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急危重病人的心理护理与护理干预

2011-08-15高艳辉

中国卫生产业 2011年35期
关键词:危重病医护人员家属

高艳辉

(吉林省结核病医院 吉林九台 130500)

现代护理工作以人为中心,维持人的心理最佳状态是保持健康和战胜疾病的根本,而心理护理的开展能充分调动患者及家属的内在潜力,具有重要的医疗预防价值。

1 建立良好的护患关系,帮助手术病人树立战胜疾病的信心

(1)巡回护士要到病人床前看望病人,并以和蔼、诚恳的态度关心、体贴病人,心平气和的与患者交谈,了解他们的年龄、职业、文化程度、家庭环境及疾病状况,根据不同的心理特点,用通俗易懂的语言耐心的说明手术的必要性、方法、过程、麻醉的方式,手术中和手术后可能出现和应该注意的问题等。及时询问患者有无不适,有何要求,并解决合理要求,消除患者恐惧心理。还可以向病人介绍手术医生、麻醉医生和手术护士的情况,增强他们对医护、麻醉人员的信任感,更好地配合手术。

(2)做好家属的安慰工作,协助病人配合手术治疗。家属在病人受到伤害或死亡威胁时,表现为惊恐、不知所措,心理反应可能比病人还要复杂,因此做好家属的思想工作也很重要。在术前让他们对手术有一定的了解。劝导他们不要在病人面前出现情绪波动而干扰病人的情绪,尽量克制自己的感情,与医护人员配合,稳定病人的情绪,使病人解除心理负担,积极配合手术治疗。

(3)营造舒适的环境,给病人一个愉快的心理。由于病人对医院环境和手术气氛极为敏感,所以手术间一定要整齐、清洁、床单无血迹,手术器械要掩蔽,室温保持在23℃左右。医护人员在手术时不要闲谈嘻笑,也不要窃窃私语,相互间谈话要细声谨慎,抢救病人时应沉着冷静、动作敏捷,操作时尽量减少、减轻器械的碰撞声,避免给病人造成一些不良的刺激,影响手术的顺利完成。

2 正确地实施患者临床心理护理干预

心理护理又称情志护理,医务人员必须充分掌握和分析患者的精神状态和内心活动规律,包括患者的家庭、社会关系等环境因素,通过医护人员的辛勤劳动,让患者在“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中得到生理上的护理和心理安慰,理解和帮助患者摆脱焦虑和痛苦,做到“交其友,知其心,治其病,安其神”,为患者的早日康复提供一个良好的心态条件,古人曰:“三分治疗,七分休养”就是这个道理。

2.1 做好危重病人的心理护理

危重病人由于起病急骤,自觉症状明显,病情危重,所以患者具有焦虑、急躁、恐惧及悲观等心理特点。因此,医护人员必须密切观察患者的心理活动,消除一切影响患者康复的不良心理因素。由于危重患者病情一般来说起病突然,病人没有足够的思想准备,往往产生焦虑情绪,针对这种情况,医护人员必须做耐心说服工作,详细介绍患者的病情,让患者了解和掌握患病的经过及转归,做到心中有数,树立战胜疾病的信心,特别是那些心理更为恐惧的病人,更应做好思想工作消除患者的顾虑和恐惧心理。针对那些脾气急躁的患者,医务人员更要做耐心说服工作,工作细心,热情服务,科学讲解病情,尽量减轻患者的痛苦,急病人所急,做到与病人思想沟通,真正做到“交其友,知其心,治其病,安其神”,为患者提供良好的心理及生理环境。

2.2 加强对危重病人家属的心理护理

在危重病人积极抢救的同时,应做好对患者家属的心理护理。病人家属都有一个共同的愿望,就是希望医护人员让他们的亲人尽快脱离危险,这一点与医护人员的愿望是一致的。但是患者家属往往对医学知识知之甚少,面对亲人的病痛焦虑、恐惧,甚至大声喊叫,哭哭啼啼,这时医护人员首先要同情和理解他们的心情,要冷静温和的阻止他们。边抢救的同时边告诉他们哭叫对患者的病情没有帮助,反而增加患者的思想负担,不利于病情的治疗。一般情况下只要解释清楚,入情入理,家属一般都会接受,能主动配合医护人员的诊治和护理。对其家属对医疗方面略知一二,又要求医护人员这样治疗或那样抢救,解释更要用词得当讲究,抢救及时,耐心解释,不能产生厌烦情绪,以免造成医疗上不必要的医疗纠纷。

因此,我们在进行危重病人抢救的同时,不要忽视对其家属的心理分析和心理护理,用良好的心理品质和道德修养影响家属,赢得病人及家属的信赖,取得他们的积极配合,既有利于我们的顺利抢救,无形中又树立了自己的良好职业形象,为医院赢得了良好的社会效益。

任何心理治疗不是为病人直接解决具体问题,而是帮助病人改变自己的自我意识来符合或顺应客观现实。作为医护人员,应该从病人的说话、语言、表情中认真观察病人的心理状态,采取关心或同情的态度,决不能歧视、讥笑、议论病人,应加强心理疏导,激励患者对生活的勇气,减轻心理上的紧张感,根据不同心理类型进行开导,“告知以其败,语之以其善,导之以其便,开之以其苦”,通过劝慰、说服教育等增强病人的生活信心,防止出现不良事件的发生。在做病人心理疏导的同时,还要帮助病人解决矛盾,使病人获得安慰,达到心理平衡。最好还要针对病人性格上的弱点进行心理卫生教育和咨询,让患者充分了解自己的心理特点,在遇到困难挫折时,能用冷静、开朗、乐观的态度对待困难、分析困难、解决困难,世上就没有不能解决的问题和不能克服的困难。

总之,做好急危重患者的心理护理,必须建立良好的护患关系,使患者产生安全感、信任感和舒适感,要全面的观察了解其心理护理,及早发现患者的异常心理,做好说服、解释工作,使患者的心理恢复正常。

[1] 刘淑霞,侯加平.重症病人的心理护理[J].青岛医药卫生,2005(3).

[2] 刘芳华,凌兰芬.急危重病人的就诊心理分析和护理[J].国际医药卫生导报,2005(17).

[3] 李瑞香,王志范,孙芳,等.心理护理沟通技巧[J].黑龙江护理杂志,1999(7).

猜你喜欢

危重病医护人员家属
挡风玻璃爆裂致人死亡,家属诉至法院获赔偿
小切口扩张后气管前壁穿刺切开术在危重病人中的应用与探讨
怎样做好院前急救的搬运和转运工作
南平市妇联关爱援鄂医护人员家属
河北乡村端午文艺活动慰问农民工家属
帮助医护人员处理好四种关系
精神科医护人员职业倦怠相关分析
危重病患者周围动脉和中心静脉血气检测的意义
【通 知】
朝韩红十字会商讨离散家属团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