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贵州省健康体检市场存在的问题及发展对策①

2011-08-15胡德峰张昌华

中国卫生产业 2011年5期
关键词:体检中心贵州省规范化

胡德峰 张昌华

(贵州省人民医院门诊部 贵阳 550002)

贵州省健康体检市场与全国一样,近几年发展迅速,省内各级综合医院、部分疾控中心及民营医院相继成立体检中心,来分享健康体检市场这块巨大的蛋糕,近3年来,一些大型医疗机构的体检金额以20%~30%/年速度递增(省内部份医院的统计值),据2009年的统计资料全国人口总数13.8亿,城镇人口约5亿多,贵州省人口总数3955.3万,城镇人口约1400万,假设以每年20%的城镇人口参加健康体检,贵州省约有280万人,每人以260元(统计部份县以上医院平均值)的金额计算,每年有7.2亿元的体检市场金额。随着社会的进步和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社会对健康的需求越来越大,定期进行健康体检已受到社会各界人士的青睐[1],体检市场份额将继续扩大。近几年省内各级体检中心快速发展,虽然取得了可喜的进步,但在实际运作中暴露出不少问题,有的甚至严重制约了健康体检、健康管理市场的发展。为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健康体检服务需求,促进健康体检产业的有序发展。现在是我们好好总结过去,严肃思考未来发展道路的时候了。

1 健康体检市场存在的主要问题

1.1 健康体检服务机构的设置无法可依,随意性大,难于保证质量

由于目前省内相关卫生行政主管部门仍未出台健康体检管理暂行规定实施细则,没有严格的申报审批及年审制度,所以只要是医疗机构,自己挂个体检中心牌子即开展体检业务,有的场地狭小,与医疗区共用,无专职人员,有体检任务时临时组合工作人员;有的未设置经培训的专职主检医师把关,将体检资料分散给各科临床医师出总检结论,导致结论不规范;服务未实行预约制,有时单日体检人数过多,拥挤不堪;检查设备与病人共用,人员未经专业培训,体检标准掌握不清,检查简单草率;外出体检更过于简单和不规范等问题十分突出。据初步调查,很多县级及以上医院均无独立的体检中心,缺乏规范化管理、规范化制度建设及规范化培训,专业人员水平不齐,护理队伍服务水平低下,流程及细节管理不善,客户对服务不满时有发生,导致体检工作低水平运行。

1.2 价格竞争激烈

为争夺客户资源,互相贬低,竟相降价,导致利润空间减少。

1.3 管理人员及专业队伍缺乏

具有战略眼光,市场定位,市场营销及专业化管理知识的高水平管理人员、健康体检及健康管理专家太少。

1.4 市场营销是薄弱环节

由于缺乏专业管理人员,市场整体营销手段落后,客户关系管理不到位,导致体检份额流失。

1.5 缺乏核心竞争力

许多体检中心将健康体检看成单纯的查病检查,未开展健康宣传、健康教育、健康咨询、健康危险因素评估及健康管理。无体检后就医绿色通道,亚健康调理及心理咨询等后续服务,目前我省健康管理工作基本上还是一个空白点,仅有几家医院在试点,体检工作缺乏核心竞争力。

1.6 缺乏信息化管理手段

全省大多数体检中心未建设信息化管理系统,体检数据不规范,甚至大量丢失。据了解省内只有5~6家体检中心建立了规范化信息化管理系统。

1.7 缺乏学科建设及科研能力

目前省内仅有极少数规范运作的体检中心做了一些小的科研项目,未充分运用强大的体检数据库优势做流行病学调查、亚健康、健康危险因素及慢病健康管理等的科学研究,对学科发展极为不利。健康管理作为一个专业学科,必须要有专业人才,科研及论文,才会被卫生行业认可。

1.8 体制约束

政府医疗保险机构及保险公司未认识健康体检及健康管理的重要性,花一定费用作健康体检及健康管理能大幅度降低医疗费用是欧美国家的成功经验,医保政策不支付健康体检及健康管理的费用,一定程度上制约了行业的发展。

1.9 体检市场的细分及定位不准确

目前大多数体检中心对高中低客户通吃,对高端客户体检,不能提供优质服务和高附加值的健康管理服务,高端客户满意度低。实际上没有明确的细分市场及品牌定位。

2 发展对策

(1)建议省级卫生行政管理部门根据卫生部相关规定,制定本地区健康体检管理暂行规定实施细则,就场地、设备、专业人员、规章制度等做出明确规定,对外出体检也应对资质进行审批,严格准入制度,每年进行年审,促进体检规范化管理工作。相信省卫生行政部门很快会对体检行业进行规范化管理,体检机构规范化建设的时代即将来临。

(2)省医学会健康管理学分会及省内大型三甲医院,应承担组织培训及学术交流,并推广成功经验,促进学科建设及发展。

(3)培育健康体检市场的核心竞争力,延伸健康体检产业链:将健康宣传、健康咨询、健康体检、健康评估、健康管理、亚健康调理及体检后追踪服务,体检会员制服务等,溶入到体检工作中,提高体健核心竞争力,加强科研申报工作,推动学科发展,将价格的无绪竞争引导到服务、质量、管理及技术的良性竞争上来。

(4)创新思维,转变观念,改变传统的体检模式。体检服务从单一型向多元型转变,如健康咨询、健康管理、亚健康调理、提供会员制及VIP等服务。服务型向质量控制型转变,制定各级工作人员规章制度、体检工作核心制度、体检技术操作规范等。人工管理型向电子信息化管理型转变:建立体检信息化系统:①重要性:日常健康体检需要信息化管理系统,大量体检数据的整理与分析需要统信息化管理系,为健康管理提供健康风险和慢病干预的依据也需要信息化管理系统;②健康管理信息化的优点:实用性强,体检后有完整保存的电子档案,自动检索异常结果,自动生成体检结论和建议,标准化、规范化,同时具有强大的各种数据统计功能;③要避免健康体检信息系统自成体系,应逐步与医院各系统进行集成[2],做到资源共享。健康体检向健康管理方面发展:健康体检只是健康管理的第一步,是单一性的,健康管理是连续性的,是健康体检的真正目的所在。

2006年卫生部发布的《中国慢病报告》资料显示,18岁及以上居民,高血压患病率18.8%,1.6亿人;18岁及以上居民,糖尿病患病率5.2%,3000多万人;成人超重和肥胖有2亿人及6000多万人;中国成人血脂异常率18.6%,1.6亿人[3],面对上述情况,体检机构在健康信息收集风险评估和预测,健康干预和维护及健康教育等方面,将发挥重要作用。

(5)与媒体协作,加大健康科普知识。健康体检及健康管理宣传力度,提高人们的健康意识,引导人们进行必要的合理健康消费。

(6)争取与第三方协作。如保建委,保险公司及某些大型企业等,保建委可为部份干部健康管理买单,保险公司为投保客户提供健康体检及健康管理,这些都需要与体捡中心协作。

3 结语

通过上述对贵州省体检市场存在的问题及发展对策的分析研究,可以得出结论,贵州省各级体检中心专职化、规范化建设是当务之急;信息化建设是重要基础;健康管理是构建核心竞争力的必由之路。希望这些建议对省内各级医疗机构规范化、科学化发展体检事业有所帮助,我们坚信贵州体检市场的明天将更加美好灿烂。

[1]戴明,朱宏,刘莉.体检中心引入效益管理的可行性探讨[J].中华医院管理杂志,2009,25(2):87~90.

[2]刘立辉,邱立军,漆家学.健康体检信息系统的开发与运用[J].中国医院管理,2008,28(10):48~49.

[3]齐小秋.王宇.中国慢性病报告[M].北京: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疾病预防控制局,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出版,2006,5:5~9.

猜你喜欢

体检中心贵州省规范化
贵州省种公牛站
精细化健康体检管理模式在体检中心的应用探析
医院体检中心护理风险管理的应用效果分析
不动产登记地方立法的思考——以贵州省为例
价格认定的规范化之路
贵州省党代会开得最成功
贵州省高速公路养护管理信息系统
狂犬病Ⅲ级暴露规范化预防处置实践
高血压病中医规范化管理模式思考
满足全科化和规范化的新要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