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论信息化环境下党校数字图书馆建设路径

2011-08-15

中共四川省委党校学报 2011年3期
关键词:教学科研党校数字

杨 颖

(中共四川省委党校,四川成都 610071)

随着我国信息化建设的快速推进和党校事业的发展,党校系统数字图书馆建设工作有了新进展,全国党校图书馆共建共享工作持续展开,数字图书馆工程建设步伐正在加快。在全国党校贯彻《中国共产党党校工作条例》的重要时刻,党校数字图书馆建设面临着重要的发展机遇。推进党校数字图书馆建设,更好地为党校教育培训事业和教学科研服务,从而真正发挥党校在教育培养干部、宣传中国化马克思主义、解读发展方针政策的主阵地作用,是一项任重道远的艰巨任务,我们必须在科学发展观的指引下,着眼长远,提出具有实践意义的思路与举措。

一、党校数字图书馆建设存在的问题

2010年7月,全国党校图书馆工作暨信息资源建设会议在陕西省委党校召开,这是我国党校图书馆开始数字图书馆建设多年后的首次会议。会议总结了我国党校图书馆数字化建设取得的成就,同时指出面对干部教育和培训的新形势新任务新要求,必须深入探讨进一步加强党校图书馆特别是数字图书馆和信息资源建设工作的思路和具体措施。与会代表共同认为全国党校系统数字图书馆的发展现状与党校新时期建设“一流学府”的要求相比还存在一定差距,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首先,对数字图书馆建设的重视程度不够,投入力度不足。面对全国社会经济发展的新形势、新任务、新要求,党校数字图书馆建设如何与时俱进,跟上时代步伐,实现转型,如何拓展各种服务功能、提高服务水平等,在某种程度上并未引起部分党校校委及图书馆领导的足够重视;重视程度的不够直接导致经费投入的不足,成为制约党校数字图书馆转型发展的重要因素。其次,党校系统信息资源共建共享机制尚不完善。就全国党校发展现状而言,党校数字图书馆建设普遍存在各自为政、缺乏沟通协调、管理水平较低、软硬件设施投入不足或重复建设等问题,进而使整个党校数字图书馆建设在人力、物力、财力等方面存在整合不足、无法优化、浪费严重的现象,不能充分体现党校系统的整体优势。第三,党校数字图书馆功能未能充分发挥。对已有馆藏文献的开发还在起步阶段,在服务内容和方式上缺乏创新,尤其是在提供个性化、学科化服务方面做得不够,不能很好地适应发展趋势,无法满足教学科研人员和学员日益增长的多层次、多样化的信息需求。第四,队伍建设状况从总体上与数字图书馆新发展、新要求不相适应。很多党校图书馆存在着工作人员知识结构不合理、年龄老化等问题,“等、靠、要”的思想仍旧严重,许多工作还处于维持现状的局面,亟需引进和培养一大批既掌握先进信息技术又熟悉党校各学科专业的高素质复合型人才。[1]

二、推进党校数字图书馆建设与发展的思路与举措

1.认清形势,抢抓机遇,实现党校图书馆的转型发展

第一,实现思想观念的转变。思想观念和意识形态决定了人们看待事物和解决问题的角度与方式,因此改变陈旧的思想观念,大胆创新,坚持科学发展观,对党校数字图书馆建设与发展起着基础的导向性作用。面对信息化浪潮,党校图书馆要切实抓住机遇,实现信息技术的跨越式发展,重点应聚焦于建设数字图书馆。我们要把建设数字图书馆作为实现党校图书馆转型升级、二次创业的良好机会,作为发挥图书馆在党校教学科研工作中的重要作用的极好机会,作为提升图书馆影响和地位的极好机会,作为图书馆锻炼队伍提高从业人员素质的极好机会。要从贯彻落实《中国共产党党校条例》、打造“一流学府”、体现党校干部培训主渠道、建设网上马克思主义宣传阵地等高度进一步提高认识,增强做好数字图书馆工作的责任感和紧迫感,努力为校院党政领导干部培训、人才培养、科研创新、师资队伍建设等提供较完备的集文献保障、优质信息服务、优美阅览环境为一体的一流数字图书馆。

第二,实现馆藏资源建设的转变。信息技术的迅猛发展使得图书馆馆藏资源发生了巨大的变化。在网络环境下图书馆原有的馆藏资源和网络数字资源共同构成了图书馆信息服务的资源基础,数字资源的海量信息已经远远超出了传统图书馆馆藏。党校图书馆必须与时俱进,实现馆藏资源建设转变,建立起多元并存的收藏体系。党校图书馆服务对象主要为教研人员,传统服务萎缩已成为现实,纸质资源使用率越来越低,数字资源越来越被青睐。因此,在保有必需纸质文献资源的同时,应着力加大数字资源建设力度,扩大数字资源规模,并努力建成具有党校特点的特色数据库,构建从单纯纸质文献资源为主到数字资源馆藏为主的综合性信息资源体系。

第三,实现服务方式的转变。数字资源的迅猛发展和不断壮大,要求图书馆信息服务的理念和方式都必须实现转变。党校数字图书馆建设,要根据数字信息服务的要求,变单一服务为多元、多层服务。要突破单一馆藏限制,充分开发利用数字资源,加强对用户信息意识与信息能力的培养,开展信息咨询服务、检索服务、文献传递服务和网络信息资源导航等导向服务,保证信息用户可在任何时候、任何地方利用终端查找到所需的信息。要强化针对性信息服务和特色化信息服务,根据不同信息需求提供各种专题及跟踪服务,要积极开展学科化信息服务,将图书馆的资源和服务直接嵌入到用户的学习、科研和工作过程中。[2]

2.围绕中心,服务大局,主动服务党校教学科研

一要强化服务意识。在党校的工作布局中,教学是中心、科研是基础,建设数字图书馆必须把为教学科研提供优质信息服务作为最基本也最重要的价值取向。“有为才有位”,这就要求图书馆必须站在党校全局和战略的高度谋划工作;这就要求图书馆必须着力在服务教学科研中谋发展,在推进发展中强服务;这就要求图书馆工作必须尽力增强信息服务的针对性和有效性,切不可自娱自乐,更不可自我陶醉。

二要明确服务重点。数字图书馆建设要贯彻服务为导向的建设理念,主动融入校院教学科研,参与核心学科建设,提前介入教学科研重点,对教研部门及其专家、教授承担的重点课题、科研项目等主动了解、积极参与,开展专题信息服务,形成专题资料或数据库,使数字图书馆真正成为教研部门的好助手,成为教学科研必不可少的强力支撑,真正成为干部教育培训中“想得起、用得上、离不开”的现代化帮手。

三要提高服务实效。数字图书馆建设硬件是基础,资源是核心,利用是目的。数字图书馆的本质在于充分利用数字化及网络化技术实现信息特别是文献信息资源的充分开发和利用,更优质地吸引读者、满足读者和服务读者。党校数字图书馆建设的重心,应该是充分利用数字化、网络化的技术手段,使读者能广泛、方便、快捷地利用信息资源。[3]数字图书馆应该在“用”字上下功夫,可采用讲座、上门辅导等方式开展培训,宣传馆藏数字资源,切实提高数字资源利用率,让教师学员真正体会到数字信息对教学科研的有用性,对自主学习带来的便捷和高效。真正实现数字图书馆“建起来、连起来、学起来、用起来”[4],实现数字图书馆建设技术成果与资金投入效益的最优化和最大化。

3.发挥优势,体现特色,努力形成党校图书馆的不可替代性和权威性

一要坚持特色立馆。我国现有上万所图书馆,但真正“高质量、有特色”的并不多,创办高质量的数字图书馆对绝大多数党校而言还任重道远,党校图书馆能否在竞争中站稳脚跟,甚至脱颖而出,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图书馆的特色。特色就是差异性、特色就是优势、特色就是价值体现、特色就是生命力、特色就是竞争力。党校的特殊作用,必然使得党校图书馆区别于高校图书馆、公共图书馆的基本定位,党校图书馆要凭借自身所特有的功能特别是以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学发展观等为信息资源主体的强大优势,着力形成党校数字图书馆建设的不可替代性和权威性。要根据中央党校明确的以“三大文库”(即中国共产党文库,马克思主义理论文库,中国国情和方志文库)建设为中心的工作方向,并结合各省情和各校(院)教学科研重点,积极加强特色数字资源库建设,不断强化专题数据库的深入开发。

二要坚持科学建馆。要在实践中不断加强党校数字图书馆建设规范化、标准化,要适应信息技术日新月异的发展变化,要创新模式及手段,要不断总结探索新的工作方法,使数字图书馆建设更具适应性和科学性。在数字图书馆不断发展的过程中,要在掌握数字图书馆建设的共性特征基础之上,探索出相对稳定并具有党校特色的建设模式和有效的服务手段,从而保证党校数字图书馆建设有序开展。

三要坚持党性强馆。党校在传播先进思想文化、培训党政领导干部和发挥思想政治优势等方面具有重要而特殊的作用,因此数字图书馆建设具有独特的社会科学价值与先进文化特征,必须把党校姓“党”始终贯穿到数字图书馆建设全过程,为党校这个党性“熔炉”和“加工厂”提供丰沛的“燃料”和“原材料”,以更好地“纯化”和锤炼干部的党性,从而培养更多的党的“铁杆”战斗员和指挥员。在数字图书馆建设过程中,要强化政治意识、党的意识、权威意识,充分实现党校信息资源的特殊价值和弘扬先进文化的独特作用。

4.统筹规划,加大投入,形成共建共享机制和数字化环境

一要统筹规划。我国党校数字图书馆建设过去缺乏宏观的整体规划,大多处于各自为阵、单独建设、互不相关、相对分散的状况,在相当的范围和层次上存在着重复建设的问题,对数字图书馆建设技术水平提升、知识产权、经费投入等问题的解决也带来极大困难。因此,数字图书馆建设,需要更高层次的统筹规划,要在中央党校的领导下,着力形成全国党校数字化环境和共建共享机制。要通过集体智慧和力量解决问题,充分发挥各校地域及资源优势,形成优势互补;要突破省、市(州)党校图书馆馆际界限,实现开放式、自由化获取和使用信息;要统筹协调全国党校资源,形成全国党校系统数字图书馆共建共享一盘棋。

二要加大投入。数字图书馆建设是一项智力密集、技术密集、资金密集的工程,尤其设备的购置、软硬件的升级、数据库购置与更新、馆藏资源数字化、网上资源的开发与利用等均需要有相应的经费和专业人员作保障,必须加大投入。为此,要多途径筹措经费、多渠道引入资金,优化人才队伍,逐年加大对数字图书馆建设经费和人才培养投入的力度。

三要通力合作。数字图书馆建设是一个庞大的系统工程,是一个长期的艰苦过程,涉及方方面面,只有协同工作,才能保证正常地运转,各级党校要上下齐心,通力合作,共同推进。要加强中央党校图书馆的领导作用,明确建设项目,要求各级党校积极参与。各省市党校建设特色数据库时,也要与兄弟党校共建协作,协助开展数据信息调研、采集,更好地收集和丰富数据资源,共同完成特色数据库建设,形成共建共享信息平台,共享数字资源建设成果,实现系统内突破时间和空间限制,开放式自由获取和使用数字信息,真正发挥图书馆数字化服务作用。

5.以人为本,人才强馆,努力建设一支高素质的馆员队伍

首先,优化人员结构。人才队伍建设和专业人才的培养,是数字图书馆建设和发展的重要支撑。要坚持把人才队伍建设作为图书馆转型升级的“引爆点”、人员素质提升的“催化剂”、履职尽责的“助推器”。当前数字图书馆建设需要多层次、多学科的人才,要形成具有组织管理骨干、图书馆学专业骨干、人文社会科学各学科骨干、信息技术专业骨干的人才队伍;要制定恰当的激励机制进一步调动现有业务和管理骨干的积极性;要重视图书馆组织结构建设,以适应数字图书馆建设需要,在此基础上进行人员的合理配置。在补充新生力量特别是引进数字图书馆建设急需的图书馆学专业人才方面给予适当的政策倾斜,促进实现图书馆人员的专业化、年轻化、技能化的结构性调整,着力形成一支“想干事、会干事、能成事”的高素质、复合型的人才队伍。

其次,坚持实践育人。实践出真知,要组织实施人才培养工程,积极为馆员提供技能提升及学习的渠道,系统地组织业务技能和技术的培训,促进队伍知识结构的调整和整体素质的提高,并注重以项目建设带动全员素质提高,提倡“在游泳中学会游泳,在战争中学会战争”,通过实践育人,努力实现数字化成果与人才培养双丰收。

三、结论

加强数字图书馆建设,是党校事业的重要组成部分,是贯彻落实《党校工作条例》的需要,是打造“一流学府”的需要,是体现党校干部培训主渠道的需要,是在全党、全社会掀起新一轮学习热潮的需要,是建设网上马克思主义宣传阵地的需要。同时,又是一个任重而道远的系统工程,不是一朝一夕就可以完成、也不是完成后就可以一劳永逸的事情,需要高度重视,持之以恒,加强规划,积极参与,共建共享,努力推进图书馆数字图书馆建设。

[1]2010年全国党校图书馆暨信息资源建设会议报告:深入贯彻落实《中国共产党党校工作条例》,切实推进党校系统图书馆工作和信息资源建设的科学发展.

[2]吴新年,陈永平.关于学科化信息服务的思考与建议.情报科学,2007(12).

[3]吴少柏,肖友国.数字化信息服务是数字图书馆的核心和重点——中共四川省委党校数字化图书馆建设略谈.情报资料工作,2001(5).

[4]王伟光.党校工作规律研究.中央文献出版社,2006:672.

猜你喜欢

教学科研党校数字
“云上中文”教学科研数字化资源平台助力一流学科建设
独立学院转设过程中如何构建合理的教学科研仪器设备管理体系
党校教学应重视党性教育
答数字
数字看G20
中共第一所党校成立于何年何地?
南非大学的能力建设研究——以教学科研策略为例
成双成对
协助党委创办高中学生业余党校
实现党校科研工作“四个服务”目标的几点思考——以昌吉回族自治州党校为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