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油气合作邻为先

2011-08-15罗佐县谭云冬谢丹平杨国丰李明岩

中国石油石化 2011年16期
关键词:周边国家中亚争端

■文/罗佐县 谭云冬 谢丹平杨国丰 李明岩 梁 慧

油气合作邻为先

■文/罗佐县 谭云冬 谢丹平杨国丰 李明岩 梁 慧

我国原油对外依存度越来越大,中东北非动乱频发,寻求原油供应多元化成为保障能源安全的重大战略问题。我国应重点加强与俄罗斯、中亚各国以及南海周边国家的油气合作。

55.2 %,这是工信部近日公布的我国原油对外依存度最新数据。根据“十二五”规划,今后几年我国经济将保持7%左右的增长速度,石油需求将以5%~6%的年均速率增长。由于国内石油产量增幅远低于5%,在目前新能源尚不能大面积替代化石能源的条件下,未来5年石油对外依存度还将逐步提高。

在这种形势下,优化我国油气合作结构是需要考虑的重要课题。为了进一步保障能源安全,今后我国应重点加强与俄罗斯、中亚各国以及南海周边国家的油气合作。

渠道单一 暗含风险

我国石油进口渠道单一,高度依赖中东与非洲。2010年,中国原油进口来源国前十名中有5个为中东国家,2个为非洲国家,分别是安哥拉和苏丹,来自这7个国家的进口原油占总进口量比例达64.7%。在可预见的未来,我国石油进口仍将保持对中东和非洲的高度依赖。

在这一过程中,资源国局势动荡成为我国石油进口潜在风险。2011年以来,北非和中东一些国家出现不同程度的社会动荡,对全球地缘政治格局产生了深远影响。在此形势下,未来的石油供应面临两个方面的风险。一方面,资源国产量不稳定有可能引发国际社会心理恐慌,导致国际油价大幅波动。另一方面,若危机升级,很有可能造成局部或大面积石油供应中断。

在进口石油运输通道方面,目前我国共有6条石油进口路线,其中包括4条海上运输路线和2条陆上管道运输路线。从运输线路的数量和石油的进口来源上看,我国的石油进口已经基本实现多元化,但从不同运输路线和来源区的输送量来看,我国进口的石油主要还是来自中东和西、北非地区,运输方式仍以海运为主,绝大部分进口石油要经过马六甲海峡。

马六甲海峡存在自然条件和地缘战略两大类风险。在自然条件风险方面,一是海峡水深渐浅,易发生搁浅事故;二是海峡水道窄,交通秩序差。地缘战略风险则表现为美国、日本和印度等很多国家都在该地区派驻军事力量,使该地区的地缘政治变得更加复杂。过度依赖马六甲海峡,将使我国的石油进口面临突发性风险。

多元发展 当务之急

利用“地利”优势开展同周边国家的石油合作是保障中国石油安全、破解马六甲海峡困局的重要出路之一。

中国周边国家主要有俄罗斯、中亚各国、日、韩、朝鲜、印度以及南海地区各国。综合考虑各国资源禀赋以及石油消费结构等因素,中国应重点选择俄罗斯、中亚以及南海周边各国开展石油合作。

中国周边的资源大国当属俄罗斯。BP能源统计数据显示,截至2010年俄罗斯已探明石油储量为106亿吨,占全世界的5.6%,储采比为62.1,石油年产量达5.05亿吨,占全世界比重的12.9%。

中亚地区的哈萨克斯坦共有256个油气田,已探明石油储量为55亿吨,占全世界比重的1.0%,储采比为54.9,年产量达0.816亿吨,占全世界比重的2.1%。土库曼斯坦原油生产潜力有限,境内有东部的阿姆河和西部的西土库曼两个盆地,已探明石油储量为1亿吨,占全世界比重的0.05%,储采比为7.6。乌兹别克的油气资源丰富程度与土库曼斯坦相当,已探明石油储量为1亿吨,年产量为374万吨,年消费量为500万吨,国内近四分之一的石油消费依靠进口,原油开采量的提升空间有限。

除俄罗斯、中亚地区外,东南亚也一直是中国重要的石油贸易伙伴。除印尼和马来西亚的石油产量超过700千桶/日外,文莱、菲律宾、越南等国石油产量均处于较低水平,这给中方与其合作提供了较大空间。

同南海周边各国开展石油合作的关键在于处理好南海争端。对于南海地区的石油合作,我国政府的立场是“主权归我,搁置争议,共同开发”的原则,但从历史以及当前局势看,中国与周边国家在南海的主权问题如果不能很好地得以解决,那么深层次合作可能性较小。

立足国内 巩固周边

鉴于目前国际政治经济形势及保障石油安全的需要,未来中国的石油供应安全体系构建不妨采用“立足国内,巩固周边,拓展海外”的发展思路。周边国家资源条件、地理位置以及发展水平各不相同,与其进行石油合作应采用差异性的发展策略。

首先,高度重视同俄罗斯与中亚各国的石油合作。目前,中哈、中俄石油管道的建设已经取得了重大突破,为今后的石油贸易以及石油生产合作奠定了良好基础。与此同时,中国与俄罗斯以及中亚各国具有传统的睦邻友好关系,双方经济发展互补性强。尽管俄罗斯与中亚各国油气财税政策相对苛刻,但从发展的角度看,双方没有理由不接受更深、更广层次的石油合作。因此,出于保障国家石油安全的需要,应将俄罗斯与中亚视为中国周边国家最重要的油气战略合作伙伴之一。

其次,积极介入南海石油资源开采,争取和平解决南海争端,为中国与相关国家的石油合作奠定基础。南海地区具有重要的战略地位,事关多方利益,一旦发生大规模武装冲突,不仅影响地区稳定而且影响世界和平。美日等国干预南海局势更多是出于自身利益的考虑,但是战争对他们的切身利益会带来损害。因此,以目前的局势看,南海争端和平解决的可能性最大。

当前,我国三大石油公司资金比较充裕,石油开采技术、经营已有一定积累。在此形势下,加快发展海洋石油勘探开发技术,向南海地区的深水石油勘探开发进军是比较好的选择。积极介入南海油气勘探也是一场最有效率的领土保卫战,是一种宣示主权行为。中国油企进入南海油气区进行作业,对长期在南海从事非法油气开采的外国公司是一种威慑。中国国家石油公司在经营规模、资金实力、经营技术方面具有一定的竞争力,在尽快取得油气产量突破的条件下,邀请周边国家石油公司加盟,给其转让一定的利益,通过利益淡化他们“主权”意识的可能性是存在的。

南海周边各国其实已经意识到,面对争端,对话优于对抗。这一点成为通过谈判解决争端的关键所在。因此,中国与东南亚各国和平解决南海争端,共同开发南海石油资源不是没有可能,问题的关键在于中国石油公司是否有足够的技术水平去介入。在和平解决争端可能性较大的前提下,中国企业积极介入南海油气资源开采是上策。南海争端问题解决好了,中国与周边国家深层次的石油合作方有可能。

借助军事力量保障本国石油安全是世界上很多国家的选择。中国在南海主权问题上具有法理优势,在解决南海冲突时可采取“有理、有利、有力”的原则。

猜你喜欢

周边国家中亚争端
习近平主席在中亚
实施“一带一路”战略个人看法
解决中印领土争端要打“持久战”
我国高校收藏中国周边国家文献
我国高校收藏中国周边国家文献
妥协与平衡:TPP中的投资者与东道国争端解决机制
民营油企的中亚并购潮
White Elephant
2001年—2009年中国及周边国家土地利用/覆盖变化分析
对日受降权争端背景下的中共与美关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