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加味二仙汤结合西医治疗糖尿病肾病26例临床观察

2011-08-15

中国民族民间医药 2011年17期
关键词:蛋白尿尿蛋白肾小球

徐 伟

吉林省临江市医院,吉林 临江 134600

近年来,随着我国糖尿病 (DM)患者人数的不断增加,加以糖尿病患者血糖控制不达标,糖尿病并发症人群亦随之增加。糖尿病肾病 (DN)是临床常见和多发的糖尿病并发症,是糖尿病最严重的并发症之一,糖尿病肾病为糖尿病主要的微血管并发症之一,其发生率随着糖尿病的病程延长而增高。病变可累及肾小管、肾小球和肾间质,糖尿病早期肾体积增大,肾小球滤过率增加,呈高滤过状态,以后逐渐出现间隙蛋白尿或微量白蛋白尿,随着病程的延长出现持续蛋白尿、水肿、高血压、肾小球滤过率降低,进而肾功能不全、尿毒症,是糖尿病主要的死亡原因之一。我们采用中西医结合治疗26例DN患者临床观察报告如下。

1 临床资料

全部病人均为我院住院患者共52例,所有病例均符合1999年WHO制定的糖尿病诊断及分型,糖尿病肾病分型标准。中西医结合治疗组26例,男性14例、女性12例,年龄43~80,平均65岁。糖尿病病程2~30年,平均13年。西医对照组26例,男性13、女性13例,年龄37~83,平均年龄63岁。糖尿病病程3~28年,平均12年。治疗组和对照组在年龄、性别、类型、病程、病情严重程度等方面相比差异无明显性,具有可比性。

2 治疗方法

2.1 对照组 给予糖尿病教育、合理饮食 (控制热量、低盐、摄入优质蛋白等),适当运动及心理调适等的基础上,予阿卡波糖、糖适平控制血糖,将血糖控制在空腹<7.8mmol/L,餐后血糖<10.0mml/L。如控制不理想可改用胰岛素治疗。西药常规控制血压,采用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 (ACEI)或血管紧张素II受体阻滞剂 (ARB)。控制欠佳者配合其他降压药物。使血压控制在140/90mmHg内。同时配合银杏达莫15mml静点,每日一次,连用15~20天。患者出院后门诊随访,疗程2个月。

2.2 治疗组 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中医辩证施治,以二仙汤为基础方加味:黄芪30g、生地20g、仙茅9g、仙灵脾9g、巴戟天9g、当归9g、黄柏6g、知母6g,水煎取汁,日服一剂,分二次服。方中黄芪为免疫抑制剂,减轻免疫造成肾小球损伤和减轻通透性蛋白尿,有补气固本之用;生地补肾固精;仙茅、仙灵脾、巴戟天温肾阳,补肾精;黄柏、知母泻肾火、滋肾阴;当归温润养血。全方配伍特点是补气壮阳药与滋阴泻火药同用,以适应阴阳俱虚于下,而又有虚火上炎的复杂症侯。中药加减:血脂高加决明子、山楂、泽泻等,蛋白尿恢复不满意加五倍子、金樱子等,尿白细胞>3/HP加清热解毒药蒲公英、紫花地丁、连翘等,尿红细胞>5/HP加清热凉血药丹皮、白茅根、大小蓟等,水肿明显者加茯苓皮、泽泻、白术、车前子,阴虚加首乌,腹实便秘加大黄。

2.3 观察方法 两组均治疗2个月统计疗效,检查空腹血糖 (FPG)、血清尿素氮 (BUN)、肌酐 (Cr)、尿蛋白定性、24h尿蛋白定量等指标。

3 疗效观察

3.1 疗效标准 显效:临床症状和体征消失或明显改善,肾功能正常或好转,浮肿消退,血糖在基本满意的范围,24h尿蛋白定量<0.5g。有效:肾功能好转,浮肿明显减轻或消退,24h尿蛋白定量<0.5g,尿蛋白定性减少“+”以上,血糖在基本满意的范围。无效:症状无好转或加重,尿蛋白定性无改变。

3.2 治疗结果 治疗组26例中显效13例占50%,有效10例占38.5%,无效3例占11.5%,总有效率88.5%.。对照组26例中显效6例占23.1%,有效9例占34.6%,无效11例占42.3%,总有效率57.7%。两组总有效率经统计学处理有显著差异。

4 讨论

DN是DM严重并发症,是糖尿病代谢异常导致肾小球毛细血管基底膜增厚,其发病与高血糖、高血脂、肾小球高滤过及血液粘度增高密切相关,诸因素最终导致肾内慢性微血管病变及弥漫性结节性肾小球硬化。是DM死亡的主要原因之一。本病一旦进入临床期即呈进行性发展,目前尚无特效治疗方法。我们采用中西医结合的方法,发挥各自的优势,取得了较好的临床效果,应用西医常规采取降血糖、血压、及血脂以及改善微循环的方法,降血压选用ACEI与钙通道阻滞剂合用,降压效果明显且能减少蛋白尿。降血脂选用辛伐他汀、脂必妥。祖国医学将糖尿病肾病归于“消渴”、“水肿”范畴,DN是以阴虚为本气阴两虚为基本分症型,故在治疗上着重阴阳双补养血润肠为主。临床观察发现通过配合中医辨证施治治疗DN,可减轻蛋白尿,控制血糖,改善肾功能,控制疾病进展。有研究证实,中医药在减毒增效、调节免疫功能等方面具有较大优势。由此可见,中西合璧,扬长避短,有望在DN的治疗中有一定突破。本治疗说明,DN中西医结合治疗疗效显著,能够明显减少蛋白尿,延缓糖尿病肾病进展,提高病人的生活质量及存活时间。

猜你喜欢

蛋白尿尿蛋白肾小球
一种病房用24小时尿蛋白培养收集器的说明
TIR与糖尿病蛋白尿相关性的临床观察
赵振昌教授治疗急性肾小球肾炎经验
白藜芦醇改善高糖引起肾小球系膜细胞损伤的作用研究
不同时段内尿蛋白量的变化及其对子痫前期的诊断意义
六味地黄汤加减治疗慢性肾炎蛋白尿258例
蛋白尿方联合科素亚治疗慢性肾炎临床分析
肾小球系膜细胞与糖尿病肾病
彩色多普勒超声联合尿蛋白肌酐对高血压性早期肾损害的诊断价值
缬沙坦联合硝苯地平控释片治疗高血压合并蛋白尿46例疗效观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