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优质强筋小麦超高产保优栽培技术

2011-08-15宋淑玲刘彩云刘春元

种业导刊 2011年8期
关键词:强筋肥水分蘖

宋淑玲,刘彩云,刘春元

(延津县农业局,河南 延津 453200)

1 选用优质高产品种

优质强筋小麦的品质和产量虽然受环境条件的影响很大,但在同等条件下,不同品种内在品质和产量水平的差异还是显而易见的。所以,优质强筋小麦的超高产保优栽培,选择优良品种相当重要。当前,延津县生产上大面积推广应用的优质强筋小麦新品种主要是郑麦366、新麦26等。

2 浇足底墒水

秋作物收获前10~15 d浇好送老水,这既可以满足秋作物后期成熟对水分的需求,又可以保证小麦足墒下种,达到一水两用的目的。

3 科学施肥,培肥地力

3.1 秸秆还田

秸秆还田是当前增加土壤有机质、培肥地力的重要措施,但秸秆还田必须结合深耕、增施氮肥等措施,否则会影响全苗和壮苗。

3.2 培肥地力

培肥地力是优质强筋小麦实现超高产的基础,超高产田要求土壤有机质含量在1.2%以上,速效氮大于80 mg·kg-1,速效磷大于25 mg·kg-1,速效钾大于110 mg·kg-1。优质强筋小麦每667 m2产量600 kg以上的超高产田底肥用量为:经过堆沤腐熟的优质农家肥5 m3左右或生物有机肥300 kg、尿素20 kg、磷酸二铵25 kg、硫酸钾25 kg、硫酸锌1.5 kg。春季小麦拔节期每667 m2追施尿素20 kg,抽穗期每667 m2追施尿素5 kg。

3.3 深耕细耙,精细整地,打好播种基础

优质强筋小麦超高产田前茬玉米收获后,及时粉碎秸秆还田,农家肥、锌肥全部撒施,氮肥、磷肥、钾肥的60%撒施。然后用旋耕犁旋耕一遍,进一步打碎秸秆根茬,使秸秆肥料与表土层混匀,再深耕25~30 cm,把剩余的40%氮、磷、钾肥撒垡头,然后再精细耙地,认真整平,达到上虚下实,蓄住底墒,保住口墒,达到畦内寸水棵棵到,不漏耕,不漏耙,无明暗坷垃,播种时土地表层的田间持水量应达到70%以上,群众俗称“黑墒下种”。

4 优质强筋小麦超高产保优播种技术

4.1 统一供种,实行区域种植

优质强筋小麦必须实行区域化成方连片种植,才能保证生产出达标的强筋小麦。如果与普通麦交叉种植,在收获脱粒过程中容易混杂,难以确保优质强筋小麦的质量稳定。种子质量是生产优质强筋小麦的基础。只有保证种子在统一纯度的基础上,结合区域化种植及其配套的栽培技术,才能实现优质强筋小麦保优超高产的目标。

4.2 推广种子包衣和种子处理技术

包衣种子一般都要经过种子纯度、净度、水分、发芽率等技术指标的鉴定,应用起来比较安全,推广包衣种子也是小麦规范化栽培的方向。如果使用未包衣的种子,为防治地下害虫和小麦土传、种传病害,应进行种子和土壤处理。

4.3 适期、适量播种,建立合理的群体结构

建立合理的群体结构,协调群体与个体的发育矛盾,在获得足够穗数的基础上,促进幼穗发育,减少小花退化,延长植株后期的绿叶功能期,延缓植株衰老,促进籽粒灌浆,实现穗多、穗大、粒饱,达到增产的目的,是优质强筋小麦实现超高产保优的技术路线。

4.3.1 适期播种 适期播种主要是为充分合理利用冬前有效积温,培育壮苗,形成健壮的大分蘖和发达的根系,制造积累较多的养分,增强抗逆能力,为提高成穗率,培育壮秆大穗,夺取高产奠定基础。播期过早过晚都不能达此目的,过早会出现冬前旺长,越冬容易死苗,播种过晚,冬前热量不足,幼苗瘦弱,分蘖和根系发育不良,越冬也容易遭受冻害。延津县半冬性品种适宜的播期应在10月5日~15日。

4.3.2 适量播种 就延津县目前推广的郑麦366和新麦26而言,每667 m2要达到600 kg以上的产量水平,每667 m2穗数应达到50万穗左右,其中分蘖成穗应在65%以上,也就是说主茎穗应在35%以下,即每667 m2基本苗应在17.2万以下,所以每667 m2的播种量应控制在7.5~10 kg。

4.3.3 适宜的播种方式 根据近年来的实践经验,对于郑麦366这类矮秆抗倒、分蘖成穗高的品种,应在不增加播种量的前提下,把行距由原来的23.3 cm缩小到17.5~20 cm,以达到缩小行距、扩大株距、尽量扩大单株营养面积的目的。

4.3.4 提高播种质量 提高播种质量,使植株分布均匀是建立合理群体,争取培育壮苗,提高分蘖成穗率,争取穗多、粒多、籽饱的一项重要措施。所谓的播种质量,就是指播种下籽均匀,株距一致(1.5~2 cm),播种深浅适宜(3~5 cm),不重播,不漏播,地头地边播种整齐,底土踏实,底墒足,口墒好,防治好地下害虫,种子芽率高,芽势强,播后出苗快、齐、匀、壮,出苗后及时疏苗,消灭堆苗。

5 加强科学管理

为了实现优质强筋小麦的保优超高产目标,必须按照优质强筋小麦的生育过程,分阶段进行精细管理,科学调控,使各个生育时期的群体达到理想的长势长相,防止过旺或早衰,最终获得理想的产量结构。

5.1 冬前管理

冬前管理的目标主要是达到苗齐、苗匀、苗壮,促进多分蘖,提高分蘖的质量,尽量增加三叶以上大分蘖的数量,防止冬前旺长。采取的主要措施:一是查苗补苗,疏密补稀,消灭堆苗,于缺苗处补种同一品种经过催芽的种子,要求在二叶期补完,如遇大雨或因干旱浇水后,要及时中耕破除板结;二是在三叶期喷施一次药肥素,每667 m2配方是:磷酸二氢钾200 g+尿素150 g+15%多效唑40 g+20%三唑酮50 ml+洗衣粉100 g+清水30 kg,既可防病又可以防止旺长,还可以促进分蘖培育壮苗;三是酌情浇好冬水,小雪到大雪之间,田间持水量低于60%时应浇越冬水,这样既有利于保苗越冬,又有利于越冬后早春保持较好的墒情,以推迟春季第一次肥水管理的时间,实现氮肥后移,争取管理上的主动,浇水后墒情适宜时要及时中耕,破除板结;四是控制冬前旺长,遇暖秋或暖冬年,麦苗发生旺长(株高在26 cm以上,基部第一节间超过1.5 cm,每667 m2群体达80万以上)时,应及时采取镇压、深中耕断根或喷施多效唑等方式控制旺长。

5.2 春季管理

优质强筋小麦超高产保优麦田春季管理的主要目标是促进营养生长与生殖生长协调进行,促进植株稳健生长,调节群体合理发展,在获得适宜饱和穗数的同时,促进穗大粒多。主要措施是:

5.2.1 划锄 优质强筋小麦超高产保优麦田返青、起身期应控制肥水,实行氮肥后移,主要管理措施是浅中耕1~2遍,达到提高地温、保墒、除草、促进麦苗返青、早生长的目的。

5.2.2 化控防倒 小麦起身期每667 m2用15%多效唑60 g对水30 kg均匀喷雾,控制基部节间徒长,防止后期倒伏。

5.2.3 合理运筹肥水 据研究,优质强筋小麦要想达到超高产和保优的目的,必须将春季追施氮肥的时期由传统的返青起身期后移到拔节孕穗期。合理的氮肥后移技术,有利于促进分蘖的两极分化,建立合理的群体结构,塑造旗叶和倒二叶健挺的株型,使单位面积尽量容纳较多的穗数。有利于拔节后植株的稳健生长,促进小穗小花的发育,增加穗粒数,提高土壤深层根系的比例,提高后期根系的活力,进而延缓后期植株衰老,促进光合产物向籽粒运转,提高千粒重。有利于提高籽粒中的湿面筋含量和面团的稳定时间,达到保优的目的。

在实际生产中,春季第一次肥水管理时间还应视地力基础和苗情长势而具体分析确定。超高产地力基础好,苗情长势健壮,对于像郑麦366这样分蘖成穗率较高的品种,春季第一次肥水应推迟到3月底4月初,每667 m2施尿素15~20 kg;第二次肥水应在挑旗抽穗期进行,每667 m2施尿素3~4 kg。这两次肥水管理的时间,正是调节群体合理发展,促进营养生长与生殖生长协调合理的时机,有利于在获得本品种饱和穗数的基础上,促进小花发育,减少小花退化,确保穗大粒多,提高内在品质,创造超高产记录。可以说,确定春季第一次和第二次肥水管理的时间,采用氮肥后移技术,是获得优质强筋小麦优质和超高产的关键环节。

5.3 加强后期管理

后期管理的目标是延缓植株衰老,延长绿叶功能期,促进光合产物向籽粒运转,提高粒重和品质。主要措施是:

5.3.1 浇好关键水 可在开花后15 d左右浇灌浆水,俗话说:“灌浆有墒,籽饱穗方”。浇好这一水可加快灌浆速度,有效减轻干热风的危害,延长灌浆时间。

5.3.2 综合防治病虫害和干热风 小麦抽穗灌浆期,也是病虫害发生的高峰期。所以,后期防治病虫害和干热风是保护绿叶功能,延长灌浆时间的关键性措施。小麦后期主要病虫害是蚜虫、白粉病、锈病、叶枯病、纹枯病。开花期遇连阴雨天气,应注意防治赤霉病,每667 m2用杜邦福星3 ml+蚜必杀50 ml+磷酸二氢钾200 g+尿素500 g+水50 kg均匀喷雾,10 d喷一次,连喷两次。

6 适时收获

在当前大面积机械收获的前提下,小麦应在蜡熟末期,籽粒水分降至13%左右及时收获入仓。收获过早,虽然产量会有所提高,但籽粒水分高,会增加大量的晾晒劳动,得不偿失。收获过晚会增加遭遇灾害性天气的危险。

通过几年优质强筋小麦超高产保优栽培的实践证明,培肥地力,选用高产优质的品种,科学管理是实现优质强筋小麦超高产保优栽培的基本条件,要在增施农家肥,搞好配方施肥,浇足底墒水,深耕细耙,培肥地力,提高土壤供肥供水能力的基础上,选用具有超高产潜力的品种如郑麦366、新麦26等。通过适期适量播种和科学调控,建立合理的群体结构,协调群体与个体的矛盾。在保证获得足够穗数的基础上,通过合理的氮肥后移,及时进行病虫草害防治和适时的叶面喷肥,培育良好的株型和发达的根系,使群体内光照条件良好,植株后期的高光效期持续时间长,使单位面积穗数、穗粒数和千粒重三者协调增加,获得优质强筋小麦超高产和保优的栽培目标。

[1]杨军庆.豫农416小麦优质高产栽培技术[J].种业导刊,2011(1):22-23.

[2]刘伟民.淮北强筋小麦产业发展实践与思考[J].现代农业科技,2009(2):170.

[3]唐振海,蒋志凯,马华平.超强筋小麦新品种新麦26号的特征特性及栽培要点[J].种业导刊,2010(9):26-27.

[4]张甜,钱海艳.优质强筋小麦品种比较试验研究[J].现代农业科技,2010(22):91.

[5]李璐,张红,史淑新,等.国产优质麦品质的影响因素及建议[J].种业导刊,2009(1):15-16.

[6]江炜.赣榆县强筋小麦优质高产栽培技术[J].现代农业科技,2009(16):31.

[7]袁延乐,王映红.提高强筋小麦品质的关键栽培技术[J].种业导刊,2009(5):20-21.

[8]刘怀宝.淮阴区优质强筋小麦高产栽培技术[J].现代农业科技,2009(23):52.

[9]马华平,陈菊霞,蒋志凯.从新麦系列品种的选育谈优质强筋小麦育种[J].种业导刊,2009(9):23-24.

[10]张东旭,孙美荣,张俊灵,等.我国冬小麦主要品种(系)品质状况分析.现代农业科技,2009(23):73-74.

[11]苏国修,王秋,王建章,等.小麦新品种平麦998选育及配套高产栽培技术[J].种业导刊,2008(12):34.

猜你喜欢

强筋肥水分蘖
老年强筋操(二)
老年强筋操(一)
老年强筋操(四)
老年强筋操(三)
早春水难肥,了解原因最重要!正确肥水,这三样必须补
掌握这6点要素,让肥水更高效
沿海缢蛏养殖春季肥水技术
分蘖对玉米农艺性状和产量的影响
既要环保,还要产量,鱼和熊掌如何兼得——谈新形式下如何肥水
浅析水稻分蘖与产量