体育场馆安防工程现状与发展
2011-08-15广州美电贝尔电业科技有限公司
文|广州美电贝尔电业科技有限公司
1 体育场馆安防工程现状分析
(1)体育场馆安防工程需求特点
随着科学技术的突飞猛进,体育场馆对人和物的安全防范要求不断提高,使得体育场馆安防系统越来越需要从被动防御转向主动防范。作为一种特定的建筑群,体育场馆具有大空间/大水体、人员集中聚集等特殊性。《体育建筑设计规范》(JGJ 31-2003)规定了一套分级标准,对包括安防系统在内的体育场馆智能化系统提出了一系列要求。在实施体育场馆安防工程时,应根据《体育建筑设计规范》中提出的要求,将体育场馆划分成几个不同的功能区域,根据各功能区域不同的用途和服务对象合理地确定安防设施的分布、数量和技术规格。
(2)体育场馆安防工程建设情况
体育场馆安防是一项多方参与、分层次、分工协作的工作,涉及武警、公安、消防、警卫局等多个单位。这些单位都或多或少地建立了相应的安防技术系统,包括视频监控、门禁、周界入侵监测、消防广播四个子系统。虽然各参与单位的技术系统互不隶属,但这并不意味着它们将各自为政。由于各单位的技术系统都是完整而自成体系的,一般从下到上保持与平时编制一致的组织指挥层次,且各单位采用同样的技术规格,所以这些系统都可以按照场馆人员聚集情况进行配置。
2 体育场馆安防工程建设
(1)建设目标
体育场馆必须有一套完善的、功能强大的安全技术防范体系,配合人员管理,实现人防与技防的紧密结合。建设一个完整的、集成的、可靠的、易操作的安防系统,使其作为一个有机的整体支持对整个场馆的监控和管理,是建设体育场馆安防系统要达到的目标。安防系统既是保证场馆功能维持正常的重要工具,也是应急反应和指挥控制系统。
应急反应和指挥控制系统包含公共安全应急平台、监控中心(室)。公共安全应急平台还包括信息获取子系统、应急预案处理子系统与应急指挥子系统。
(2)体育场馆安防系统建设的选型原则
可将体育场馆中的各种区域根据其各自的监控风险划分为不同的防护级别,为之选择不同的设备(高、中、低档,以及动点或固定点的设备)。具体选型原则如下所述:
◆ 在体育馆通道、裁判席区、媒体记者区、新闻发布厅、贵宾室外通道、看台贵宾席、颁奖台区等区域设置固定彩色高清摄像机;
◆ 在交通要道、专用车辆停车区、要人专用停车区、供电房、供气房、供水房等区域设置彩色高清晰日夜型摄像机,以满足重点部位固定监控的需要;
◆ 在体育馆比赛区域、室外停车场、体育场、观众席等区域,以及体育馆外围交通主干道设置高速球摄像机,以保证体育馆外围的安全,并配合交警对体育馆外围的交通进行有效的疏导和管制,将监控系统盲区压缩到最小;
◆ 在出入口部位使用超宽动态固定摄像机,以利用其较强的强光抑制性能,获得出入口等逆光环境的清晰图像。
(3)安全防范系统的控制与显示
视频服务器上的监控平台软件负责支持管理控制前端摄像机、切换显示电视墙上的图像,并转发流媒体服务,是整个数字化监控系统的中心。其功能的配置是否完备和先进,直接影响整个系统的功能和运行质量。
系统应该符合下列要求:
◆ 支持分控功能和独立键盘控制;
◆ 编程简单;
◆ 显示清晰;
◆ 采用模块化结构,具备扩充功能。
(4)视觉智能技术在安防系统中的应用
智能视频监控以数字化、网络化为基础,主要功能是“自动地分析和抽取视频源中的关键信息”,也就是借助计算机强大的数据处理能力,对视频画面中的海量数据进行高速分析,过滤掉用户不关心的信息。智能视频监控系统能够识别不同的物体,发现监控画面中的异常情况,并能够以最快和最佳的方式发出警报和提供有用信息,从而更加有效地协助安全人员处理危机,并最大限度地减少误报和漏报的发生。
此外,随着压缩存储、人脸识别、智能检索以及日益先进的网络传输技术不断在安防系统中得到应用,智能预警、自动报警、联网报警等也将成为可能。
3 体育场馆智能化集中控制系统的建设
体育场馆中央监控管理系统采用基于网络的分层集成结构(包括管理层和监控层),支持对体育场馆建筑中的各种运行支撑系统的一体化集成管理——对楼宇自控、安全防范、火灾报警等运行支撑系统的报警事件进行集中监控、统一管理,支持各系统间的事件联动响应,并进一步为安防、火警等方面的紧急事件处理提供应急预案,从而保证赛会期间场馆运行稳定可靠、高效安全。
4 结束语
体育场馆的监控系统走上了数字化、网络化、集成化、智能化的发展道路。行为识别、主动防御等技术的应用,以及更多实用功能的集成,将使安防系统能够不断满足客户多方面的需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