欧洲严寒与气候变暖有关
2011-08-15
近来,欧洲多个国家接连遭遇强降雪和低温天气,有些地区最低温度甚至打破10年以来的最低纪录,这让人们对气候变暖的结论产生怀疑。然而一项最新研究认为,欧洲之所以出现寒冬,与全球气候变暖不无关系。
法国媒体2010年12月 21日援引《地球物理学研究杂志》日前刊登的一项研究结果称,欧洲严寒的“罪魁祸首”正是由全球气候变暖导致的北极冰盖融化。
参与研究的德国波茨坦气候影响研究所专家斯特凡·拉姆斯多夫解释说,由于气候变暖,北极冰盖的体积在近30年时间里减少了20%。而海洋一旦缺少冰层的覆盖,就会向大气释放暖气,影响整个大气循环,其结果是极地冷空气在高压系统推动下,以逆时针方向旋转着向欧洲大陆进发,造成该地区雨雪增多,气温下降。(无锡科技网 2010-12-23)
中国第二代极轨气象卫星实现双星组网观测
从2011年5月26日国家国防科技工业局在京举行风云三号B气象卫星在轨交付仪式上获悉,随着风云三号B气象卫星正式投入使用,中国第二代极轨气象卫星风云三号A星、B星首次实现了上午星和下午星的双星组网观测,使得全球观测频次由12小时提高到6小时。
据介绍,风云三号B星作为我国第一颗下午轨道气象卫星,填补了我国在下午时间窗口内极轨气象卫星观测的空白。该星与2008年发射的风云三号A星实现的双星组网观测,对于确保我国极轨气象卫星业务的稳定运行和进一步增强全球观测能力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也标志着我国新一代极轨气象卫星技术趋于成熟。
中国气象局副局长宇如聪介绍,在风云三号B星在轨测试和试运行期间,中国气象局积极利用风云三号B星观测资料,获取大量有关天气、气候、环境、灾情等信息。同时,风云三号B星已被世界气象组织纳入全球业务气象卫星观测网,体现出中国对全球地球观测系统的重要贡献。
(上海科技网 2011-05-27)
中国学者提出热带地区气候变化新驱动机制有助于预测未来气候变化趋势
2011年4月26日,《自然·通讯》发表了中国科学技术大学极地环境研究室孙立广课题组的研究成果《过去千年南海水文变化与太平洋沃克环流变化》。该成果对南海地区过去千年降雨变化进行了研究,并对热带太平洋地区气候变化机制提出了新的认识。
该研究不仅提出了热带太平洋地区世纪尺度降雨变化的新机制,还发现热带太平洋地区世纪尺度的降雨变化与背景温度以及太阳辐射变化之间存在联系,这将有助于揭示热带地区气候变化的驱动机制、提出新的模型,并有助于预测未来气候变化的趋势。《自然·通讯》审稿人认为:“这一证据的发现和新机制的提出是对热带气候变化研究领域的重要贡献。”
(上海科技网 2011-04-29)
俄罗斯气候监测分析系统
俄罗斯“台风”科学生产联合体研发并建立环境放射情况监测分析统一系统。采用该系统,俄罗斯联邦水文气象署对日本核电事故的几种可能后果进行了分析,并对由此可能造成的俄罗斯生态环境影响进行评估,对政府决策提供了可靠的依据。
除此之外,该联合体建立了全国气象和生态环境监测统一系统,将各地气象站点和气象卫星的信息资料统一为一个整体,在专门设立的网站(网址:godasochi.ru)上实时公布,大大方便了生产和生活,同时也为2014年索契冬奥会的举行提供了气候保障。
“台风”科学生产联合体隶属于俄罗斯联邦水文气象署,作为核武器破坏性后果的评估中心成立于20世纪60年代,冷战时期曾科学论证了核武器试验的危害性。该联合体在气象领域研发出一系列的应用技术,比如,驱雾技术,可用于机场起降跑道和公路交通能见度的提高;新型人工降雨制剂,可进行驱除乌云和定点降雨,用于抗旱和森林灭火。
(科技部门户网站 2011-07-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