降水异常偏少 干旱灾情严重——2011年春季(2011年3—5月)浙江天气与气候
2011-01-18张依慈毛燕军
张依慈 毛燕军
(1.浙江省气候中心,浙江杭州310017;2.南京信息工程大学,江苏 南京210044)
1 基本气候概况
1.1 气 温
2011年春季全省平均气温为15.8℃,与常年同期基本持平,比上年偏高0.3℃(图1),各地分布在13.4℃(嵊泗) ~17.5℃(丽水)之间。与常年同期相比,浙北、浙中地区、丽水、青田、温岭、洪家等地偏高,偏高幅度在0~1.5℃之间;其余地区偏低,偏低幅度在 0.1 ~0.7℃之间。
图1 浙江省春季平均气温历年变化(单位:℃)
1.2 降 水
2011年春季降水量全省平均为205.1 mm,比常年同期偏少6成,比上年偏少428.1 mm(图2),各地分布在101.3 mm(岱山) ~461.4 mm(庆元)之间。与常年同期相比,各地均偏少,偏少幅度在3~7成之间,其中舟山地区、衢州地区、绍兴及台州大部、平湖等地偏少6成以上。降水日数全省平均为32 d,比常年同期偏少18 d,比上年偏少21 d,全省各地在19~48 d之间。
图2 浙江省春季降水量历年变化
1.3 日 照
2011年春季日照时数全省平均为500 h,比常年同期偏多101 h(图3),比上年同期偏多106 h。全省各地在397 h(温州)~596 h(嘉兴),其中浙北大部在500 h以上,浙南地区则均在450 h以下。
图3 浙江省春季日照时数历年变化
2 主要气候事件
2.1 干 旱
由于降水持续偏少,2011年春季浙江省出现大范围干旱,其中浙东北地区较为严重,对居民生活、农业生产、交通等带来较大影响。干旱造成水库水位下降,海岛及沿海部分地区出现25万人饮水困难;嘉兴南部、宁波南部沿海地区的农作物也受到较大影响,其中棉花减产20%以上。降水减少还影响了水利发电,全省用电缺口显现;同时也导致航道枯浅,江河水位偏低影响航运,使河道交通产生严重拥堵,船只滞留。另一方面,浙江省森林火险等级持续偏高,林火发生次数比上年、前年同期都有显著增加。
2.2 高 温
春季高温出现早。4月26日余姚站出现35℃以上高温天气,4月29日安吉出现35℃以上高温天气。5月8日、10—11日、19—20日,全省多地受到高温影响,共有92站次出现35℃以上高温天气,并有2个站日平均气温破5月最高纪录,9个站日最高气温破5月最高纪录。
2.3 强对流
4月15日上午,嘉兴市池湾村下起大雨并伴有大风,造成葡萄大棚倒塌受损严重,人员受伤。4月27日凌晨,浙北地区及浙中部分地区出现雷雨大风天气,建德市房屋受损倒塌情况严重,农作物受灾面积大,畜牧业经济损失惨重。
2.4 其他灾害性天气
3月13日浙北部分地区出现大雾,嘉兴市最低能见度200 m。3月30日中午,海宁市丁桥镇万新村葡萄种植户遭遇大风,造成一定的经济损失。
3 海气主要特征及影响
3.1 拉尼娜事件于4月结束
2010年7月爆发的拉尼娜事件于2010年年底达到盛期,至2011年4月,赤道中东太平洋平均海温距平已高于-0.5℃,表明此次拉尼娜事件已经结束。春季赤道太平洋海气状况由3月的拉尼娜事件衰减期进入5月拉尼娜事件结束后的调整期。
3.2 冬季风转夏季风
3月西伯利亚高压的强度有所增强,东亚大槽系统深厚,大气环流仍表现为冬季风特征,4月以来,西伯利亚高压的强度已较前期明显减弱,东亚季风处于冬季风向夏季风转变的阶段,5月第2候南海季风监测区的主要监测指标已超过夏季风爆发时的临界值(即监测区内平均纬向风由偏东风转为偏西风、假相当位温大于340K),但冷空气活动依然频繁,来自低纬度的热带系统受到明显限制,南海夏季风于5月3—4候中断,至5月5—6候才重新活跃。
3.3 副高偏弱且不稳定
3月,西北太平洋副热带高压面积偏小,强度偏弱,西伸脊点偏东,但脊线位置偏北;4月,西北太平洋副热带高压面积和西伸脊点接近常年同期,强度偏弱,脊线位置略偏南;5月,西太平洋副热带高压面积略偏大、强度略偏强、脊线位置偏北、西伸脊点偏东。
上述分析表明,春季西太平洋副热带高压总体偏弱且不稳定,脊线位置和西伸脊点摆动幅度较大。至5月3—4候,西太平洋副热带高压面积突然增大,强度变强,西伸脊点位置明显偏西,出现环流形势调整信号。
由于副高偏弱且不稳定,水汽输送条件差,导致春季降水量异常偏少,部分地区出现较严重干旱。春季降水量偏少,日照时间明显增多,有利于气温回升,高温出现时间偏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