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黑龙江省肇东市奶牛养殖业现状及发展对策

2011-08-15邓广波肇东市洪河乡畜牧兽医站

中国乳业 2011年3期
关键词:肇东市养殖业奶牛

文 / 邓广波 肇东市洪河乡畜牧兽医站

李广丽 伊春市南岔区畜牧兽医局

李德辉 李志敏 肇东市肇东镇畜牧兽医局

1 奶牛养殖业情况

1.1 奶牛存栏情况

肇东市2010年末奶牛存栏156112头,其中成母奶牛97821 头,占存栏奶牛的62.6%;育成牛40219 头,占存栏奶牛的25.7%;犊牛18072 头,占存栏奶牛的11.5%。全市现有奶牛养殖户8855 户,占全市农户总数的7.4%。

1.2 奶牛专业村、屯情况

2010年末,肇东市共有奶牛小区60个,专业村14 个,专业屯43 个。其中专业村占行政村总数的7.5%,集中分布在宋站镇、宣化乡等8 个乡镇。专业村养殖奶牛13296 头,其中成母牛7955头,育成牛3200 头,犊牛2041 头。43 个奶牛养殖专业屯,集中分布在宋站镇、宣化乡、里木店镇、向阳乡等12 个乡镇26 个村,共饲养奶牛12902 头。

1.3 奶牛大场大户情况

肇东市的奶牛养殖主要集中在10 头以下的专业户。2010年末,全市有养殖奶牛1~10 头的专业户8172户,占奶牛养殖户总数的92.3%;11~20 头的专业户361 户,占4.1%;21~50 头的专业户112 户,占1.2%;51~100 头的专业户34 户,占0.4%;100 头以上的专业大户14 户,占0.16%。普养户户均养殖5 头左右。

1.4 生奶产量情况

肇东市2010年生奶产量41 万t,商品奶量约38 万t,母牛平均单产4.3 t。除部分常年不孕和迟配母牛等,正常产奶母牛平均单产约为4.5 t。

2 发展形势与特点

在当地市委、市政府的高度重视下,在伊利集团的强力拉动下,肇东市的奶牛基地建设有突破性地发展。全市奶牛养殖业总的发展态势良好,总体特点是稳中有升,健康无疫,奶牛良种普及率高,群体结构合理,个体单产能力较高,低质、劣质奶牛淘汰及时合理,孕育着向高水准、高层次、高品质方向发展的巨大潜力。

通过与乡、村干部及养殖户、收奶业主座谈和深入奶牛养殖户进行调查发现,虽然肇东市奶牛养殖业发展潜力巨大,但由于饲料涨价,全年奶价低,肇东市奶牛养殖业的发展受资金短缺,比较效益低下,基础设施和市场机制不健全等不利因素的影响,广大干部群众对奶源基地建设信心不足,劲头不大,热情不高,养殖奶牛的积极性严重受挫,多数奶牛养殖户不敢大养,不愿多养,甚至有的不想养。奶牛养殖业存在滑坡的危险,应引起高度重视。

3 主要制约因素

制约肇东市奶牛养殖业发展的主要因素有以下几个方面:

3.1 养殖奶牛比较效益低

3.1.1 生奶价格偏低,养殖奶牛热情下降

生奶收购价格低,生奶收购价格由企业控制。据反映,企业调整生奶价格的随意性较大,实际上企业掌握原料奶和商品奶销售的定价权,这使生产者和消费者的利益得不到保证。另外,在市场出现问题时企业仍有多种选择,而受冲击的就是奶农,奶农只能是被动接受,没有任何话语权。2010年末肇东生奶价格为2.95 元/kg,虽然较上半年的2.50 元/kg提高了0.45 元/kg,但是价格水平还是低。

3.1.2 饲料成本提高,奶农积极性受挫

一头奶牛年需要精饲料2825 kg,其中玉米约1250 kg,豆饼1125 kg,麸子450 kg。目前新玉米上市的价格为1.50 元/kg,豆饼价格为3.60 元/kg,麸子1.80 元/kg,每头牛精饲料成本为6735 元。在肇东,大多奶牛户精饲料比例偏高,这也是饲料成本过高的主要原因。

3.1.3 比较效益低,利润空间小

养殖奶牛的年收入来源于3 个方面。一是销售生奶,年产生奶4.5 t的奶牛,按2950 元/t计算,年销售生奶收入13275 元。二是犊牛收入,产犊按公、母各半计算,犊牛收入可在650元左右。三是牛粪收入,牛粪收入可与饲料加工和购买添加剂相抵消。这样,1 头奶牛的年收入约13925 元。奶牛的饲养成本包括饲料费、医疗费、配种费、人工费等,每头奶牛的饲料费约6735 元,粗饲草料成本为2451 元,其中,羊草1021 元,秸秆430 元,青贮1000 元;医疗费平均每头每年约200 元;配种费100 元;电费约20 元。因此,在不计算人工费的情况下,每头奶牛的饲养成本约为9506元,每千克生奶饲养成本为2.10 元,2010年每头奶牛的利润为3769 元。此外,有个别奶站存在克扣、缺斤短两以及不合理的处罚等现象,对奶牛养殖户的收入造成严重的影响,挫伤了奶农的积极性。长期以往,奶农会退出奶牛养殖业,并导致奶牛养殖业停滞不前,甚至后退。

3.1.4 收奶站道路建设滞后,增加养殖成本

肇东市收奶站点建设取得的成效是显著的。但站点建设配套设施不健全。每年一到雨季,送奶车辆很难通行,有时得几辆联在一起,增加燃油料成本。加之燃油涨价,这些成本最后都分摊到奶牛养殖户,增加了奶牛养殖成本。

3.2 粗饲料质量低,产奶量偏低

肇东市奶牛的群体结构比较合理,个体质量优良。再加上多年来采用优质冻精配种,实施优质优育和建立奶牛优质核心群的良种繁育体系,肇东市的奶牛质量有了较大的提高。成母奶牛具有平均年单产5 t以上的遗传基质,但该市许多奶牛户都采用以干玉米秸为主的粗饲料,营养含量低,加之青贮饲料普及率低,严重影响了奶牛的产奶量。

3.3 资金不足,制约奶牛养殖业的发展

近几年,在发展奶牛养殖业上,养殖户已经投入了大量资金,再投入能力明显不足,资金问题始终是制约奶牛养殖业发展的瓶颈。发展奶牛养殖业是一项长线投资,回报率比较低。从乳业的产业链来看,乳品加工企业是奶业发展的龙头,对奶源基地建设起到巨大的带动作用。市场牵龙头,龙头带基地,基地联农户的有机联合,可使产业链不断延伸,辐射面逐步扩大。在整个乳业产业链条上,奶牛养殖环节的投入约占整个产业链的75%,加工环节占15%,流通环节约占10%。而利润分配则是1∶3.5∶5.5。因此,奶牛养殖环节的投入产出比并不协调,而且承担了巨大风险。加之,金融部门不愿提供中长期贷款,企业不提供发展资金,资金瓶颈制约较为突出。

3.4 企业经营管理不规范,企业与基地矛盾突出

一是企业原奶收购价格偏低。在饲料价格、人工费和医药费上扬的情况下,养殖户的利润空间越来越小,致使养殖户不想扩大规模,而且部分养殖户还想卖牛。二是企业对收奶站点的处罚过重。仅2010年上半年就以卫生不合格等原因扣罚业主服务费60多万元。三是企业制定的生奶收购标准过高。蛋白质含量、干物质、乳脂率、糖等指标均高出国家标准,而且还不公开,只是暗箱操作。在产奶旺季,为了限奶收购,随意提高标准,有时甚至以感官不合格为由拒收,给收奶业主造成严重的经济损失。四是企业收购生奶实施垄断经营,不是靠市场经济规则,通过公平竞争开拓奶源市场。有的企业到外埠高价收奶,而在本市奶牛养殖集中的地区压低收奶价格。上述诸多制约奶牛养殖业发展的因素直接导致了企业与收奶业主、收奶业主与奶农之间较为突出的矛盾。

4 对策与建议

为促进肇东市奶牛养殖业持续、快速发展,遏制目前隐然形成的奶牛养殖业滑坡的态势,应从以下几个方面加强对奶业市场的整顿,建立和完善各种机制、体系。

4.1 提高奶价

应由政府与伊利集团进行协调,尽快提高生奶收购价格。

4.2 统一生奶质量标准

应由相关部门介入,制定统一的生奶质量标准。标准一旦制定,乳品企业及生奶收购站点都要一并执行。

4.3 加强监督体系建设

要建立健全监督体系,强化社会监督职能,确保乳品加工、生奶收购等活动都处于公开、公平的社会监督环境中。

4.4 建立购销合同契约机制

要在奶牛户与生奶收购业主、生奶收购业主与乳品企业之间建立共同信守的合同契约,使合同双方都在契约的法律效力内实施生产、销售、收购、加工行为。

4.5 实行奶资直接发放

要实行奶资直接发放、打卡支取的方式,使奶资结算更便捷、更直接,同时减少中间环节克扣奶户奶资现象的发生。

4.6 提高饲养标准

要推广以饲喂青贮为重点的奶牛标准化养殖技术,全面提高养殖户的奶牛饲养水平,以提高产奶量来降低饲养成本,增加效益。

4.7 改善基础设施

要加强奶牛产区的基础设施建设,特别是对交通不便的奶牛产区,要加大道路修缮力度;对无奶站和收榨奶站半径过大的村屯,要增建奶站。

4.8 实行奶牛阳光保险

要抓住阳光农业保险的机遇,加大宣传力度,为奶牛养殖户提供阳光保险。

4.9 建立奶业协会

要组织相关部门人员,特别是奶牛养殖大场、大户业主,组建奶业协会,以提高抗风险能力,搞好多方协调和沟通,尽快与市场接轨。

4.10 加大政府扶持力度

在许多奶牛农户做不到的方面,需要政府加以扶持的,政府要像扶持引进企业那样协调各有关部门进行大力扶持,如信贷资金投放,与企业沟通等。在这方面,肇东市已出台了《肇东市2007年加快奶牛发展扶持政策》,包括投入1000 万元购牛资金等。要抓住机遇,宣传好市委市政府相关政策,进一步推进肇东市奶牛养殖业的发展。

猜你喜欢

肇东市养殖业奶牛
乍暖还寒时奶牛注意防冻伤
养殖业如何应对饲料成本高企
夏季奶牛如何预防热应激
未来三年农村养殖业发展方向
奶牛吃草
利用多时相遥感影像肇东市水稻面积提取
食用菌多糖作为添加剂在养殖业中的应用
养殖业整治需多措并举
《奶牛的家》
我们的作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