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强科技创新,促进我国肉牛种业建设
2011-08-15昝林森
昝林森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国家肉牛改良中心,陕西杨凌 712100)
在全面分析我国肉牛产业发展的基础上,针对当前肉牛种业面临的品种选育缺乏科学规划、良种繁育体系不健全、良种良法不配套、国民食物结构有待改善以及牛肉供应不足等问题,提出了设立育种专项,加强肉牛生物技术研究和应用项目、育种资金投入、强化育种组织建设、推动产学研实质融合解决方案。
科技创新;肉牛种业;建设
发展“优质、高效、安全”畜牧业,是新时期我国农村产业结构调整的重点。“以奶业为突破口,重点发展肉牛、肉羊生产,稳定猪禽生产”,已成为我国畜牧产业结构调整的重要方略。国内外的实践证明:没有现代化的畜牧业就没有现代化的农业,而养牛业是衡量一个国家和地区畜牧业发达程度的重要标志。目前,我国养牛业正按照现代农业的要求,以“优质、高效、安全和可持续发展”为目标,依靠科技进步和机制创新,努力朝品种良种化、生产集约化、过程无害化和产品优质化方向迈进。
近10年来,在党的一系列惠农政策的引导和各级政府的大力支持下,我国肉牛业取得了长足发展,肉牛业成为继奶牛业之后又一个新兴的朝阳产业。目前,我国肉牛存栏量约7 400多万头,牛肉总产量达到636万t,比1980年的34万t高出18.7倍,比1990年的130万t高出4.9倍,较2000年的535万t提高18.9%,已成为世界主要牛肉生产国;牛肉在全国肉类总产中的比例已接近10%,人均牛肉占有量已由1992年的1.6 kg增加到了2009年的4.8 kg;同时,肉牛生产已由西北牧区向农业经济优势区域转移,现已形成东北、中原、西北、西南四个肉牛产业带。据初步统计,这四个产业带肉牛存栏量占全国肉牛总存栏量的89.4%,出栏和屠宰量占全国的93.3%,牛肉产量占全国的93.7%。而我国肉牛的饲养方式由放牧向全舍饲和舍牧结合的规模化养殖基地方向发展。全国各地在政府推动和龙头企业带动下,也在积极探索具有中国特色的“公司+农户”、“公司+基地+农户”、“公司+专家+协会+基地+农户”的生产模式,标志着我国肉牛生产已具备产业化雏形。
根据世界经济一般规律,国民生产总值人均超过1 500美元时,食物构成中牛肉的比例将显著上升。统计数据显示,近年来国内牛肉消费总量和牛肉价格逐年递增,消费每年以15%~19%的速度在增长,尤其是高档牛肉更是成了抢手货,市场奇缺,供不应求。说明我国已进入牛肉食品需求的快速增长期。
然而,由于我国肉牛产业起步较晚,与发达国家相比仍处于产业发展的初级阶段,支撑我国肉牛业生产的主导品种仍然是肉用性能欠佳的地方黄牛品种,肉牛良种率仅30%~40%。在长期的生产实践中,国内已形成了具有鲜明地方特色的黄牛品种,如秦川牛、南阳牛、鲁西牛、延边牛、晋南牛被公认为我国五大良种黄牛品种,是作为杂交母本生产优质牛肉的主要品种,我国牛肉总量的60%~70%都来自这些品种及其与国外品种的杂交后代。我国地方黄牛品种有其自身的优点,如耐粗饲、抗逆性强、肉骨比高、肌纤维细、脂肪沉积好等,值得在育种和生产中强化利用,但当前乃至今后相当长的时期内,专门化的优质肉牛品种缺乏却是一个不争的事实。上个世纪80年代以来,国内许多地方曾引进了一些国外肉牛品种,如夏洛来、利木赞、安格斯、短角红、西门塔尔、丹麦红、德国黄、皮埃蒙特等来改良我国地方黄牛,但限于规模和饲养条件,其后代生产水平与国外肉牛品种相比仍有较大差距。目前,我国肉牛产业发展主要面临以下问题:
1) 品种选育改良缺乏科学规划,品种改良与市场导向步调不一致,肉牛良种覆盖率低,约35%左右。
2) 我国黄牛胴体重小,平均只有133 kg,仅为世界平均的2/3,产肉率低(为美国的1/3,世界平均的1/2),个体贡献率低。
3) 良繁体系不健全,基础母牛群保护不力,“杀青弑母”现象严重,产业基础和发展后劲面临严峻挑战。
4) 良种、良法不配套,标准化育肥水平低且规模较小,无法满足加工企业的牛源供应。
5) 国民食物结构有待改进,加上牛肉品质、分级标准、追溯体系等方面存在缺陷,牛肉优质优价的市场机制尚未形成。
6) 牛肉供应总量不足,人均占有量不及世界平均水平的一半,尤其是肉牛品种结构不尽合理,高档牛肉几乎全部依靠进口。
民以食为天,农以种为先。我国地方黄牛品种多以肉役兼用为主,尚不具备良好的产肉性能和脂肪沉积能力,难以满足肉牛产业快速发展对优质种源的迫切要求。因此,必须对我国地方良种黄牛加强定向选育提高的同时,积极开展遗传改良和杂交优势利用工作,通过产学研结合和生物技术育种,力争创出一条新路子,尽快培育出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优质高产肉牛新品系(种),彻底改变我国肉牛种质和高档牛肉依靠国外进口的局面。
一个好的肉牛品种的育成通常需要20~30年的时间,要尽快培育出能生产优质高档牛肉且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高产肉牛新品种,就必须在对国内良种黄牛(如秦川牛、南阳牛、鲁西牛等)加以选育提高的同时,还需引进国外肉牛良种对其加以适度导血改良,并采用现代生物育种技术手段,千方百计地缩短世代间隔,以加速肉牛新品种的育种进程。
鉴于动物育种,尤其是肉牛育种工作的特殊性、长期性、公益性等特点,以及我国肉牛产业起步较晚,良繁体系基础薄弱,肉牛良种十分匮乏,难以满足产业快速发展需要等实际情况,政府应采取措施,加强我国肉牛种业科技创新能力建设,促进优质肉牛新品系(种)的培育工作。具体建议如下:
1 设立动物育种专项,加强肉牛生物育种新技术研究与应用类项目的资金投入
农业、科技主管部门应设立动物育种专项,在肉牛育种方面应以创新现代肉牛育种技术为目标,重点攻克分子育种、MOET育种关键技术与常规技术有效结合的技术瓶颈,为强优势杂交组合、常规新品种和生物技术品种的创制提供技术平台和支撑。
生物技术是肉牛品种改良的有效途径和方法,项目应涉及到:我国特有黄牛资源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功能基因的挖掘、肉牛新型分子标记的开发与应用、含转基因技术的肉牛新品种(系)的创建、肉牛育种信息技术研究与数据共享平台建设等方面。
2 加强育种组织建设,培养一支高素质的肉牛育种人才队伍
人才是种业科技和种业产业发展最重要的因素,企业的竞争最根本的是人才的竞争。首先,我国肉牛产业需要大批的高素质科研人才,尤其是高层次精通现代农业生物技术的、具有国际视野的领军型人才;其次,还需要优秀的企业管理人才(种业企业家),即具有创新企业管理理念,能够根据企业内外环境适时整合社会资源,积极推动企业科技创新,有效实现企业经营管理目标的企业管理人才;第三,要加强肉牛育种组织及其技术团队建设,纳入政府专项支持计划,产学研紧密结合,及时开展肉牛联合育种工作。
3 推动产学研实质融合,开展肉牛联合育种工作,强化制种、供种能力建设
以高等院校和科研院所为主体的育种创新体系,在国家长期支持下经历了半个多世纪的发展和完善,为我国的农业科技进步和农业生产水平的提高做出了重要贡献。但是由于高等院校和科研院所的研究重点是农业产业链的中上游,与下游应用推广企业结合不够紧密,限制了科研成果的转化效率和程度。今后的工作重点是要明确高等院校、科研院所和企业的分工,建立有效的产学研合作机制,打通产业链的原有组织结构瓶颈,强化骨干肉牛育种企业作为自主创新主体的基础地位,加速我国肉牛种业发展,形成资源共享的区域性联合育种体系。
总之,发展现代肉牛种业,完善良种繁育体系,强化制种、供种能力建设,是建设我国现代肉牛产业技术体系的源头性工作,任重而道远,需要政府部门、科教单位和龙头企业高度重视,并予以大力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