职高英语教学中的应用[J].新课程研究(职业教育),2008,(04):67.
[4]伍丹.对职业教育英语教学的反思和改革[J].产业与科技论坛,2008,(05):52-5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