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铁安防思考
2011-08-15■柳林
■柳 林
地铁安防思考
■柳 林
“城市发展,交通先行”,当前我国城市地铁建设正处高速发展期,主要大城市自不必赘言,甚至连二三线城市也蔚然风起。在此形势之下,关于地铁的新闻屡屡见诸报端,使得地铁安保也随之进入人们视线。仅撷两则国内报道为例,其一“广州地铁纵火案”——一乘客携带煤气罐进入地铁并点燃,导致起火事件,幸而及时扑灭,未造成人员伤亡;另一则为“上海地铁惊现‘诈弹’:安保管理面临挑战”——因发现疑似爆炸物,上海地铁一辆运行中的列车紧急停车,乘客直呼“惊魂”。
地铁安保,作为一个兼有政府管理与企业参与双重属性的事物,正逐渐成为媒体和普通民众关注的焦点。由此而及安防行业,我们不禁沉思:面对地铁安保,安防行业能否考虑得更多更远?笔者以为,以下的简单思考,或许能够抛砖引玉。
源于其自身属性,地铁安保从始至终都需要相关参建行业的全力参与。对此,安防行业也不能例外。
在此仅以上海地铁安保事件作为样本进行分析。对于上海地铁安保硬件设备,媒体谓之“装备不凡”——美国产Segway代步车、280台安检机以及30台爆炸物探测器;除安防系统外,另有1081名新警组成“站站有警”的布防格局。对于安检员与安检过程,媒体表示“无奈”——譬如在部分站点,在大多数时候,面对汹涌的客流,安检员仅拦下携带大型行李的旅客要求安检,对于行色匆匆的白领则不予阻拦直接放行。
这只是地铁日常安保漏洞的一个缩影,然而它反映出的内容不止于此。除了地铁安保人员资格培训、工作责任上的疏忽怠慢以外,地铁基础安防设备配置可能出现的“猫腻”、地铁整体安防设计方案上可能出现的缺陷、都会埋伏下众多的隐患。一旦“时机成熟”,问题的出现、悲剧的发生,总会令人措手不及、徒然心惊。这一点固然考验相关管理部门的责任感,但同时被作为考验对象的,也有相关安防企业。
回头反观自身,面对地铁建设带来的众多商机,安防行业需要更加客观理智。
近几年地铁建设所取得的成绩举世瞩目,轨道交通的迅猛发展,自然也令安防行业受益不少。最新技术被广泛采用、原有道路的改造升级,使得与之相关的监控管理设备也随之更新换代,以相关的安防产品为例,像常用的列车调度系统、通讯信号系统、信息发布系统、综合监控系统等,均须舍弃原有陈旧设备而采用全新优良设备。这既为众多安防厂家带来了新的商机,也带来新的挑战。有不少安防厂家直接或间接地参与地铁相关系统的技术方案设计,也有不少安防厂家竞标失败、黯然退出。
这不仅仅是由于市场的单方面因素。由于地铁安保事关公共交通安全,优秀的安防企业,必定会严格参照有关法规和标准,综合考虑并全面分析地铁运行可能发生的各种风险因素;必定会潜心研究既往国内外类似事件的经验教训,既遵循理论预设更考虑现实需要——以这些条件为基础,生产性能良好的安保产品、制定相应的解决方案及备选方案,从而辅助地铁安保成功做到“防患于未然”。
以行业视角去看,地铁以至所有轨道交通的迅猛发展,的确为安防这一成长性产业提供了非常广阔的舞台。这一契机值得把握,而如何把握得更好,本文也不过只是给出一点思考的方向——一言以蔽之,勿成疾风一阵,须思基业长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