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拟疏肝安神汤治疗失眠30例临床分析
2011-08-15钱旭红
钱旭红
浙江省义乌市义亭镇中心卫生院中医科,浙江义乌 322005
当今社会,失眠成为现代人的一种通病。它可单独出现,也可与头痛、眩晕、心悸、健忘等症状同时出现。若治疗失当或不及时、不彻底,病情进一步发展,形成顽固性失眠,轻则引起困倦、乏力,重则情绪沮丧、焦虑,导致恶性循环,会给患者造成很大的痛苦。它常影响人们的正常工作、生活、学习和健康。笔者在临床上从情志方面肝气郁滞来治疗失眠症30例,疗效较好,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1年3~4月笔者所在医院门诊失眠患者60例,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30例,男15例,女15例。年龄18~60岁,平均(39.1±1.7)岁,每晚平均睡眠时间4.0 h。对照组30例,男15例,女15例,年龄20~65岁,平均(42.5±2.1)岁,每晚平均睡眠时间4.2 h。两组在性别、年龄等方面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 西医诊断标准
参照中华医学会精神学会制定的《中国精神疾病分类与诊断标准》[1]:①失眠的主要表现形式伴随入睡困难、早醒、易醒、多梦、头昏、头胀、记忆力减退、乏力。②睡眠障碍每周不少于3次,并连续维持1个月以上。③有植物神经系统功能紊乱的表现,如食欲不振、心悸、多汗等。④神经系统无器质性病变的表现。
1.3 中医诊断标准
参照《中医病症诊断疗效标准》[2]中失眠的诊断标准。证治分类为肝气郁滞证,临床表现为不寐多梦,甚者彻夜不眠,性情急躁、易怒,胸闷胁胀,善太息,情志抑郁,不思饮食,小便黄赤,大便秘结,舌红苔黄,脉弦而数。
1.4 方法
1.4.1 治疗组 停用一切安神的西药,采用纯中药自拟疏肝安神汤治疗。方剂组成:柴胡12 g,陈皮10 g,川芎10 g,香附10 g,白芍15 g,炙甘草6 g,酸枣仁30 g,知母10 g,茯苓10 g,夜交藤15 g,生牡蛎30 g(先煎),龙骨30g(先煎),琥珀粉5 g吞服,合欢皮15 g,远志10 g。头晕头胀明显者,加用天麻片15 g平肝潜阳;大便秘结者,加用火麻仁15 g润肠通便。1日1剂,1日2次,加水煎服。
1.4.2 对照组 每晚临睡前口服安定2.5 mg。
治疗组和对照组患者在治疗期间均停用其他治疗本病药物,并且在晚餐后临睡前禁止饮浓茶及咖啡等兴奋类饮料,按时睡卧,不胡思乱想。用药后临床观察半个月。
1.5 疗效标准
参照《中医病症诊断疗效标准》[2]中失眠疗效标准拟定。治愈:睡眠时间不少于6.5 h。睡眠深沉,醒后感觉精力充沛;心神舒畅;头脑清醒;显效:实际睡眠时间超过6 h,睡眠深度增加,醒后无任何不适症状;有效:失眠症状减轻,睡眠时间比以往有所增加;无效:服药后失眠无任何改善或加重并伴有其它躯体不适症状,如头晕、心悸、神疲乏力等。
1.6 统计学处理
采用SPSS11.0统计软件进行x2检验,P <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治疗组治愈12例,显效6例,有效6例,无效6例,总有效率为80.0%;对照组治愈15例,显效5例,有效5例,无效5例,总有效率为83.3%,两组总有效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中医药治疗组在停药15 d内,睡眠质量稳定的有18例,略有下降2例,明显下降2例,无效8例。总体来说,疗效稳定、复发率低、无成瘾性,服药期间未见明显不良反应。
西药对照组在停药15 d内,睡眠质量无改善23例,明显下降2例,略有下降2例,睡眠质量稳定的有3例,长期疗效差,复发率高,且服药后易出现“口干、嗜睡、头昏、乏力”等症状,有依赖性,个别患者停药后发生撤药症状,表现为激动或忧郁。
3 讨论
失眠是指经常不能获得正常睡眠为特征的一类病症,主要表现为睡眠时间、深度的不足,轻则入睡困难或寐而不酣,时寐时醒或醒后不能再寐,重则彻夜不寐。形成失眠的原因有很多:思虑劳倦,内伤心脾,阳不变阴,心肾不交,阴虚火旺,肝阳扰动,心胆气虚以及胃中不和等因素,均可影响心神而导致不寐。其病理变化,总属阳盛阴衰,阴阳失交。涉及五脏六腑,总以心肝两脏最为相关[3-5]。肝主疏泄,可调节情志。若暴怒伤肝,肝失条达,气郁化火,上扰心神则不寐。所以在临床上治疗失眠症从肝郁方面着手,比较容易取得较好的疗效。
笔者自拟疏肝安神汤从疏肝理气方面来论治。主方中的君药重用柴胡疏肝理气,臣药白芍酸甘敛阴,养血柔肝。两药合用以补养肝血,舒调肝气;佐治药陈皮、川芎、香附加强疏肝理气之功效,酸枣仁甘酸质润,养血补肝,宁心安神。炙甘草、茯苓、夜交藤、远志养心安神,龙骨、牡蛎平肝潜阳,镇静安神,琥珀粉定惊安神,全方合用,疏肝养血安神,以达到治疗疾病的目的。同时,在中药停药以后,睡眠质量稳定,复发率低,没有明显的副作用,无成瘾性,值得临床推广。
失眠属心神病变[6],重视精神的调摄和睡眠卫生具有实际的预防意义,积极进行心理情志的调整,克服过度的紧张、兴奋、焦虑、抑郁、愤怒等不良情绪,做到喜怒哀乐有节,保持精神的舒畅,尽量以放松、顺其自然的心态来对待失眠反而能较好的入睡。
睡眠卫生方面首先帮助患者建立有规律的作息制度,从事适当的体力活动或体育锻炼[7],增强体质,促进身心健康,其次养成良好的睡眠习惯,晚餐要清淡,不宜过饱,更忌浓茶、咖啡等刺激性饮料,睡前避免紧张、兴奋的活动,养成按时就寝的好习惯。单纯依靠药物,不注意精神治疗和生活调摄,往往影响疗效。
[1] 中华医学会精神科分会.中国精神疾病分类与诊断标准[M].第2版.南京:东南大学出版社,2005:94.
[2] 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中医病症诊断疗效标准[M].南京:南京大学出版社,2004:30-31.
[3] 张光霁.关于中医院因致病相对性的商榷[J].中国医药学报,2004,19(7):404-405.
[4] 张光霁.论中医病因、致病因素[J].浙江中医药大学学报,2007,31(6):676-678.
[5] 姜敏.浅谈王琦教授治疗失眠的经验与思路[J].北京中医药大学学报,2010,633(6):425.
[6] 周仲瑛.中医内科学[M].北京:中国中医药出版社,2008:158.
[7] 闰炳远.自拟宁心安神汤治疗失眠症临床观察[J].中国医药导报,2009,6(8):80-8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