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我国规模兔场兔病发生特点及综合防控措施

2011-08-15锁成任克良黄淑芳李燕平

中国草食动物科学 2011年3期
关键词:魏氏梭家兔断奶

锁成,任克良,曹 亮,黄淑芳,李燕平

(1.山西省农业科学院现代农业研究中心,太原 030031;

2.山西省农业科学院畜牧兽医研究所,太原 030032)

我国规模兔场兔病发生特点及综合防控措施

(1.山西省农业科学院现代农业研究中心,太原 030031;

2.山西省农业科学院畜牧兽医研究所,太原 030032)

根据对我国规模兔场兔病发生情况的实地调研结果,综合文献报道资料,认为目前我国规模兔场兔病发生具有以下特点:①兔瘟流行呈低龄化、非典型化;②呼吸道疾病发病率明显增高;③多病原感染病例增多;④大肠杆菌、魏氏梭菌、毛癣病及饲料霉变中毒等发生频繁,危害严重;⑤一种新病(暂定为流行性腹胀病)危害严重,尚无有效防治方法;⑥代谢性疾病、繁殖障碍发病率升高;⑦球虫病呈常年化流行特点。根据生产实践经验和研究结果,对以上各种疾病提出了综合防控措施,旨在为我国规模化养兔生产提供技术支撑。

规模兔场;兔病;发生特点;综合防控

随着我国家兔产业的迅速发展,养兔业呈现规模化、集约化发展趋势。规模养兔具有群体规模大、生产效率高等特点,但如果管理和防疫不到位,疾病发生率较高。根据国家兔产业技术体系獭兔养殖岗位团队对我国部分规模兔场疾病发生进行实地调研、病原分离、药敏试验、防治经验以及兔业同行的研究报道[1-6],目前我国规模化兔场群发性疾病(如传染病、营养代谢病、中毒性疾病、流行性腹胀病等)发生率较高,危害严重,对这些疾病进行综合防控,是保证规模兔场健康发展,获得较高经济效益的前提。为此,本文对目前我国规模化兔场兔病发生特点和综合防控措施进行阐述,旨在为我国规模养兔生产提供技术支持。

1 规模化兔场兔病发生特点

1.1 兔瘟流行呈现低龄化、非典型化

兔瘟即兔病毒性出血病,是由病毒引起的家兔的一种急性、烈性传染性疾病,是危害家兔的主要疾病之一。

经典的兔瘟流行特点是,3月龄以上兔易感,断奶兔、仔兔有一定的抵抗力。发病率达90%以上,病死率达76%~100%。剖检呈现全身性出血性病变。而目前兔瘟流行和剖检呈现以下特点:①发病年龄呈现低龄化趋势。青年兔、成年兔发病率较高,而断奶兔发病呈现走高的趋势。课题组多起兔群发生兔瘟诊断结果表明,幼龄兔(如40日龄左右的断奶兔)也发生兔瘟,且症状典型,发病率、死亡率均较高[2]。②与以前的病死率达76%~100%相比,目前由于多数种兔群均注射过疫苗,机体或多或少有抗体存在,免疫失败导致的兔瘟病死率就不太高,病死率在20%~30%。了解这一特点,有利于对兔瘟病的诊断。③剖检特征不明显。多起兔瘟疫病解剖显示,并不是所有的病例都能发现全身器官出血、瘀血、水肿的特征,多数仅肺、胸腺、肾出现出血、水肿,其他器官无明显变化。这一点在诊断时必须予以注意。

1.2 呼吸道疾病发病率明显增高

规模化兔场因高密度、通风不良等因素造成的空气质量下降是导致呼吸道疾病发生、流行的重要原因。

许多规模化养兔场为了充分利用舍内空间,降低投资,一味追求兔舍大跨度、多层高密度,但通风设备又不完善或安装不合理,北方地区寒冷季节处理不好舍内空气质量与温度之间的矛盾,造成舍内有害气体如氨、硫化氢、二氧化碳等浓度上升,诱发呼吸道疾病发生。

国家兔产业技术体系獭兔养殖岗位团队对部分规模兔场呼吸道病原分离结果表明[3,5],目前引起我国规模化兔场发生呼吸道疾病的主要病原为支气管败血波氏杆菌,其次为巴氏杆菌,克雷伯氏菌发病也有发生。为此,规模兔场在继续做好巴氏杆菌病防控的同时,还应做好波氏杆菌病的防控。

1.3 大肠杆菌、魏氏梭菌病等发生率很高

据调研,规模兔场大肠杆菌病和魏氏梭菌病的发生率位居所有疾病之首,其中大肠杆菌主要危害断奶前后的仔兔,在兔群中发病率和死亡率均最高。魏氏梭菌病危害各种年龄的家兔,无有效的治疗方法,致死率较高。

大肠杆菌病是由一定血清型的大肠杆菌及其分泌的毒素引起的一种暴发性、死亡率很高的仔、幼兔肠道传染病,其特征为水样或胶冻样粪便及脱水而死。

课题组在调查发生本病的规模兔场后发现,兔群发病前大都受到各种应激,最常见的应激因素有断奶(笼位、饲料等变化)、饲料配方突然改变、气候突变、长期或大剂量使用抗生素、转群、饲养人员突然改变(导致饲喂量改变)等。大肠杆菌属家兔常在菌,各种应激均可导致肠道紊乱,诱发本病。一旦兔群个别兔发病,同笼兔或相邻兔往往相继发生,逐渐扩散到兔群中,此病在秋冬、冬春时期更为严重。减少各种应激是预防本病的最有效措施之一。

魏氏梭菌病是由A型或E型魏氏梭菌及其所产生的外毒素引起的一种死亡率极高的家兔急性消化道传染病。特征性症状是急性腹泻,多数水泻后当天或次日死亡。剖检可见胃溃疡、大肠有条纹状出血斑、点。抗生素对本病无效。

与传统粗放饲养管理相比,规模兔场为了提高家兔的生产性能,多采用含较高能量和高蛋白质的饲粮,这时饲养管理稍有不慎(如饲喂量突然增加等)就容易诱发魏氏梭菌病,这是养兔生产中魏氏梭菌病发生率较高的主要原因。因此必须对该病引起足够重视。

1.4 多病原感染病例增多

在规模兔场的兔病诊断实际工作中,经常发现2种或2种以上的病原同时对同一兔群产生危害,并发、继发和混合感染病例上升。病毒病与细菌病混合感染,常见的有兔瘟与巴氏杆菌、兔瘟与魏氏梭菌病、兔瘟与波氏杆菌病并发等[7]。2种以上细菌性疾病同时发生,常见的有巴氏杆菌病与波氏杆菌病同时并存,有的甚至还有绿脓假单胞菌病等。还有寄生虫病和细菌性病并发、传染性疫病与营养代谢病并发等。这些多病原同时混合感染和发生,危害严重,给兔群防控带来很大的困难,这就要求规模化兔场要做好这些疾病的防控工作,同时在诊断时必须抓住主要矛盾,分清主次,临床症状与实验室诊断相结合,综合分析,作出正确判断,并采取相应综合防控措施。

1.5 饲料霉菌中毒事件频频发生

近年来,兔场、兔群饲料霉菌中毒的报道很多,饲料霉菌中毒已成为危害养兔生产的主要疾病之一[2]。

饲料霉菌中毒是指家兔采食了发霉饲料而引起的中毒性疾病,临床上以腹泻,盲肠秘结,瘫痪,怀孕母兔发生流产、死胎、畸形胎儿和神经症状等为特征。

随着我国家兔产业的发展,优质粗纤维饲料十分短缺,养兔集中的地区和大型兔场尤为突出。而我国饲草产业尚未形成,粗饲料供需矛盾十分突出,有些粗饲料加工厂在错误思想的引导下,不能剔除掉发霉变质饲料,有的甚至把土掺入饲料中,如果采购稍不注意,质次价高的粗饲料难免会进入养兔企业、饲料加工厂,造成饲料霉菌中毒。为此,兔场在原料采集、贮藏、加工等环节上一定要引起足够重视。

1.6 营养代谢性疾病呈现上升趋势

规模化兔场养兔多采用笼养,生产水平高,家兔生长发育、繁殖、产毛所需的营养物质只能从饲料中获得,日粮中某一营养元素缺乏或过量,就会引起相应的症状。如日粮中钙、磷不足或比例不当,会引起幼兔佝偻病、母兔产后瘫痪等症状[2]。兔群长期饲喂VA和VE含量低的日粮,会导致兔群受胎率低、滑胎率高、仔兔脑水肿数量增加、活产率低等繁殖障碍。饲料配方不合理、饲养管理不当引起的家兔妊娠毒血症近年来发病率亦有增加趋势。

1.7 流行性腹胀病危害严重

目前,在我国一些地方或兔场出现一种以腹胀、具传染性为特征的新的疾病,暂定为兔流行性腹胀病[8]。该病发病率一般在50%~70%,死亡率90%以上,有些兔场发病死亡率高达100%,对养兔业造成严重损失。目前业界对该病病因尚不清楚,有的研究者认为本病可能是魏氏梭菌和大肠杆菌病混合感染引起的。本病一年四季均可发生,秋后至次年春天发病率较高。各品种兔均可发病,以断奶后至4月龄兔发病为主,特别是2~3月龄兔发病率高,成年兔很少发病。该病典型症状为腹胀,拉黄色、白色胶冻样黏液,摇动兔体有响水声。剖检可见,肺局部出血。胃臌胀,部分胃黏膜有溃疡,胃内容物稀薄。部分小肠出血,肠壁增厚、扩张。盲肠内充气,内容物较多,部分干硬成块状。结肠至直肠多数充满胶冻样黏液。

目前对该病病因不太清楚,因此加强饲养管理,提高兔群抗病力实为上策。

1.8 球虫病呈常年化流行特点

球虫病主要是由艾美尔属的多种球虫引起的一种对幼兔危害极其严重的常见体内寄生虫病。规模兔场由于饲养方式的改变(地面饲养转为笼养)、预防意识的增强,目前球虫病发生呈现下降趋势。但同时由于规模兔场加强了对兔舍环境控制,冬季兔舍温度适宜,为家兔提供了一个舒适的环境,但也为球虫卵的生存、发育提供了一个适宜的条件,球虫病的发生已无明显季节性。所以,生产者要树立全年预防的观念。

1.9 繁殖障碍性疾病普遍发生

据调查,目前我国规模兔场因环境控制不到位、饲料营养不平衡或饲养管理不当,造成兔群繁殖障碍,致使兔群繁殖力较低,这些隐性灾害严重影响着养兔经济效益的提高。

常见的繁殖障碍疾病有不发情、配种受胎率低、屡配不孕、流产、死胎、胎儿畸形和母兔妊娠毒血症等。主要因素有营养(蛋白质不足,微量元素、维生素含量低等)、环境(气温高而持续,导致“夏季不孕”)、管理(配种方法不当)、疾病(如饲料霉菌、沙门氏杆菌、子宫内膜炎等)等。

1.10 毛癣病发生极为普遍

目前,毛癣菌病在一些规模化兔场或地区广泛流行,造成皮张质量、生产性能严重下降,病兔虽然可以治好,但消耗的人力、财力较大,给养兔生产者造成很大的经济损失和心理负担。

毛癣菌病是由致病性皮肤癣真菌(须发癣菌、石膏状小孢霉等)引起的以皮肤角化、炎性坏死、脱毛、断毛为特征的传染病。课题组调查发现,有些规模兔群开始仅有几只兔发生,由于舍不得淘汰而进行治疗,经过一段时间不但没治好,全群却大面积感染,甚至有的饲养人员也会感染本病。

本病很少有自然感染,多数是由于引种带回来的疾病。因此笔者建议,引种必须从健康兔群中选购,引种后必须隔离观察至第一胎仔兔断奶时,如果仔兔无本病发生,才可以混入原兔群。据观察,有些青年或成年兔外观看似无毛癣病,但其为带菌者,分娩后不久,仔兔迅速感染、蔓延。同时建议供种单位遵守职业道德,对有本病的兔群禁止向外供种。兔场一旦发现兔群中有眼圈、嘴圈、耳根或身体任何部位有脱毛,脱毛部位有白色或灰白色痂皮,要及时隔离,最好淘汰,并对其所在笼位及周围环境用2%火碱或火焰彻底消毒。

2 规模化兔场兔病综合防控措施

2.1 兔群疫病防控程序

1)16~90日龄仔、幼兔的饲料中每千克添加150 mg氯苯胍或1 mg地克珠利或添喂0.5%兔宝I号,可有效预防兔球虫病的发生。治疗剂量加倍。注意交替用药,交替期为2~3个月。对本病必须实施全年预防。

2)产前3 d和产后5 d的母兔,每天每只喂穿心莲1~2粒,复方新诺明片1片,可预防母兔乳房炎和仔兔黄尿病的发生。对于乳房炎、仔兔黄尿病、脓肿发生率较高的兔群,除改变饲料配方,控制产前、产后饲喂量外,繁殖母兔每年应注射2次葡萄球菌病灭活疫苗(剂量按说明使用)。

3)兔瘟免疫程序:幼兔30~35日龄首次注射兔瘟单联疫苗或瘟巴二连苗,每只颈皮下注射2 mL。60日龄时再皮下注射1 mL兔瘟单联苗或二联苗以加强免疫。

4)采取综合措施预防呼吸道疾病:①保持兔舍通风、干燥、温度相对稳定;②兔群必须注射兔巴-波二联苗,每年2~3次;③饲料中添加预防兔呼吸道添加剂或药物。预防波氏杆菌的药物主要有复方新诺明、庆大霉素和氟苯尼考。预防克雷伯氏菌病的药物主要有庆大霉素、左氧沙星、阿米卡星、环丙沙星和诺氟沙星等。对兔群中有鼻炎、打喷嚏、呼吸困难、斜颈、结膜炎的兔进行坚决淘汰,净化兔群。

5)魏氏梭菌病的防控措施:魏氏梭菌病的发生率、死亡率高且没有有效的治疗方法,因此对魏氏梭菌病应引起广大养兔者的高度重视,必须把注射魏氏疫苗作为兔群常规免疫来进行。种兔群每年注射2次,2 mL/只;断奶幼兔在42日龄左右注射,2 mL/只。

6)每年春秋两季对兔群进行2次驱虫,可用伊维菌素皮下注射或口服用药,不仅对兔体内寄生虫如线虫有杀灭作用,也可以治疗兔体外寄生虫如疥螨、蚤虱等。兔场禁止养犬,必须养犬的兔场要定期为犬注射或口服吡喹酮,预防豆状囊尾蚴病。对有养犬兔场的兔群要检查是否感染囊尾蚴,感染的兔群可用吡喹酮治疗,效果可靠。

7)毛癣病的预防:引种必须从健康兔群中选购,引种后必须隔离观察至第一胎仔兔断奶时,如果出生的仔兔无本病发生,才可以混入原兔群。严禁商贩进入兔舍。一旦发现本病,应及时隔离,最好作淘汰处理,并对其所在笼位及周围环境用2%火碱或火焰进行彻底消毒。对初生仔兔全身涂抹克霉唑制剂,可有效预防仔兔感染毛癣菌的感染。

8)霉菌中毒病的预防:以草粉霉变为主,对使用的草粉进行全面、细致检查,一旦发现饲料有结块、发黑、发绿、有霉味、含土量大、有塑料薄膜等,应坚决废弃不用。外观不能确定时,应进行实验室霉菌检测。

9)消化道疾病的预防:①饲料配方要合理,粗纤维要有一定水平,粗饲料粒度不宜过大,饲料原料的质量要可靠;②饲喂要遵循“定时、定量、定质”的原则。饲料配方、原料改变要逐步进行,应有10~14 d的过渡期。③兔舍温度要保持相对稳定。春秋季节要注意当地的天气预报,一旦有突然降温预告,要及时采取保温措施,保障兔舍温度相对恒定。④减少其他应激,如断奶方法不当、调换笼位、转群、饲养人员改变、频繁给兔注射不必要的药物或预防针等。断奶采取原笼饲养可减少断奶兔因应激而患病。

10)大肠杆菌病的预防:大肠杆菌病预防除用庆大霉素等药物外,注射兔大肠杆菌多价灭活菌苗也有一定的效果,程序是:仔兔20~25日龄时每只兔注射1 mL,幼兔断乳后1周皮下注射2 mL,以后每隔6个月免疫1次。生产中最有效的办法是:规模兔场可用本场分离到的菌株制成疫苗进行注射,预防效果确切。

11)繁殖障碍类疾病的预防:饲料营养要全面,保持兔舍温度湿度恒定,对生殖系统疾病要及时确诊,患子宫内膜炎等疾病要及时淘汰。

2.2 兔群发生急性传染病时应采取的应急措施

兔群一旦发生重大疫情,应及时隔离、诊断,并根据疾病种类采取以下相应措施。

1)兔瘟(病毒性出血症):兔群一旦发生本病,在没有高免血清的情况下,立即对未表现症状的兔子进行紧急免疫接种,一兔一针头,剂量加倍。注射后还有死亡率升高的可能。病死兔应焚烧或深埋。

2)魏氏梭菌病:在确定兔群发生魏氏梭菌病时,在没有高免血清的情况下,立即对未表现症状的兔子进行紧急接种魏氏梭菌菌苗,一兔一针头,剂量加倍,可在3 d内控制本病。同时加大饲料中粗纤维的比例。

3)呼吸道疾病:对有流鼻涕、打喷嚏等症状的兔子可用复方新诺明、庆大霉素和氟苯尼考等药物进行治疗,对无症状的注射巴-波疫苗。

4)霉菌饲料中毒:停喂发霉饲料,饥饿1 d,然后更换饲料,供给充足的饮水。饮水中使用电解多维或维生素C。久治无效者予以淘汰。

5)大肠杆菌病:①隔离治疗,同窝的其他兔只进行及时预防;②控制饲料喂量;③饲料中添喂促消化药如酵母片、多酶片;④补液。饮水中添加人工补液盐或腹腔注射葡萄糖和抗生素;⑤使用抗生素。最好进行药敏试验,选择高敏药物;⑥保持兔舍温度。兔舍寒冷对治疗本病不利,治愈的兔遇到较低舍温时会再次发病。对于刚治愈的兔只,要慢慢增加饲喂量,切不可急于加大饲喂量,否则再次发病很可能会造成死亡。

6)腹胀病:根据病情对受威胁兔只注射魏氏梭菌、大肠杆菌等疫苗。检查饲料质量,饲料中可添加复方新诺明和消化药物,同时减少饲喂量。据浙江省农科院畜牧兽医研究所报道,用溶菌酶+百肥素,按200 g/t添加,口服治疗,一般5~7 d可得到有效控制。疗效差的及时作淘汰处理。

[1]朱洪云.西藏兔病的流行情况与防制措施[J].中国草食动物,2001,3(3):46.

[2]任克良,陈怀涛.兔病诊疗原色图谱[M].北京:中国农业出版社,2008.

[3]李燕平,任克良,薛俊龙,等.家兔支气管败血波氏杆菌病的诊断及治疗[J].中国养兔,2009(3):34-36.

[4]王自然.兔病毒性出血症并发支气管败血波士杆菌病的诊治[J].中国草食动物,2004,24(4):33-34.

[5]任克良,田林君,曹亮,等.彩色獭兔肺炎克雷伯氏菌病诊治报告[J].山西农业科学,2010,38(5):72-74.

[6]李晓卫.一起兔球虫病的诊治[J].中国草食动物,2009,29(2):58-59.

[7]任克良,曹亮,黄淑芳,等.我国家兔产业应急行动预案探讨[J].草食家畜,2010(增刊):8-10.

[8]薛家宾.兔流行性腹胀病[J].中国养兔,2008(1):26-28.

2011-03-11

“十二五”现代农业产业技术体系兔产业獭兔养殖岗位项目(CARS-44)

扆锁成(1963-),男,副研究员。

任克良(1965-),男,研究员,主要从事家兔及其他动物胚胎工程技术研究。E-mail:keliangren@sohu.com

1007-9726(2011)03-0048-04

S858.291

猜你喜欢

魏氏梭家兔断奶
春季家兔管理四要点
仔猪断奶后消瘦应采取哪些措施增肥
秋养家兔 配种要点需牢记
家兔“三催”增效饲养法
家兔疾病 如何检查
猪魏氏梭菌病的防治
猪魏氏梭菌病的诊断与防治
仔猪断奶前阉割好处多
应用HyD在仔猪断奶早期可提高维生素D的效价
A型魏氏梭菌致猪猝死的探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