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2600例术前和输血前4种传染性标志物检测结果分析

2011-08-15胡洁丽

中国卫生产业 2011年5期
关键词:梅毒传染性阳性率

胡洁丽

(河南省滑县人民医院 河南滑县 456400)

我科对术前或输血前患者的乙型肝炎病毒表面抗原(HBsAg)、抗丙型肝炎病毒(HCV)抗体、梅毒双抗原夹心酶联免疫法(ELISA)及抗人类免疫缺陷病毒(HIV)的检测结果进行回顾性分析统计,现报道如下。

1 对象与方法

1.1 检测对象

2008年1月至2010年12月本院住院及门诊患者2600例,其中男1150例,女1450例;年龄3~95岁。

1.2 试剂和仪器

1.2.1 试剂 HbsAg、HCV抗体、抗HIV抗体检测试剂盒为郑州安图绿科生物工程有限公司产品,梅毒抗体检测试剂盒为上海科华生物技术有限公司产品。

1.2.2 仪器 洗板机PW-960,酶标仪318MICROPLATE READER。

1.3 检测方法

1.3.1 标本采集 抽取患者术前和输血前静脉血3~5mL,分离血清备用。

1.3.2 检测方法 HbsAg、HCV抗体、抗HIV抗体、梅毒抗体检测采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技术(ELISA)。对HIV抗体初筛阳性者,首先用另一种试剂进行复核,然后对阳性的患者再次抽血进行双试剂复检,复检阳性的患者标本送疾病控制中心HIV筛查实验室初筛、HIV确认实验室确认。其他阳性结果都进行复检,2次皆阳性才出具阳性报告。

2 结果

术前和输血前传染性指标检测阳性结果比较,2600例术前和输血前患者中HBsAg阳性率9.03%、抗-HCV阳性率0.95%、抗-HIV阳性率0.076%、TP阳性率为0.70%。

3 讨论

对患者进行术前和输血前传染性指标检测可以了解患者的状况,有利于明确责任,维护患者和医疗机构的权益。血液传染性疾病在临床中较为常见,乙型肝炎病毒、丙型肝炎病毒、人类免疫缺陷病毒(HIV1/2)以及梅毒螺旋体都可以通过输血、血制品或手术感染传播,不容忽视。

本次检测结果显示,我院患者在术前和输血前检测的传染性指标的检测,说明有相当部分患者在入院前就已感染了传染性疾病、我国现有HBsAg携带者约1.2亿,HBV感染率也很高,本次检测统计HBsAg的阳性率为9.03%,说明乙型肝炎病毒携带者为当地的主要传染病;丙肝在临床上可引发肝硬化和肝癌,我国正常人群的阳性率约为1.35%,70.00%有明确的输血史,本次抗HCV的阳性率0.95%,对术前和输血前检测抗HCV意义重大。艾滋病是最为严重的传染性疾病,本次检测抗HIV1/2的阳性率0.076%,在工作中要保持高度的责任心和警惕性,防止漏检;梅毒是由梅毒螺旋体感染引起的性传播疾病,也是血液传播疾病之一,本次检测梅毒的阳性率为0.70%。

在手术前或输血前进行HBsAg、抗HCV、抗HIV1/2以及抗TP等传染性指标的检测,既确立了患者术前和输血前的实验室依据,又避免了手术和输血后的医疗纠纷,为举证倒置提供有力的证据;阳性结果还可提示义务人员在诊疗过程中针对性的采取消毒、隔离措施,同时也提醒医务人员要加强自身防护意识,避免自身感染和交叉感染。所以术前和输血前及早发现HBV和HCV感染者和携带者尤为重要,手术前和输血前一定要开展传染性指标检测,对了解患者在术前和受血前入院前的身体状况,对减少和杜绝是否为医源性血液性传播疾病引起的医疗纠纷,以及加强义务人员的自我保护意识和保护医患双方的利益都有重要意义。因此,认真做好手术前及输血前检测患者血清感染性指标也很必要。

猜你喜欢

梅毒传染性阳性率
中西医结合治疗猪传染性胃肠炎
猪传染性胃肠炎的治疗
不同类型标本不同时间微生物检验结果阳性率分析
猪传染性胃肠炎的防治
高龄老年混合型神经梅毒1例
急性药物性肝损伤患者肝病相关抗体阳性率调查及其临床意义
梅毒螺旋体TpN17抗原的表达及纯化
密切接触者PPD强阳性率在学校结核病暴发风险评估中的应用价值
肌电图在肘管综合征中的诊断阳性率与鉴别诊断
鸡传染性喉气管炎的诊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