谈临床护理中的人文关怀
2011-08-15
新疆乌鲁木齐市友谊医院 乌鲁木齐 830049
许多护理理论家认为,现代护理的本质是对人的关怀和照顾,其精髓是关心和照顾人,包括生理、心理、社会文化、精神的综合护理。人性的本质是关心爱护,是情感的自然表达、互动的过程中,提供人性化护理,人文关怀和情感技巧的应用,能达到治疗目的。病人因疾病本身带来了痛苦和肉体的创伤,影响了其自我形象和自我意识,患者的心理创伤远大于生理疾病在临床护理的伤口,提高人文关怀的护理知识,本文将关心爱护在临床护理中的应用介绍如下。
1 树立“以人为本”的观念
要充分认识到人文关怀的重要性,把握人文关怀的内涵,形成尊重患者、以患者为中心的人文环境和氛围。在实际工作中充分尊重患者权利,真正体现以“患者为中心”的新型护理关系。开展创建“优质护理服务示范病区”活动中,改革护理人员现行排班方式,实施责任制护理管理,责任护士对所管病人实行责任包干,实行“以病人为中心”责任制护理工作模式,责任护士对分管患者提供连续、全程护理服务,以增强护士的责任感,密切护患关系。增加了晨晚间护理、生活护理时段、外科手术、内科午间工作量集中时段护理人员在岗数,体现了责任制护理的连续性,减少了护士全天交班次数,延伸了护士为病人服务的直接时间,实现了真正意义上的把时间还给护士、把时间还给病人。护理工作更加贴近患者,得到了医生、患者和家属的认可和支持。
2 培养医学人文关怀能力
群众对医疗服务不够满意,重要的原因是没有把病人放在中心位置,一些人“见病不见人”,让病人感到很伤心,与以往我们的医学院校不重视人文医学教育,导致相当一部分医务人员人文精神缺乏有很大关系。现在,医学院校已将“人文医学”列为必修课,在职医务人员也要补上这一课。医学是人学,具有特殊的属性:世俗的生活可以躲避崇高,远离人文,医学不可以;人类对生命的热望不允许医学随波逐流、走下圣洁的殿堂;有的职业可以以利润为第一要义,以金钱为第一动力,医学不可以;人类生命的价值不允许医学抛弃责任。医学人文精神集中体现在对患者的同情之心、怜悯之心和关爱之心上,体现在无论何种情况下患者的生命高于一切。医学人文关怀能力是医务人员能力结构中最重要的能力,主要体现在专心、细心、贴心、耐心、诚心关爱病人上。医务人员人文关怀能力缺失,必然导致职业冷漠。人文医学知识的缺损,甚至会影响从业人员成为合格的医务人员。医疗质量在于医务人员的素质,医务人员的素质根本则在于人文素质。
3 提高护理人员的自身素质
护理人员不但要学习医学基础知识、专业理论知识,还要学习心理学、法学、美学、伦理学以及预防、保健知识;不但要学习书本上的知识,还要加强实践学习;不但要进行个人自学,还要积极进行沟通交流,增强学习的互动性。护理部制定了护理团队的公共礼仪和仪容仪表自我评价表、开展《护理人员形象工程》,围绕护理服务的及时性、便捷性,创建优质护理服务活动的工作主题,制定了创优计划和实施方案。开展了优质护理服务,改革临床护理工作模式,逐步实行护士管床、管病人的大包干责任制,护士床边工作制,为病人提供从入院到出院,从基础护理、专科护理、人文关怀、心理疏导到康复锻炼的连续性的专业化的全人护理。
4 创造护理工作的氛围
“三分治疗,七分护理。”一直以来,存在重医疗、轻护理的现象。护理工作是医疗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没有护理工作,医疗工作就是无本之木、无源之水。理解护理、尊重护理是全社会的义务,要不断为护理人员和护理工作创造一个宽松、和谐的工作环境。加强对护理工作的领导,对护理工作实行了垂直化管理体系,全院的护理人力资源由护理部统一管理,有力地保障了护理部职能的发挥。医院对护理人员工资制度进行改革,使护理人员的经济收入有了明显的提高,调动了护理人员的工作积极性,推动了护理工作的全面发展,增强护理人员的职业荣誉感。如每年开展“星级”护士、“先进”护士、“优秀”护士等评选活动,对获得奖项的护理人员实行物质奖励,激发了护理人员爱岗敬业的热情,形成了尊重护士和护理工作的良好氛围。
无论中国还是世界,无论远古还是当今,无论中医还是西医,也无论和平年代还是战争时期,凡是正常的人,无不敬畏生命,珍惜健康,渴望关怀;凡是合格的医者,无不尊重生命,崇尚健康,关爱病人。医学的本质特性是人文关怀,人文关怀是一切为医的首要前提,人文精神是良医行事的天然良知和道德支柱。医护人员要不断学习,创新理念,转变观念,这些在以人为本的护理服务中将起着重要作用。
[1]张荣.重视临床护理中的人文关怀[J].中国中医药现代远程教育,2008(10).
[2]施晓波,王丽琼,丁依玲.“人文关怀”在妇产科临床实习教学中应用研究[J].中国高等医学教育,2007(8).
[3]肖霞,资姣蓉.浅谈人文关怀在临床护理中的实践体会[J].湖南中医药导报,2004(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