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东营地区文物科学研究述评

2011-08-15荣子录

中国石油大学胜利学院学报 2011年4期
关键词:大汶口广饶县海岸线

荣子录

(东营市历史博物馆,山东 东营 257300)

东营地区文物科学研究述评

荣子录

(东营市历史博物馆,山东 东营 257300)

近年来,东营市的文物考古事业发展迅速,其中基建考古和遣址考古成果最为突出。广饶县傅家遗址、五村遗址、广北农场南河崖商周制盐遗址的科学发掘以及大量先秦时期遗址的考察,对人类起源问题的研究、对中华文明起源的研究、对考古学的研究、对海岸线变迁的研究、对海水制盐的研究提供了新证据。文物学研究方面则对陶瓷研究、对佛教造像研究、对《共产党宣言》的研究、对不可移动文物的研究等方面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新成果。

考古学;文物学;遗址;海岸线变迁;海水制盐;陶瓷;造像

东营市自成立以来,不断重视对文物工作的研究和投入,使文物考古事业得到了较快发展,文物科学研究工作不断取得新成就。1983年12月3日,广饶县博物馆成立。1985年8月27日,东营市文物管理所成立,负责全市的文物保护和管理工作。之后,利津县和垦利县文管所相继成立。1993年5月27日,在广饶县博物馆的基础上成立了东营市历史博物馆。2011年10月,利津县博物馆成立。这些研究机构形成了专门的研究队伍和有效运行机制,完成了许多具有重要影响的科学研究项目,对该地区人类起源及生产生活方式、科学技术、地理变迁等进行了理论上的探讨,为今后研究的深入奠定了基础。

一、考古学研究及成果

东营地区的基建考古和遗址考古成果最为突出。配合基本建设的考古工作不断增加,成为考古发掘的主流。1985年以来,为配合工程建设,市历史博物馆和省文物考古研究所先后对傅家遗址和五村遗址进行过多次抢救性清理发掘;2008年春,和山东大学考古系共同对广北农场南河崖商周制盐遗址进行了发掘。其间,为配合城镇建设,还对东营区的辛镇遗址、刘集遗址,垦利县的海北遗址进行了局部发掘,这些发掘都取得了重大学术成果。

(一)对人类起源问题的研究

通过对广饶县傅家遗址和五村遗址的科学发掘,充分证实了早在5 000多年以前的新石器时代,广饶地区就有人类生存,并且过着以渔猎为主的相对稳定的定居生活。生产力水平有了较大发展,他们制作和使用的石器、骨器、玉器、陶器等已相当精美。医学的发展已达到了一个较高水平,从傅家遗址392号墓出土的颅骨分析,当时人们已经掌握了开颅这种较复杂的外科手术。把我国的开颅术例证提早了1 000多年[1]。

(二)对中华文明起源的研究

傅家遗址和五村遗址的一系列考古发现,反映出该时期物质文化、精神文化取得了进一步发展。傅家遗址中出现了较密集的墓葬区,说明其附近确有面积较大的中心聚落。同时,通过钻探,还发现了具有防御功能的城址,结合在发掘中从人骨中取出的箭簇等现象,反映战争开始出现。在这一时期,傅家遗址的墓葬中,随葬品多寡不一,表明社会出现了贵与贱、贫与富的分化,加速了向文明社会迈进的步伐。有学者依据大汶口文化的总体发展水平特别是那些宏大中心聚落的发展进程,认为傅家部落在大汶口文化中晚期之交或稍晚,已转化为国家[2]。

(三)对考古学的研究

著名考古学家张学海先生认为,广饶县具有5 000年的文明史,傅家、五村遗址的大汶口文化具有自身鲜明的特色,和胶莱平原西部弥河流域的大汶口文化基本一致,而同其他地区的大汶口文化存在差别,因而构成大汶口文化鲁北地方类型,称为“傅家类型”,或称“五村类型”。该类型很可能属于史前东夷族团的爽鸠氏一支。它介于半岛和泰沂山北侧西部地区之间,含有两地大汶口文化的因素,对研究大汶口文化、先齐文化、环渤海考古、东夷文明起源、山东古史以及鲁北海岸线的变迁等一系列重要课题,都具有重要意义[2]。

(四)对海岸线变迁的研究

这一研究并不只限于东营地区,而应结合鲁北其它沿海地区的水陆变化,才能得到一个科学、合理的结论,根据山东大学王青教授的研究成果[3],可以得到以下三个时期的海岸线。

1.大汶口早中期的海岸线

近年来在东营地区发现大量先秦时期遗址,为研究古代海岸线变迁提供了宝贵资料。根据考古发现,在鲁北地区小清河以东沿现今海拔9~10米一线,目前已发现大汶口文化遗址超过15处,本区就有4处。再向北未有发现,构成大汶口文化分布的最北界。其中经过大规模发掘的广饶五村、傅家遗址和潍坊的寒亭鲁家口、前埠下遗址,均出土了大量适合滨海生长的软体动物遗骸。鉴于当时先民的活动能力和活动范围,这些遗址应距当时的海岸线不远。在今黄河以西发现的3处大汶口文化遗址中,近年经调查的滨城卧佛台遗址出有毛蚶、文蛤和青蛤等,也应距海不远。这一推测能够得到地学资料的支持,例如博兴黄金寨钻孔的海相淤泥为距今5 600±150年,其北不远即为曹家龙山文化遗址,表明黄金寨附近及其以南在大汶口文化早中期应是海侵之地,龙山时期海岸线已北退,故人类才能在曹家一带活动,考古资料与地学资料相吻合;至于其它众多中全新世海相层钻孔,也都处于这些遗址以北,两者也较符合。综合以上考古与地学资料,可复原出大汶口文化早中期的海岸线,普遍深入现今陆地30~50公里,应是中全新世海侵最盛期达到的最大范围。

2.龙山时期的海岸线

龙山文化的分布范围较大汶口文化向北明显扩展,在鲁北地区分布在上述复原海岸线以北的龙山文化遗址超过10处,构成龙山文化分布的最北界。其中经近年发掘的寿光郭井子遗址(位于位于小清河以南,北距东营南河崖遗址3公里)属龙山文化早中期,出土了大量滨海或浅海生软体动物遗骸,主要包括毛蚶、文蛤、青蛤、长牡蛎、近江牡蛎、扁玉螺、红螺、竹蛏和蟹等。阳信李屋遗址也有类似发现。这两处遗址应距离当时的海岸线不远。发掘表明,郭井子遗址位于贝壳堤顶部后侧,贝壳堤由贝壳和贝壳碎屑及粉砂物质组成,层理清晰分选良好,与渤海湾西岸的第4道贝壳堤相似。龙山文化层与贝壳堤的第一贝壳层是同时形成的,这对判明贝壳堤的年代有重要意义。此前地质部门在该贝壳堤获得的两个14C测年数据中,距今5 685±110年明显偏早,距今5 005±90年可作为该贝壳堤开始发育的年代参考。实地调查表明,这道贝壳堤向西北延伸到我市的广饶丁庄镇赵咀、王署埠,再向西北应与渤海湾西岸第4道贝壳堤相连;向东可延伸到寿光西宅科、七里庄一带,再向东则与寒亭和昌邑、平度沿海发现的埋藏贝壳堤或牡蛎礁相连。由此可复原出龙山时期的海岸线,较上述大汶口早中期海岸线已普遍后退20~30公里,可视为海侵过后海退过程中海面第一次停顿的产物。

3.商周时期的海岸线

在鲁北地区发现的商周时期文化遗址非常密集,分布范围较龙山文化向北有所扩展,分布在上述龙山时期海岸线附近的超过10处,包括广饶县境内的南河崖及东营区的刘集遗址,在此线以北的也有近10处,这是目前已知位置最靠北的商周时期遗址,其中沾化杨家、寿光菜央子遗址、东营南河崖遗址出土有滨海或浅海生软体动物遗骸,表明应距海不远。由此可复原出商周时期的海岸线,此线已比上述复原的龙山时期海岸线普遍后退10~20公里,可视为海退过程中海面第二次停顿的产物。位于这条海岸线以东6公里的沾化孟家庄遗址,则是汉代的车辋故城,表明上述复原是合理的,也表明汉代以后海岸线在继续后退。

以上复原的全新世三条海岸线,分别距今6 500~5 000年前、4 500~4 000年前和3 400~2 100年前,它们大致与大汶口文化早中期、龙山文化时期和商周文化时期相当,并大致与现代海岸线平行分布(现代黄河三角洲除外),年代由南向北逐渐年轻,在局部地带还可见不同时期发育的古河口三角洲和泻湖遗迹。其中大汶口早中期处于海侵最盛期,以后进入海面下降的海退期。在大汶口早中期以前,距今1万年前后海水刚刚侵入渤海海峡,距今8 000年前后抵达现今海底10米附近。这一复原将使山东北部众多远离现今海岸的先秦遗址恢复其原来的环境背景,从而有利于从事实地研究。

(五)对海水制盐的研究

2008年春天,东营市历史博物馆和山东大学考古系联合对广北农场南河崖遗商周制盐遗址进行了考古发掘。出土了大批距今3 000年前后商周时期的煮盐遗存和距今2 000年前后战国至西汉时期的墓葬。

商周时期的煮盐遗存主要有卤水沟1条、刮卤摊场1处、淋卤坑18个,盐灶4座。这些遗存在发掘区基本上从东向西依次分布,展现出比较完整的煮盐技术流程:一是种盐,先在地上广布芦茅稿灰寸许,压使整平;明天早晨露气冲腾,则其下盐茅勃发。二是淋卤,日中晴霁时,将灰、盐一并扫起,放到淋卤坑上铺有席子的支架上用卤水灌淋,以得到更高浓度的卤水。三是煎卤,从淋卤坑舀出卤水装入盔形器(俗称“将军帽子”),在盐灶上加热蒸发水份,当水沸时,加入椎碎的皂角和粟米糠二味结晶剂,盐便很快在器内结晶。四是取盐,当盐在盔形器内形成后,便用木勺将盐取出,然后倒入卤水,重复煎卤过程。

另外发现5座房址,建造比较简单,出土有陶鬲、簋、罐、骨锥、盔形器等用品,和大量文蛤、丽蚌、螃蟹以及少量小米、黄米等食物遗存,因此断定这些房址应是当时煮盐工人居住和劳作用的房屋。

本次是我国古代海盐生产遗址的首次大规模科学发掘,发现的煮盐遗存能够组成一个完整的煮盐技术流程,与《天工开物》记载的淋煎法煮盐技术流程大致相符,而文献记载的淋煎法只能追溯到宋代和元代,这次发掘则以确凿的考古实物证明,淋煎法在距今3 000年前的商周时期就已经产生,把淋煎法的起源上推了两千多年,这对研究我国古代煮盐技术的发展演变具有十分重要的学术价值。

这次发现的战国至西汉墓葬也很重要,墓主身份仍与海盐生产有关,从而用考古实物印证了《史记》、《汉书》对山东北部海盐生产的有关记载,对研究齐国走向强盛的历史具有重要学术价值;这些商周煮盐遗存和战国西汉墓葬是整个山东北部地区最靠近现代海岸线的考古发现,这在很大程度上破除了“这里是只有几百年历史的退海之地”的传统认识,对于研究古代海岸变迁、制定现代防治海水倒灌的相关对策具有重要学术价值。

这次发掘的现实意义也很大,我国古代的海盐生产历史很悠久,留下的煮盐遗址很多,但过去一直没有科学发掘,这次在东营首次进行这种科学发掘,对于延伸东营的历史源头,确立东营在我国古代盐业史上的重要地位,提升东营市在全国的知名度,促进东营市的经济和文化事业发展,都有非常重要的现实意义[4]。

二、文物学研究及成果

对文物学的研究肇始于二十世纪三十年代,1934年广饶县马鸣寺碑、之加封圣号诏碑、张淡六十人造像、永宁寺造像、杨赵寺造像被载入首期《中国教育年鉴》。1983年,广饶县成立博物馆,有专业技术人员3人,文物研究范围扩展到文物各个领域。征集陶瓷、青铜器、书画、碑刻等文的2 000余件。并发表了《广饶南宋大殿》、《皆公寺北魏石造像》、《四世宫保坊》、《兴国寺石造像》、《一本〈共产党宣言〉的来历》等文章。1983年之后,博物馆专业技术人员不断增加,对文物学的研究不断深入。特别是1993年东营市历史博物馆成立后,专业技术人员逐年增加,到2010年底,增加到24人,学历和知识层次都有了较大提高。为文物学的研究奠定了基础。

(一)对陶瓷的研究

陶瓷器在博物馆藏品中约占1/4,所以陶瓷研究对规范博物馆藏品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陶器方面,由于五村遗址、傅家遗址和营子遗址的发掘,对史前文化的研究比较深入,常兴照、刘桂芹的《广饶县五村遗址发掘报告》,何德亮、颜华的《山东广饶新石器时代遗址调查》,王建国的《广饶县傅家遗址发掘纪实》、《山东广饶西杜疃遗址调查》等都对史前文化陶器器型、工艺、彩绘等特征进行了分析研究。

五村和傅家大汶口文化遗存中陶器从陶质而论,以夹砂陶为主,但泥质陶的比例也较大,并且时代越早,比例越高。在泥质陶中,细泥质陶不多见,使用的陶土大多是未经淘洗。陶色以红陶或陶色不均的红褐陶为主,其次有灰陶,但少见黑陶。陶器的烧制火候较低,陶器的质量也较差。制作大多为手制,但一般经慢轮修整,有一部分器物经磨光处理。器形不太规整,造型简朴,制作粗糙。在器物装饰方面,以丘瘤状鋬钮和鸡冠状钮饰最具特色。彩陶盛行是这一文化类型的重要特征,出土的大多数器物都施彩,如鼎罐之类器的口沿处都施一周黑褐色或深赭色彩。许多器物施红陶衣,大多施于鼎罐的腹部和豆、钵的口部,有的仅施外表,也有的内外壁均施。许多器物施绘彩色图案,早期以黑(赭)色单彩为主,晚期复彩多见。一般以红彩为底,以上红、白、赭三色勾勒。彩绘陶中还有以红色为底、黑(赭)、黄勾勒。纹饰方面以直条带、三角直线几何纹、涡纹、网纹为多,也有少量的勾点纹、圆圈纹、波纹等。另外还有镂孔、划纹等[5]。

龙山文化的陶器,以黑陶为主,器表装饰主要为素面磨光,纹饰有附加堆纹、镂孔、弦纹、篮纹、盲鼻及乳钉装饰等。均为轮制,器形规整,在造型方面,以平底器和三足器最多亦有圈足器。流行鸟喙形和凿形足。

对瓷器的研究相对陶器来说要晚一些,这与考古发掘有一定的关系。馆藏近千件瓷器,几乎没有一件是通过正规发掘出土的,全部都是民间征集或工地出土后送交的。所以以前对瓷器的研究只限于单件器物的描述和介绍。如,薛华三的《广饶博物馆几件明末清初瓷器简介》、荣子录的《广饶出土唐代文物》等。系统研究的文章很少。2001年6月,荣子录在《考古与文物》上发表了《广饶博物馆馆藏瓷器选介》,对博物馆所藏宋代以前的瓷器进行了分类分型分式整理,对每件瓷器的时代和窑口进行了分析研究。之后,对瓷器的研究由面转到点,更加细致和深入。如荣子录的《别具特色的磁州窑窑瓷器》、赵金的《一件青花五彩瓷罐——兼谈万历五彩瓷器的鉴别》等。

(二)对佛教造像的研究

东营市历史博物馆所藏石佛造像均从广饶县南部的大王、李鹊、广饶三个乡镇调运来的。虽然数量不多,但大部分碑体高大,雕刻精美,具有很高的研究价值和艺术价值。早在1934年,就已把张淡六十人造像、永宁寺造像和赵寺造像列入到《中国教育年鉴》。1996年,赵正强在《文物》上发表了《山东广饶佛教石造像》的文章,对博物馆所存7件造像进行了系统研究和论述。他认为这7件石佛像有明确的时代和地域特征,为单体碑形,除唐代1件外,早期的6件高均在2米以上,且都装饰丰富华美,雕刻洗练细腻,表明当地古代佛教文化高度发达程度。其题材组合、装饰手法及雕刻技术都对研究佛教发展史、艺术史有重要价值。造像碑多有断裂,后又加榫接合,都与佛教史上的灭法事件有关。此文发表后国内外很多专家学者前来考察,反响强烈。2001年,赵正强又在《黄河三角洲文化战略研究》上发表了《黄河三角洲北朝佛教造像》,系统介绍了黄河三角洲佛教文化的起源和发展情况。

(三)对《共产党宣言》的研究

1975年5月,广饶县博物馆原馆长颜华到大王镇刘集村征集革命文物时,征集到一本1920年8月出版的中文译本《共产党宣言》。这是一本具有重要价值的珍贵革命文物。1986年5月,东营市政协为认真落实山东省委副书记、省长李昌安《关于加强对广饶藏〈共产党宣言〉的保护和研究的建议》的批示精神,立即组织由华东石油学院余世诚、中共中央编译局胡永钦、东营市政协文史办贾林志和广饶县博物馆颜华组成的联合考察组,对该书进行了认真考察。

经调查和研究,他们得了三个结论。第一,广饶藏本纠正了过去在上海藏本报道中的不确之处。广饶藏本的封面标题是“共党产宣言”,而不是“共产党宣言”。《党史资料丛刊》所刊载的上海8月藏本的照片和介绍文章,都标明上海本的封面是“共产党宣言”。但当他们到上海档案馆查阅原件时,发现上海的8月版本封面标题也是“共党产宣言”。经过对照,广饶本和上海本完全是一个版本。第二,广饶本打破了“孤本”和“孤证”。过去,认为《宣言》全译本在我国出版是1920年8月说,只有上海档案馆1本实物作证,被称为“孤本”、“孤证”。现在有了广饶藏本,更可喜的是他们在上海图书馆还查到了同样一本。这样,再加上北京图书馆保存的残本,至少是有了4本8月的版本。可以证明《共产党宣言》全译本是1920年8月出版的。第三,进一步弄清了出版情况。从广饶博物馆、上海档案馆、上海图书馆的收藏本封面标题都是“共党产宣言”这一情况说明,8月版本封面标题之误并不是发生在个别印本之上。这个封面标题错误,显然是因排印和校对疏忽所造成的,并非什么译法不同或其他原因造成的。正是因为发生和发现了这一版封面标题的明显错误,又加之很快赠售一空,故在9月纠正封面标题错误,进行了再版[6]。

之后,对《宣言》的研究不断深入,包括战争年代的学习和斗争环境都成了研究的对象。颜华先后在《山东支部生活》、《大众日报》、《中国文物报》、《山东文物摘报》、《山东老年》、等刊物上发表研究性文章,不断展示最新的研究成果。随后赵正强、尹秀民、李莉等也在《齐鲁晚报》、《联合日报》、《黄河口社会科学》、《中国老年报》等刊物上发表文章,宣传介绍这部藏存在民间半个世纪的社会主义小丛书。

(四)对不可移动文物的研究

对关帝庙大殿的研究。关帝庙大殿是我省现存最早的木构建筑,始建于金天会六年(1128年),因这一年也是南宋建炎二年,所以也被人们习惯地称为南宋大殿。对该大殿的研究始于二十世纪八十年代初,1981年《中国名胜词典》就收入了“广饶南宋大殿”词条。1995年,颜华在《文物》上发表了《山东广饶关帝庙正殿》的文章,通过大量实测平面图对大殿进行了剖析和介绍。2000年5月,赵正强又在《山东重点文物保护记实》中,从考古学的角度,对关帝庙正殿从初建到“庙随城迁”,再到历代的维修及其结构等都进行了详细论述。文章认为,其结构形式为六架椽屋乳柎对四椽栿用三柱,用材按宋分为六等材。室内四椽栿为撤上露明造,原室外乳栿当心间为藻井,次间为平棋,斗拱重昂五铺作。接近《营造法式》“大木作制度”的建筑规范,改变了之前“厅堂式”建筑的说法。

对柏寝台的研究。柏寝台位于广饶县城东北12.5公里的花官乡桓台村南。柏寝台之名据《汉书》颜师古注,是“以柏木为寝室于台之上也”,故而得名。此台平面近似方形,1995年4月,东营市历史博物馆对柏寝台进行了全方位的考古钻探和局部发掘,发现台基东西长180米,南北宽150米,总面积2.7万平方米。此台自下而上均为夯筑,每层夯土厚约16厘米,东部较矮处有48层,约8米。夯层均匀,夯面平整,夯窝呈馒头形。从台周围的断面观察,台南面、西面有较大面积的修筑痕迹,夯层中有较多龙山、商周和汉代的陶片,据此可以判断,周围可能有龙山文化遗址或商周文化遗址。另外,还在台顶上采集到了不少战国至汉代的筒瓦、板瓦及花纹砖等建筑构件。此台规模如此之大,它究竟建于何时,在历史上曾起过什么作用?史学界作过许多有益的探索。

《史记·孝武本纪》载:“汉武帝有故铜器,问少君,君曰:此器齐桓公十年陈于柏寝。已而验其刻,果齐桓公器。”据此可知,柏寝台至迟建于齐桓公十年(前676),距今已有2 600余年的历史。这一结论也是目前所考证到的最确切的一个年限[7]。

据明嘉靖《山东通志》和《青州府志》均有“齐桓公盟诸侯于此”的记载,明嘉靖《乐安县志序》中也有类似说法。嘉靖二年进士李舜臣也写过一首《齐霸盟台》诗,诗曰:“筑台当日费蒸饮,台成纷纷事简书。礼讲诸侯咸卒聚,义招五禁总倾轮。器盈仲父功初著,心怠威公业已疏。下马不堪重吊古,断垣残碣一丘墟。”由此可以断定,最初此台是齐桓公用来会盟诸侯之地。后来齐国衰微,逐渐失去霸主地位,柏寝台只能成为齐国曾经辉煌的象征。但到齐景公时,却是另有他用。《韩非子》中记载:齐景公与晏子游于少海,登柏寝之台而还望其国,曰:“美哉,泱泱乎,堂堂乎!”《史记·齐太公世家》中也有记述:齐景公三十二年(前516),彗星现。景公坐柏寝,叹曰:“堂堂!谁有此乎?”看来这位“好治宫室,聚狗马”的国君把这里当成了他的行寝别宫。之后的2 000多年,柏寝台曾做何用已无从考证。但据当地的老百姓讲,解放前,柏寝台正中是三皇大殿,单檐歇山,灰瓦坡顶。殿内正中依次供天、地、人三皇塑像,两山供奉孙思邈、张仲景、扁鹊、华佗等神医。正殿西侧依次为百子庙和仙姑楼。东北角有平房两间,是首事住所。正殿前东西两侧分别是钟楼和鼓楼,院中有火池。周围环以院墙,山门面南,东有侧门,平时供台上的和尚、道士等人出入。每年正月十五日和四月二十八日都有盛大的香火会。1943年日寇扫荡,用大炮炸毁了山门。1944年台上建筑又毁于战火,香火会也随之中断。

2005年,由荣子录、王克春、张万春等编写的《漫话柏寝台》从“史海觅踪”、“试掘调查”、“诗文选萃”、“异闻传说”、“相关古迹”、“古台观览”等六大部分,对柏寝台进行了全面而详细的介绍。

[1] 何德亮.山东重大考古新发现[M].山东:山东文化音像出版社,2003:12.

[2] 张学海.广饶文物概概览[M].呼和浩特:内蒙古人民出版社,2001:序.

[3] 王青.山东北部沿海先秦时期海岸变迁与聚落功能研究[J].东方考古,2006(3):281-296.

[4] 王青,荣子录.山东东营市南河崖西周煮盐遗址考古获得新发现[N].中国文物报,2008-07-11(2).

[5] 常兴照,刘桂芹.广饶县五村遗址发掘报告[J].海岱考古,1989(1):61-123.

[6] 余世诚.广饶藏本共产党宣言的考察报告[J].东营文史资料,1986(2):60-75.

[7] 张万春,荣子录.漫话柏寝台[M].北京:中国文史出版社,2005:3-4.

K872 < class="emphasis_bold">[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

1673-5935(2011)04-0072-05

2011-10-11

荣子录(1966-),男,山东广饶人,东营市历史博物馆副馆长,副研究馆员,主要从事考古学及文物学研究。

[责任编辑] 李志强

猜你喜欢

大汶口广饶县海岸线
“孙子兵法·创新·发展”孙子文化论坛在山东省广饶县举行
刘思涛作品
基于大汶口文化元素的泰安太阳部落景区发展研究
公元前第三千纪中国东部的太阳神——大汶口文化、良渚文化图形符号新考
智慧学园 快乐家园
——山东省广饶县花宫镇中心小学简介
徒步拍摄英国海岸线
徒步拍摄英国海岸线
徒步拍摄英国海岸线
Improving Students’ English Speaking ability
徒步拍摄英国海岸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