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针刺加艾灸治疗踝关节扭伤31例临床观察

2011-08-15张玉龙

中国民族民间医药 2011年9期
关键词:昆仑艾灸踝关节

张玉龙

吉林省双辽市中医院,吉林 双辽 136400

踝关节在人体负重较大,易造成扭伤,此病是一种无骨折、无脱臼或无皮损伤的常见的外伤疾患。多数早期在踝关节周围因损伤造成韧带、肌腱等软组织部分拉伤或断裂,其内的大量细胞破坏、微小血管破裂出血,致痛介质等聚集引起肿胀、疼痛和功能障碍。踝关节扭伤多由剧烈运动或负重不当,跌扑、牵拉以及过度扭转等原因,引起筋脉及关节损伤,气血壅滞局部而成的,多表现为局部肿胀疼痛,表面肌肤青紫、关节屈伸不利。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本组踝关节扭伤患者31列,年龄最大者70岁,最小者10岁,平均年龄40岁,其中10-20岁患者3例,21-30岁患者4例,31-40岁患者10例,40-50岁患者7例,51-60岁患者4例,61-70岁患者4例,由此可见,就发病年龄段来看,没有其特异性和高发段。

1.2 治疗方法 取穴:解溪,昆仑,丘墟。治疗:消毒解溪穴、昆仑穴、丘墟穴。选取消毒后的2寸毫针分别垂直刺入解溪穴和昆仑穴0.3-0.5寸,根据“刺之要,气至而有效”的理论,要十分注重针下得气。施快速捻转,得气后留针,再选消毒后的3寸毫针垂直于皮肤对准丘墟穴快速刺入,使踝关节放松后,针尖向商丘穴方向缓慢进入踝关节腔内,中度捻转针柄,有酸、麻、胀、重感时,可根据患者耐受情况进行较强的捻转,以上三针均留针20-30分钟,留针的同时,点燃艾条在针周围进行灸烤,应悬于施灸部位上约3厘米处,反复旋转移动,以皮肤有温热感、不灼痛为宜,每5分钟行针一次,每天一次,5次为一个疗程,重者或体质差者可多做几次。

2 结果

2.1 疗效评定 痊愈:肿胀、疼痛完全消失,关节功能恢复;显效:肿胀疼痛较以前明显减轻;好转:疼痛稍有减轻,但仍有微肿。

2.2 治疗结果 痊愈:25例,占80.5%;显效:4例,占13%;好转:2例,占6.5%,总有效率91.5%。

3 典型病例

患者张某某,男,25岁,2009年6月12日因负重上坡,不慎跌交,扭伤右踝关节,导致右踝关节疼痛,不能行走,局部肿胀,无皮损,周围局部皮肤微现紫红。当日自服止痛片,并自行在踝关节周围按摩,不见缓解,反而加重。次日遂来我科就诊。检查:患者被扶入科室,表情痛苦,见右踝局部肿大,皮肤紫红,关节疼痛拒按,右踝活动幅度受限。嘱患者摄CR片:右踝关节正侧位片。CR回报:右踝关节未见明显异常。遂诊断为:踝关节扭伤。按上法给予针刺加艾灸治疗。1次见效,4次疼痛消失,巩固治疗1次,疼痛、肿胀完全消失,步履如常。

4 体会

扭伤取穴,一般是根据损伤部位近取法的原则,故取解溪穴、昆仑穴、丘墟穴以达到行气血、通经络的目的,使受伤组织功能恢复正常,踝关节扭伤多以软组织中韧带损伤为主,而韧带的收缩性,使血液运行较弱,软组织损伤一旦延误或治疗不当,会导致代谢性的有害物质长期存在于患处,使血液运行较弱,软组织损害部位的组织在慢性变性、渗出、增生、修复过程中形成粘连、瘢痕、钙化等病理结构,则成为一种难以治愈的疾病。“以痛为腧”出自《灵枢·经筋》,指以疼痛局部或压痛点作为穴位治疗疾病,属于局部取穴。通则不痛,痛则不通。因针刺具有调和阴阳、扶正祛邪、疏通经络的作用,针刺治病,就是根据经络与脏腑在生理上的互相影响的机理,在腧穴部位进行针刺,取得“通其经脉,调其气血”的作用,从而排除病理因素,治愈疾病。而艾灸具有温经通络、行气活血、消淤散结、活血化淤、消肿止痛的作用。故选择一针一灸,减轻了病人的痛苦,明显增加了舒筋通络、消肿止痛的作用,能够有效地改善损伤局部血液循环,促进气血运行,保证组织再生所需的营养,对坏死物质的吸收及控制局部感染起到重要作用,局部血液供应良好时,再生修复较为理想,达到“通则不痛”的目的。另外一旦发生损伤,切勿失治误治,特别是按摩,大家普遍认为扭伤了按摩一下会好的快些,恰恰相反,因为扭伤会导致局部水肿、渗出,而你一按摩便加剧水肿和渗出,使病情加重,所以一定记住,一旦发生扭伤,一定要及时到医院就诊。

猜你喜欢

昆仑艾灸踝关节
国内艾灸应用现况调查报告
我在南昌 你在哪
昆仑润滑油
“胖人”健身要注意保护膝踝关节
跨越昆仑
夏天怎么做艾灸
冬病夏治 三伏艾灸效果好
昆仑
踝关节骨折术后早期能否负重的生物力学分析
浅述蒙医治疗踝关节骨折进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