α-干扰素治疗丙肝的临床疗效分析
2011-08-15曹志升
曹志升
山东省安丘市人民医院感染科,山东安丘262100
丙型肝炎基因具有多样行和异源性,在对丙肝的控制上存在一定难度。目前治疗丙型肝炎药物中,α-干扰素是很有效的治疗方式,现将其治疗分析及评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2009年2 月~2011年1月笔者所在医院收治的32例丙肝患者,男18例,女14例,年龄23~75岁,平均(48.42±17.3)岁。均为慢性肝炎,病程7个月~5年,平均3年8个月。合并其他肝炎患者6例。
1.2 诊断方法
①抗体检测(缩环抗体),对第1代而言,抗HIV-ELISA(C-100-3);而对第2代而言,重组免疫转印试验(RI-BA)-I及HCV-I-LISA、RIBA-2试验是由重组免疫(C22,C33)转印而成。②病毒检测HCV-RVNA(PCR法),目前HCV的特异性抗原还不能确定能否在肝组织和血清中检测出来。
1.3 治疗方法
α-干扰素1支的剂量规格为300万U。第1周,每日对肌肉注射1次,1次300万U的剂量;第2~5周,每隔1天肌肉注射1次,1次300万U的剂量;第6~13周,每隔2天肌肉注射1次,1次300万U的剂量,且1疗程为3个月。此外,为不影响治疗效果,不采用带有较强降酶类型的药物,及一些抗病毒性药物和免疫调节试剂,患者仅服用普通保肝性用药。
1.4 诊断标准
①治愈:肝区疼痛、食欲不佳、失眠心悸等临床症状消失,抗HCV化验结果转阴,随访半年无复发,工作生活恢复正常;②显效:临床症状显著改善,抗HCV转阴,恢复正常工作;③好转:临床症状改善;抗HCV无变化;④无效:临床症状无改善。
2 结果
使用α-干扰素治疗1个疗程后,显效14例,有效9例,无效6例,恶化3例。显效率加有效率的总有效率达到71.88%。其中6例丙肝合并其他肝炎患者中,显效2例,有效1例,无效2例,恶化1例,总有效率为50%。
3 讨论
丙肝具有不同于其他类型肝炎的特点[1-3]:①病情具有隐发性,呈亚临床状态;②在成人中的传播机率十分高,而母婴传播率相对较低;③常呈现无黄疸状态;④慢性化程度较高,且在一定程度上较易转为肝硬化甚至肝癌;⑤具有较高程度的重症肝炎发病率;⑥伴随合并其他类型肝炎感染的患者,其症状呈现不典型性及多样性,且病程持续相对较长。近年来,α-干扰素成为临床治疗丙肝中,最常用及最有效的药物。不仅具有抗病毒性,还可增强机体免疫力。
本组患者服用药物后,未对肝、脾造成大的影响。此外,患者的其他方面在一定程度上也有所改善和消减,包括腹胀、无力、纳差及肝部疼痛等症状。但还是伴随有一些不良反应,其中最常见表现为发热、全身关节酸痛。32例患者中有26例发生了不同程度的发热现象,体温在37.5~38.9℃的患者为18例,体温在39℃以上的患者为8例,虽有发热现象的发生,但大多数患者会在2~4 d后恢复正常体温,持续时间相对较短。与此同时,患者关节肌肉的乏力与疼痛也在体温恢复正常后消轻及消失。脱发也是治疗后的不良反应之一,但有此反应的患者人数相对较少,且集中在治疗2个月后出现,如症状不明显,一般将不进行相关处理。此外,还有小部分患者的细胞数量将有所减少,包括白细胞、血小板等。但在治疗过程中,身体将自动调节恢复或使患者服用促进白细胞增多的药物,之后方可继续治疗。无需因患者出现以上不良反应,而停止用药。
笔者认为,使用α-干扰素对丙肝进行治疗有一定疗效,但运用此方法进行治疗的过程中,患者应注意休息及饮食,且尽量做到禁饮酒。为了有效防预肝硬化及肝癌的发生,患者还应常对丙氨酸转氨酶(ALT)、甲胎蛋白等进行检测,其时间应控制在每3~6个月1次。丙型肝炎病毒基因具有多样性和异源性,对感染没有抵抗能力,且人群中未被发现的丙肝病菌携带者占有比例相对较高。因此,在对丙肝的控制上有一定难度。
[1]张励,王豪,孙焱,等.国产重组干扰素α-2b治疗45例慢性丙型肝炎疗效观察 [J].北京医科大学学报,2005,108(5):12-13.
[2]吕惠军.α-干扰素治疗丙肝的临床效果观察与评估[J].医学理论与实践,2005,43(6):92-93.
[3]曹民.α-干扰素治疗慢性丙型肝炎27例临床分析[J].厂矿医药卫生,2008,76(1):45-47.
[4]陈秀娟.α-干扰素治疗丙肝的临床效果观察与评估[J].中外医疗,2009,61(21):109-1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