伏尔加庄园的秋天
2011-01-17
教师节正逢哈尔滨的初秋时节。
倘若从天气预报看去,这时的中原和南方仍然忍受着酷暑的煎熬,可是地处塞北的哈尔滨却迎来了真正的秋天。
这里的晚间已经必须盖上棉被睡觉了,门窗也需要紧紧地关上,否则夜晚的寒气会把你冻醒。即使到了白天,逐渐远去的太阳也失去了盛夏时节的威严,变得温纯了许多。
教师节这天,我随同一群教师到伏尔加庄园去郊游。
根据旅游指南介绍:“伏尔加庄园位于哈市香坊区成高子镇阿什河畔哈成路16公里处,占地面积60多万平方米,是一个以俄罗斯文化为主题的园林,完完全全充实着异域风情的庄园。庄园风景秀丽,有大片的园林和滩涂湿地。蜿蜒曲折的阿什河流过庄园,水连水、桥连桥,一派优美的田园风光。
去年,我曾在盛夏时节去过两次此地,然而,这里的异国情调却始终让我魂牵梦绕,所以,有人邀请我旧地重游,我马上就答应了。人的情趣确实很怪,可能看惯了传统的中国风光,也可能受到哈尔滨浓重的异国情调的熏陶,反正在我的审美意识中有一种不可逆的心理定势,即对“洋气”的情有独钟。遗憾的是原汁原味的“洋气”的哈尔滨市容在城市化运动中渐渐式微了,也许若干年后,那种“西洋古典美”将被现代派的高楼大厦无情地抹掉。可以肯定,正是出于这样的原因,有人才将毁灭于“文革”和现代化浪潮中的一些哈尔滨标志性建筑“克隆”到远离尘嚣的阿什河湿地来,因其中全是俄罗斯的旧式建筑,固名之曰“伏尔加庄园”。
出游这天,天空醉人的蓝,没有一丝云彩,阳光普照,园中一片金黄。那些以“圣·尼古拉”教堂为核心的俄式建筑群的穹顶,在海蓝般的天宇下熠熠生辉,仿佛象熔化的金子。绿荫如海,淹没了房屋、道路和小径。路旁波斯菊盛开,随风摇曳,传递着秋天来临的信息。阿什河蜿蜒曲折地流经庄园的腹地,河水兰如天色,平静的水面偶尔被驶来的白色游船扰动,泛起阵阵微波,向长满芦苇的岸边涌来。船上传来游客的歌声和欢呼声……
此时,你置身其中,仿佛置身于俄国大文豪屠格涅夫笔下的俄罗斯贵族的私人领地。
这么好的景致,这么好的天气,对于我这个摄影爱好者来说却很不理想。首先,阳光太“硬”,此外,天空无云。阳光太“硬”,景物反差太大,没有光线的过度,拍出来的片子十分生硬。天空无云,天空就十分单调,拍摄出来的片子就不生动,所以我没有象他人那样兴奋和活跃。
为了消磨时间,等待黄昏时分的到来,我不断地给同行者拍摄“到此一游”的纪念照,这可给他们乐坏了,但却苦了我。照这种东西实在没有意思。不过,人们总希望把自己的倩影凝固在最美好的地方,使之成为追忆自己逝去的一段美好时光的凭证,那我就助他们一臂之力吧。
时光近五点,阳光变得柔和了,我赶紧登上米娘久尔餐厅的楼顶,架好三角架,把镜头对准夕照下的伏尔加庄园最精彩的部分,按下快门……
突然,有人提醒我,快上车吧,要返回了!
真扫兴,我刚刚进入佳境,却戛然而止了。
返回的车在初秋的田野上急驰。我陷入去年一场有关伏尔加庄园争论的回忆。
去年,我拍摄了一些伏尔加庄园的照片。大家看过后都说不错。然后不知不觉就把话题扯到“文革”时期毁灭文化的那场浩劫上来。大家不免对之喟然浩叹一番,更有为哈尔滨的标志性建筑“圣·尼古拉”教堂的夷毁而痛心疾首者。总之,话题越扯越远,情绪也越来越激扬。
也就在此时,一位教“马列”的教授突然发难,对大家的感慨大不以为然,他指斥道:“我就不明白,这些东西有什么保留价值,这不是殖民地文化吗?这是我们民族屈辱的象征!”
大家默然。
我实在接受不了他这种似是而非的怪论,冷冷地问:“按你的说法,红卫兵毁坏文物就对了呗。”
他坚持说:“看毁的是什么?毁掉殖民地文化无可厚非!”
我见他手中拿着一瓶“可乐”,不禁问到:“那你为什么喝可乐呢?这也是殖民地文化啊。”
还没等他回应,我紧接着问:“你为什么常带家人去吃麦当劳、肯德鸡啊,这也是殖民地文化啊!”
他涨红了脸,指着我说:“你这是在抬杠!”
我不依不饶地继续说下去:“我们到处建孔子学院,把孔子像竖到人家纽约,按你的观点这也是搞殖民地文化输出了?”
他无力地辩驳到:“这是两码事。”
我说:“人家在你这里建立一座教堂就是‘文化侵略’,你在人家那里建立一座孔子像就是‘文化交流’,有这样的道理吗?我以为每个民族的文化都有可取之处,都是人类智慧的结晶,为什么我们不能把它当成人类共同的精神财富呢。今天,我们在伏尔加庄园重修曾被我们毁掉的建筑,正是对我们昨天的错误的忏悔和纠正,有什么不对。”
这样的争论最后不欢而散。不过,我还是要争,否则说不定哪天一些狂热的原教旨主义者还会将人类的文化结晶付之一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