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老年心血管病患者护理特点及体会

2011-08-15

中国卫生产业 2011年5期
关键词:心血管病心血管剂量

(江苏省苏州市吴中区临湖镇浦庄社区服务中心 江苏苏州 215105)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进步,人们的生活水平与医疗技术水平都得到了大幅度的提高,心血管疾病的发病率呈逐步上升的趋势,其中尤以老年患者居多。相比较中青年患者,老年人抵抗力偏低,各种基础疾病多,使得心血管疾病症状更加严重,且治疗预后效果往往不理想,死亡率很高,而家属通常对治疗预后抱有较高的期望值,这就给护理人员工作造成了非常大的难度和压力。因此,对老年心血管病护理时必须结合着老年人的特点,采取有针对性的护理措施,以期获得较好的效果。我们从2009年1月至2010年6月间,共对355例老年心血管疾病患者进行系统治疗。现将患者护理体会汇报如下。

1 重视和加强心理护理

老年心血管疾病患者主要具有病情发展变化快、身体抵抗力弱、各种并发症多等特点,更容易使患者发生突然死亡,死亡率一直较高。这个原因导致患者的心理负担加重,由此产生了焦虑、偏执、恐惧、烦躁不安等一系列的不良情绪,有的甚至失去了生活的信心,出现过激行为反应。这就需要护理人员通过敏锐的观察力和良好的沟通技巧进行及时有效的心理护理,积极疏导患者的不良情绪,避免引起各种意外情况。对于因心血管病第一次住院的老年患者,要热情接待,根据病情和个人情况及时安排好病房。病房应保持安静、整洁、舒适,向患者及家属详细介绍医院的病房环境,住院期间的相关注意事项。在详细询问有关的疾病情况的同时,用积极的态度来理解病人需要,用热情周到的服务态度、整洁的仪表和专业形象获得患者的信任,消除病人的不必要的疑虑和恐惧。对于无家属陪护或不能生活自理的老人,除了加强巡查进行其他生活护理外,要经常与患者进行交流沟通,掌握患者的思想动态,做好耐心健康知识讲解和心理疏导。

2 周密的生活护理

周密的生活护理是患者治疗预后的关键。心血管病一般要求饮食低盐、低脂肪。但老年人长期以来的饮食习惯短时间内难以改变,这样饮食口味让老人很难接受。大多数老年人牙齿松动,咀嚼功能退化,味觉变得不敏感,应给予清淡、软烂、容易咀嚼,便于消化且纤维素丰富的食物。同时,老年人的消化功能不好,要防止便秘的发生,如果患者3d没有排大便,就应当适当使用药物帮助排便。对于有心梗者要求其排便时不能太用力,以防止加重病情。如患者的生活不能自理且无陪护家属,护理人员应协助患者完成饮食、大小便和个人卫生等工作。长期卧床患者还要注意皮肤的变化,预防压疮的发生。

3 观察用药后的不良反应

老年心血管病药物剂量与其他年龄段的患者有许多不同。同时,老年人的消化功能和肾功能也比较特殊,在患者用药期间要严格控制服用剂量,仔细观察患者用药后的不良反应。例如,洋地黄药物的治疗剂量与中毒剂量十分接近,半衰期较长,很容易在体内聚积,使人产生中毒反应:中年人往往出现胃肠道不适反应,对于老年人则表现为精神模糊,色觉改变,甚至发生心律不齐的症状。因此,在服用药物的过程当中,应严格控制药物剂量和给药时间,密切观察患者的血离子、心率变化,如发现异常应及时检查,以避免用药过中产生中毒反应。

4 结语

多数老年心血管病患者有较为明显的临床表现和特点,并拥有自己的突出个性特征,例如任性、孤僻、抑郁、易发怒、固执的。特别是一些反复入院者,精神状况不佳,在治疗上缺乏足够信心,甚至感到悲观绝望。我们针对老年患者的特殊情况,需要认真分析老年心血管病患者的特点,着重做好患者的心理护理、生活护理、用药不良反应的观察。在护理老年患者时,护理人员必须充满同情心,用和蔼可亲的态度,用娴熟的操作技术,轻柔的动作,渊博的知识来满足他们脆弱的自尊心理的需要,提高他们内在的应激力,让良言暖语作为建立新型护患关系的信使,传递护理人员的心意,温暖老年患者的心田,从而达到人类健康长寿的美好愿望。

[1]黄金.老年护理学[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9:4.

[2]李景香,王士玲.老年心血管患者的扩理[J].现代医药卫生,2005(12).

[3]李秀敏,李国勤,刘晶.老年心血管疾病的原因分析及扩理对策[J].现代医药卫生,2005(2).

猜你喜欢

心血管病心血管剂量
·更正·
“心血管权威发布”公众号简介
《心血管病防治知识》征稿启事
《心血管病防治知识》征稿启事
《心血管病防治知识》征稿启事
COVID-19心血管并发症的研究进展
《心血管病防治知识》征稿启事
不同浓度营养液对生菜管道水培的影响
90Sr-90Y敷贴治疗的EBT3胶片剂量验证方法
lncRNA与心血管疾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