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打造民政服务品牌提高民政服务水平

2011-08-15代常安

中国民政 2011年11期
关键词:民政城乡群众

◎ 代常安

打造民政服务品牌提高民政服务水平

◎ 代常安

新时期,民政部门如何顺应形势发展的需要,进一步发挥好民政工作的基础性作用?笔者认为,必须进一步解放思想,科学筹划,不断创新举措,努力打造民政服务品牌,提高民政服务水平。

(一)围绕和谐,在构建城乡救助体系上求突破。应按照统筹城乡发展,统筹经济社会发展的要求,从实际出发,坚持突出重点、先易后难、规范运作、整体推进。一是要做好城乡低保的提标扩面工作,加快城乡“一体化”的实施步伐,建立和完善城乡低保金标准自然增长机制,在应保尽保、分类施保的基础上,切实加强规范化管理,努力实现低保对象进出“两畅通”。二是进一步健全、完善社会救助制度,解决贫困群众的突出困难。建立经常性社会救助制度,发挥经常性社会捐助站点和扶贫超市作用,解决城乡贫困群众的生活困难;建立困难群众住房援助制度,分期分批对农村低保户和低保边缘户现居住的危房、险房进行改造和重建,实施城市低保家庭廉租房制度,不断改善城乡困难群众的居住条件;建立低保户子女就学援助制度,确保贫困户子女不失学、不辍学;建立城市低保群众冬季取暖援助制度,从城市供暖专项调节资金中给予补助;完善农村临时救助制度,解决农村困难群众因重大疾病、子女上学、天灾人祸等造成的家庭突发性、临时性生活困难;完善农村包户扶持制度,采取救助式扶贫和开发式扶贫相结合的办法,着力解决其基本生活困难,增强自身“造血”功能,促进其依靠自身发展脱贫致富。

(二)围绕发展,在加强协会培育上求突破。要坚持培育发展和管理监督并重,坚持发展和依法管理民间组织,鼓励社会力量在教育、科技、文化、卫生、体育、社会福利等领域兴办非企业单位,发挥行业协会、学会、商会等社会团体的社会功能,为经济社会发展服务。要发展和规范各类基金会,促进公益事业发展。引导各类非政府组织加强自身建设,提高自律性和诚信度,支持非政府组织参与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充分发挥提供服务、反映诉求、规范行为的作用。

(三)围绕民生,在民政基础设施建设上求突破。一是老年康乐中心建设。通过社会资源自筹资金、争取政府支持、国家政策扶持等加大对现有养老设施改造资金的投入,努力把老年康乐中心打造成国内知名养老品牌,使其向养老产业集团方向发展。完成敬老院改造任务,增加农村五保集中供养人员比例。完善种养殖基地建设,新上喷灌设施,更新养殖品种,建立生态型养殖基地。二是扶贫超市建设。通过政府出资、经常性社会捐助等办法筹集超市扶贫款、物,解决城乡贫困群众生活急需的米、面、油、衣物等生活困难。三是建设备灾和社会捐助物资储备仓库。四是建设农村常年病人托管中心,帮助困难家庭解放劳动力,增加脱贫致富能力。

(四)围绕落实,在提升为民服务水平上求突破。要全面实施人才兴业战略,通过引进和培训人才,优化队伍结构,提高人员素质。要注重加强队伍教育,增强群众观念,深怀爱民之心,恪守为民之责,真正做到民有所想,我有所为;民有所呼,我有所应;民有所盼,我有所办,以实际行动维护党和政府在人民群众心目中的形象。在工作态度上,要把人民的事情看得比泰山还重。从某种意义上讲,工作态度决定工作质量。民政工作是一个受人尊重的岗位,民政干部的思想作风、一言一行都代表着党和政府的形象。民政干部特别是基层民政工作者,要树立“多说一句话,多跑一段路,多操一点心,多熬几个夜”的精神,诚心诚意地为人民服务,用心办事、用心了解社情民意、用心帮助人民群众解决困难,以百倍的精神状态投入到自己的工作之中,用实际行动真正践行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 在工作能力上,要做到想干事、敢干事、能干事、会干事、干成事。新时期的民政工作对民政干部职工的素质要求越来越高,既要政治可靠,业务精通,又要公正廉洁,勇于奉献。民政工作者要适应形势发展,坚持不懈地学习理论、学习业务,提高政策水平、业务技能,提高综合素质、工作本领,用过硬的业务让广大群众满意,让党委政府放心。 在服务水平上,要及时把党和政府的关怀和温暖送到每一个困难群众手中。认真就是能力,落实就是水平。困难群众面对的第一部门就是民政部门,需要帮助找的第一个干部就是民政干部。故而,直接与基层组织和普通群众打交道的民政部门在公共服务领域担当着越来越多的责任,提供着最直接、面对面、实实在在的服务,其服务质量和水平的好坏,落实政策能力的高低,直接关系到党和政府在人民群众心目中的形象。因此,民政干部职工要以更加求实的工作作风,把党的惠民政策及时落实到群众中去。

(作者系辽宁省开原市民政局局长)

猜你喜欢

民政城乡群众
带着“民政题”与总书记面对面
冬奥会中的“民政身影”
多让群众咧嘴笑
救助寻亲,民政做了什么
情牵群众美好生活新期待
“群众来求助”等十六则
城乡涌动创业潮
为群众美好生活执着追求
城乡一体化要两个下乡
缩小急救城乡差距应入“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