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人性化护理模式在妇产科护理工作中的应用

2011-08-15

中国卫生产业 2011年5期
关键词:人性化产妇护士

(湖南汝城县人民医院妇产科 湖南汝城 424100)

人性化护理是由美国人华生(Watson)首先提出来的“人性化照护”的护理模式发展而来的。1977年美国医学家Engle提出了“以患者为中心”的生物-社会-心理医学模式,它主张人是和环境相互联系、相互制约的统一体,疾病的形成是复杂的、多因素的,疾病的治疗和预防也需要立体的综合措施[1]。”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以及医学模式及消费方式的转变,人们对生活品质和健康要求逐渐提高,孕产妇对护理服务质量、行为规范有了更高更严的要求。为了营造和谐的医患关系,我们在实际工作中通过构建并实行人性化护理模式,取得了不少成就。

1 以产妇为中心,全方位构建人性化护理模式

人性化的护理需要以产妇为中心,处处体现对产妇的人文关怀。通过优良的住院环境、科学的服务流程以及高素质的护士将优质的服务进行传递。

1.1 简化住院手续,优化服务流程

为了向产妇提供优质的服务,体现出人性化的护理,笔者认为首先从产妇入院的第一件事情做起,优化产妇住院流程。调整护士分诊地点,调整了科室安排,简化就诊流程;对于危重急性患者初诊人员还应启动绿色通道,使患者无障碍进行检查、治疗和手术抢救。对于孕妇使用的一次性用品,我们直接发放到门诊医生处,医生接诊病人后直接用一次性用品,检查完毕再由医生开具收费单,患者可在去交检查费或者药费时一次性缴费。这样减少了中间环节,提高了工作效率,大大地提升了产妇满意度。

1.2 实施人性化术前教育,营造良好的产妇心情

每一个住院病人,对自己的手术都是极其关注的,为了消除产妇对手术的畏惧心理,采用专职护士做健康教育讲座,介绍科室的技术力量、疾病特点、经治医生及责任护士,介绍手术室的环境以及手术过程,让患者充分了解术前应注意事项和必要的设备,术后什么时候垫枕,什么时候翻身,何时下床话动及术后的饮食等,使患者对整个手术有充分的了解,以减少患者对手术的恐惧感、并针对术前、术后、特殊手术的不同点,组织不同对象包括家属一起听课,了解一系列疾病知识、治疗护理的目的、注意事项、如何配合等,亲自演示并反馈评价,耐心、细致地解答病人及家属的问题,给予心理疏导和支持,使病人有充分心理准备,愿意接受手术和术后主动配合。

1.3 术中实施人性化操作,细微处体现关怀

当产妇宫口开达到2cm即进入产房,由助产护士全程陪伴至产后2h,期间做好全面生活护理工作,持续地给予生理、心理和感情上的支持,发现异常及时报告医师并做好相应处理,随时与产房外的家属联系,提高家属对助产士的信任感。产妇进入病房后,护士将为产妇进行会阴冲洗、灌肠、插尿管,术后产后留置导尿、阴道填塞等等操作,由于文化程度的差异,很多产妇会产生害羞心理甚至很不自然,这个时候就需要护士细心解释各个流程以及注意事项,用老朋友般亲切温暖的语句和产妇交流,消除其不安的心理。手术操作室内应保持整洁,灯光符合检查治疗要求,尽量减少对患者的不良刺激,教会患者配合操作的方法,减少患者身体的暴露,操作时尽量安抚病人,避免患者因紧张或配合不当而造成不适,于细微之处体现护理人性化的关怀。

1.4 加强客户关系管理,实施全程互动沟通

在护理工作中积极导入人性化管理,注重以人为本的理念,处处以病人的利益和需求为中心,关注病人疾病,更关注病人心理需求的满足和人格尊严的完善。对此,笔者认为可以采取要求责任护士积极和产妇沟通,通过相互交流方式,来了解产妇心理和社会需求,从而有的放矢地进行护理工作,达到无微不至的贴心服务。产妇出院后,由于知识缺陷等原因,造成产妇后期恢复缺乏专业的指导,针对这种情况,采取组织曾经护理过熟悉病人病情的护士对出院病人进行回访方式,通过电话和回访卡的形式向病人传递后期康复信息,了解病人出院后的恢复情况;针对无人陪护或者亲属陪护时间短的病人我们组织下夜班的护士对患者进行亲情陪护;针对不同病种患者最担心的问题针对性地做好思想工作,比如年轻宫外孕患者很多还没有孩子,很担心因为手术而影响以后的生育功能;一些年轻的人流患者除了担心会影响以后的生育功能外特别要求医护人员注意保护患者隐私;一些年轻的母亲产后不懂得如何喂养宝宝,或者害怕身材变形而不愿喂宝宝母乳,针对患者不同的担忧,护理人员就要针对性地做好情绪安抚,或者帮助患者克服心理障碍,促进患者早日康复。

2 以护士为主导,推行人性化管理

在医院推行人性化管理的过程中,护士发挥着极其重要的作用,产妇能够感受到贴心的人文关怀,与有着高素质的护士密不可分。临床实际中在护士管理方面可以从下面几个方面下功夫。

2.1 严格培训,提升护士整体素质

护士作为专业技术性服务人员,与医生同样需要渊博的知识与高超的技术。在实施人性化护理的过程中,不仅要求护士有过硬的护理技术,还要有丰富的专业知识。因此,妇产科室就要对所有护理人员进行语言(普通话、英语)、专业知识、操作技术、急救技能等的培训,使护士业务精通,技术熟练,提高护理人员的整体素质。同时,为洞悉产妇内心需求,提高服务水准,还应对护士进行专门组织培训,从患者的言谈举止中就能发现患者的心理动向,洞悉患者的情绪波动,第一时间满足患者的需求,从而更好的实现人性化的关怀,促进病人身心健康的尽快康复,让病人满意。

2.2 建立合理薪酬体系,引入绩效奖惩机制

为充分调动全体护士工作积极性,医院和科室应该打破旧的固定工资制度,重新建立起新的薪酬体系,引入绩效考核机制,鼓励护士不断学习,不断创新服务方法,积极营造良好的争先创优氛围。医院对在工作中作出突出贡献的护士都要相应的奖励配套机制,并使每个产妇也参与到考评工作中来,通过打分或填写满意度调查表等方式,对护士工作进行服务水平评价,做到多方位、全面系统地评价护士的护理工作,激励其工作积极性。

2.3 对护士实施人性化管理,打造和谐的员工队伍

护士担负着将优质的服务传递给产妇,因此其工作态度直接影响着服务水平的高低。为使护士在繁杂的工作中始终拥有一份好心情,作为医院和科室应该积极推行人性化的亲情管理。设立员工生日基金,逢年过节,员工除能收到医院的一份礼物以外,其父母也能收到医院寄出的一份心意,表达医院对其子女在本院工作所作出贡献的一种感谢。这样不仅能融洽员工和单位之间的关系,更加能得到了员工家属的支持,为护士更好地工作营造一个良好的外部环境。

实施人性化护理模式的成效护理人员工作积极性大大增强,并能对自身工作有新的认识。

实施人性化护理模式,能够改变原来很多护士对自己的本职工作认识仅仅停留在打针输液等基本护理层面上的认识,通过导入人性化护理模式,使全体护士意识到自己工作的重要性以及自身技能的差距,并自发形成一种后进赶先进的学习氛围,通过换位思考,想产妇之所想,急产妇之所急,大大提高自己的业务水平和服务水平。

2.4 医患矛盾大大缓解,医患关系趋于和谐

由于护士工作性质以及人员不足等问题客观存在,导致在护理工作中不可能尽善尽美,比如护理过程中病人需要叫液或者叫液之后护士半天没有来,导致病人满意度降低。实施人性化护理之后,要求护士每隔10min就要巡查一次输液观察室或者病房,并做好相关记录,鼓励护士不定期到病房或者观察室和产妇沟通交流,积极主动地解答产妇提出的各种疑问,对她们进行心理上的安抚和疏导,建立起正确的保健常识等。在和产妇沟通的过程中,不仅进行了健康辅导,更增进了和产妇之间的情感,拉近了医患双方的距离,护士本身也增长了不少见识。通过各种人性化的护理措施,医患矛盾明显缓解,产妇感受到的是亲情一般的关怀与照顾,医院能够达到上下一派和谐景象。

2.5 人性化护理帮助产妇更快地康复,并发症减少,复发率降低

愉快的心情是最好的良药。由于导入人性化护理模式,处处体现对产妇的关怀,每一位接受生产的产妇心情都是十分愉快的,像是在享受一个美妙的过程。产后出院之后,由于在医院已经充分接受了各项保健知识培训,并且护士不定期进行回访指导,产妇都能积极按照护士的要求进行检查治疗和复查,临床并发症大大减少,复发率降低,产妇在住院期间的生活质量和康复质量也大大提高,满意度不断攀升。

3 结语

人性化护理模式的实施,能够有效促进护理领域的自身发展,提高护士的职业形象,实现护理人员的自身价值。每月选出患者最满意护士,每季度评出“爱心护理单元”,大大提高护理人员的工作热情,护士工作由执行、操作型转变成思考型,变被动服务为主动服务,形成一种按护理程序进行工作的自主服务意识。人性化护理模式的实施和推广最大限度地体现了整体护理病房的环境美、护理管理的层次美、护理措施的韵律美、护理人员的内在美及护理队伍特有的外貌美,给病人创造了良好的温馨氛围。关心、尊重病人,增加了病人的信任度和愉悦感,让病人倍感亲切,有回家的感受,使病人感到舒适与安全,从而增加了对护士的信赖感,同时提高了医院的声誉。

[1]吴春容.医院的人性化服务[J].中华全科医师杂志,2004,2(3):113.

[2]姚建蓉.产科病房实施人性化护理提高产科护理质量[J].四川医学,2006,27(2):207~208.

[3]王艳秋,张键.妇产科人性化护理的实践体会[J].中国社区医师(综合版),2007,23:273.

[4]施卫星.人文精神:整体护理发展内在动力[J].中华护理杂志,2000,35(7):391~393.

猜你喜欢

人性化产妇护士
最美护士
最美护士
最美护士
最美护士
分娩活跃期产妇应用分娩球助产的效果及对产妇满意度的影响
孕期运动对产妇分娩有好处
人性化
孕期运动对产妇分娩有好处
加入人性化考量令体验更佳 TDG Audio IWLCR-66 & IWS-210
“扶不扶”的人性化选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