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博在气象服务中的应用探析
2011-08-15梁晓妮周亦平
梁晓妮 雷 俊 周亦平
(浙江省气象服务中心,浙江杭州310017)
0 引言
浙江省是我国受气象灾害影响较严重的省份之一。气象灾害对浙江的影响呈上升趋势,每年因气象灾害带来的直接损失占全省GDP的1%~3%,因此公共气象服务在减少由高影响的强天气造成的损失和降低对经济社会不利影响等方面重要性日益突出,作用日益显著[1]。
随着社会的发展进步,公众对公共气象服务的需求和要求日益增高,气象服务产品和信息传播途径只有不断创新,不断满足公众的真正需求,才能突显公共服务的内在价值。公共气象服务以气象服务产品为载体,通过各种途径和渠道向用户和公众发布,因此气象预报的准确性、气象服务产品的多样性以及产品发布的快速有效性成为公共气象服务发展的几个关键要素。
事实上,气象服务产品一直随着社会科技和大众需求的变化而不断推陈出新。从广播、报纸气象专栏到电视气象节目,从纯文字的手机短信到图文并茂的彩信,从常规预报服务到专业气象服务等,气象服务产品的形式和内容、气象信息传播的途径等都能够与时俱进,紧跟时代脚步。如今,随着Web3.0的兴起,微博逐渐走进人们的生活,它是Web3.0浪潮下的新应用。在这样的历史发展背景下,微博的出现为气象服务的进一步发展提供了契机。气象服务能否利用微博这一新兴事物,推出适应时代发展的新的气象服务产品,这成为气象服务未来发展值得探讨的问题。
鉴于微博这一新兴事物的发展前景和趋势,施行微博气象服务是可行而且具有重大意义,本文试图在微博气象服务兴起初期,进行一些比较、分析和总结,为未来微博气象服务的发展提供一些意见和建议。相信随着气象服务的不断进步和成熟,类似微博气象服务这样的开发应用一定能得到公众更多的认可和满意,进而取得良好的社会和经济效益。
1 微博特性及发展现状
1.1 微博的产生和发展
进入3G时代以后,手机具备了报纸、广播、电视、计算机的功能,从而作为一种新媒体参与传播,改变了现有的传播格局。从3G手机新媒体产生至今,最为成功的传播实例莫过于当前正在网络上流行的微博,即微型博客,它是新兴起的一类开放互联网社交服务[2]。现如今,微博正逐渐成为人们生活中必不可少的部分,就像电脑和手机一样,作为一种前所未有的强大媒介,以某种特有的方式走进人们的生活,并改变着人们的行为方式和生活方式。
1.2 微博的含义和主要特性
(1)微博定义。微博是微型博客(MicroB-log)的简称,是一个基于用户关系的信息分享、传播,以及获取的平台。是一种允许用户及时更新简短文本(通常少于200字),可以公开发布并实现即时分享的博客形式。
(2)微博特性。微博既继承了传统博客的优良特性,如即时性,开放性,交互性等,又发展了自身的特点。
①短小性。顾名思义,微博的特点在于“微”。微博一般为140个汉字,两条短信的长度。精简的信息便于接受和传播,提高了交流的时效性和信息共享的效率。
②实时性。用户可以通过多种客户端包括短信、E-mail、IM(即时通讯软件)等向平台发送信息,无论任何地方、任何时间都可以发送和接受信息。比如在5·12汶川地震发生后,微博上第一条关于地震的消息是在北京时间当天下午2时35分35秒,比新闻报道快了22 s。
③互动性。微博对字数的要求使得其互动性大大增强。用户不仅能在微博上快速接受信息,还能即时发布消息,而且能发表评论和感想。基于微博与手机的无缝结合技术,用户看到一则微博消息时,即可利用手机发送短消息即时发表自己的想法。这种互动性是目前其它传播媒介所不具备的。
④支持图片发布,可以实现图文并茂。
⑤转发功能。微博具有转发功能,因此可以说,微博更像是一个一对多的发布平台。移动终端提供的便利性和多媒体化,无形之中扩大了信息的传播范围,提高了微博信息的影响力[3]。
2 微博气象服务研究
2.1 现有微博气象服务分析
深圳气象台的微博气象服务开展得比较早,而且做得比较出色,内容丰富,风格清新。分析深圳气象台的微博服务,我们可以得到一些有益的经验。
如深圳气象台发布的一条微博信息:“注意:一股较强冷空气将在15日白天影响我市,届时天气将显著转凉。15日有分散小雨,北风加大,沿海地区将出现强风,气温迅速下降,16—17日早晨最低气温11~12℃,过程降温幅度达7~8℃。预计此次降温不会出现明显的持续阴凉天气,17日白天起冷空气减弱,气温开始回升。”这条信息被转发34次,属于关注度比较高的一条信息。我们都知道,转发次数并不等于接收到信息的人数,收到这条信息的人数肯定远远高于转发人数,但是转发得越多,信息肯定被传播得越广。分析这条信息,可以看到,尽管这条信息仅仅是常规的气象预报,但是由于微博有140个字的容量,可以比一般的手机短信涵盖更多的内容,也就可以更清楚明白的传达气象信息,而且将公众关注的几大气象要素,如气温、风、雨等都写到了,天气转折也明白罗列其中,因此被转发多次,这条气象信息得以在一个扩大的范围内传播和关注。
再比如,深圳气象台发布的另一条微博:“我台工作人员在西涌天文台拍摄到的美丽云海,在此与大家分享”,并随文字附了图片,这条微博也是关注度相对较高的。尽管表面上看,这条信息与真正意义的气象无关,但是从另一个侧面反映了微博的特性,即多元性,不仅可以支持文字,同样可以支持图片发布。利用这一特点,气象服务可以在微博上发布比较重要的有价值的气象图片,如卫星云图、雷达探测图、实时或统计曲线图等。另外,“美丽云海”获得比较高的关注,也说明了公众对气象还是很感兴趣的,风、云、雷、电等天气现象,不仅显示着大自然的力量,也显示着大自然的魅力。在公众眼里,气象不应该是陌生冷漠的,而应该是生动亲切的,公众不仅需要有用的天气预报、预警信号等,同样也对气象的风云变幻充满好奇和兴趣。天气气象瞬息万变,气象科学博大精深,我们应与公众多交流多互动,了解公众的需要和关注点,以多方位的信息去满足公众的需要,只有这样,我们的气象服务才能更加深入人心,得到更多的认可。
综合以上分析,我们可以看到:公众关注度较高的仍然是天气变化的信息。因此应加强天气变化方面的信息发布,尤其是出现较大天气转折和突发天气情况的时候,发布相关信息、预警预报,仍然是气象服务的重中之重。而加强气象信息的发布效率也变得更加重要。
气象微博发布的信息相比手机短信等可以更全面更丰富,利用这一特点,微博气象服务可以涵盖更多的内容,除了一般的天气预报信息外,还可以包括生活、健康等多方面的信息。同时,还可充分利用微博支持图片发布的特性,做到图文并茂,增进理解和交流。
目前,在新浪等媒体开通微博气象服务的省市,除了深圳气象台,还有中央气象台、浙江天气网、河南气象台等,纵观现有的微博气象服务,除了中央气象台的权威性吸引了众多的关注外,即拥有最多的“粉丝”,其他的地方微博关注度都不高,一般只拥有几十个左右的“粉丝”。微博气象虽然也得到了一定程度的关注,但是比起电视、手机等媒体的关注度来,还有很大的差距,因此可以说,微博气象服务还有很大的潜势和发展空间。微博气象服务的优势没有得到充分显示,这其中可能还存在着一些不足之处:首先,灾害性天气的预报预警发布方面稍显欠缺。目前的微博气象信息,多是常规天气预报的重复发布,在天气变化时,很少能够及时发布相关的实时信息;其次,内容过于单一,不够丰富生动,缺乏创新;还有微博气象信息语言欠生动,科学性、科普性不强,与公众的互动交流也不够。
2.2 微博在气象服务中的应用优势
(1)信息发布更及时。比起电视、广播、报纸等传统媒体,微博具有短小性的特点,同时其自身便捷的发布机制,可以极大的提高信息发布、传播和接收的效率,实现信息传播的“零时间”,为防灾减灾工作赢得时间和主动。
(2)具有更丰富的内涵。微博比一般的手机短信多了70个字的空间,因此可以涵盖更多的内容,同时可实现各种操作,包括图文信息,因此微博气象信息可以做得更丰富、更生动、可读性更强。
(3)功能更强大。3G手机能够与传统媒介嫁接,3G手机可以为我们的生活提供更多的服务,再加上3G技术的成熟和3G手机的普及,微博与3G手机的融合,将进一步增强微博发布和传播信息的能力,也能够提供更多传统媒介所无法提供的便捷服务。
(4)信息传播更广泛。目前电信网、广播电视网、互联网进一步融合,越来越多的人开始使用微博,信息的发布和接收变得越来越方便,易于操作,微博可以在更大范围的人群中推广使用。由于使用微博的人数的增加和群体特征的丰富,微博气象信息的影响面和影响力将得到不断加大。另外,微博的转发功能也将在一定程度上形成信息的“滚雪球”效应,气象信息将通过微博平台全方位辐射发布和传播出去。
(5)互动性。微博的即时对话功能,可以及时接受和了解公众的反馈,并可实现与公众的互动交流。
2.3 微博气象服务发展的初步探讨
2.3.1 什么样的信息适合在微博中发布,即如何更好的发挥微博优势
发布的信息首先应确保正确性,其次是及时性和实用性,不应变成流水账式的记录,要确保信息有价值。除了发布常规的天气预报外,如短期、短时气象预报等,微博气象很重要的一部分内容应该是实时更新的信息,是常规预报关注不到的重要的信息,如根据天气实况,实时发布的热点信息等,如冬季低温、夏季高温、雨量雨情通报等。
随着全球气候变暖,我国包括浙江的天气气候将可能变得更加异常,每天的天气都可能出现预想不到的情况,而这些信息仅仅是每天固定的天气预报信息是不可能完全覆盖的,而微博可以随时跟踪天气变化,发布值得关注的、对公众有价值的气象信息。尤其是很多灾害性天气发生得很突然,以现有的预报技术和能力,还无法准确及时地作出预报。例如,大雾是比较多变的,因而想要每次都准确及时地预报出来,就目前的技术水平还较难实现,而大雾对现今社会造成的影响却是越来越大,但是如果能够在临近时刻,或大雾出现的初期,将信息及时发布出去,那么就可以大大的减小大雾对交通、生活等方方面面的影响。而微博自身的短小性及其便捷的发布机制等特点,使得微博气象平台在发布突发预警信息以及实况信息方面表现出突出优势。而对气象实时信息的获取,除了可以通过业务软件获得外,还可加强与电台、报纸、气象协理员等的合作和信息共享。
因此可以说,预警预报信息以及各类灾害性天气信息是微博气象平台发布内容的重中之重,在这一方面需要不断的提高发布能力和发布效果。
另外,还可以发布与气象相关的其它内容。每天定时或根据实际情况发布休闲养生、旅游、健康、交通等方面内容,还可以适时进行科普宣传工作。如前所述,微博气象平台其中最重要的内容和任务是发布预警预报信息和突发灾害性信息,但是微博气象平台其他方面的内容却是微博气象平台不断成熟壮大的基石,因此任何一部分的内容都必须一视同仁,认真的制作和发布。微博气象平台只有做到内容丰富,信息实用、有价值,才可能形成良好的口碑和效应,从而让更多的人关注微博气象平台,关注气象信息,那么一旦出现灾害性天气的时候,微博气象信息就可以在更广泛的人群中传播,做好防灾减灾的初期工作。因此日常的信息发布、更新和制作也是很重要的,丰富各类与气象相关的信息发布也是很有必要的。
2.3.2 如何使内容做到精准、快速、广泛
一方面,为使气象信息做到精准、快速,必须进行内容的包装,一是能够增强信息的可读性;二是可以节约信息发布时间。即使是发布常规的天气预报,进行了适当概括和编辑的信息会显得更有条理,重点更突出,从而增强可读性,也就更易于被公众理解和接受了。另外,由于微博也有字数限制,因此要将预报信息或者是突发事件、实况等内容在规定的字数范围内准确地告诉公众,气象服务人员平时的经验积累就显得尤为重要,因此,需要在实践中不断总结和形成一套方法和模板,以便节约信息发布时间,从而能够以最快的速度将信息发布出去。
另一方面,为使气象信息更广泛的传播,应做好微博气象的推广,加大宣传力度和增强宣传效果是其中最重要的工作之一。例如,可以利用一次灾害性天气事件进行全程重点服务,即从灾害性天气预报预测开始到灾害性天气发生和发展,最后到天气过程结束,整个过程期间做好一系列微博气象服务,以取得一定的社会影响力,从而达到增加微博气象服务知名度的目的,使微博气象服务逐渐被公众熟悉和接受,这样微博气象就能够更广泛地在公众间传播。
2.3.3 以什么样的方式和定位发布信息,即如何做好微博气象服务的角色定位
微博平台是一个开放和平等的平台,气象服务内容不仅要准确及时有用,同时还应该让公众感觉到气象服务是贴切的、贴心的,因此我们的服务用语和服务风格应该亲切温馨,并且是不拘一格的。因此,在气象内容发布的同时,还可以与公众形成经常的对话,了解公众的需要,解答公众的疑问,形成良好的互动交流。气象服务人员应学会倾听,善于从公众处获得建议,并及时反馈。气象服务风格的形成,必须通过实践的不断摸索,不断成形,只有用心做服务,才能在公众中塑造和树立起良好的虚拟品牌形象和口碑。
2.3.4 开设气象服务满意度以及交流反馈专栏
了解公众对气象服务的需求和满意度,是气象服务创新发展的方向和动力。基于微博的实时交流功能,开设专门的交流反馈平台,可以最快的了解到公众的需要和想法,在与公众的互动中完善工作,形成共识。
总而言之,微博气象服务应该做到信息及时多元化,形式丰富多样化,态度诚恳亲切,用语礼貌规范,只有用心服务公众,才能获得良好的社会反响和效应,微博气象服务才能逐渐发展起来并进入公共气象服务的主体队伍。
3 结语
微博为人们提供了一个信息传播的新平台,多样化、便捷化、简单化的发布方式降低了信息发布的门槛,使人们可以随时随处发送和接收微博信息。然而,任何一种新技术的实际应用都会是一个漫长而曲折的过程,要将微博和气象服务更好的融合在一起,还有很长的路需要走。在信息资源如此丰富,技术日新月异的今天,如何提升技术与应用能力、信息整合能力是非常关键的;同样,对于气象服务人员来说,如何提升其信息获取与创造能力、信息选择与评价能力也将变得越来越重要[4]。现阶段,微博气象服务可以作为报纸、电视、手机短信等主要信息发布手段的一个有益补充,可以在许多方面强化气象服务的效果,今后希望有更多的人关注并探讨如何将微博更好地应用到气象服务中去,促进气象信息化的发展,促进公众气象服务的发展。
[1] 黎 健.公共气象服务的认识和思考[J].浙江气象,2009,30(4):7-13.
[2] 聂飞艳,论3G手机媒体的传播策略——以微博为例分析[J].西安文理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13(1):91-93.
[3] 陈红玉.由突发事件看微博的传播机制[J].传媒观察,2010(8):45-46.
[4] 王世群,张 干.微博在中小学教育中的应用探析[J].软件导刊(教育技术),2010(7):53-5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