把事例和新闻主体融为一体——对“华尔街日报体”应用的体会
2011-08-15高海峰
□高海峰
(江城日报社,吉林 吉林 132002)
一篇报道以一个具体的事例(如小故事、小人物、小场景、小细节)开头,然后再进入新闻主体部分。这样的写法是本报提倡的,很多报道都是这样写的。这是典型的“华尔街日报体”的开头。(以下简称“华体”)
然而,有些报道仅仅是用了“华体”的开头,后面基本上是大篇幅的宏观叙述,具体事例不见了踪影,成为文章的“摆设”,而不是有机的一部分。
“华体”是美国《华尔街日报》惯用的一种写作方法,主要适用于非事件类题材的叙述。基本特征是以一个吸引人的具体的事例开头,然后再自然过渡,进入新闻主体部分,接下来将所要传递的新闻大主题、大背景和盘托出,集中力量深化主题,结尾再呼应开头,回归到开头的人物身上,进行主题升华,意味深长。
这个定义是我从百度上搜索到的,看到这个定义,我感觉虽然美国记者不一定知道我们的“三贴近”是什么,但他们显然更懂得贴近读者。
这种写法从小处落笔、向大处扩展,感性、生动,符合读者认识事物从具体到抽象的过程。“华尔街日报体”也可总结为描写、解释、评价。
“华体”的结构是迷人的,它部分承载着深度报道的大厦,国内外媒体广泛使用。随便找一期《南方周末》、《北京青年报》、《三联生活周刊》等国内先锋媒体,就能看到“华体”新闻。
近几年,我在新闻写作中,尤其是一些重点报道我首先考虑是否适合使用“华体”。
除了长稿件,遇到合适的题材时,短消息使用“华体”效果也不错。2010年,吉林市遭受百年不遇特大洪水袭击,丰满区前二道乡是重灾区。关于前二道乡安置新居竣工,受灾群众领钥匙的报道,我就使用了“华体”,用一句直接引语开头,并将开头的小事例穿插到文中,结尾回归人物。消息标题是这样的:
前二道乡受灾群众喜领新房钥匙
“没想到受灾3个月后就能住上新房!”10月26日上午,丰满区前二道乡受灾群众吕发拿着刚刚领到的钥匙,迫不及待地打开了金丰小区10号楼501室的房门。前二道乡284户房屋被洪水冲毁的受灾群众,从当天开始分批领取安置新居的钥匙,预计到10月30日领取完毕。
金丰小区位于前二道乡金丰村,占地面积5.2万平方米,建筑面积3.66万平方米,8月16日正式动工。为保证受灾群众在入冬之前住进新房,经过两个月昼夜不停地施工,该小区10栋住宅楼于10月16日竣工,10月24日完成配套设施后交付使用,10月25日开始供热。
安置新居户型为60平方米~80平方米,在交付使用前进行了简单装修。吕发的新家是两室一厅,面积80平方米,室内安装了水盆、座便器和地热管线,墙壁也进行了粉刷。7月28日的洪水将吕发家的两间草房冲毁,他们一家4口一直借房居住。吕发想尽快搬进新家。
26日当天,有80多户受灾群众领到了新房钥匙。金丰小区的开发商隆鑫房地产开发有限公司,赠送给每户一套排油烟机、液化气钢瓶和炉具,价值500元钱。
领钥匙,拿贺礼,受灾群众喜悦之情溢于言表。吕发在新房里东瞅瞅,西看看,他说:“我家是低保户,我从来没想过这辈子能住上楼房。有了好房子,下一步我要找份工作,把日子过好,不能啥事都靠国家。”
前二道乡广大受灾群众对各级党委、政府以及社会各界的关心和帮助念念不忘。他们自发组织起来,将五里河中被洪水冲下的一块巨石打捞上来,安放在金丰家园门口,在上面刻了三个大字:感恩石。
如果把上文具体实例抽出去,改成传统的倒金字塔结构,文章就少了一些生气。如下:
10 月 26 日,“7·28”洪水过后仅仅三个月,丰满区前二道乡在洪水中失去房屋的284户受灾群众,就开始领取安置新居的钥匙了。
受灾群众安置新居金丰小区位于前二道乡金丰村,占地面积5.2万平方米,建筑面积3.66万平方米,8月16日正式动工。为保证受灾群众在入冬之前住进新房,经过两个月昼夜不停地施工,该小区10栋住宅楼于10月16日竣工,10月24日完成配套设施后交付使用,10月25日开始供热。
安置新居户型为60平方米~80平方米,在交付使用前进行了简单装修,室内安装了水盆、座便器和地热管线,墙壁也进行了粉刷。金丰小区的开发商隆鑫房地产开发有限公司,赠送给每户一套排油烟机、液化气钢瓶和炉具,价值500元钱。
26日当天,前二道乡有80多户受灾群众领到了安置新居的钥匙,其余的受灾群众在10月30日前将全部拿到新房钥匙。
两篇文章比较而言,显然前者可读性更强。前者一个具体事例贯穿始终,粗笔和细笔结合,使文章有起伏,在讲故事中把枯燥、干瘪、索然无味的“硬新闻”变得生动起来。
“华尔街日报体”结构清晰,层次分明,将新闻视觉化、形象化,是化刻板枯燥为鲜明生动的有效手段。要成功运用这种新闻体裁,需要掌握它的采访写作技巧。
在文章的开头,华尔街日报体先引入人,因为人是我们人类最有兴趣关注的存在物。与“为了……”、“按照……”等死板的“文件式”的开头相比,“华体”的开头更生动活泼、更具有贴近性,也更人性化。
利用个体切入主题无疑是个好办法,但一种社会现象、一件大事往往涉及众多人物,采访中要选择那些具备一定的普遍性和代表性、最好有一定的戏剧性或悬念性的人或事,既能自然过渡到新闻主题,又能引发读者的兴趣。
在一篇报道中,选取一两个典型事例就足够了,事例太多会使文章显得繁杂,影响思维的连贯性和阅读的流畅性。
对典型事例的采访要深入细致,甚至要达到可独立成文的程度。对一些重要报道要事先做好功课,对大的新闻背景有所了解,明确采访方向。同时,采访中要捕捉细节,多用直接引语,多用可感性新闻语言。
读者的兴趣不仅取决于作品中的故事、悬念、细节,还取决于结构的精心安排。报道能否从一个思路流畅地过渡到另一个思路,是对写作技巧的严格考验。另外,在对新闻事实逐步展开的叙述上,层次要清晰,具体事例与背景材料的交接组合要自然。就像一部电影,有广角,有特写,有远景、有近景,交替运用,观众才不会感到视觉疲劳。这在篇幅较长的文章写作中尤为重要。
现在,很多报道都能找到一个恰当的事例开头,但在行文中把宝贵的事例抛开了。这样的文章就缺少了起伏、没有前后呼应,整体感不强。
这样的文章虽然与真正的“华体”还有一段距离,但已经看见了“华尔街”的路口,再向前走,就到了真正的“华尔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