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静脉采血晕针的相关因素及护理对策

2011-08-15林萍

中国卫生产业 2011年5期
关键词:静脉护理人员疼痛

林萍

(十堰市武当山特区医院 湖北 十堰 442714)

静脉采血是临床上常用的一种主要的护理技术,也是护理人员所必须掌握的一项基本功。护理人员准确、迅速地采集血液标本对于急症抢救和临床检查、健康体检都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晕针是一种血管性晕厥,它是由强烈的针刺等刺激引起的,患者在进行静脉采血的过程中常有晕针现象发生。晕针发病没有前兆,较为急骤,发病原因也很复杂,会给病人的病情和医务人员的工作带来一定的影响,因此护理人员应对晕针给予高度的重视。

1 临床资料

2007年至2010年我院共发生静脉采血晕针患者46例。其中男性18例,女性28例;年龄16~55岁之间,平均年龄26.3岁。

2 临床表现

晕针发生于静脉采血过程之中,发生时间较短,恢复较快,通常历经2~5min。晕针过程可分为一下三期:(1)先兆期:患者会出现头晕心悸、胃部不适或恶心,眼前发黑或视线模糊以及脸色发白、四肢无力、出冷汗等症状;(2)发作期:患者突然晕倒、不省人事,或是意识模糊、脸色苍白、四肢冰凉、血压偏低、心率减慢、脉搏细弱等症状,严重者甚至会出现抽搐或肌肉痉挛;(3)恢复期:患者神志转清,脸色慢慢由白转红,四肢转温,存在全身乏力、四肢酸软的现象,心率慢慢恢复正常,脉搏有力,无明显后遗症。

3 静脉采血发生晕针的相关因素

3.1 心理因素

患者心理紧张是晕针发生的主要因素之一。由于患者心理素质以及承受能力差,再加上对静脉采血认识不够,害怕采血很痛,认为消毒隔离工作不严,会影响身体,甚至担心采血后会得血液传播性疾病等;也有的患者在看到血液被抽吸,源源不断地充满针管时突然产生强烈的心理反应,导致情绪失控而晕针。

3.2 体质因素

身体素质差也是晕针发生的另一个主要因素。患者在饥饿、空腹的情况下,或是精神过度紧张,睡眠不足时极易发生晕针;也有部分患者因年轻、体质差,或者先天的一些身体素质、性格、早期经验以及机体对应激源的认识不足有关。

3.3 体位因素

采血体位也会导致患者发生晕针。当患者坐位时下肢肌肉及静脉张力低,血液蓄积于下肢,回心血量减少,收缩压下降,影响脑部供血,就有可能发生晕针症状。

3.4 疼痛刺激

静脉采血时由于针头皮肤神经末梢产生刺激,带来疼痛的感觉,导致患者全身神经高度紧张,反射性引起广泛的小血管扩张,回心血量减少,心输出量减少,血压下降,脑血供不足,从而造成晕针发生。

3.5 环境因素

静脉采血室往往患者汇聚较多,极易导致诊室空气不流通、声音嘈杂,再加上气候干燥、闷热、气压低等等环境方面的因素,都会造成晕针的发生。

3.6 护理人员因素

由于护理人员每天面对患者较多,在患者出现恐惧、紧张、疼痛等情绪时,不能够及时给予安抚,甚至部分人员语言生硬、冰冷、技术不够熟练,动作粗暴也会使患者发生晕针。

4 静脉采血发生晕针时的处理

当又患者发生晕针时,应立即拔针,停止采血,然后将患者平躺以增加脑部供血量,迅速移至空气新鲜、流通处,可以指按压患者人中、合谷穴,安慰其不要紧张,必要时可吸氧,口服或静脉注射葡萄糖液。同时还要注意保暖,对于过敏体质病人要做好应急措施,备好抢救药物,以防意外事故发生;对老年人或有心脏病患者,则应防止发生心绞痛、心肌梗死或脑部疾病等意外事故。本组共48例晕针患者经上述积极处理后均完全恢复,无并发症发生。

5 护理对策

5.1 采血室环境

抽血环境对护患双方都很重要,应保持整洁宽敞、通风良好、室温适宜。可在走廊两旁配备休息椅供患者休息,维护良好的抽血秩序,尽量安抚患者的不安情绪,使他们能够以平和的心态接受抽血,减少晕针的发生。抽血室要保证每天消毒,早晚通风,并用早晚用0.2%的过氧乙酸擦拭桌面,以防止交叉感染。

5.2 心理护理

采血前可以让患者熟悉周围环境,护理人员可对一些准备工作进行说明,让他们对采血有一个思想准备的过程。在操作过程中护理人员应主动与患者沟通,仔细观察患者的情绪和心理反应,同时应注意讲话要和蔼可亲,可与患者谈一些轻松愉快的话题,以转移他们对采血的注意力,给予他们鼓舞与信心。对一些心理反应较强的患者可以采用放松疗法,比如深呼吸等,减缓他们的紧张情绪。这样可以使患者在采血前有充分的心理准备,身心放松有助于减轻疼痛与不适。

5.3 注意观察

当开始给患者采血时,护理人员应仔细观察,一旦发现患者有晕针迹象(如脸色苍白、手臂发冷时),要立即停止抽血,让其平躺休息片刻,并询问患者有无不舒服的情况。当患者症状好转后,再为其完成采血工作。

5.4 提高护理人员素质

护理人员要得到患者的肯定,减少患者紧张、害怕的心理,首先就要有过硬的专业知识、心理知识以及人际关系技巧,其次要严格遵守无菌操作规程,尽量做到无痛注射,操作应稳、准、快,一针见血,减少病人静脉采血时的不适感。

5.5 对于体质弱及有晕针史的患者,应采用平卧位采血,同时还应注意避免患者在饥饿、劳累疲倦等机体处于应激状态下进行静脉采血,可以减少及避免晕针的发生。当发生晕针时,及时配合医师进行救治,并给予患者安慰,使其保持心态平稳。

[1]彭惠香,林禅,陈昕.2种不同体位采血发生晕针的原因分析[J].当代护士(学术版),2007,1(1):76.

[2]武振华.直接静脉穿刺法减轻疼痛效果[J].现代护理杂志,2006,3(8):102.

猜你喜欢

静脉护理人员疼痛
浅谈护理人员的压力来源及管理策略
疼痛不简单
被慢性疼痛折磨的你,还要“忍”多久
疼在疼痛之外
疼痛也是病 有痛不能忍
两种深静脉置管方法在普外科静脉治疗中的应用比较
护理人员在静脉用药调配中心的作用观察
静脉留置针配合可来福接头封管方法的探讨
平衡计分卡在手术室护理人员绩效考核中的应用价值
加强护理人员医德医风建设的途径与策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