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5例新生儿感染性肺炎临床观察及痰培养分析体会
2011-08-15黎金雨
黎金雨
(遂宁市第一人民医院儿科 四川 遂宁 629000)
现回顾性分析我院105例新生儿感染性肺炎的临床观察及痰培养分析,总结新生儿诊治特点,指导临床应用。
1 临床资料
1.1 一般资料
2011年1~7月,我院共收治105例门诊初步诊断考虑新生儿感染性肺炎患儿,其中男61例,女44例,年龄4~28d,平均年龄19.26d;早产儿42例,足月儿69例,过期产儿44例。患儿均伴有不同程度的咳嗽、呼吸困难、喘息、发热、呕吐等症状。
1.2 一般检查
迅速完善患儿的血常规、尿常规、大便常规、肝肾功能检查及胸部X线平片等常规检查。根据各项检查结果对疾病进行诊断及鉴别诊断。
1.3 痰培养及药敏实验
在患儿入院尚未接受抗生素治疗前,用一次性的口腔吸痰管经鼻咽部吸取患儿痰液,将收集到的痰液及时送检,进行细菌培养和药敏实验。培养方法:先在光镜下检查痰液是否合格,见痰液标本在低倍镜下中性粒细胞>25个且鳞状上皮细胞<10%放为合格痰液。将合格痰液接种于血平板、麦康凯、巧克力培养基上,经微需氧的环境中进行培养后经手工或上机鉴定。药敏试验采用改良的琼脂扩散法敏感试验,将痰培养阳性菌株上机药敏条。
2 结果
2.1 痰培养结果
该组105例患儿痰培养阳性者达91例,阳性率达86.67%,同一病例中一次培养出2种及以上细菌者5例。共培养出12种102株,按此所占比例依次为:肺炎克雷伯菌占首位共15例(14.29%),大肠埃希菌14例(13.33%),肺炎链球菌14例(13.33%)、金黄色葡萄球菌11例(10.48%)、铜绿假单胞菌10例(9.52%)、阴沟肠杆菌9例(8.57%)、副溶血弧菌9例(8.57%)、流感嗜血杆菌7例(6.67%)、草绿色链球菌6例(5.71%)、光滑念珠菌5例(4.76%)、棒状杆菌4例(3.81%)、表皮葡萄球菌1例(0.95%)。
2.2 药敏试验结果
肺炎克雷伯菌、大肠杆菌、阴沟肠杆菌、棒状杆菌对亚胺培南、环丙沙星和阿米卡星的敏感度较高;金黄色葡萄球菌、表皮葡萄球菌、肺炎链球菌对万古霉素敏感性较高;而对青霉素、苯唑西林及红霉素的耐药性达50%~70%。
3 讨论
新生儿肺炎是新生儿期最常见的感染性疾病,其发病率和死亡率均较高。新生儿肺炎高发病率的原因是,由于新生儿的呼吸中枢发育不完善、肺组织分化不完善、肺泡数量少、呼吸肌薄弱、咳嗽反射差、免疫功能地下等特殊的解剖生理特点,使得新生儿易发生肺炎[2]。
新生儿感染性肺炎从其发病因素来说可以分为:产前感染、产时感染及产后感染3种情况。(1)产前感染可通过胎膜早破是感染从阴道上行污染羊水,致胎儿感染;也可由母体经过胎盘血行感染途径治胎儿感染。产前感染常见的病原菌为巨细胞病毒、风疹病毒、单纯疱疹病毒、大肠杆菌、B组β溶血性链球菌及李斯特菌等。(2)产时感染可由胎膜早破者胎儿在娩出过程中或产程延长时胎膜通透性增高,产道内细菌上行污染羊水后再感染胎儿,也可因胎儿吸入了产道中污染的血性分泌物而发生肺炎。产时污染的病原体除了细菌外,还有砂眼衣原体、巨细胞病毒、单纯疱疹病毒等。(3)产后感染常见有3条途径:病原体经上呼吸道向下至肺的下行感染途径;病原体由血液循环至肺的血行感染途径,其病原体以金黄色葡萄球菌、大肠杆菌、呼吸道合胞病毒、流感病毒多见;近年来医源性感染至肺炎的院内感染途径也逐渐增多,其病原体以绿脓杆菌、白色念珠菌多见。
不同途径形成的感染性的临床表现也有差别:(1)产前感染性肺炎:发病较早,上行感染时临床症状以气急为主,肺部多啰音,X线主要表现为支气管肺炎,两肺有广泛、均匀的浸润影;经胎盘血行感染发病者,多系统受累较肺炎表现更明显,如黄疸、肝脾肿大、脑膜脑炎等,肺部感染主要表现为间质性肺炎,肺内常无啰音。(2)产时感染性肺炎:发病较晚,经过一段潜伏期后发病,而且不同的病原体感染有不同的潜伏期和不同的临床表现。例如,砂眼衣原体肺炎潜伏期为2~12周,起病较慢,表现为咳嗽、呼吸困难、憋闷、无发热或低热,肺部有细湿啰音,X线平片以间质性肺炎改变为主;单纯疱疹感染一般在出生后5~10d发病,出生时头部可有疱疹,脑膜炎表现更为突出;大肠杆菌感染后的潜伏期为2~3d,胸片可见支气管肺炎浸润影;B组β溶血性链球菌感染性肺炎则在出生后12h内即可出现呼吸窘迫,X线表现为呈大片或小片分散状实变影,常伴有败血症。(3)产后感染性肺炎:可先有上呼吸道感染的前驱症状,也可以肺炎起病,常见呼吸浅促、鼻扇、青紫、点头呼吸、口吐白沫、呛奶等,足月儿、体壮儿可有发热,早产儿、衰弱儿则常体温不升;肺部体征可不明显,或在脊柱两旁闻及细湿啰音;金黄色葡萄球菌肺炎病情较重,易并发脓胸、脓气胸等,胸片检查可见肺大泡。根据以上这些临床特点,就可以将新生儿感染性肺炎与新生儿肺透明膜病、新生儿缺血缺氧性脑病等鉴别。
本组105例患儿在入院后取了痰液后,就开始经验性选用抗生素治疗,当痰细菌培养及药物敏感试验结果回试后再根据药敏实验的结果换用敏感抗生素进行治疗,既避免了抗生素的滥用,而且治疗效果也较好。因此,对于新生儿感染性肺炎的治疗,除了保暖、补液及给氧等常规治疗外,还应根据呼吸道分泌物培养及药敏实验结果,选择敏感抗生素进行治疗,可有效防止抗生素滥用、错用的情况。
[1]金汉珍,黄德珉,官希吉.实用新生儿学[M].第3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3:337~342.
[2]夏世文,付春花,李文静,等.2003年至2005年新生儿感染常见致病菌及耐药性的变迁[J].中国新生儿科杂志,2006,21(16):271~27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