透视国外对电子垃圾回收和处理的环保措施
2011-08-15西北工业大学,天津社会实践队
透视国外对电子垃圾回收和处理的环保措施
近些年,随着电子集成技术、IT技术及其相关技术的飞速发展,以及社会经济发展和人们消费观念的不断改变,电子垃圾与日俱增,并逐渐世界各国的普遍重视。为了有效地协调经济发展和环境保护之间的关系,各国(特别是一些发达国家)相继出台一系列法律、法规以及政策对该行业进行管理、引导和监督,从而实现社会的可持续发展。下面我们将介绍几个主要发达国家在该行业的现状、主要措施以及相关经验,并希望以此为样本,探索符合我国基本国情的电子垃圾回收和处理道路。
美国 作为世界上最发达的资本主义国家,美国不仅是世界上最大的电子产品生产和消费国,同时也是电子垃圾的最大制造国。根据相关机构统计,2000年美国被废弃的2 000万台电脑中,仅10%左右被正常回收,而其它大多数还散布在家庭和公司的仓库中。为了缓解这种尴尬的局面,美国政府采取了一系列有针对性的措施进行电子垃圾回收和处理链的改革。
主要如下:
1. 拒绝签署《巴塞尔公约》(目前,美国是唯一一个没有签署该条约的发达国家),为国内电子垃圾转移到其它国家处理提供法律支持;
2. 引导政府购买行为,提升和确保有再生成分的产品在政府采购中的优先地位,并以此为基础促进国内废旧电子产品回收和处理企业的发展;
3. 大力推进填埋和焚烧税的实施和执行,引导废旧电子产品流向回收渠道;
4. 大力推进”电子垃圾回收费”,要求消费者承担部分电子垃圾回收和处理费用;
5. 严格执行“企业责任延长制”,加强电子产品生产企业对电子垃圾回收和处理的责任。
德国 作为最早关注电子垃圾回收和处理的国家之一,德国在该领域内也一直处理国际领先地位。为了有效地对国家电子垃圾进行回收、处理、管理和监督,德国相继出台了《电子废弃特法规》(1991)、《防止电子电器产品废弃物产生和再利用法草案》(1992)以及《循环经济和废物管理法》等一系列法律法规。
主要具体措施如下:
1. 积极支持各市区直属的市政企业对电子垃圾进行回收,规范以网络化、上门服务等多样化回收方式;
2. 实施“税收转移”政策,加大对有损环境行为的监督力度,促进环保事业的发展;
3. 明确电子电器产品制造商、消费者以及进口商在电子垃圾回收和处理中的责任。规定电子电器制造商必须承担回收和再生利用废旧电子电器的义务,而消费者则必须免费将电子电器废弃品送往固定的回收点,并由制造商统一处理,切实落实“谁污染,谁负责”的原则。
其他欧盟国家 当前,欧盟作为一个某种形式上的整体,它不仅为所有欧盟国家制定了统一的法律法规标准,并允许各国家根据自身国情进行一定程度的调整。
具体措施包括:
1. 明确规定制造商在电子电器废弃品回收和处理过程中所应承担的责任和义务,即“制造商责任延长制”。
2. 立法规定进口商和经销商对进入欧盟市场的废弃电子电器产品的回收和处理责任;
3. 加强了对电子电器产品的分类处理,并明确规定自2006年7月1日起,所有进入欧盟市场和电子电器产品一律不得含有铅、汞、锅、六价铬、多澳联苯和多澳联苯醚等6种有害物质;
4. 进一步细化德国相关政策,提出 “谁生产、谁销售、谁使用,谁就负担相关环保费用”的权利与义务对等原则
日本 作为一个岛国,日本资源比较缺乏,这也造就了它历来就很重视对电子垃圾的回收和处理。自1990年以来,为了加强对电子废弃物的回收、处理以及再利用,日本相继出台并颁布了7 部分相关法律,并以此为基础逐渐构建具备本国特色的循环型社会运行模式。
具体措施包括:
1. 修订《废弃物处理法》和颁布《再生资源利用促进法》,并明确规定家电生产企业必须加强相关产品再生性设计环节,从生产环节为后继电子电器回收和处理做准备;
2. 2000年颁布的《家用电器再生利用法》,明确制造商和进口商必须承担自身生产和进口产品的回收和处理责任;
3. 《家用电器回收法》强制性地执行”企业责任延长制”,规定家电生产商必须承担家电回收的责任。
从目前来看,我国在电子垃圾回收和处理及其相关领域与发达国家还存在一定的差距,包括相关法律法规则的制定、良性市场运作的产业链形成、相关领域技术的突破以及人们消费观念和人民生活水平等多方面。为使得我国社会进步、经济发展以及人民生活水平提高相协调,必须大力发展电子垃圾回收和处理产业,积极引进国外先进技术和管理经验,并结合我国当前基本国情,制定出一系列有中国特色的电子垃圾回收和处理模式。稿件
来源:西北工业大学 天津社会实践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