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小麦赤霉病的发生危害与防治

2011-08-15孙福海

种业导刊 2011年6期
关键词:小穗扬花赤霉病

孙福海

(71622部队农副业基地 河南 许昌 461000)

小麦赤霉病在全国各地均有发生现象,近年来,成为许昌地区的小麦常发性病害。该病主要危害小麦,一般可减产10%~20%,大流行年份减产可达5%~6%,甚至绝收,对小麦生产构成严重威胁。

1 小麦赤霉病的发生与危害

小麦赤霉病又名红头瘴、烂麦头,病原为镰孢属真菌若干个种,如禾谷镰孢菌、燕麦镰孢菌等。

赤霉病主要危害小麦穗部,但在小麦生长的各个阶段都能产生危害,苗期侵染引起苗腐,中、后期侵染引起秆腐和穗腐,尤以穗腐危害性最大。病菌最先侵染部位主要是花药部位,其次为颖片内侧壁。通常一个麦穗的小穗先发病,然后迅速扩展到穗轴,进而使上部其他小穗迅速失水枯死而不能结实。一般扬花期侵染,灌浆期显症,成熟期成灾。

赤霉病侵染初期在颖壳上呈现边缘不清的水渍状褐色斑,逐渐蔓延至整个小穗,发病小穗很快枯黄,发病后期在小穗基部出现粉红色胶质霉层。

经过几年的调查研究,基本摸清了小麦赤霉病在农场的发生规律:农场种植模式是“小麦-玉米”两熟制,因此,小麦赤霉病病菌主要在田间的玉米秸秆、小麦秸秆等植物残体上以菌丝体越夏、越冬。春天,田间残留玉米秸秆、小麦秆上的病菌在一定温、湿度条件下产生子囊壳,成熟后吸水破裂,壳内病菌孢子喷射到空气中并随风雨传播到麦穗上引起发病,小麦收获后,病菌又寄生于田间玉米秸秆、麦秆上越夏、越冬。根据我们每年3~4月份的调查,在小麦田里检到的玉米秸秆残体带菌率在60%~80%。据田间调查,作者所在农场2006年(种植品种为温麦6号,田间调查日期:5月24日)赤霉病白穗率11.7%;2007年(种植品种是周麦16, 田间调查日期:5月22日)赤霉病白穗率12.6%;2008年(种植品种是周麦16, 田间调查:5月23日)赤霉病白穗率14.2%。

赤霉病发生的轻重与品种抗病性、菌源量及天气关系密切。品种穗形细长、小穗排列稀疏、抽穗扬花整齐集中、花期短的品种较抗病,如郑麦9023,反之则易感病。凡是上年发病重的地块都为来年小麦赤霉病的发生留下了充足菌源。小麦抽穗至灌浆期(尤其是小麦扬花期)雨日的多少是病害发生轻重的最重要因素之一,凡是抽穗扬花期遇3 d以上连续阴雨天气,病害就可能严重发生。

2 主要防治策略

小麦赤霉病的防治应本着“选用抗病品种为基础,药剂防治为关键,调整生育期避危害”的综合防治策略。

2.1 选用抗病品种

小麦赤霉病常发区应选用穗形细长、小穗排列稀疏、抽穗扬花整齐集中、花期短、残留花药少、耐湿性强的品种。

2.2 做好栽培避害

根据当地常年小麦扬花期雨水情况适期播种,避开扬花多雨期,做到田间沟沟通畅,增施磷、钾肥,促进麦株健壮,防止倒伏早衰。

2.3 狠抓药剂防治

小麦赤霉病防治的关键是抓好抽穗扬花期的喷药预防:一是要掌握好防治时期,自麦田10%的小麦抽穗始至扬花初期喷第一次药,感病品种或适宜发病年份一周后应补喷一次;二是要选用优质防治药剂,每667 m2用80%多菌灵超微粉60 g,或80%多菌灵超微粉30 g+15%粉锈宁50 g,或40%多菌灵胶悬剂150 ml,对水40 kg喷洒;三是掌握好用药方法,喷药时要重点对准小麦穗部均匀喷雾,使用手动喷雾器每667 m2加水40 kg,使用机动喷雾器每667 m2加水15 kg喷雾,如喷药后遇雨,则需雨后补喷。如果使用粉锈宁防治则不能在小麦盛花期喷药,以免影响结实。

猜你喜欢

小穗扬花赤霉病
小麦赤霉病农药专利资源评析
小麦赤霉病研究进展
芮城县:科学预防小麦赤霉病
最新研究表明,不育小穗有助于提高高粱等禾本植物的产量
我科学家成功克隆水稻小穗发育新基因
水稻小穗发育新基因克隆成功
桃花雪
防治小麦赤霉病的杀菌剂应用情况分析
经过
谁是最佳选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