产妇产后出血临床研究
2011-08-15石洁花
石洁花
广东省怀集县人民医院妇产科,广东怀集 526400
产后出血是威胁产妇生命的四大疾病之一,也是常见而又严重的产科并发症[1]。出血过多导致产妇贫血、产褥感染,甚至引起席汉氏综合征,严重影响产妇的生活质量,故其发生率是衡量产科质量的标准之一。现将笔者所在医院68例产后出血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笔者所在医院2010年1~6月共2615例产妇分娩,其中产后出血68例,发生率2.6%,孕妇年龄20~40岁,平均28岁,初产妇52例,经产妇16例。68例产后出血者48例为剖宫产,占70.6%;阴道分娩20例,占29.4%。68例产后出血量均为24 h内出血>500 mL,最多达2800 mL,严重出血病例3例,失血性休克2例,全予及时诊治抢救,无孕产妇死亡。
1.2 诊断标准
按照世界卫生组织诊断标准。胎儿娩出后24 h内阴道流血量≥500 mL者,称为产后出血。分娩24 h后,在产褥期发生的子宫大量出血,称晚期产后出血[1]。产时及产后24 h内阴道出血>1000 mL者为严重产后出血[2]。
1.3 出血量的测量方法
阴道分娩者,胎儿娩出后,立即置专用接血容器于产妇臀下至产后2 h取出,用量杯测量血量,以电子称称重估计血染纱布及血染产单上的血量,回病房后至产后24 h以会阴垫集血,亦以称重法计算出血量(将所用敷料称重减去浸湿前敷料重量,重量差乘1.05得出血液量,血液比重为1.05 g=1 mL)。剖宫产分娩者,子宫壁切开后先吸尽羊水弃之,然后负压瓶集血,以负压瓶内刻度为依据,余出血测量方法与阴道分娩相同。
1.4 治疗方法
针对病因迅速止血,补充血容量,纠正失血性休克,防止感染,密切监测生命体征,同时予以对症处理。对因子宫乏力引起出血的患者,首先导尿并按摩子宫,同时宫体部注射宫缩剂20 U。继之宫缩剂20 U加入5%葡萄糖液250 mL中静脉滴注。如应用宫缩剂及子宫按摩仍出血不止,给予前列腺素类药物卡孕栓0.5 mg舌下含服(无药物禁忌证),垂体后叶素12 u加入5%葡萄糖液250 mL静脉滴注(无药物禁忌证),4把无齿卵圆钳钳夹宫颈30~60 min,经以上治疗无效时,可行宫腔填塞,髂内子宫动脉结扎术,肠线“8”字缝合子宫肌层等措施,如无效即切除子宫[3]。
2 结果
2.1 分娩方式
本组68例产后出血的产妇中,48例为剖宫产,占70.6%;阴道分娩20例,占29.4%。
2.2 出血量
出血量500~1000 mL者49例,1000~2000 mL者16例,>2000 mL者3例。
2.3 产后出血的因素
笔者所在医院产后出血发生率为2.6%。子宫收缩乏力40例,占58.8%,胎盘因素20例,占29.4%,软产道损伤6例,占8.8%,凝血功能障碍2例,占2.9%。48例为剖宫产,占70.6%;阴道分娩20例,占29.4%。
3 讨论
3.1 产后出血的生理性止血机制
产妇在胎儿娩出后,胎盘自宫壁剥离及排出,子宫体创面的血窦开放,表现为子宫出血,正常时出血200~300 mL,这是由于体内存在着生理性止血机制,包括机械性止血和机能止血。①机械性止血:是指子宫平滑肌纤维成特殊网状排列,子宫体部肥厚,收缩力极强,子宫小动脉分支呈螺旋网状并交叉成直角方向,分布在肌纤维之间,胎盘排出后宫腔容积突然减小,肌纤维收缩加强,使交织于肌纤维间的子宫壁内血管被压迫,血窦关闭,起到机械止血的作用。②机能止血:由于产妇的血浆凝血因子较非妊娠期明显增加,使血液处于高凝状态和低纤维状态而易于止血,胎盘剥离后,损伤血管的内皮胶原纤维上的血小板大量聚集形成血栓,纤维蛋白沉积在血小板栓上,形成更大的血凝块,有效地堵塞子宫,其所释放的5-羟色胺又能引起血管收缩而起止血作用,同时血液的内外凝血系统共同形成了永久性止血。
3.2 产后出血的病因
本组资料显示,产后出血发生率占住院分娩总数的2.6%,与相关资料及文献报道产后出血发生率基本一致。子宫收缩乏力、胎盘因素、软产道裂伤及凝血功能障碍是产后出血的主要原因[4]。①子宫收缩乏力:是产后出血最主要的原因,本组68例产后出血中,子宫收缩乏力40例,占58.8%,在本研究中得到进一步的证明。这与产妇的产后精神过度紧张、临产后休息不佳、交感神经功能亢进,抑制子宫收缩等因素有关。另外,子宫过度膨胀,肌纤维过度伸展,影响肌纤维缩复,如双胎、胎儿水肿综合征的巨大胎盘、羊水过多、双角子宫、膀胱充盈等也会导致继发性子宫收缩乏力。②胎盘因素:以胎盘粘连和前置胎盘为主。前置胎盘者胎盘附着于子宫下段,胎盘部分粘连,血窦不易关闭,子宫下端菲薄,缺乏有力的收缩。而胎盘粘连、残留、植入以及前置胎盘都和子宫内膜受损、蜕膜发育不良有一定关系。多胎、多产、多次流产增加了子宫内感染的机会,导致胎盘粘连、植入,部分发生剥离而出血不止、胎盘剥离不全或剥离后滞留于宫腔内、前置胎盘、胎盘植入,影响子宫收缩而致产后出血。此类患者在抗感染、抗休克的同时应予以行清宫术。③软产道损伤:主要是子宫颈和阴道的裂伤。在剖宫产术中子宫切口撕裂,伤及子宫动脉而引起严重出血。阴道分娩时宫口未开全,产妇过早用力或宫缩过强,滥用缩宫素,产程进展过快,胎儿过大,阴道助产手术不当等原因都可导致软产道损伤而出血。本组6例,占8.8%。应及时准确地修补,缝合裂伤以有效止血。④凝血功能障碍:主要是羊水栓塞、胎盘剥离等引起的血凝障碍,是产后出血较少见的原因。本组2例,占2.9%。积极治疗原发病,进行综合治疗。
3.3 产后出血与分娩方式的关系
本组68例产后出血的产妇中,48例为剖宫产,占70.6%;阴道分娩20例,占29.4%。本组剖宫产的产后出血率明显高于阴道分娩产妇。故应重视剖宫产问题,严格掌握剖宫产指征,手术时动作要轻柔,避免组织裂伤,增加出血量。
3.4 产后出血的预防
重视孕期保健,定期产前检查,产前宣教及计划生育宣传,早期发现并治疗原发症,减少宫缩乏力的发生率,降低剖宫产率等措施对于减少产后出血的发生率,都有极其重要的意义[5]。
[1] 乐杰. 妇产科学[M]. 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8:205-217.
[2] 曹泽毅. 中华妇产科学[M]. 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0:799-805.
[3] 吴海霞. 产后出血118例临床分析[J]. 中国性科学,2010,19(8):12-13.
[4] 顾伟,苏琦梅. 产后出血相关因素分析[J]. 中国实用妇产科杂志,2004,11:677.
[5] 顾燕芳. 产后出血 71例临床分析[J]. 中国生育健康杂志,2010,21(4):244-24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