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析血液制备过程中质量控制与管理分析

2011-08-15骆玉芹

中外医疗 2011年36期
关键词:血站白细胞无菌

骆玉芹

(长春市中心血站 长春 130000)

随着社会和现代医学的发展,输血已成为临床治疗中的重要方法。《血站质量管理规范》的颁布实施,对血站的血液质量控制管理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血液是一种容易受到污染的复杂液体,由于现阶段各种血液疾病、毒品、艾滋病的发生人群不断增多,血液质量的好坏直接影响到输血效果和患者安全。血液制备是采供血过程质量管理的重要环节,是确保血液质量有效、安全的关键控制点,因此,全面加强血站血液成分制备过程中的质量控制和管理,对规范和指导医疗机构合理用血、有效提高对患者救治效果、避免医疗事故减少医疗纠纷有重要作用。

1 血液制备过程中加强质量控制和管理的重要性

随着现代医学的不断发展,各种病原菌和血液疾病在临床上越来越多,而且随着人们法律和自我保护意识的不断增强,因输血原因造成医疗纠纷的机率逐年呈不断上升趋势,安全、有效地输血成为我们每个血站工作者的目标,为临床提供安全、优质的血液。加强血液整个“采供血过程”包括血液采集、制备、检验、贮存、运输等过程各个环节的质量[1],特别是血液制备过程的治疗控制和管理,为指导临床合理输注血液提供重要意义。在血液制备过程中,各种因素的配合都起到了重要作用,工作人员完善的安全卫生培训、防护意识培养,各种血液制备仪器的正常运行和检测,各种物料加放、使用、储存,都是影响血液制备质量控制和管理的不可缺少的环节,加强血液制备质量管理,对挽救患者生命、提高救治效果、避免医疗事故和纠纷有重要意义,也是提高医疗质量的重要手段,有效提高血液质量,提高医疗质量,促进患者康复。

2 影响血液制备的因素

2.1 血液来源

血液是治病救人的特殊医疗用品,也是容易受到污染的复杂液体,在其他代替品尚未出现前,血液唯一的来源是健康的人体,但随着人们生活和饮食习惯的改变,各种疾病和血液疾病、毒品的危害大大降低了人们的血液质量,因此,保证献血者的健康是确保临床用血安全的首要环节。据临床资料报道,我国自愿无偿献血者从1998年的22.3%逐年上升到94.5%[2],这一数字表明,我国血液来源充足,血液供应丰富,但有相当一部分人在献血过程中隐瞒了自己的病情和病史,工作人员责任心不强,使血液来源的质量受到影响,无法保证临床血液供应的安全。

2.2 白细胞滤除

随着临床输血应用和技术的发展,输注各种成分血液已成为临床治疗输血的主要手段,血液中无治疗成分的白细胞就成为一种“污染物质”,直接导致患者发生非溶血性发热反应、增加了红细胞和血小板的损伤。经现代临床输血研究表明,输血不良反应中有90%以上与输入异体血液的白细胞相关,同种异体白细胞抗原免疫反应发生率约为39%,诱发HLA同种免疫反应的白细胞阈值为5×106/u[3]。因此,在储存血液及血液成分前将白细胞滤除,有效减少血液间病毒的传播机会,避免不良反应的发生,有利于血液及成分更好的保存。

2.3 无菌技术方面

血液制备中,环境和无菌操作是确保输血安全的重要环节,操作室内的环境和温湿度直接影响血液成分的稳定性,要求有合理的操作空间和布局,而且在血液成分制备过程中无菌操作可有效减少血液的污染,特别是在血液离心前对血袋检查的完整性、密闭性、离心后的血液轻拿轻放、血袋、塑料导管的密闭性,及在血液制备洁净区的洁净级别要求达到百级净化,控制血液离心温度和环境温度,这些因素的不合格都是导致临床用血过程中发生输血反应、影响患者生命和治疗效果的重要条件。

3 加强血液制备和用血质量和管理,指导临床合理用血

3.1 加强血液制备质量培训和记录

加强血液制备质量的培训和记录,对各岗位人员进行全面、全方位的职业培训,充分增强工作人员的质量意识,强化质量方针,在培训内容上强调意识和技术并重;在地位上,当做常规工作的一项重要内容,定期以各种形式进行讲座或分析;在形式上,提高人员的工作积极性,以科学的、实用的、灵活的方式进行。对血液制备过程中的质量进行计划,对各种实验结果进行完善的记录,以不断的进行计划、执行、审核、控制和改进,提高血液制备质量。

3.2 加强血液制备过程中无菌及环境质量控制和操作

加强人员在工作中的无菌操作观念,严格控制操作环境,定期进行检测,增加各个操作环节的无菌培训,如净化间的操作需达到万级净化间的百级净化台,血液离心前后的运行情况、监控及记录,成分制备间的环境温度及标识,必须保证正确性、完整性、唯一性、可追溯性,所有血液及其包装均应正确标识,以确保患者用血过程中的安全。

输血是一个组织移植的过程,加强血液制备过程中的质量控制和管理,为指导临床合理用血,确保用血安全,促进患者康复提供有效前提,为输血医学的发展提供可靠的临床依据。

[1]李军.血液制备记录的设计与应用[J].临床输血与检验,2011(3):71~73.

[2]邱玉霞,李渝,程艳.血液成分制备过程质量管理探讨[J].临床医药实践(下半月刊),2008,17(11B):884~886.

[3]程素华.浅谈血站成分制备的质量控制管理[J].长江大学学报(医学卷),2010(1):259~260.

猜你喜欢

血站白细胞无菌
白细胞
白细胞降到多少应停止放疗
浅谈信息技术在血站工作中的应用
鸡住白细胞虫病防治体会
血站院感知识系统化培训模式探讨
南通市中心血站
血站建立和实施审核组模式的体会
无菌服洗衣机
无菌服洗衣机
无菌服洗衣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